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2024年05月11日20:15:05 歷史 1835

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太監宣讀聖旨的畫面,只要太監一說「聖旨到」,在場的所有人就都得跪下,然後太監繼續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日」,讀完就「欽此」了。

整個過程看上去既權威又莊嚴,就如同真的面見了皇帝一樣,而接受聖旨的人也必須無條件服從聖旨里的內容,否則就是背叛皇帝,違抗朝廷。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聖旨的作用那麼大,為何歷史上卻很少有人敢偽造聖旨呢?

聖旨是什麼?

所謂的聖旨,也就是古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或者是封授有功官員和賜予爵位頒布的誥命,內容基本上都是涉及朝政的大事。

戰國以前,詔令文書還沒有一個專有名,一般都稱為「書」,比如炎帝獲嘉禾之地,所以他的命令就被稱作「穗書」,黃帝遇見景雲之瑞,便以云為紀而作「雲書」,還有少昊的「龍鳳書」,堯帝的「龜書」等。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到了戰國時期,各國君王發布命令的文書稱作「令」,或者「命書」,從這時起,國君的旨意便開始以文件的性質來命名。

秦朝統一六國後,皇權空前壯大,始皇帝便規定天子的命令稱「」,對臣民的告誡稱「」,皇帝的玉璽上則刻上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以昭告天下其命令的合法性。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漢代承襲秦朝的制度,詔令文書沿用制和詔,這個時候,也出現了「聖旨」和「詔曰」二詞。

蔡邕在《陳政事七要疏》中有述:「臣伏讀聖旨,雖周成遇風,訊諸執事。

不過,一直到宋代,人們才真正將皇帝的旨意稱作「聖旨」,所以我們要到宋代,才能聽得到太監大喊「聖旨到」。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至於「奉天承運皇帝」,則是老朱家開的頭。朱元璋稱帝後,在南京建立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城,這其中,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大朝會正殿被稱作「奉天殿」,所以皇帝給臣民的敕命都稱「奉天承運皇帝」。

在聖旨中,皇帝是天子,和天平齊,因此第二行的頂格是天,第三行的頂格是皇帝,讀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清朝也沿襲了這個制度。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假造一份聖旨,用皇帝的權威在偏遠之地為所欲為呢?

偽造聖旨有多難

要知道,古代的聖旨是皇帝親自認定的內容,代表的是王朝的核心許可權,偽造聖旨,就是犯了嚴重的欺君之罪,一旦事情敗露,結果不是被滿門抄斬就是連坐,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在動蕩的亂世,估計沒有人會願意搭上整個家族的未來,換取一份功名。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而且,不同的聖旨在材料上都有嚴格的區別,通常來講,給一品官員的聖旨的軸柄多是玉軸,二品的是黑犀牛角,三品的是貼金軸,四品、五品的是黑牛角軸,等級越往下走,聖旨的材料質量就越低,聖旨的價值也越低。

還有就是中間的錦緞,聖旨所用的布料大多都是上等的蠶絲織品,這些材料做工講究,來源十分有限,基本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此外,聖旨上還綉有滿面的祥雲瑞鶴,在聖旨兩邊,又有飛躍的銀龍作為防偽標誌,想要將這些東西偽造出來,也不是件容易事。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那萬一有人拿到了軸柄、錦緞的材料,又偷走了皇帝的玉璽,他能否以假亂真,騙過臣民呢?遠遠還不夠。

明清時期,聖旨的誥命都是由翰林院來撰擬,然後等內閣大學士奏定後,再根據品級填寫、發布。而在清朝,代寫聖旨的人還都是由皇帝親自從進士中挑選出來的。

可以說,聖旨從擬稿到撰寫都是由頂尖的文化高手來製作,因此它的行文十分精悍洗鍊,多一個字少一個字都不行,且文筆精妙,極具藝術價值,這種活絕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聖旨中的首字「奉」,同樣也有蹊蹺。根據專家們的研究發現,這個「奉」字在不同尺寸、不同品級的聖旨上,其位置和大小都不相同,甚至連它處在祥雲的哪個方位,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人根本摸不清其中的門道。

清代,聖旨還是漢文、滿文並用,漢文的行款從右到左,滿文的行款從左到右,偽造難度更高。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不只是文字難以模仿,康熙年間還出現了「變色」的聖旨,就像現在錢幣上用的變色油墨一樣,又比如同治時期,此時的大清日漸衰微,而為了權衡宗室間的權利,制約王權的濫用,親王和兩宮太后都要用到自己的印璽,聖旨才會生效。

這都還不包括有的聖旨是由皇帝親自寫的,比如說宋徽宗獨創的瘦金體,天底下沒幾個人能夠完全模仿。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綜上所述,古代的聖旨幾乎是不能偽造的,當然了,正所謂高風險高回報,歷史上也不乏有矯詔的人,比如秦朝的李斯東漢末年曹操西晉賈南風等,偽造得好,那就是名滿天下,稱王稱霸,偽造失敗了,那就是整個家族陪你一起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