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命許世友去山東,交給他三個任務,許:第三個任務完不成

2024年02月02日06:45:11 歷史 1902

1939年9月的一天,正在延安抗大學習的許世友忽然被毛主席叫了過去。毛主席笑著對他說:「這一陣子在延安憋壞了吧。」

毛主席命許世友去山東,交給他三個任務,許:第三個任務完不成 - 天天要聞

「報告毛主席,我許世友不怕打仗,就怕念書學習。」許世友答道。

「好,現在我就放你這隻『許老虎』歸山,這次派你去山東膠東,一是建立鞏固膠東根據地,狠狠打擊日本小鬼子的囂張氣焰。二是時刻提防外國軍隊在山東登陸,以免造成南北分裂格局。」說著毛主席拍了拍許世友的肩膀說道:「以後有你的仗打嘍。」

聽完毛主席的交代,許世友正要出門,毛主席又喊住了他:「你先別走,還有第三個任務沒交待好呢。」說著又對許世友交代一番。

許世友聽完毛主席的交代,咧嘴笑了笑,說道:「毛主席,這第三個任務,我怕完不成。」

毛主席命許世友去山東,交給他三個任務,許:第三個任務完不成 - 天天要聞

那麼毛主席到底交代了許世友什麼任務?為什麼許世友說完不成呢?

話還要從紅一方面軍組織批判張國燾說起。

1935年,為擺脫蔣軍「圍剿」追擊,保存革命火種,紅一方面軍被迫參加長征。恰恰這時候,張國燾背叛革命,另立「中央」,給黨和紅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紅軍內部迅速掀起了批判張國燾的熱潮。鑒於許世友紅四方面軍身份,受到了錯誤批判和攻擊。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在許世友人生低谷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妻子雷明珍選擇了離婚。

好在毛主席明辨是非,後來經過調查證明許世友是清白的。

毛主席命許世友去山東,交給他三個任務,許:第三個任務完不成 - 天天要聞

儘管雷明珍後來回心轉意,在陳賡等人的撮合下,多次表達出複合意願,許世友始終沒有給她機會。

和雷明珍離婚後,許世友就這樣孤身一人,再沒有關心過自己的婚姻大事。

許世友自己不關心,不代表別人不關心他啊。

這就有了毛主席交代他的第三個任務:到了膠東領個媳婦。

毛主席還對許世友隨口說出了一句山東諺語:「山東的山,山東的水,山東的姑娘膠東的美。」

說著,毛主席把這句話寫在紙上交給了許世友,目的是時刻提醒著他。

毛主席命許世友去山東,交給他三個任務,許:第三個任務完不成 - 天天要聞

沒想到,許世友卻告訴毛主席,這個任務他怕完不成。許世友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我是個粗人,人長得又丑,脾氣又不好,人家姑娘誰會看上我。」

毛主席說:「你說這話就不對了,自古美人愛英雄,虞姬不也愛上西楚霸王了嘛,不過,你這脾氣到了膠東也該改改了。」

毛主席的話,許世友還真聽進去了。他嘴上雖說任務完不成,心裡還是暗暗加了把勁。

後來,許世友到了膠東,在一次慶功會上,許世友認識了田普,經人中間撮合,兩個人開始了交往,並於1943年結了婚。

據田普回憶:「許世友雖是個粗人,但粗中有細,很會疼人。在他的身上能找到安全感。」

果然,婚禮三天後,田普回娘家看望生病的老娘,被當地一夥保安隊抓走。

許世友聽說後火冒三丈,一拳砸在牆上,說道:「這夥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於是,他親自帶領警衛排把田普給救了出來。

毛主席命許世友去山東,交給他三個任務,許:第三個任務完不成 - 天天要聞

後來,許世友和田普二人相濡以沫,互相陪伴走過了四十二個春秋,留下了一段傳奇的佳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著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著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著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