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2024年05月11日20:15:05 歷史 1835

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太監宣讀聖旨的畫面,只要太監一說「聖旨到」,在場的所有人就都得跪下,然後太監繼續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日」,讀完就「欽此」了。

整個過程看上去既權威又莊嚴,就如同真的面見了皇帝一樣,而接受聖旨的人也必須無條件服從聖旨里的內容,否則就是背叛皇帝,違抗朝廷。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聖旨的作用那麼大,為何歷史上卻很少有人敢偽造聖旨呢?

聖旨是什麼?

所謂的聖旨,也就是古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或者是封授有功官員和賜予爵位頒布的誥命,內容基本上都是涉及朝政的大事。

戰國以前,詔令文書還沒有一個專有名,一般都稱為「書」,比如炎帝獲嘉禾之地,所以他的命令就被稱作「穗書」,黃帝遇見景雲之瑞,便以云為紀而作「雲書」,還有少昊的「龍鳳書」,堯帝的「龜書」等。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到了戰國時期,各國君王發布命令的文書稱作「令」,或者「命書」,從這時起,國君的旨意便開始以文件的性質來命名。

秦朝統一六國後,皇權空前壯大,始皇帝便規定天子的命令稱「」,對臣民的告誡稱「」,皇帝的玉璽上則刻上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以昭告天下其命令的合法性。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漢代承襲秦朝的制度,詔令文書沿用制和詔,這個時候,也出現了「聖旨」和「詔曰」二詞。

蔡邕在《陳政事七要疏》中有述:「臣伏讀聖旨,雖周成遇風,訊諸執事。

不過,一直到宋代,人們才真正將皇帝的旨意稱作「聖旨」,所以我們要到宋代,才能聽得到太監大喊「聖旨到」。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至於「奉天承運皇帝」,則是老朱家開的頭。朱元璋稱帝後,在南京建立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城,這其中,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大朝會正殿被稱作「奉天殿」,所以皇帝給臣民的敕命都稱「奉天承運皇帝」。

在聖旨中,皇帝是天子,和天平齊,因此第二行的頂格是天,第三行的頂格是皇帝,讀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清朝也沿襲了這個制度。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假造一份聖旨,用皇帝的權威在偏遠之地為所欲為呢?

偽造聖旨有多難

要知道,古代的聖旨是皇帝親自認定的內容,代表的是王朝的核心許可權,偽造聖旨,就是犯了嚴重的欺君之罪,一旦事情敗露,結果不是被滿門抄斬就是連坐,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在動蕩的亂世,估計沒有人會願意搭上整個家族的未來,換取一份功名。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而且,不同的聖旨在材料上都有嚴格的區別,通常來講,給一品官員的聖旨的軸柄多是玉軸,二品的是黑犀牛角,三品的是貼金軸,四品、五品的是黑牛角軸,等級越往下走,聖旨的材料質量就越低,聖旨的價值也越低。

還有就是中間的錦緞,聖旨所用的布料大多都是上等的蠶絲織品,這些材料做工講究,來源十分有限,基本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此外,聖旨上還綉有滿面的祥雲瑞鶴,在聖旨兩邊,又有飛躍的銀龍作為防偽標誌,想要將這些東西偽造出來,也不是件容易事。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那萬一有人拿到了軸柄、錦緞的材料,又偷走了皇帝的玉璽,他能否以假亂真,騙過臣民呢?遠遠還不夠。

明清時期,聖旨的誥命都是由翰林院來撰擬,然後等內閣大學士奏定後,再根據品級填寫、發布。而在清朝,代寫聖旨的人還都是由皇帝親自從進士中挑選出來的。

可以說,聖旨從擬稿到撰寫都是由頂尖的文化高手來製作,因此它的行文十分精悍洗鍊,多一個字少一個字都不行,且文筆精妙,極具藝術價值,這種活絕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聖旨中的首字「奉」,同樣也有蹊蹺。根據專家們的研究發現,這個「奉」字在不同尺寸、不同品級的聖旨上,其位置和大小都不相同,甚至連它處在祥雲的哪個方位,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人根本摸不清其中的門道。

清代,聖旨還是漢文、滿文並用,漢文的行款從右到左,滿文的行款從左到右,偽造難度更高。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不只是文字難以模仿,康熙年間還出現了「變色」的聖旨,就像現在錢幣上用的變色油墨一樣,又比如同治時期,此時的大清日漸衰微,而為了權衡宗室間的權利,制約王權的濫用,親王和兩宮太后都要用到自己的印璽,聖旨才會生效。

這都還不包括有的聖旨是由皇帝親自寫的,比如說宋徽宗獨創的瘦金體,天底下沒幾個人能夠完全模仿。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綜上所述,古代的聖旨幾乎是不能偽造的,當然了,正所謂高風險高回報,歷史上也不乏有矯詔的人,比如秦朝的李斯東漢末年曹操西晉賈南風等,偽造得好,那就是名滿天下,稱王稱霸,偽造失敗了,那就是整個家族陪你一起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湖南省汝城縣原縣長周小陽被逮捕 - 天天要聞

湖南省汝城縣原縣長周小陽被逮捕

新京報訊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官微消息,湖南省汝城縣原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小陽(正處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湖南省郴州市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經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婁底市婁星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日前,婁星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周小陽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
一地市委書記,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一地市委書記,任上被查

湖北省紀委監委5月21日消息,恩施州恩施市委書記、二級巡視員蘇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蘇勇(資料圖)報道顯示,5月15日,蘇勇出席了公開活動。公開簡歷顯示,蘇勇,男,土家族,1971年2月出生,湖北咸豐人,199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華中農業大學農作物專...
看到賴御史的悲慘結局,才明白林相懟慶帝的高明,范閑註定是孤臣 - 天天要聞

看到賴御史的悲慘結局,才明白林相懟慶帝的高明,范閑註定是孤臣

《慶余年2》的劇情已經漸入佳境,又體會到了第一季熟悉的權謀燒腦感覺。尤其是第十集的朝堂博弈,真的一個個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看完了一遍後,還能讓觀眾復盤。#頭條創作挑戰賽#之前范閑故意收了檢蔬司戴公公的三千兩,然後就被賴御史彈劾了。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辯論,才引出范閑「受賄」的深意。
歷史的塵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中國歷史上,蝗災與水災、旱災並立,是古代農業社會的三大災害之一。研究表明,蝗災通常在旱災之後發生,蝗蟲吞食禾苗莊稼,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巨大打擊。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5月21日是「國際茶日」。土耳其是全世界人均茶葉消耗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眼下,正值土耳其採茶季。里澤省位於黑海沿岸,這裡降水豐富、山脈綿延。冬天厚厚的積雪覆蓋茶樹,而到了春天,融化的雪水就會滋養土壤,使生長出的茶葉保持穩定的風味。每年的5月中旬到11月初,都是土耳其茶的採摘季。傳統的採摘方式是用大剪刀收割,...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譜牒」 - 天天要聞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譜牒」

「國有史,方有志,族有譜」,一卷卷泛黃的族譜里藏著故土的「根與情」,也藏著中華文明的代代傳承。近日,在蒙古國烏蘭巴托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徽州文書「徽州千年宗姓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這是安徽省首個入選該名錄的項目。目前,全國入選該名錄的項目僅17項...
歷史不會忘記萊希 - 天天要聞

歷史不會忘記萊希

伊朗總統萊希因直升機空難死亡令人不勝唏噓。 萊希在2021年當選伊朗總統,在不到三年時間裡,就做了很多大事,為伊朗戰略轉向保駕護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哈梅內伊的任務。 ....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麼模樣? - 天天要聞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麼模樣?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意見圍繞總體要求、全領域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全方位增強城市數字化轉型支撐、全過程優化城市數字化轉型生態以及保障措施等5個方面著力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數據局 財政...
6件珍貴文物,多和松江有關,他們直接捐了! - 天天要聞

6件珍貴文物,多和松江有關,他們直接捐了!

「松江的寶貝理應留在松江!」在日前舉行的松江區博物館接受捐贈儀式上,熱心市民陸俊偉質樸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當天和他一起來到博物館捐贈文物的還有鄭旭華、封履寧、李益忠、梅亞民4名松江市民,博物館工作人員認真聆聽了每一名捐贈者和文物的故事,並為他們頒發捐贈證書。「在國際博物館日和松江區博物館開館...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 - 天天要聞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在歷史的長河中,朝鮮半島不僅僅是今天我們熟知的南北朝鮮,它曾是中國的藩屬國,後來更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當朝鮮半島從中國的影響中逐漸走向日本的控制時,中國人對此反應如何?是同情還是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