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文 | 昕昕
●—≺ 前 言 ≻—●
在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有一群特殊的女性,她們或是懷揣夢想,或是身陷囹圄,卻都在亂世中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當她們走進"軍中樂園"的大門後,就等於走進了一個秘而不宣的牢籠。
在這裡,她們被裹挾進一場權力的博弈,成為維繫軍心的犧牲品。
而這個所謂的"軍樂園"到底是什麼?
●—≺ 烏煙瘴氣的樂園 ≻—●
1949年國共內戰進入尾聲,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倉皇逃往台灣,金門島這個原本寧靜祥和的小島,一夜之間成了國民黨的最後堡壘。
五萬大軍湧入,島上頓時人滿為患,士兵們擠占民宅、廟宇,與當地百姓爭奪本就匱乏的資源,戰爭的陰霾籠罩著金門,炮火的轟鳴撕裂了島上的寧靜。
但在這硝煙四起的戰場上,還上演著另一出離奇的"盛況",數萬士兵大多正值壯年,長期的軍旅生活,加之婚姻被禁,慾望無處發泄,不少士兵走上了強姦犯罪的道路。
軍紀敗壞民怨沸騰,軍民關係瀕臨崩潰,島上的局勢危如累卵,蔣介石坐鎮台灣,對金門的亂象卻無暇顧及。
他一心想著反攻大陸重振旗鼓,殊不知自己已是強弩之末,但權力的傲慢讓他難以直面現實,他想方設法要穩住軍心,哪怕是用最荒謬的方式。
就在此時,一個荒誕的計劃在金門島上悄然醞釀,有人向蔣介石獻策,建議仿效日軍"慰安婦"的做法,為守島官兵提供"特殊服務",以此來安撫躁動的軍心。
蔣介石欣然採納,命其在金門、馬祖等地秘密設立"軍中樂園",也就是軍妓院,至此原本就混亂不堪的金門,更添了一筆烏煙瘴氣的色彩。
這個"軍中樂園"的計劃,究竟能否解決問題,穩定軍心?
●—≺ 軍妓招募:"為國效力"的悲慘女子 ≻—●
在"軍中樂園"的幕後,有一群無助的女性被捲入這場荒誕的鬧劇,她們有的來自社會底層,有的則是身陷囹圄的女囚,但無論出身如何,她們都難逃成為軍妓的悲慘命運。
對於那些貧苦女性而言,"軍中樂園"似乎是一個逃離苦難生活的機會,招募廣告中,"高薪"、"優渥待遇"的承諾讓她們心存幻想。
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她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金門的航班,然而當她們踏入"軍中樂園"的那一刻,才發現等待她們的,是一個地獄般的深淵。
與此同時,另一些女性則是以"為國效力"的名義,被迫捲入這場鬧劇,她們本是因犯罪而鋃鐺入獄,卻在服刑期間被告知,可以通過"服務軍人"來減刑。
在獄警的脅迫下她們別無選擇,只能"自願"成為軍妓,用自己的身體來"報效國家",無論是懷揣夢想的貧女,還是身陷牢獄的囚徒,一旦進入"軍中樂園",她們的命運就再無轉圜的餘地。
在這裡她們不再有尊嚴,不再有自由,她們只是一件件任人擺布的玩物,即便如此她們還要接受嚴苛的審查,要證明自己"身家清白",要確保沒有任何"反動"嫌疑。
●—≺ 軍中生活:戒備森嚴的牢籠 ≻—●
對於那些不幸淪為軍妓的女性而言,軍營生活就像一座戒備森嚴的牢籠,她們的身心都被囚禁其中無處可逃。
每天清晨當軍號吹響,她們就必須從簡陋的營房中起身,開始新一天的"服務",在這裡她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嚴密監控。
每個月她們都要接受軍醫的體檢,確保沒有染上任何疾病,以免影響到那些"英勇"的軍人,而她們僅有的休息時間,也被安排得滿滿當當,電視、廣播、報紙,無一不在向她們灌輸國民黨的政治宣傳。
對軍妓而言,最大的精神折磨,莫過於無休止的政治教育,每周她們都要聚集在一起,聆聽那些冠冕堂皇的"愛國"言論。
諷刺的是,那些口口聲聲"愛國"的軍官,卻從不吝惜侵犯她們的身體,這種虛偽和雙重標準,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在她們心上一次次地划下血痕。
在這個封閉的小世界裡,她們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尊嚴,軍方的條例明文規定,軍妓不得與軍人談情說愛,更不得拍照留念,她們只是軍人的玩偶,而非有血有肉的人。
每當有軍人對她們的容貌不滿意,她們就得忍受被當眾"退貨"的恥辱,在那一刻,她們是如此渺小,如此不值一提。
最讓她們絕望的,是看不到盡頭的苦難,她們每天要工作13個小時,除非生病或經期,否則絕無請假的可能。
即便是在發餉日或休息日,她們也須應對前來"消遣"的軍人,一旦接客數量不達標,她們就會受到懲罰,被剋扣工資,甚至遭到毒打。
這些女性在"軍中樂園"的生活,宛如一部殘酷的荒誕劇,她們被困在時間的牢籠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獲得解脫。
然而當她們終於結束"服役",離開軍營時,又將面臨什麼樣的處境?
●—≺ 遺棄社會:難以跨越的鴻溝 ≻—●
當軍妓結束了她們在"軍中樂園"的"服役",她們或許以為噩夢終於結束了,然而現實卻像一記重拳,狠狠地擊碎了她們的幻想。
她們發現,曾經熟悉的社會,早已將她們遺忘,而軍妓的身份,更像一個烙印,永遠地刻在她們的生命里。
走出軍營的那一刻,她們就像被遺棄的孩子,無助地面對一個冷漠的世界,曾經的親朋好友,都對她們避之不及,街頭巷尾,人們對她們指指點點,眼神中滿是鄙夷和不屑。
在這個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裡,軍妓的身份成了她們難以承受之重,人們對她們的遭遇視而不見,卻對她們的"墮落"大加指責。
即使她們鼓起勇氣,想要重新開始,卻發現處處碰壁,沒有人願意僱傭一個"不檢點"的女人,沒有人願意與一個軍妓扯上關係。
她們就像被社會拋棄的棄子,無處容身,當她們含淚訴說自己的遭遇,卻換來的是親人的淚水和冷漠。
更有甚者,即使她們好不容易找到了歸宿,過去的陰影卻如影隨形,曾經的"客人"們,總會在街頭巷尾冷不丁地出現,用猥瑣的眼神和下流的言語,撕開她們的傷疤。
在這樣的打擊下,她們只能選擇躲藏,將自己囚禁在家中,不敢面對外面的世界。
●—≺ 傾頹統治下的權宜之計 ≻—●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那個動蕩的年代,就會發現,軍妓制度的出現,其實並非偶然,它是國民黨政權在傾頹統治下,為了維繫搖搖欲墜的軍心,不得不採取的一種權宜之計。
20世紀50年代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已經土崩瓦解,殘餘的勢力退守台灣負隅頑抗,而金門則成了他們"反攻大陸"的最前哨。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國民黨的軍隊本就是一支潰敗之師,軍心渙散士氣低落,長期的戰爭,讓這些士兵們遠離了家鄉,遠離了親人,也遠離了正常的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軍心就成了國民黨政權最大的隱患,一旦軍心不穩,整個台灣就將岌岌可危。
為了穩定軍心,蔣介石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他一方面用嚴苛的手段,禁止士兵婚嫁,試圖將士兵們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戰鬥上;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慮,如何為這些禁慾的士兵,提供一個發泄的出口。
於是軍妓制度應運而生,說得好聽是為了"安撫軍心";說得難聽就是利用女性的身體,來換取軍隊的穩定。
在這場殘酷的博弈中,女性淪為了犧牲品,她們的尊嚴,她們的人格,都在權力的角逐中,被肆意踐踏。
諷刺的是,這個以"道德"和"正義"自詡的政權,卻在利用最不道德的手段,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他們口口聲聲說要"反攻大陸",要"解放同胞",卻在自己的土地上,奴役和壓迫著無辜的女性,他們聲稱要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卻在用最專制、最野蠻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國民。
歷史已經證明,這種以犧牲女性為代價的維穩,終究是一種權宜之計,它或許能夠暫時穩定軍心,卻無法挽救一個腐朽的政權。
當軍妓制度被廢除的時候,國民黨的統治已經風雨飄搖,而那些曾經被壓迫、被剝削的女性,卻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治癒內心的創傷。
透過軍妓制度這個窗口,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的悲哀,然而這段歷史,絕不應該被遺忘,它提醒著我們,在權力的遊戲中,弱者總是首當其衝。
它警示著我們,任何以犧牲人性為代價的統治,都終將被歷史所唾棄。
參考資料:
溶解戰爭焦慮的安魂貼——揭秘台軍「特約茶室」 姜龍飛 冷戰視域下的金門女性地位變遷研究 栗廣
紅魚.「軍中樂園」:歡場背後的時代淚痕.電影世界,2014(9):21-21.
悲情歷史的當代想像——電影《軍中樂園》創作分析--《電影評介》2016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