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2024年02月05日22:25:07 歷史 1388

公元132年,東漢太史令張衡,經過多年的研究之後,終於發明出了著名的『地動儀』。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從史書記載來看,張衡發明的這個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個用來測驗地震的儀器。這個儀器形如酒樽,頂蓋突起,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任何一個方向有地震發生,龍嘴裡的珠子就會下落,由此就可以確定發生地震的方位。

雖然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張衡搞出來的這個儀器,確實有點簡陋。不但只能確定大致方位,而且也很容易出現錯誤。但即便這樣,這個儀器的出現,依然有著標誌性的意義。

很難想像,在一千九百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能夠用科學的方式,開始嘗試預測地震了。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能夠發明地動儀,這就已經足夠張衡進入我們的歷史課本了。但實際上,地動儀的發明,只是張衡人生當中,眾多發明之一。因為歷史課本篇幅有限的原因,除了地動儀之外,對於張衡其他的發明和造詣,課本上完全沒有記載。

而如果我們仔細了解過張衡的人生之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們依然低估了張衡。

而且,很多人可能會產生一個懷疑: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這位東漢時期的古人,他真的是地球人嗎?

他會不會幹脆就是一個外星人?然後假借地球人的身份,故意潛伏下來,然後搞出一大堆發明,故意引導人類文明向前發展?

別以為這些問題有多誇張!如果我們真的仔細了解過張衡的人生之後,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懷疑還是太低估張衡了。和張衡相比,整個東漢中期所有王侯將相,都顯得黯然失色。而歷史上真實的張衡,他的厲害,已經完全達到不像地球人的程度了。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絕頂天才的故事。

據史書記載,張衡他家似乎有神童的基因。他的爺爺張堪,小時候就是當地有名的神童。張堪當年正好遇上東漢初年的亂世,結果這位大佬,長大之後沒有任何猶豫,直接站隊到了劉秀陣營。而且,他還抱緊了劉秀麾下大將吳漢的大腿,成了吳漢麾下的人。

所以後來,張堪很輕鬆的就做到了太守的位置。據說後來張堪還常年擔任漁陽太守,鎮守邊境。在他鎮守邊境期間,張堪只用了很少的一部分精力,就擋住了匈奴人的入侵。而剩下的經歷,則是帶著當地百姓,開荒致富,妥妥的種田文模版。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有關張衡他爺爺的故事,在《後漢書》當中,曾經佔據了很大的篇幅。雖然他爺爺沒能名列『雲台二十八將』的名單,但故事絕對相當精彩。而且,如果我們讀過他爺爺的故事,很容易會感慨:他爺爺好像真的是一個異次元玩家,他這一生,實在是太過舉重若輕了。

尋常人窮極一生追求的東西,他們家的人,好像很輕鬆就能獲得。

而到了張衡這一代,因為他爺爺的這些故事,所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張衡就不用去考慮那些生活上的瑣事,可以專心學習。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再後來,張衡十六歲的時候,就在家鄉完成了所有基礎教育。再加上家裡經濟條件也不差,張衡十六歲的時候,就前往洛陽太學讀書。

類比現代的話,張衡就是十六歲上大學。而上了大學之後,張衡屬於那種門門功課一百分。而且,其他人是只讀一個專業。張衡則是把所有能讀的專業,全都讀了一遍!而且幾乎精通所有專業!

不得不說,普通人和天才之間,真的是差距太大了。這種差距,有時候會大到兩者根本不像一種生物。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也就是在太學讀書期間,張衡學到了大量的算學、天文學、地理學,以及機械製造之類的知識。這裡多說一句:漢朝的太學,其實和很多人傳統印象當中的古代官學,完全不一樣。

漢朝的太學,尤其是東漢的太學,除了教四書五經之外,其實也有很多自然科學領域的東西。而且東漢的太學,其實還有所謂的『算科』,相當於現代的大學數學系。雖然當時的數學水平,和今天大學的數學系肯定沒法比。但是如果只論計算類數學知識的話,大致比得上今天的初中數學。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所以,在太學就讀數年之後,張衡就成了一個全能型的人才。

這裡的全能,不是一個形容,而是事實。從後來張衡的成就來看,張衡很有可能把當時太學所有存在的專業,全都學了一遍。所以,從後來張衡的整個人生來看,發明地動儀,以其他各種科技造物,這只是他人生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張衡更多的才華,其實是放在了詩歌、辭賦、散文等領域。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幾年之後,張衡順利完成了學業。正常情況下,接下來張衡應該直接走上仕途,開始走察舉制的路線,入朝為官。但是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張衡對做官這件事,其實並不是太感興趣。雖然多次有高官對他進行徵召,但每次張衡都興趣不大。就算應召前去做官,最多也就只是應付了事。

在這其中,有後來擔任東漢大司農的鮑德,也有當朝大將軍鄧騭。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而在這十多年裡,張衡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了各種科學研究,以及文學創作上面。尤其是在文學創作方面,張衡寫出了《二京賦》和《南都賦》。

憑著這兩篇文章,張衡直接進入了『漢賦四大家』的名單,和司馬相如、楊雄、班固三人並列。也就是說,在漢朝文化史上,張衡的地位,就相當於後來李白和杜甫在唐朝的地位。

而這個成績,只是張衡大學畢業之後的十年里,僅僅花了一部分精力,就成功實現的!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天才的世界,真的和普通人截然不同。

正是因為張衡太有名了,所以後來,張衡終於引起了一個關鍵人物的重視。這個人,就是當時漢朝的太后,鄧綏。

作為當時東漢掌權的太后,鄧綏關注張衡,一方面是因為張衡名氣比較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張衡在科學領域的造詣比較高。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這裡我們要多說一下鄧綏時代的大背景。鄧綏做東漢太后,執掌東漢最高權力十六年。但是在這十六年的時間裡,東漢常年發生天災,而且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地震。

所以後來,鄧綏就從全國範圍內,尋找奇人異士,希望能夠提前預測地震的發生,降低國家的損失。而隨著鄧綏一聲令下,當時在整個東漢範圍內,無數奇人異士,紛紛應召入京,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最後,絕大多數人顯然都是混子。

唯有張衡不一樣。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因為張衡當時在科學發明方面,也很有名,所以在這期間,就有人舉薦張衡,認為張衡可以預測地震。而張衡對於這次舉薦,也非常感興趣!在張衡眼裡,尋常的權力或者財富,很難引起他的興趣。但是這種可以得到國家支持,去全力研究某些領域的機會,他卻很喜歡。

於是就這樣,在鄧綏的徵召之下,張衡順利入京,擔任郎中。這一年,張衡34歲。

而隨著張衡這次入京,接下來,張衡徹底起飛了!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要知道,之前張衡不管是做了什麼研究,亦或者寫了某些文章,始終都是私人性質的。寫文章這種事情,只靠自己一個人就行。但是搞發明創造,搞各種科學研究,那就不是單純一個人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持!

就比如說,想要製造地動儀,張衡可以研究原理,然後把圖紙畫出來。但是如何真正製造出來,那需要非常厲害的工匠配合才行!不然的話,單憑張衡自己,想要手搓一個地動儀出來,顯然是不現實的。

另外,在鄧綏時代,其實有一個隱藏的歷史背景。鄧綏掌權時期,特別重視生產技術的發展。所以她掌權時期,重用了宦官蔡倫,擔任尚方令。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提到蔡倫,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但實際上,除了造紙術之外,蔡倫更精通的,其實是各種金屬鍛造。蔡倫他家祖上,就是靠打鐵過日子的。

而且,蔡倫擔任的這個尚方令,掌管了皇宮的尚方。尚方是一個專門生產皇宮武器,以及各種手工業品的地方。而在蔡倫的帶領下,後來這段時間的尚方,就成了一個領先於時代的『研發機構』。後來東漢的很多先進武器,都是蔡倫這裡搞出來的。

比如說後來大家提到的『尚方寶劍』,最初其實出自蔡倫這裡。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所以,張衡的天賦和創造能力,當然很重要。但除了張衡的個人能力之外,當時東漢強大的財力支持,以及東漢能夠提供的生產力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尚方這類機構,張衡的很多發明,估計就只能停留在圖紙上。

而接下來的十年里,有了張衡的過人天賦,再加上東漢的生產力條件,一系列超越時代的東西,就逐漸被張衡給搞出來了。

公元111年,張衡入京應召之後,首先開始做各種理論研究。所以此後的幾年裡,張衡逐漸寫完了《太玄經注》,以及《黃帝飛鳥歷》。當時張衡通過觀測鳥類的生活習慣,結合天文氣象學,搞出了一套新的更適合農耕的曆法。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靠著這部新搞出來的曆法,張衡終於得到了鄧綏的認可,隨後升任太史令。而升任太史令之後,張衡開始負責全國的天文觀測工作。於是兩年之後,張衡搞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自動的渾天儀!

這一年,張衡四十歲。

而接下來,一直到公元121年之前,張衡進入了自己人生的高產階段。在理論研究方面,張衡寫出了天文類書籍《靈憲》和《靈憲圖》,地理類專註《地形圖》,數學類專著《算罔論》。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而且,在《算罔論》一書當中,張衡按照自己的方式,計算了圓周率為3.16。雖然和後來準確的圓周率相差比較大,但張衡對於圓周率的計算認識,卻遠超同時代所有人。而算完了圓周率之後,張衡還給出了完整的圓球體積計算公式。

而在實際創造方面,張衡則是發明出了獨飛木雕、渾天儀、瑞輪蓂莢、漏壺等造物。

這其中的獨木飛雕,是一種用木頭雕刻的飛行器。據史學家們考證,張衡發明的這種飛行器,應該是一種帶有螺旋槳,可以靠機械力持續飛行的東西。除了沒有燃燒產生的動力之外,已經和近代的螺旋槳飛機非常相似了。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在現代發掘的曹操墓當中,我們甚至發現了類似的螺旋槳,可以證明其存在。但遺憾的是,因為木頭無法長期保存,再加上後來製造工藝失傳,所以我們現在也不知道,這東西到底長啥樣。

除此之外,渾天儀就是一個演示天體運行的儀器。這東西後來倒是傳了下來,今天我們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就能看到,明代復刻的渾天儀。而瑞輪蓂莢,則是張衡發明的一種自動日曆。利用流水動力,每隔一天,這個儀器會長出一個葉子。等到月中之後,每過一天,還會減少一個葉子。

至於水鍾,則是一種利用流水作用,顯示一天時間的機械。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從史書記載來看,張衡的人生,大概只用了十四年的時間,就搞定了以上所有造物。所以,歷史上真實的張衡,就是二十歲大學畢業的天才。然後他先是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寫了幾篇文章,成了漢賦四大家之一。然後又花了十四年,成了中國古代最頂級的科學家。

這種強大,已經完全超出正常人類的認知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張衡的一生,真的可以全部都花在科學研究方面,他的成就,最後可能會高的無法想像!以張衡的才智,如果多給他幾十年的時間,他說不定最後真的能搞定蒸汽機!要是那樣的話,歷史就真的截然不同了。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但可惜的是,在張衡44歲那年,之前一直支持他的鄧太后去世了。

隨著鄧太后去世,張衡開始捲入無窮無盡的政治風波。此後一直到去世,政治消耗了他絕大多數的精力,讓他再也無法專心搞自己的研究了。

首先是鄧太后去世的風波。在鄧太后去世之後,漢安帝掌握了大權。而漢安帝掌權開始,開始大面積清理之前鄧太后提拔的官員。在這次風波當中,張衡直接被降職為公車司馬令,去給皇帝看大門去了。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一個頂級科學天才,讓他去看大門!這應該也算是漢安帝一生,最大的錯誤之一了。

此後的四年里,在整個漢安帝在位時期,以及接下來漢安帝的皇后閻氏掌權時期,張衡一直在負責看大門。

因為工作調動,這期間張衡再也無法得到尚方那邊的技術支持。所以在這幾年當中,張衡就很難再搞出什麼新的發明了。

直到幾年之後,隨著漢順帝登基,漢順帝開始重新重用當年鄧太后提拔的官員。在這之後,張衡才再次復職,擔任太史令一職。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復職太史令之後,張衡很快又開始發揮出他的天賦。此後沒過幾年,他就陸續地動儀、侯鳳儀,以及三輪指南車等造物。而且在這期間,張衡還改進了那個可以飛的木雕,據說是可以自動起飛了!

但是這次復職,又沒持續多久。僅僅又過了幾年之後,漢順帝因為覺得張衡很有才,就提拔他做了侍中。從官職上來說,確實是陞官了。但陞官對於張衡來說,卻並不是一個好事。因為在這之後,他就再也無法在科學創造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

而且,升任侍中之後,很多朝堂上的事情,開始牽扯了張衡越來越多的精力。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在升任侍中之後,張衡因為過於正直,得罪了當時掌權的宦官。此後,宦官集團集體詆毀張衡。這讓漢順帝不得不將張衡暫時貶黜外調,去河間國擔任國相。

在河間國擔任國相三年之後,張衡因為身體情況越來越差,請求退休回家。但對於張衡的請辭,漢順帝卻拒絕了他的請求,反倒是徵召他為尚書,讓他重新回中樞任職。

但結果,這次徵調,並沒有讓張衡從繁忙的政務當中解脫出來。相反,張衡對於政治方面的操勞,耗盡了他全部的精力。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所以最後,公元139年,張衡因病去世,終年六十二歲。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張衡。

張衡的一生,如果不是晚年被政治拖累,多半可以創造出更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很難想像,張衡的才華到底有多高!僅僅十多年的時間,他就能成為漢賦四大家之一。又花了十多年的時間,他就搞出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發明。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而回顧張衡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在文學、機械、歷史、天文、地理、數學,甚至是繪畫領域,都有極高的造詣!這其中,造詣最高的,就是文學和機械。而在其他領域,張衡在他那個時代,同樣是最頂尖的學者。

一個人,智商到底要高到什麼程度?才能同時在這麼多領域,取得這麼多的成就呢?

所以,對於張衡的傳奇,後世真的很難理解。他不像很多政治或者軍事領域的歷史人物,古代很多大臣和將軍,他們的事迹,後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唯獨到了張衡這裡,我們實在想不明白,他到底是怎麼搞出這麼多不可思議的奇蹟!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你覺得沒有,建議你了解一下張衡! - 天天要聞

但至少,張衡的存在,可以證明一個問題。

古代的中國,絕對不是沒有科學。相反,我們的祖先,對於未知世界的了解和探索能力,遠在我們之上。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祖先,其實也是非常重視自然科學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