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好,春耕備耕正當時。眼下,山陰縣的萬畝富硒有機旱作農業基地里,一幅美麗的畫卷正徐徐展開。那裡的牛糞成了農家春耕生產的「當家寶」,「綠色春耕」已成為農業種植的新風尚。
這幾天,山陰縣萬畝富硒有機旱作農業基地正在進行有機肥的噴撒工作,而這項工作,對於改善土壤環境,提升土壤肥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於後續的春播工作也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
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董事長陳永和介紹說,有機肥是自己牛場里的牛產下的牛糞去做有機肥酵素,自動堆積發酵以後直接拉出地來直接撒開了,有機肥對土壤改良和肥力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小米,一直在全國做的有機小米,不用化肥,這幾年地已經越種越好了,有機肥的使用時間長短直接關係到鋪地肥力的增長和產量的產出。
眼下,山陰縣進入春耕備耕「黃金期」,當地的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將牛糞和秸稈作為原材料,經過攪拌、發酵、粉碎等工序,變為富含氮、磷、鉀的有機肥料,讓農田種出綠色有機的「放心糧」。
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工作人員楊日平介紹說,過完年,就開始秸稈還田,秸稈還田完以後就往地里拉有機肥,每天出四五台車輛,現在撒了300多畝了,再有一個月時間基本上就撒完了。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農田除了有機肥的加持以外,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今年在持續種植優質高產高粱和穀子的同時,還試種了20多個高產玉米新品種,從而優中選優,試種成功之後將大面積推廣種植。
陳永和說,玉米全部是通過全國有機旱作重點研發項目試驗出來的品種,在這兒做示範推廣,玉米每年種1.2萬畝,高粱種1萬多畝,穀子每年種2000多畝,還有瓜果蔬菜這一類的,各類小雜糧都有,適應晉北地區種植的所有農作物全部有種植試驗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