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堅持傳位給二弟孫權,做夢沒想到自己落了個斷子絕孫的下場。
公元200年,孫策自知傷勢過重,將要不久於人世,喚來了一眾心腹準備託孤。此時江東到底託孤給誰?千萬不要理所當然認為就是孫權,要知道自古以來都是嫡長子繼位,絕非弟弟繼位,此時孫策有沒有兒子?還真有!《三國志》記載:孫權稱尊號,追謚孫策曰長沙桓王,封子孫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可見孫策死前便有一個嫡長子——孫紹。
公元199年孫策娶大喬,估計長子孫紹那會只有1歲左右,但託孤託孤哪怕是個娃娃也理應是孫紹繼位。不得不說孫策是很開明的一個大哥,孫家是個大戶人家,光孫堅這一支,長子孫策,次子孫權,三子孫翊,四子孫匡,五子孫朗。根據《典略》記載:孫翊名儼,性似孫策。孫策臨卒,張昭等謂孫策當以兵屬孫儼,而孫策呼孫權。可見,孫權的弟弟孫翊當時也有資格。
另外,不光孫堅這一支,孫堅的哥哥孫羌還有二個兒子,長子孫賁和次子孫輔。孫堅的弟弟孫靜竟然也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孫暠、孫瑜、孫皎、孫奐和孫謙。
《三國志》記載:孫輔遣使與曹公相聞,事覺,孫權幽系之。可見,孫輔對孫權並不服氣,竟然和曹操暗中通信。《吳書》記載:孫策薨,孫權統事。定武中郎將孫暠,孫策之從兄也,屯烏程,整帥吏士,欲取會稽。可見,孫暠也對孫權並不服氣,竟然公開造反舉兵自立。
以上這一切一切都說明,孫權上位非常不容易。娃娃孫紹是首選,弟弟孫翊是次選,還有孫輔、孫暠也在覬覦江東之主。如果不是大哥孫策死前明確留下了遺言,明確說了孫權繼位,恐怕江東將有腥風血雨。
從孫權對孫策孫紹父子的待遇中來看,還是不錯的。孫權登基稱帝後,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為孫策立廟於建鄴朱雀橋南。封孫紹為上虞侯,孫策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顧邵、陸遜和朱紀,孫權打內心還是感激大哥並對大哥的家族不錯的。
但做夢沒想到的是,孫策的兒子孫紹也是一脈單傳,只留了一個兒子孫奉,就是孫策的孫子孫奉。《三國志》記載:孫皓時,訛言謂孫奉當立,誅死。公元270年,孫權的孫子孫皓,即東吳末代皇帝孫皓,因為聽信了民間的一個傳言,傳言孫奉會奪回皇位,孫皓大怒之下,直接下令把孫策的孫子孫奉誅殺了。
孫權感激了大哥一輩子,做夢沒想到自己的孫子把大哥的孫子死掉了,孫策落了個斷子絕孫的下場,不得不說孫策格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