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蹺的失蹤案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山東青州府臨朐縣接連發生人口失蹤案。短短三個月內,竟有十三名年輕女子杳無蹤跡。這些女子年齡均在十六至二十歲之間,且多為貧苦農家出身。縣衙起初以「私奔」草草結案,但家屬聯名擊鼓鳴冤,稱女兒失蹤前毫無異常,甚至有人是在田間勞作時突然消失。
「活生生的人,怎會憑空蒸發?」消息傳到濟南府,山東按察使震怒,命青州道台雷世傑限期破案。雷世傑時年四十二歲,因斷案如神被百姓稱為「雷青天」。他帶著兩名親信師爺星夜趕往臨朐,卻在翻閱卷宗時發現疑點——所有失蹤者的鞋底都沾著一種罕見的紅褐色黏土。
泥地上的銀鐲子
雷道台換上粗布衣裳,親自走訪失蹤者家庭。在第七戶人家,他注意到灶台上半碗未喝完的黍米粥,灶灰尚有餘溫。「人若是主動離家,豈會連口熱粥都來不及喝完?」他蹲身細查門檻,發現幾粒芝麻大小的銀屑。仵作驗看後驚呼:「這是銀鐲熔煉後的殘渣!」
次日,雷道台帶人搜查縣郊荒地,在一處廢棄磚窯外發現打鬥痕迹。泥地上半枚女子腳印清晰可見,腳型與失蹤者中身材最矮小的劉二娘吻合。更令人心驚的是,磚窯內殘留著焚燒衣物的焦糊味,灰燼中竟混著人牙和碎骨。「這不是尋常失蹤,是謀命案!」雷道台當即封鎖現場。
鬼市裡的線索
師爺從當鋪查到端倪:半月前,有個跛腳漢子典當過三隻銀鐲,花紋與失蹤女子所戴極為相似。雷道台假扮藥材商人潛入青州鬼市,在一家掛著「胡記銀鋪」幌子的黑店前駐足。掌柜正與客人低聲交談:「……新到的『貨』要送去琅琊寺開光,老規矩,三日後子時。」
當夜,雷道台率衙役埋伏在城西破廟。三更時分,果然見六輛蒙著黑布的馬車悄悄駛出。掀開布簾,車上竟是被迷藥暈倒的年輕女子!領頭者正是跛腳漢子,腰間別著的短刀刻著「琅琊」二字。「好個妖僧,竟敢借佛門行兇!」雷道台怒喝一聲,眾衙役一擁而上。
佛堂下的地牢
突審跛腳漢子得知,琅琊寺住持了塵勾結人販集團,借「開光法會」誘騙信眾。雷道台連夜調集官兵圍山,卻在寺廟地窖中發現駭人場景:二十餘名女子被鐵鏈鎖在石柱上,牆上掛著帶血的刑具。更深處的地牢里堆著數十具白骨,經仵作檢驗,死者均被活取臟器。
原來,了塵以「煉製長生丹藥」為名,將女子販賣給沿海倭寇。「倭人信處女心頭血可治刀瘡,一具活體能賣三百兩白銀。」被捕時,了塵還在丹房燒毀賬冊,火盆中殘頁記載著近五年二百餘人的交易記錄。鐵證如山,這個盤踞山東十年的人口販賣網終被搗毀。
雨夜斬凶僧
乾隆三十六年秋,了塵等二十八名案犯被押赴濟南法場。臨刑前大雨滂沱,雷道台當眾宣讀罪狀:「……假佛法之名,行豺狼之事,當受凌遲之刑!」圍觀的數萬百姓冒雨歡呼,有人將寫有女兒姓名的紙錢撒向天空。
此案震動朝野,乾隆帝親批「除惡務盡」,並令全國清查寺廟道觀。雷世傑因功升任山東布政使,但他堅持將朝廷賞銀分給受害者家屬。那些被救女子中,有五人後來成為官府「女捕快」,專門協助偵辦拐賣案件。至今青州地方志仍記載著:「雷公斷案,鬼神俱驚;銀鐲為引,地牢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