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2025年01月17日16:52:13 歷史 1096

讀《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我閱讀的《史記》,如有雷同和歧義,純屬巧合,概不負責,再商。)知識點歸納和出題分析:

1.李廣將軍其人。

李廣將軍,是隴西郡成紀縣人。他的先祖李信,是秦朝時的將軍,就是追獲了燕太子丹的那位。他老家在槐里縣,後來遷到成紀。李廣家世代相傳射箭之術。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2.李廣射殺匈奴射鵰能手偶遇大批匈奴騎兵,巧扮誘敵部隊得以脫困。(判斷準確,料事如神,膽大心細,知己知彼)

上郡,匈奴大舉侵犯的消息傳遍四方。天子派遣一名宦官與李廣一同對抗匈奴的侵襲。

那名宦官率領著幾十名騎兵,勇敢地馳騁在戰場上。不料途中偶遇三個匈奴人,一番激戰後,那三個匈奴人轉身放箭,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宦官不幸中箭受傷,他手下的騎兵也幾乎被屠戮殆盡。宦官帶著滿身傷痕逃回了李廣的營地。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李廣看著宦官的傷勢,眉頭緊鎖。他分析道:「這三人定是匈奴的射鵰能手。」於是,他決定親自帶領一百名騎兵去追擊那三個匈奴人。那三人徒步奔跑,顯然體力不支,速度漸慢。走了幾十里路後,李廣命令騎兵分散開,他自己則舉弓搭箭,射殺了其中兩人,活捉了一個。令人驚喜的是,這個俘虜正是匈奴的射鵰手。

將俘虜捆綁上馬後,李廣遠遠望見前方有數千名匈奴騎兵。他們看到李廣等人,誤以為是誘敵的騎兵,立刻驚慌失措地擺好了陣勢。而李廣的百名騎兵也因為突如其來的緊張氣氛而想要策馬逃跑。

李廣深知,現在逃跑只會引來匈奴人的追殺,全軍覆沒的危機迫在眉睫。他果斷下令停止逃跑,並告訴部下:「我們距離大軍有幾十里遠,若是逃竄,必將招來更大的災難。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保持冷靜,讓匈奴人誤以為我們是大軍的誘餌。」

於是,李廣命令騎兵繼續前進,停在了距離匈奴陣地兩里遠的地方。他下令解下馬鞍,表示不打算逃跑。騎兵們雖然疑惑,但看到李廣的決心和冷靜,也漸漸安下了心。

此時,有個騎白馬的匈奴將軍走出陣地來監督士兵。李廣看準時機,立即跨上馬帶著十多名騎兵衝上前去,一箭射死了那個將軍。隨後他又回到自己的騎兵隊伍中,命令士兵們解下馬鞍,隨意躺卧。

夜色漸漸降臨,匈奴軍隊始終不解李廣等人的意圖,不敢輕舉妄動。到了深夜,他們更是懷疑附近有伏兵,想趁夜偷襲他們,他們就領兵撤離了,李廣也帶領著剩餘的騎兵安全返回了軍營。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3.程不識和李廣帶軍的異同。

①相同點:程不識和李廣從前都任邊郡太守併兼管軍隊駐防。

②不同點:

李廣:等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時候,李廣行軍作戰沒有嚴格的隊列和陣勢,軍隊駐紮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停留時,人人均可自便,夜裡也不打更巡邏,軍中幕府的文書簿籍都很簡單,但是他在遠處設置了偵察哨兵,因此未曾遇到襲擊。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劇照

程不識:對隊伍的編製、行軍隊列、駐營陣勢等要求很嚴格,夜裡打更,文書軍吏處理考績等公文簿冊往往要到天明,全都忙忙碌碌,不曾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險。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程不識劇照

那時李廣、程不識都是漢朝邊郡的名將,但是匈奴人特別害怕李廣,士兵也大多願意跟隨李廣,而不願跟隨程不識。(士兵也不想勞碌啊!)

4.李廣治軍的缺點被程不識點出。

程不識說:「李廣的治兵方法,簡單省事,然而如果遇到敵人突襲,他就無法抵擋了。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樂,作戰時都甘心拚命。我的軍隊雖然軍務紛繁忙亂,但是敵人也不敢侵犯我。」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5.李廣被俘假死逃脫,花錢贖死罪,削職為民。

衛尉李廣被朝廷委以重任,提升為將軍,即將率領軍隊出征雁門關,直面強大的匈奴大軍。

於是,戰鼓聲起,旌旗獵獵。李廣帶領著隊伍穿過險峻的雁門關,一路深入匈奴腹地。然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一場大戰驟然爆發。敵眾我寡的困境讓李廣與他的部下陷入重重危機,結果被敵方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致使大軍大敗,甚至失去了優勢和主權。在這樣的險惡環境下,李廣也被生擒。

單于作為匈奴的領袖,早已聽說過李廣的大名,對他十分敬佩。因此,在生擒李廣後,他下令要活捉這位英勇的將軍。李廣被放在了用繩編的網兜中,兩匹馬牽引著行進。而此時的李廣雖然受傷生病,但他的意志卻如磐石般堅定。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在行進的途中,李廣突然心生一計。他假裝死去,斜眼偷偷觀察著身旁的匈奴少年騎手。當發現他騎著一匹好馬時,李廣突然一躍而起,跳上了那匹馬背,順勢將匈奴少年推了下去。他奪走了少年的弓箭,然後催馬疾馳,一路向南奔去。

就這樣,李廣在草原上馳騁了數十里路後,終於遇到了自己的殘部。他帶領他們返回了關塞,與匈奴的追兵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他一邊逃一邊用匈奴少年的弓箭射殺追來的騎兵,終於得以逃脫險境。

雖然勝利地逃脫了戰場回到了京城,然而李廣卻被軍法處依法處置。因他損失傷亡了大量士兵,而且自己也曾被俘虜。判決的結果是:判為死罪並沒收全部財產。儘管李廣有大量的金錢去贖回死罪的刑罰但他被奪去了高貴的身份淪為了一個普通的百姓人。

6.李廣的特點。

①李廣為官清廉,得到的賞賜統統都分給部下,飲食總與士兵在一起。李廣一生,擔任二千石俸祿的高官長達四十多年,但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物,也從不談及家產的事。

②李廣身材高大,兩臂如猿,他善於射箭也是來自好的天賦,所以不管是他的子孫或外人向他學習,都沒人能趕上他。

③李廣不善言辭,說話不多,與別人在一起時就在地上演畫軍陣,然後比射箭,比試箭法的疏密、準確,輸了的罰酒。他一直以射箭為消遣,到死都不變。

④李廣帶兵,遇到缺水斷糧時,見到水,士兵不全都喝到,他就不喝;士兵還沒有完全吃上飯,他一口飯也不嘗。

⑤李廣對士兵寬厚和氣不苛刻,因此深得士兵愛戴,樂於為他效命。

⑥他射箭時,一見敵人衝過來,不到幾十步之內,如果揣度射不中就從不發箭,只要一發箭敵人當即就會應聲倒下。

正因為如此,他統領軍隊好幾次被困受辱,射殺猛獸時也曾被猛獸所傷。

7.李廣射虎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李廣外出打獵的時候,看見草叢裡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頭,箭頭都射進去了,過去一看,原來是石頭。接著重新再射,卻怎麼都不能再射進去了。李廣駐守過各郡,聽說有老虎,常常親自去射殺。後來在右北平射虎時,老虎跳起來咬傷了李廣,但最後還是射死了這隻老虎。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8.李廣和博望侯張騫一起出兵匈奴,張騫行軍慢導致李廣被圍,全軍覆沒。

在北疆的邊陲,郎中令李廣以堅韌的意志率領四千精銳騎兵,自右北平踏上了征討匈奴的征程。博望侯張騫則率領著一萬騎兵,與李廣兵分兩路,共赴這嚴峻的戰事。

當他們的行軍隊伍穿越廣袤的原野,數百里之間只有他們的蹄聲與呼喊,此時他們卻被匈奴左賢王四萬精銳騎兵圍困其中。此刻,戰場上,氣氛如同冰雪一般凝固。李廣手下的士兵們個個面色慘白,緊張不安,但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李廣並沒有顯露絲毫的驚慌。

他立刻派出自己的兒子李敢率領騎兵衝鋒陷陣。李敢率領著數十勇士沖入敵陣,如同一股狂風席捲其中,他們飛奔於敵軍之間,如同游龍般從左右兩側衝出,隨後向李廣彙報:「這些匈奴兵其實並不難對付。」這聲音雖然微弱,卻如同一股暖流,溫暖了士兵們的心房。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劇照

李廣迅速布置成圓形陣法,士兵們面向外方,背靠背地守護著彼此。匈奴的攻擊如狂風驟雨般猛烈,箭矢如飛蝗般落在漢軍身上。經過激烈的交戰,漢軍士兵們戰死半數,箭矢也即將耗盡。就在這個時候,李廣舉起了他手上的大黃弩弓,目光堅毅而果斷。他親自射殺匈奴的副將,箭無虛發,幾個副將接連倒下,匈奴軍陣腳開始動搖。

隨著夜幕的降臨,戰場上的氣氛愈發緊張。軍吏和士兵們都面無血色,但李廣卻神態自若、意氣風發。他沉著冷靜地指揮著軍隊,進行最後的戰鬥準備。經過這一番艱苦的戰鬥,軍中上下都對李廣的勇氣和智慧深感敬佩。

第二天,戰鬥繼續進行。博望侯張騫的軍隊也趕到了戰場。在兩軍的共同努力下,匈奴軍隊終於撤退了。但此時漢軍疲憊不堪,他們並未選擇追擊。

這場戰役中,李廣雖然幾近全軍覆沒的境地,但他的勇猛與堅韌仍舊保住了將士們的尊嚴。

9.李廣難封(李廣不侯)的原因。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①明面上直接原因是「殺降」

在那個時代,李廣的堂弟李蔡與他同為文帝的侍臣,兄弟倆在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景帝時期,李蔡的官位逐漸攀升,終於達到了年俸二千石的顯赫地位。當武帝繼位後,他又被任命為代國的國相,權勢日盛。

元朔五年,李蔡以輕車將軍的身份,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右賢王,戰功卓著,因而被封為樂安侯,榮寵無比。僅僅幾年後,他又在元狩年間代替了公孫弘,坐上了丞相的高位。然而,論及才幹,李蔡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他的名聲遠不及李廣響亮。

反觀李廣,雖然他的才能卓越,屢次與匈奴交戰,威震敵國,但他的仕途卻並不如意。他一生未得封爵和封地,官位也未曾超過九卿。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他手下的軍官和士兵們卻有人被封為侯爵,這無疑是對李廣的一種諷刺。

李廣曾與星象家王朔私下交談,對自身的遭遇深感困惑。他提到自從漢朝攻打匈奴以來,他一直是漢軍中的一員。他認為自己的才能並不遜於他人,但卻未能獲得應有的封賞。他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生相不適合封侯,或是命運的不公。

王朔敏銳地捕捉到了李廣的疑惑,他並沒有直接回答李廣的問題,而是詢問他是否有過後悔的事情。在經過一番沉思後,李廣終於道出了自己曾經的錯誤——在擔任隴西太守時,他曾欺騙了投降的羌人,並在一天之內將他們全部處決。他深感悔恨,認為這是自己未能封侯的原因。

王朔聽後沉吟片刻,然後告訴李廣:「殺害投降之人,是極大的罪孽。這便是您未能封侯的原因。」

②自身也有問題。(泄私憤殺霸陵尉)

李廣與灌嬰的孫子灌強,一同隱居在藍田,每日與南山為伴,馳騁于山林之間,打獵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個夜晚,月色朦朧,李廣帶著一名隨從騎馬出遊,準備與友人在田間飲酒。酒酣耳熱之際,他們踏上歸途,途經霸陵亭。然而,此時的霸陵尉因酒意正酣,神情顯得異常嚴厲。他粗魯地喝止了李廣,不容分說地命令他們不能通過。

隨從輕聲提醒道:「這位乃是前任李將軍。」然而霸陵尉卻不以為然,他傲慢地回答:「現今的將軍尚且不得通行,何況是早已卸任的前任呢!」就這樣,李廣被無情地扣留在霸陵亭下,只能在夜色中靜靜地等待天明。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不久之後,匈奴大舉入侵,遼西太守命喪其手,韓安國將軍亦敗下陣來。朝廷上下震動,急需英勇之士來穩定邊疆。終於,天子想起了李廣,召他即刻出任右北平太守。

在出征之際,李廣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想到那個曾經阻止他的霸陵尉,決定請求天子讓他隨行。到達軍中後,他毫不猶豫地採取了行動,將那個霸陵尉處決。

10.李廣請戰未允,大軍迷路後不願受辱,拔刀自刎。(這件事為以後李廣兒子李敢打傷衛青,霍去病射殺李敢埋下隱患。)

李廣不久便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離開漢境後,衛青從敵兵處得知了單于的藏身之地,於是決定親自帶領精銳部隊直撲單于所在。而將李廣與右將軍的隊伍合併,從東路迂迴進攻。雖然東路路程較遠,且大軍所經之地水草稀少,但形勢卻不允許各隊並肩作戰。

李廣深知與單于交戰的機會難得,他心懷壯志,主動請纓道:「我身為前將軍,理應身先士卒。今番有幸與單于交鋒,即使戰死,也甘之如飴。」他的話語中滿是對戰鬥的渴望與對國家的忠誠。

然而,大將軍衛青卻心有顧慮。他曾受到皇上的密令,認為李廣雖勇,但年事已高且屢遭不幸,擔心他難以與單于對陣取勝。此時,公孫敖因失職剛剛失掉了侯爵之位,作為中將軍隨同衛青出征,衛青也想讓他參與對陣單于的戰鬥。因此,他做出了將李廣調離的決定。

李廣深知內情,但他不願放棄與單于交戰的機會。他堅決向衛青陳請,然而衛青並未應允。最後,大將軍直接下令給李廣的幕府,命令他立即遵從文書行動。

李廣氣憤不已,沒有向衛青辭行,就帶著滿腔的怒火回到了自己的軍隊。他與右將軍趙食其會合後,從東路出發。但因缺乏嚮導,大軍常常迷失方向,落後於衛青的主力部隊。最終,衛青與單于交戰,但單于逃逸,未能取得戰果。

當大軍南行穿越大沙漠後,終於遇到了前將軍和右將軍的部隊。李廣謁見衛青後回到自己軍中。衛青派長史帶去食物和酒水慰勞李廣的同時,也詢問了迷路的情況,打算上報天子。但李廣置之不理。長史只得急切責問他的部下。這時李廣再也忍不住了,他說:「各位校尉並無過錯,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我寧可親自去幕府對質候審,也決不容忍被那些刀筆吏侮辱。」他的話里充滿了決然與悲憤。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最終,李廣選擇了拔刀自刎。他的部下無不為他的壯烈舉動痛哭流涕。百姓們無論認識與否、無論男女老少都為之落淚。右將軍趙食其則被交給了執法官吏處理,雖然最終以財物贖罪得以保住性命,但也從將軍的身份降為了平民。

11.李廣的身份變化。

中郎→武騎常侍→隴西都尉→騎郎將→驍騎督尉→上谷太守→上郡太守(共七郡的太守)→未央宮的禁衛軍長官→衛尉→將軍→削職為民→右北平太守→郎中令→後將軍→前將軍→自刎

12.李廣的親屬。

堂弟:李蔡→中郎→武騎常侍→代國國相→輕車將軍→樂安侯→丞相→獲罪自殺,封邑廢除

三個兒子:

李當戶:早於李廣死。

有個遺腹子:李陵→建章營的監督官→騎都尉→被圍投降了匈奴→單于將女兒嫁於他→李陵母親妻兒全家被漢所殺,李氏聲名敗落,門下士人都感到恥辱。

李椒:代郡太守→早於李廣死。

③李敢:校尉→關內侯→郎中令→打傷衛青→被霍去病射死。

李敢女兒是太子的侍妾,很受寵愛。

李敢兒子李禹:受太子寵信,但他貪財好利,李氏家族日漸敗落衰微了。

13.司馬遷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評價李廣。

太史公說:《論語》里說:「在上位的人自身行為端正,不下命令人們也會遵守執行;自身行為不正,發下命令也沒人聽從。」這說的就是李將軍吧!我所看到的李將軍,老實厚道像個鄉下人,不善講話,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論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為他哀悼。是他的忠厚誠實之心感動了將士吧?諺語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話雖說得淺顯,但卻可以用來說明大道理。


讀史明智系列《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天天要聞

用文化點亮生活,用歷史回顧人生。我是茶蟲洗書,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鼓勵。如果大家喜歡,請給個關注,謝謝大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著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著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布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 天天要聞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國內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國外,中國男人卻是搶手貨。邊境地帶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男人有什麼優勢,竟能讓外國女人不顧一切嫁到中國呢?為什麼中國男人在國內不吃香呢?一、社會地位太低說是外國女人瘋搶中國漢子。但實際上,這裡的「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 天天要聞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近日發布執行懸賞公告: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之規定,特發布懸賞公告如下: 1、被執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