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評戰功顯赫,手握40萬大軍,為何打不贏王猛6萬秦軍

2025年03月13日19:42:05 歷史 1246

370年,慕容評灰頭土臉,手握40萬大軍,卻打不贏王猛的6萬秦軍。潞川之戰,燕軍陣亡5萬人,被俘虜十幾萬,秦軍很快就攻克鄴城,前燕滅亡。

慕容評戰功顯赫,手握40萬大軍,為何打不贏王猛6萬秦軍 - 天天要聞

40萬燕軍,還打不贏6萬秦軍,是慕容評太差,還是秦軍太強?王猛、鄧羌、楊安、張蚝這些將領能打沒錯,但慕容評也不是很差。燕軍戰敗,是前燕內部矛盾激化的結果。

說起慕容評,人們很容易想到一個典故:「販樵鬻水」。潞川之戰時,慕容評手握40萬大軍,卻貪財吝嗇,自己斂財,讓士兵拿錢來買柴火煮飯,買水喝,導致燕軍戰敗。

慕容評,真的這麼差嗎?非也,慕容評軍事才能,以及行政能力都不差。慕容儁時代,慕容評經常領兵作戰,冉魏首都鄴城就是慕容評拿下。鄴城之戰,慕容評不但全殲魏軍,還斬殺前來增援的五千晉軍,威震中原。

行政才能,慕容儁駕崩時,慕容恪、慕容評是託孤大臣,輔佐小皇帝慕容暐。慕容恪軍政才能一流,但經常跟慕容評商議,而慕容評也能很好完成任務,可以獨當一面。

慕容儁、慕容恪時代,慕容評算得上是人才,戰功顯赫,政績突出,是前燕的頂樑柱之一。那麼,為何到了潞川之戰,慕容評表現就這麼拉胯?整個戰鬥,慕容評感覺在瞎指揮,在胡鬧,葬送了慕容家的江山。

潞川之戰,燕軍戰敗,有某種必然性,這是前燕內部矛盾激化的結果。慕容評軍事能力不如王猛、鄧羌,但一天就結束戰敗,全軍潰敗,則另有原因。

慕容評戰功顯赫,手握40萬大軍,為何打不贏王猛6萬秦軍 - 天天要聞

369年,桓溫北伐中原,晉軍4萬,一路殺到枋頭,距離鄴城一百多里。慕容暐惶恐不安,慕容評、可足渾太后膽戰心驚,一度想退回龍城。

桓溫兵馬不足5萬,慕容評為何就害怕了?前燕內部不穩是關鍵。慕容恪時代的前燕,是中原第一強國,但內部矛盾尖銳,慕容恪靠威望壓制,而不是真正去改革,導致前燕積重難返。

367年,慕容恪病逝,慕容評掌權,前燕這座紙糊的房子,危機重重。大臣悅綰推行改革,對鮮卑貴族、豪強、門閥動手,全面清查「隱戶」,得到了20多萬戶。

20多萬戶,是什麼概念?一百多萬人,還只是差一年而已。國家財稅、徭役想要有保障,必須能直接控制人口,否則一事無成。

悅綰清查戶口,激化了矛盾,貴族、門閥、豪強怨氣很大,悅綰暴斃而亡,改革被迫中斷。接著,桓溫北伐,沿途豪強改換門庭,前燕難以招架。好在慕容垂能打仗,桓溫「愛惜羽毛」,否則前燕逃不過這一劫。

桓溫北伐,前燕沒有把握取勝,便請求前秦幫忙,條件是割讓包括洛陽在內的虎牢以西地方。但是,慕容評食言了,他沒有割地,讓前秦天王苻堅找到征討前燕的理由。

慕容評戰功顯赫,手握40萬大軍,為何打不贏王猛6萬秦軍 - 天天要聞

369年桓溫北伐,慕容垂投奔前秦,王猛在370年東征,前燕如何抵擋。苻堅志在統一天下,這點與桓溫北伐立威不一樣。如此,慕容評只能全面動員,召集40萬大軍,全部帶到河東,擋住王猛攻勢。

《晉書》記載:「太和五年,又遣猛率楊安、張蚝、鄧羌等十將率步騎六萬伐暐。」

此次遠征,秦軍數量並不多,只有6萬人,但全部是精銳。鄧羌是號稱具備韓信能力的名將,張蚝則是猛張飛,楊安、郭慶、徐成也是猛將。王猛,就是諸葛亮的化身,王佐之才。

燕軍數量,按照《晉書》所說,有40萬人。「暐遣其太傅慕容評率眾四十餘萬以救二城,評憚猛不敢進,屯於潞川。」

40萬大軍,究竟虛報還是實數?前燕疆域遼闊,佔據最繁華的華北平原,動員40萬人沒啥問題,戰鬥力另外說。燕軍的精銳,有龍城騎兵,鮮卑本部兵馬至少七八萬,這是精銳所在。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慕容評知道自己不是王猛的對手,野戰打不贏秦軍,況且自己抵達河東之前,秦軍已經奪取晉陽。如此,慕容評只好退守潞川,打防禦戰。

慕容評戰功顯赫,手握40萬大軍,為何打不贏王猛6萬秦軍 - 天天要聞

慕容評作戰方案是持久戰、消耗戰,秦軍勞師遠征,經不起消耗,而燕軍的補給線比較短,可以得到後方支持。再則,秦軍內部矛盾並不少,王猛懲罰徐成,鄧羌一度想找王猛決鬥,開戰後還討價還價,讓王猛做出妥協。

潞川之戰,有點類似長平之戰,燕軍(趙軍)不如秦軍能打,但防守沒問題,廉頗就是這麼做。慕容評的防禦戰術沒有錯,只要他守住太行山八陘,確保自己糧道暢通無阻,堅守不出,王猛一點辦法都沒有。

諸葛亮能打仗,吊打司馬懿,結果呢?司馬懿就是不出來,鐵了心拼消耗,諸葛亮只能撤退,因為沒了糧食。慕容評是司馬懿,王猛是諸葛亮,角色對得上。

慕容評的作戰方案沒問題,但前燕不是曹魏,慕容暐也不是曹叡。王猛早就料到慕容評會堅守不出,故而在燕軍紮營尚未穩定之前,派郭慶率5千騎兵去襲擊燕軍的後勤部隊,焚燒糧食、物資,讓慕容評陷入被動。

物資被焚毀,40萬大軍如何保證補給,軍心豈能不亂?「販樵鬻水」,不排除慕容評有點貪財,但也是為了讓士兵減少用度,先過了這一關,等待後方送來糧食與物資。

慕容評戰功顯赫,手握40萬大軍,為何打不贏王猛6萬秦軍 - 天天要聞

40萬大軍,並不都是精銳,許多都是強征而來。如果慕容評直接下令減少糧食開支,一日三餐「打折扣」,豈不是軍心大亂?再則,一旦這麼做,王猛就能洞悉燕軍的真實情況,對戰鬥更加不利。

王猛燒了燕軍物資,慕容評依然堅守,不跟秦軍戰鬥,無論張蚝如何挑釁,燕軍就是不出來。鄧羌、徐成對王猛有怨言,王猛不許諾給鄧羌隸校尉,鄧羌就每天喝酒享樂,不聽指揮。

戰爭就是拼後勤,40萬大軍開支太大,物資又被焚毀,慕容評陷入困境。前燕不是曹魏,內部矛盾太多,如今不但要承受秦軍攻擊,國內起義頻繁,盜賊橫行地方,門閥又不配合,慕容暐也弄不出糧食給慕容評。

此時,長平之戰的場景出現了,前燕(趙國)先撐不住,慕容暐(趙王)等不及了,前線還不決戰,後方就承受不起。秦國(前秦)為何就可以撐呢?白起軍團得益於商鞅變法,以及雄厚的國力,比趙軍能熬。王猛改革,讓前秦從一個部落變成帝國,實力幾何級增長。

打消耗戰,秦國比趙國能熬,前秦也比前燕能熬,這是國力決定。慕容評不想打仗,但由不得他,慕容暐多次派人來催促,讓慕容評趕緊決戰,不要一直守著大營,躲避戰鬥,還消耗眾多糧食。

慕容評戰功顯赫,手握40萬大軍,為何打不贏王猛6萬秦軍 - 天天要聞

慕容暐一定要打,慕容評就不能不打,只好率兵出城列陣,與秦軍決戰。燕軍人多勢眾,而秦軍因為鄧羌、徐成、張蚝拒絕出戰,王猛一度陷入被動,秦軍沒能快速取勝,還差點被反包圍。

王猛見情況緊急,只好選擇妥協,他親自到鄧羌的大營,許諾幫他爭取到司隸校尉。此時,鄧羌、張蚝、徐成正在飲酒,大口吃肉。得到許諾後,鄧羌便滿血復活,帶著本部兵馬投入戰鬥,慕容評慘遭失敗。

《晉書》記載:「燕兵大敗,俘斬五萬,乘勝追擊,所殺及降者又十萬餘,評單騎走還鄴。」

燕軍戰鬥陣亡5萬,被俘虜十幾萬,其餘潰逃,算是全軍覆沒。慕容評單騎逃回鄴城,王猛乘勝追擊,奪取城池。包括慕容暐、慕容評、慕容沖、慕容泓、可足渾在內的慕容皇族,都被打包送到長安,住進苻堅事先準備好的府邸,並得到相應官職,衣食無憂。

潞川之戰,類似長平之戰,前燕就沒有獲勝的可能。直接進行決戰,燕軍打不贏秦軍,40萬大軍沒多少精銳,況且秦軍將帥都是強者。持久戰、消耗戰,前燕國力吃不消,王猛改革後的前秦,不是動蕩不安的前燕可比。

慕容評戰功顯赫,手握40萬大軍,為何打不贏王猛6萬秦軍 - 天天要聞

燕軍想贏得潞川之戰,得有個前提,就是慕容恪推行改革,不搞和稀泥,提高前燕國力的同時,增強內部凝聚力。在此基礎上,讓慕容垂挂帥出征,應該能擋住王猛、鄧羌,雙方誰都奈何不了誰。慕容恪的才華,與王猛一個檔次,但王猛做的事情,慕容恪不去做,結果是前秦統一北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