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結合 68萬字《方孝孺志》審定稿完成

2025年02月23日19:00:21 歷史 8729

  中新網上海2月23日電(記者 陳靜)方孝孺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一生坎坷。記者23日獲悉,經過多年編纂和打磨修改,《方孝孺志》一書審定稿已經完成。

  「《方孝孺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完整記錄方孝孺歷史事迹、思想藝術及其後裔的人物誌。」浙江省社聯原副主席、《讀書種子方孝孺》作者連曉鳴23日指出,這部志書不僅為深化方孝孺研究提供豐富的可貴的資料,更使方孝孺研究走出寧海,走出長三角,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文化舞台。

史志結合 68萬字《方孝孺志》審定稿完成 - 天天要聞

《方孝孺志》審定會舉行。(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供圖)

  在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於上海方孝孺紀念館召開的《方孝孺志》審定會上,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副會長、《方孝孺志》總纂柴志光當日對記者介紹,審定稿卷首設圖照、序言、凡例、大事記,正文設生平、著作、思想、紀念、文藝、研究六篇,卷尾設專記、附錄、編後記等,共計68萬字。

  上海方孝孺紀念館館長、《方孝孺志》主編方慶平介紹,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成立方孝孺研究專委會,多次召開長三角方孝孺研討會,為《方孝孺志》的編纂提供了資料、思想等多方面準備。他介紹,歷經十多年,編纂團隊跑遍了方孝孺當年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翻遍了有關方孝孺的書籍,通過實地考察、座談調研、人物訪談等形式收集實物20餘件,書籍3000餘冊,圖片200餘張,共約200萬字資料。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原副館長沈飛德說,《方孝孺志》是當代志書編纂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方孝孺研究的重要成果,體現了較高的文史研究價值和獨到的文化傳承意義。《浙江通志》副總纂、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顏越虎說,《方孝孺志》是一部高質量的志稿,此次審定會之後,希望加強長三角史志機構的合作,把方孝孺這張文化名片發揚光大。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二級巡視員、《方孝孺志》審定會專家組組長黃曉明指出,《方孝孺志》作為上海地區第一部以志書體例編纂的人物誌,不僅是一部質量上乘的人物誌書,還在志書的結構、內容上作了大膽探索和創新,史志結合,使該志呈現出一種嶄新的記述風格,為後續人物誌的編寫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借鑒。(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