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他那筆價值190億美元的港口買賣,愣是捅了個大簍子!這事兒還沒塵埃落定,中方代表已經殺到巴基斯坦,港府也跳出來放話。
李嘉誠這回算是踢到鐵板上了嗎?這190億背後到底藏著啥貓膩!
作者-甜 編輯-甜
2025年3月初,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扔出一枚重磅炸彈,要把全球43個港口的業務打包賣給美國貝萊德牽頭的財團,交易金額高達228億美元,其中核心資產價值190億,這43個港口可不是小打小鬧,覆蓋23個國家,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咽喉要道。
消息一出,市場炸了鍋,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皺眉搖頭,覺得這事兒沒那麼簡單,這筆交易對李嘉誠來說,確實是筆大買賣,190億美元,按匯率一算,差不多1476億港幣,夠長和集團舒舒服服過上25年的好日子。
財務報表立馬變得好看多了,可問題是,這港口不是普通的商品房,賣了就賣了,它牽扯的是全球物流命脈,尤其是巴拿馬那塊,誰都知道那是國際貿易的「咽喉」,李嘉誠這一手,直接把燙手山芋扔給了美國財團,賺了大錢。
卻也把麻煩甩了出來,這事兒還沒等李嘉誠笑到最後,就有人坐不住了,中方這邊反應那叫一個激烈,直接通過香港《大公報》連發兩篇評論,標題一個比一個狠,先是喊李嘉誠「背叛全體中國人」,接著又說他「與美共舞,賺一時快錢,背萬世罵名」。
這語氣,簡直是把李嘉誠按在地上摩擦,連喘口氣的機會都不給,為啥中方這麼生氣?原因不難猜,巴拿馬運河那塊地兒,戰略意義大到沒法說,美國早就虎視眈眈,想把運河的管理權抓在手裡,而中國這些年在拉美的影響力也不小,港口物流更是「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
李嘉誠這一賣,等於是把中方辛辛苦苦鋪的路拱手讓給了美國人,190億是到手了,可這錢燙手啊!你說你賣給誰不好,非賣給貝萊德,擺明了是給美國遞刀子,中方能不急眼嗎?更氣人的是,這交易壓根兒沒經過中國監管部門的點頭,長和這些資產都在海外,中方想管也管不著。
只能幹瞪眼看著李嘉誠把錢裝進兜里,這口氣憋著,誰受得了?於是,中方代表直接飛到巴基斯坦,估計是想親自去摸摸底,看看這事兒還能不能搶救一下,這邊中方剛動手,那邊港府也坐不住了,香港特區政府趕緊出來表態,說得很清楚,這事兒跟我們沒關係。
李嘉誠的決定是他自己的商業行為,別把賬算到香港頭上,這話聽著像是撇清關係,但細品品,又有點敲打的意思,畢竟李嘉誠是香港商界的標杆,他一舉一動都被放大看,港府這時候發聲,擺明了不想被拖下水,其實港府這態度也不意外。
香港這些年夾在中西方之間,日子本來就不好過,李嘉誠這回的操作,直接把香港推到風口浪尖,外界一看,哎喲,香港首富都跑去抱美國大腿了,這地方還能靠得住嗎?港府不得不出面喊兩嗓子,穩住局面,可話又說回來,李嘉誠在香港根深蒂固。
他要是真惹了大麻煩,港府能完全置身事外?難說得很,說到這兒,得聊聊李嘉誠自己是怎麼想的,這老爺子可是出了名的精明,商海沉浮幾十年,啥風浪沒見過?這回賣港口,190億還沒完全到賬,他就敢這麼大張旗鼓地干,肯定是掂量過的。
他可能覺得,全球經濟這幾年亂成一鍋粥,地緣政治更是火上澆油,手裡的資產與其握著燙手,不如趕緊套現落袋為安,貝萊德財團出價高,又是美國背景,交易風險低,利潤又高,換誰不心動?可李嘉誠精歸精,這回似乎有點算漏了。
中方的反應這麼激烈,顯然超出了他的預料,190億是賺了,但這錢還沒捂熱乎,就被罵得狗血淋頭,值不值還真得打個問號,更別提中方代表已經跑到巴基斯坦去了,要是真查出點啥,或者跟巴方談出個新結果,李嘉誠這交易還能不能順利收尾,都得畫個大問號。
現在的情況是,190億的交易卡在半空,李嘉誠這邊忙著數錢,中方那邊忙著救場,港府忙著喊冤,三方各唱各的調,熱鬧得不行,有人說,李嘉誠這是晚節不保,賺了錢丟了名,也有人覺得,他就是個生意人,哪管什麼家國情懷,能賺錢就是硬道理。
這事兒遠沒到收尾的時候,中方代表在巴基斯坦能幹啥?是直接跟當地政府談合作,還是想辦法給交易使絆子?李嘉誠會不會頂不住壓力,回頭改主意?港府會不會被逼著再多說兩句?這些問題都沒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190億的買賣,已經不只是錢的事兒了。
它牽動了太多人的神經,說白了,李嘉誠這回是真撞槍口上了,中方憋著一肚子火,港府左右為難,他自己還得掂量掂量這錢拿得穩不穩,190億聽著誘人,可要是拿得不安心,那可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接下來幾天估計還會有大新聞,咱們就等著瞧,看看這齣戲到底怎麼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