把毒品當零食,全民沉迷「吃草」。寧願三餐不吃飯,不可一日不吃「恰特草」。這個「恰特草」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毒藥?它怎麼鎖死了葉門人窮困潦倒的一生?明明飯都吃不飽,為什麼葉門人還要支持胡塞武裝,拳打以色列,腳踢美利堅?葉門人,究竟在過著一種,怎樣魔幻的生活?
葉門算不上是一個「窮山惡水」的地方。相反,它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中東盛產石油,葉門的石油儲量雖然比不上沙特、阿聯酋,但規模也不小。葉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就有60億桶,天然氣也有18萬億立方米。此外,它還被發現了30多座大型金礦,銀、銅、鉛、鋅等礦產,都十分地豐富。最重要的是,葉門扼守曼德海峽,連通紅海,亞丁灣,遙控蘇伊士運河。要是葉門能夠結束戰亂,專心搞經濟,憑藉石油外貿,航運優勢,打造世界級港口,葉門完全有機會成為中東版的新加坡。
在英國殖民時代,葉門亞丁港就曾是中東第二大港口。英國人被趕走後,亞丁港反而衰落了。今天的葉門人,不僅窮得響叮噹,還沉迷於「吃草」。這種草,名叫「恰特草」,它是一種低毒性興奮劑,人吃了可以迅速帶來快感,但也很容易上癮。「恰特草」的另一個名字是「東非罌粟」。你在葉門,幾乎可以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嚼這種「恰特草」。像胡塞控制的葉門北部,一共才2600萬人口,每年卻要花掉2000萬美元,去買「恰特草」。光是「吃草」,開支就要佔葉門人一半的收入了。可以說是,寧願三餐不吃飯,不可一日不吃草。
這玩意兒,就跟鴉片一樣,毒害了所有的葉門人。正因全民沉迷「吃草」,也極度拖累了葉門的經濟。為什麼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葉門以荒漠、山地為主,沒有大江大河,年降雨量才50毫米,水資源極度匱乏。可「恰特草」呢?對水的消耗量特別大,生產一公斤的恰特草,需要消耗500公斤的水。也就是說,在葉門,極度稀缺的水資源,都被用來澆灌恰特草了。
二是,恰特草的種植規模太大了。全民沉迷恰特草,這就導致種植恰特草的利潤,比種糧食更高。這玩意兒,周期短,收穫快,價格高,受眾廣,很多農民不種糧食,改種恰特草。光是恰特草種植面積,就超過了13萬公頃。恰特草的產量,比小麥產量還要高。這就帶來了兩個嚴重的後果:第一個是,葉門農業崩盤。葉門農業占GDP總比重約為11%,而恰特草產值就佔了8.5%。恰特草種的越多,糧食產量就越少,糧食越短缺,葉門人就越吃不飽飯。而吃不飽飯的葉門人,就依賴於恰特草來麻痹自我,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個是,葉門工業崩盤。因為恰特草,只有葉門人才吃,外地人根本就不吃。它沒有出口價值。可葉門想要開礦,想要發展工業,就需要引入海外設備,海外技術。可沒有出口換外匯,就買不來先進的設備,也無法引入先進技術,那工業就發展不起來。沒有工業,大量的葉門人就根本找不到工作。葉門青年失業率高達46%。這些不上班的葉門年輕人幹嘛呢?吃恰特草,繼續麻痹自我,又是一個惡性循環。農業、工業上的雙重惡性循環,直接鎖死了葉門人窮困潦倒的一生。
恰特草就像鴉片毒害大清一樣,毒害著每一個葉門。我們今天看葉門北部,就跟一個中東版的緬北一樣。為了賺錢,大規模種鴉片,可越是種鴉片,老百姓就越窮。為什麼?因為經濟結構單一,大部分財富都流入軍閥手裡了,普通老百姓連個工作都找不到,就更別提機會均等,勤勞致富了。
到今天為止,葉門的人均GDP才477美元,比尼日還要差。那飯都吃不飽,為什麼葉門人還要跟著胡塞武裝去反美呢?這就不得不提到葉門獨特的戰鬥史了。這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葉門人不愛打仗,卻總是被迫捲入大國紛爭。
首先,什葉派與遜尼派對立。沙特支持葉門政府軍,伊朗支持胡塞武裝。這種局面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上千年形成的。阿拉伯帝國曾征服葉門,送去了遜尼派,而波斯帝國則一路南下,送來了什葉派。表面上看是宗教對立,實則是政治對立。
其次,大國爭霸。一開始,是英國為了控制紅海,入侵葉門,在葉門南部建立殖民地。而不願意屈服的葉門人,就去了北部山區,打游擊。好不容易把英國人趕走了,可美蘇又來了。蘇聯支持北葉門,美國支持南葉門。這就導致葉門被一分為二。蘇聯解體以後,葉門合併,但伊朗、沙特又介入其中,引發葉門內戰,直接一分為三了。因為阿聯酋也介入其中,與伊朗、沙特,三分葉門了。
其三,反美有利於團結。葉門派系林立,各大軍閥相互割據,那怎麼才能把這些軍閥團結起來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建立反美統一戰線。這就促成了一個飯都吃不飽,全民沉迷「吃草」,但一提到反美,卻極度亢奮的魔幻葉門。
葉門人雖窮,但戰鬥力卻爆棚。為什麼他們不怕美軍?因為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根本就不配成為他們的對手。從巔峰時期的波斯帝國,到阿拉伯國家,再到日不落帝國,到美蘇兩大超級帝國,葉門人一直在戰鬥,從未服輸過。
葉門談不上是「帝國墳場」,但它親眼見證了一個個帝國的興衰。這些強大帝國在葉門輪番上場,卻一個個地衰落了下去。而葉門呢?它穿越上千年歷史,至今窮且志堅,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