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朝貢貿易都是賠本買賣? 唐朝和明朝能把外族君王坑得死去活來

2024年03月30日17:25:19 歷史 1832


誰說朝貢貿易都是賠本買賣? 唐朝和明朝能把外族君王坑得死去活來 - 天天要聞

朝貢貿易是非常複雜的歷史事件,可不是一個賠本能概括的,至少唐朝明朝的不少皇帝都能把外族君王坑的死去活來。

誰說朝貢貿易都是賠本買賣? 唐朝和明朝能把外族君王坑得死去活來 - 天天要聞

咱們先看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操作,他可是一口氣黑了薛延陀足足五萬匹軍馬。貞觀十七年薛延陀君主派自己侄子突利向唐朝求婚,給出的彩禮是「馬五萬匹、牛駝一萬、羊十萬」。這筆彩禮價碼很高,貞觀十年一匹馬可以賣到2萬5000文錢,當時一兩黃金可以兌換6250文銅錢,也就是說這這些馬匹價值20萬兩黃金。唐朝初年一頭牛價值5000文到1萬5000文之間,貞觀年間的羊和駱駝價值暫時查不到,簡單來說就是這筆彩禮價值在20萬人到30萬兩黃金之間,絕對對得起唐朝公主的身價。

誰說朝貢貿易都是賠本買賣? 唐朝和明朝能把外族君王坑得死去活來 - 天天要聞

更何況對方送的是還是中原王朝緊缺的戰馬,五萬匹馬真不是小數字。宋朝開國的軍馬儲備不過是三萬多,到宋真宗時期北宋戰馬才超過20萬,北宋前期軍馬儲備一直在十萬匹和二十萬匹之間徘徊,王安石變法前後,北宋一年最多能買到2萬匹馬。兩宋很長時間內趙家皇帝手中都沒有五萬匹馬,趙家要是真遇到這種親戚,估計早就上趕著送了。就算是在唐朝,五萬匹馬也是很大的數字,唐朝開國時軍馬儲備只有3萬匹,貞觀年間軍馬最多時也只有60萬。

誰說朝貢貿易都是賠本買賣? 唐朝和明朝能把外族君王坑得死去活來 - 天天要聞

李世民見了這些馬匹很高興,他立刻就收了彩禮,還給送禮的突利封了官,但公主那是堅決不嫁。理由很簡單,彩禮禮單和實際貨物不符,薛延陀彩禮中的馬匹在途中死了不少,真湊不夠五萬這個數字,李世民表示咱們要尊重女權,堅決按照合同辦事,大唐彩禮收了、絕不返還,公主那是堅決不給。薛延陀就算是要補彩禮,那也是不行。

誰說朝貢貿易都是賠本買賣? 唐朝和明朝能把外族君王坑得死去活來 - 天天要聞

薛延陀使者可不敢抗爭,因為唐朝也是山西起家的,李當年李淵就管著太原法院,李世民的小兒子李治在貞觀五年就兼職并州都督,山西的法院就是李世民家開的,彩禮自然是不退的。不但如此,李世民經常派使者出使薛延陀,把薛延陀可汗訓得好比是三孫子。薛延陀可汗大度設很生氣,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他真打不過李世民,貞觀十三年他的軍隊就輸給了唐軍,貞觀十七年的求婚只是他單方面巴結李世民。李世民壓根就不想和薛延陀做親戚,貞觀二十年唐軍還直接殺到漠北,滅亡了薛延陀。薛延陀冤枉嗎?是挺冤枉的,但這就是歷史,歷史上弱者可沒人權。

誰說朝貢貿易都是賠本買賣? 唐朝和明朝能把外族君王坑得死去活來 - 天天要聞

李世民下手黑,給後世留了不好的榜樣。朱元璋朱棣也在馬匹貿易可勁坑朝鮮,朱元璋父子 一匹馬兌換緞一匹、布二匹的價格進行朝貢貿易,而當時遼東一匹上等馬的市場價可是絹六匹、布八匹。由於高麗王朝的君主是元朝皇帝的女婿,元順帝還一度在朝鮮君主,元朝皇帝經常把來自中亞等地的上好戰馬放養在朝鮮半島,朝鮮當時的軍馬普遍都是上等馬,明朝可是佔了大便宜。朱棣派遣使者到爪哇國,結果被殺了170多人,朱棣大怒,聲稱這些士兵都是他的至愛情朋,要爪哇君主賠黃金六萬兩意思意思,最後爪哇君主給了朱棣黃金萬兩贖罪(太監們還要抓爪哇君主到中國,朱棣反而沒堅持到底)。那麼朱棣給爪哇君主的贈禮是多少哪?除了金銀大印,不過是「文綺彩幣三十匹」。明朝開國後就一再聲稱金銀不得出口,明朝君主和朝鮮君主金銀往來,每次都有150兩銀子的「賺頭」。

誰說朝貢貿易都是賠本買賣? 唐朝和明朝能把外族君王坑得死去活來 - 天天要聞

中國君主的朝貢貿易大都是禮尚往來,得到的物品都是國內急需的,很多時候可是咱們佔便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法之名》煽動霸凌,教唆醉駕,禹天成緣何從老師到惡魔?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煽動霸凌,教唆醉駕,禹天成緣何從老師到惡魔?

學校門口,老師靜靜看著一群混混圍毆學生,不僅不制止,反而露出了會心一笑,揚長而去。被揍的學生叫江遠,他爸是東平市政法委書記,他就是因為這被壞人圍獵的,而圍獵他的人竟然是一名學校的老師叫禹天成,後來下海經商成了東平最大的黑社會組織頭目。從老師
湖北鶴峰縣:清廉文化賦能文旅新活力 - 天天要聞

湖北鶴峰縣:清廉文化賦能文旅新活力

在武陵山區的懷抱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不僅坐擁「中國仙本那」屏山峽谷等絕美自然風光,更承載著華夏大地獨樹一幟的容美土司文化等深厚文化底蘊,尤其是清廉文化在這裡源遠流長,底蘊厚重。近年來,鶴....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 天天要聞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本文是歷史架空小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對號入座,那就是做賊心虛。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了。我國隋唐時期,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持,多次侵犯新羅,二者結為世仇,戰爭不斷。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濟與高句麗、靺鞨聯合攻打新羅,連續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