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2025年03月23日15:42:05 歷史 1460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文|徐 來

編輯|徐 來

《——【·前言·】——》

周朝的最古老諸侯國——衛國,在秦漢三國的風雲變幻中,依舊屹立不倒,直到秦二世的殘暴,才徹底滅亡。

它是如何在強敵環伺、歷史更替中生存下來?什麼樣的策略與智慧,讓一個小國在如此動蕩的時代中,硬生生地活到了最後?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存續時間與滅亡節點

衛國存續時間超過900年,歷經41代君主,堪稱周朝歷史中最長壽的國度。

其國祚始於公元前1115年,即西周初年,周公旦將其弟康叔封為衛君,建立了衛國。

衛國的滅亡時間至公元前209年,即秦二世胡亥衛君角為庶人,歷時907年。

從西周到春秋戰國,再到秦漢,它的存在經歷了無數次生死危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衛國沒有立即滅亡,它在秦國的統治下,保持了「附庸」的地位,直到秦二世胡亥,才徹底廢除衛國的存在。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即便如此,衛國的宗室後裔,在漢代仍然被封為「周子南君」,延續祭祀東晉時期。

如果算上文化血脈的延續,衛國實際存續了近1400年。

衛國的歷史,從根本上講,是一個小國如何在強國的夾縫中,憑藉靈活的政治策略與文化優勢,在風雲變幻的歷史大潮中,頑強生存的傳奇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歷史脈絡與生存策略

衛國由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姬封建立,最初的都城設在朝歌,被賦予監視商朝遺民的任務。周武王去世後,康叔平定「三監之亂」,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逐漸成為周朝宗室的核心諸侯之一。

西周中期,衛武公因協助周平王東遷平戎有功,被晉陞為公爵,使得衛國成為了,當時周邊強國之一,與秦國、鄭國並列,勢力一度強盛。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在衛國的早期歷史中,它依靠軍事力量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還通過周朝宗室的地位,在政治上獲得了足夠的支持。

衛國初期的強盛,與周朝中央集權的穩定和周邊強國的平衡息息相關

衛武公的成功,可以看作是衛國早期政治智慧的體現,它巧妙地利用了周朝的內外局勢,鞏固了自己的國運。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進入春秋時期,衛國面臨了諸多危機。

其中最為人知的,是公元前660年,衛懿公因「好鶴亡國」,被赤狄攻破都城,衛國幾乎滅亡。

衛懿公的奢侈與荒淫,使得國力衰退,最終導致衛國被敵軍攻破,僅剩下五千名遺民逃亡。

衛國憑藉著齊桓公的援助,遷都至楚丘,採取了「輕賦平罪、通商惠工」的政策,短短三年內經濟恢復,國力逐漸恢復。

衛國的恢復更多的是其,自身的政治手腕和民生治理

通過精簡賦稅、發展工商業,衛國迅速恢復了經濟,並且重建了300乘戰車的軍隊,成為春秋時期的復興典範。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衛國活了下來,而且通過對內政策的改革與對外聯盟,成功度過了這次危機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衛國逐漸向戰國時期的弱國化轉變,面對更加強大的魏、秦等列強,衛國不得不採取「依附」的策略。

戰國時期,衛國已經喪失了曾經的強盛地位,成為了魏國、秦國等大國爭奪的附庸

為了避免被吞併,衛國在公元前254年主動降爵,從公爵降為侯,再降為君,並主動與魏國、秦國結成聯盟。

衛國的這一策略雖然削弱了自身的獨立性,但卻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國家地位,避免了直接被吞併的命運。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衛國在這一階段的生存智慧,正是主動尋求強國庇護。

通過與魏國、秦國的聯盟,保留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即便如此,衛國的命運依然不可避免地與這些大國的興衰緊密相關,最終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衛國依然未能逃脫滅亡的命運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秦漢時期的特殊延續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衛國也沒有立刻滅亡

衛國的政治實權早已喪失,但在秦朝的統治下,依舊保持著一定的地位。

衛國的最後一位國君,衛君角,被遷至野王,保留了祭祀權,衛國成為了「存國不存政」的象徵,不再擁有實質性治理能力,卻依然保留著,祭祀和象徵性地位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秦朝的政治環境不寬容,尤其是在秦二世胡亥繼位後,殘暴的統治加劇了,對所有異類和殘餘勢力的打壓。

公元前209年,胡亥廢除了衛君角的封號,將他降為庶人,衛國正式滅亡

這一事件標誌著,衛國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終結,但它的文化和宗族傳承沒有完全消失。

秦朝早早終結了衛國的政權,衛國的宗室後裔,依然保持著某種象徵性的存在,成為一種文化的延續。

漢朝繼秦而立,繼承了許多周朝的傳統,尤其是在尊崇周王室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為了尊崇儒家文化,封衛康叔的後裔姬嘉為「周子南君」,賦予他祭祀周朝的權利。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這一舉措是對周朝文化的延續,也是對衛國歷史文化的認可與尊重。

「周子南君」這一稱號,讓衛國的宗室後裔在漢代得以延續,並且作為一個文化符號,保持著傳統的祭祀權。

衛國早已滅亡,這個名號卻成為了,周朝與衛國之間的一座歷史橋樑。

通過這個祭祀制度,衛國的血脈延續到了東晉時期,直至公元420年,衛國的祭祀傳統,才因宗室後嗣絕嗣而終結。

若算上文化的傳承,衛國的歷史延續時間已經接近1400年。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存續密碼分析

衛國的歷史脈絡,清晰地展現出其高超的生存策略,尤其是在戰國時期,衛國面臨的壓力巨大,它不得不採取靈活的政治手段,以保證國家的生存。

通過降爵的方式,衛國巧妙地避免了,成為大國吞併的目標。

衛國主動依附於強國,確保了自己的生存空間,這讓它在多次大規模戰爭,和政治動蕩中保持了獨立性。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衛國通過這種「低調」的方式與魏國、秦國結成聯盟,保證了自己的國運不至於完全斷裂。

尤其是通過聯姻和降爵,衛國避免了與其他強國的直接衝突,這成為其存續的關鍵策略之一。

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其獨特的文化融合能力

衛國在周禮和商遺風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衛文化」。

衛國繼承了商朝的禮樂傳統,同時也吸收了周朝的政治制度,形成了融合的文化體系

這種文化的多元性和適應性,使得衛國在面對內外壓力時,能夠保持相對的穩定。

特別是在春秋時期,衛國培養出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商鞅、吳起、呂不韋荊軻等,許多歷史上關鍵的人物,都與衛國有著直接的聯繫。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孔子曾稱讚衛國為「衛多君子」,認為其文化的融合能力,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動力。

這些文化積澱塑造了衛國的韌性,也為它在動蕩的歷史中,提供了生存的力量。

衛國地處中原核心地帶,這一點對於它的存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衛國位於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這一地理位置,使得它成為了列國博弈的「緩衝地帶」。

在多次的戰爭與衝突中,衛國的地理位置,使它免於成為最先被吞併的目標。

尤其是在春秋時期,衛國依託周邊大國的平衡,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巧妙地降低了被吞併的優先順序。

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 天天要聞

其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衛國在各國博弈中,能以較小的代價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聰明的政治策略、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獨特的地理優勢,成功地讓衛國延續了,近千年的歷史。

即使在強權面前,它依然保持著某種形式的存在,直到歷史的車輪最終將其碾過。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