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交流故事越講越精彩

2024年07月29日12:10:40 歷史 2646

中國—東盟交流故事越講越精彩 - 天天要聞

▲ 5名中國、東盟青年獲授「廣西故事青年講述官」證書。主辦方供圖

今年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近日,「青春遇見 美美與共」2024中國(廣西)—東盟青年手拉手活動在廣西南寧舉行。

5名新聘為「廣西故事青年講述官」的中國、東盟青年,生動講述了自己親歷的中國和東盟國家在志願服務、文化交流、農業科技、衛生健康、科學教育等領域合作共贏、守望相助、交流互鑒的故事。共青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左向蕾表示,2024中國(廣西)—東盟青年手拉手活動以文化交流、職業教育等青年參與度、關注度較高的領域為切入點,邀請「廣西故事青年講述官」分享他們親歷和見證的中國—東盟友好合作故事,充分展現了青年群體在促進雙方多領域交流合作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來自印尼東爪哇省泗水市的沈珊玲,是5名新受聘的「廣西故事青年講述官」之一。中國與印尼有著悠久的友好交往歷史,特別是近年來,兩國關係持續快速發展,人文交流空前活躍。沈珊玲的曾祖父是中國福建人,早年到印尼馬魯古省做貿易,後定居在馬魯古。「小時候經常聽見祖父祖母說閩南話,我總是很好奇,但是我父親那一代人已經不會說中文了,所以也沒有人能教我。後來,周圍的人經常開玩笑,『你是華裔,怎麼不會說中文呢』。正是這句話讓我決定到中國學習中文。」沈珊玲說。

如今,沈珊玲已經是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的一名外籍教師,教授「印尼語口語」「印尼語視聽說」等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她會跟學生交流討論兩國文化。而回到印尼時,她會去母校給師弟、師妹上中文課,分享她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文化交流互鑒是促進理解和深化友誼的重要途徑,印尼和中國雖然相隔千里,但是文化讓我們心連心。我希望和大家攜手並進,共同書寫更多世界文明的美好篇章。」沈珊玲說,未來,她會繼續研究和推廣中華文化,為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樑貢獻綿薄之力。

長期以來,廣西積极參与共建「一帶一路」,在製造、農業、金融、文化等領域與共建國家深化合作,推動發展成果惠及更多海外民眾。

寮國境內多山地,農業是該國的經濟支柱。近年來,中國和寮國的農業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就讀於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作物生產技術專業的喬月瑩來自寮國。到中國留學後,她了解到中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真實狀況。

「我會把留學時的所見所聞分享給朋友,讓他們了解真實的中國。」今年剛畢業的喬月瑩打算留在中國繼續深造,然後把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帶回寮國,讓自己的田園夢在寮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中老兩國的農業交流和合作盡一份力。」喬月瑩說。

「廣西故事講述官」培育工程從2022年啟動以來,已累計授予包括19名「青年講述官」在內的30名中外各界人士「廣西故事講述官」稱號,並舉辦多場故事分享會。從「青春攜手 共向未來」到「服務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委員擔當」,再到「桂企出海 築夢絲路」,一次次精彩的分享,對擴大廣西的「朋友圈」,更好推動廣西與外界對話、對接,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瑞翔也是一名「廣西故事講述官」。2023年,廣西文化產業集團出品的創意雜技劇《百越稻盛》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市首演,並開啟了為期24天的駐場演出。「《百越稻盛》在馬來西亞的成功駐演,標誌著廣西文藝精品劇目在東盟國家實現市場化駐演。」盧瑞翔說,近年來,廣西通過一部部作品推動文明互鑒、促進民心相通,把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推動文藝作品在異國他鄉獲得關注,是廣西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縮影。

在一個個跨越山海、築夢絲路的生動故事裡,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更加生動,一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的東方大國形象更加鮮活,展現了中國、東盟青年的青春夢想,彰顯了中國與東盟的深厚友誼。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黎攀表示,通過實施「廣西故事講述官」工程,讓更多人通過廣西這個窗口,看到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愛上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

「今天的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世界渴望了解中國,中國也需要了解世界。」廣西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過竹表示,讓更多青年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生力軍,參與全球對話、發出中國聲音,是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這個時代命題的應有之義。

2024年7月17日《中國文化報》

第4版刊發特別報道

《中國—東盟交流故事越講越精彩》

↓ ↓ ↓ ↓ ↓ ↓ ↓ ↓ ↓

中國—東盟交流故事越講越精彩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