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2024年01月15日19:35:05 歷史 1753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毛主席的貼身警衛員李連慶回鄉探親,不僅沒有受到接待,反而卻受到了村裡人的嘲弄。村裡更是有人直接譏諷道:「當兵這麼多年,還是個沒出息的燒飯的!」

為何武藝高強的第一警衛員,在村裡面飽受譏諷呢?原來,李連慶這麼多年一直擔任中央領導警衛員。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為了保密需要,每當家鄉人問起他工作,他總是說自己在部隊裡面做炊事員。實際上,這個「炊事員」卻是中國第一保鏢,他足足擔任毛主席警衛員十六年之久!

那麼,李連慶到底是如何成為毛主席的警衛員的?為何他回鄉後村民會笑話他的?

武藝高強的戰士

1932年,李連慶出生在高要市的一個叫荷路村的小村子裡面。那時候,正值亂世,兵荒馬亂,村子裡向來民風強悍,尚武之風盛行。

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李連慶對於武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到處拜師學藝。天資聰慧的他鍛煉也很刻苦,很快就練出了一身好武藝,在當地頗有名聲。

新中國成立後,美帝國主義不顧我國的警告,悍然跨越三八線,開始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將戰火燒到了我國的東北邊境。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熱愛祖國的李連慶主動報名參軍,也要為保護祖國出自己的一份力。身體強壯的他很快被應允參加,被編入了預備役在廣東肇慶軍區開展軍事訓練。

訓練過程中,李連慶表現的十分刻苦,常常其他同志們都已經休息了,他還在給自己加練。目的不是為了別的,正是為了能夠儘快報效祖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半年的軍事訓練,李連慶表現優異,熟練掌握了各種武器和作戰知識,參加了志願軍,即將前往朝鮮作戰。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出發前,李連慶激動的徹夜難眠,他想著憑藉自己的一身本領,肯定能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大放異彩。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到達朝鮮以後,部隊進行了整編,補充到前線的各個隊伍中。李連慶被編入了炊事班,成為了一名負責後勤的炊事員。

剛開始的時候,李連慶整日悶悶不樂,感覺沒有機會上陣殺敵了。但是他從來沒有放鬆過對工作的要求,後勤保障工作做的非常認真。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在他的努力下,戰士們都能在雪地裡面快速的吃上一口熱乎的飯。部隊上下提起李連慶來,都是讚不絕口。

工作之餘,李連慶也沒有放鬆自己的武藝鍛煉。在骨子裡面,他還是想當一個衝鋒陷陣的戰士。

機會終於來了,有一次部隊裡面組織比武,李連慶也報名參加。大家看他身材精瘦,都紛紛起鬨起來,說到:「你一個炊事員還來參加這個比賽。」

沒想到李連慶是有真功夫在身上,三下五除二就打倒一個大塊頭戰士,隨後又連續擊敗了其餘四名戰士。

大家都被他精湛的武藝所震撼,驚嘆想不到平日裡面負責做飯的李連慶居然有這樣的好功夫。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很快,消息就傳到了上級領導的耳朵里,他們一致認為李連慶這樣優秀的戰士留在炊事班實屬可惜,立刻將他調任到警衛連。

在警衛連,李連慶的警惕和踏實讓首長們非常放心,讓他專門負責警衛工作。

朝鮮戰爭中,無論炮火多麼猛烈,李連慶都始終能在槍林彈雨中護得首長們周全,屢次立下功勞。

抗美援朝結束之後,李連慶又回到了廣州軍區繼續做一名普通的戰士。平常的工作對於本領高超的李連慶多少有些簡單,他還是想能夠繼續做有挑戰性的工作。

中國第一警衛員

這一天,李連慶正常訓練結束回到宿舍,戰友們帶來的消息讓他眼睛一亮。原來1960年,中央警備團從全軍上下徵集精英,一共只有兩個名額。

在戰友和領導的鼓勵下,李連慶鼓起勇氣報了名,憑藉著過硬的本領,他在比試中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成功奪得名額入選!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沒想到,中央警衛團的任務和先前有所不同,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央領導,警衛員不僅要武藝高強,還需要綜合性的能力,特別是文化水平也要高。

這可讓李連慶犯了難,從小喜歡打拳的他可以說是完全坐不住,一天書本也沒有看過。但他好不容易抓住這個機會,絕對不能放棄。

他狠下苦功,開始學習,有時候學習到深夜,仍然強打精神繼續苦讀。很快憑藉著刻苦學習,李連慶就擺脫了文盲的身份,達到了所招收的文化要求標準。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他優秀的能力品質更是得到了領導們認可,被選拔為毛主席的貼身警衛員。

在擔任毛主席警衛員的這十多年裡,李連慶受益良多。平日里毛主席是個沒有架子的人,將警衛員們都看成自己的朋友,經常和他們開玩笑。

李連慶是廣東人,平日里說話都帶點口音。毛主席就給他起了「小廣東」的綽號,這綽號一叫就是十五年。

工作裡面,遇到李連慶,毛主席總是和他講要多讀書,特別是要看黨的理論。

「我們共產黨人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多讀書,才能更好為百姓服務。」

毛主席的諄諄教誨李連慶一直銘記在心中,將它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在以後的日子裡,他都用行動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承諾!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去世以後,李連慶非常悲痛。對他而言,毛主席不僅僅是首長,更像是一位親切慈祥的長輩,悲痛之下,他一度想要辭職回鄉歸隱。

組織上對他的工作能力很是肯定,希望他能夠繼續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經過領導和同志們的勸導,李連慶克服悲痛,重新開始了保衛葉劍英元帥的安全工作。

這份工作李連慶同樣做的非常出色,一直做到葉劍英元帥去世。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後來,李連慶回到了廣州,負責聯絡統戰工作一直到退休。這時,退休的李連慶已經享受副軍級待遇,退休工資優渥,生活很是舒心。

但身在省城的他聽到家鄉荷路村仍然還是窮困,李連慶坐不住了,漂泊半生,他想要回到家鄉看看。

致富帶頭人

沒想到,再次回去,李連慶看到一片蕭條的景象:村子裡面滿目破敗,家家戶戶住的房子都老舊不堪,村前村後更是堆滿了垃圾。

李連慶很是痛心,他召集村民,勸說大家要團結在一起,建設家園,勤勞致富。沒想到,他話一出口,下面的村民們哄堂大笑。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在村裡人看來,李連慶一直都只是一個「炊事員」,對於這些質疑,李連慶也從來都不反駁。久而久之,李連慶在村裡人的心中,就成了沒出息的反面典型。

現在,這個反面典型居然說要帶頭改變村子,自然是激起了各種譏諷嘲弄。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了努力上進的鬥志。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目睹了家鄉的現狀後,李連慶決心帶著鄉親們致富發家。面對著種種的困難和村民的質疑,李連慶沒有自怨自艾,而是用行動說話。

說干就干,李連慶掏出了自己的畢生積蓄,這些錢他一分沒留,全部投入到家鄉建設中去。

由於經濟落後,村子裡面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子裡面的只有孩子和老人。孩子們留守在村子裡面也沒有人教育,李連慶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他首先拿出30萬元,買來材料,請來工人將原先年久失修的宗祠重新翻新改造,購買了書桌和椅子。

很快過去作為封建禮教場所的宗祠煥然一新,被改造成了一座書屋。村裡的孩子們第一次有了一個可以學習看書的地方。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李連慶還給書屋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道達書屋」。寓意道理通達,飽含這他對於孩子們的期望。

同時,在武藝高強的他看來,孩子們單單是讀書可不行,還得有著強健的身體,於是他又花錢修建了300多平米的公園和球場。

這樣孩子和村民可以在公園裡面散步運動,別提多開心了。有時候,李連慶也會親自教導孩子們打拳練武,強身健體。

看著村子裡到處都是的垃圾,他自己換上了清潔工的衣服,帶頭清運垃圾,整治環境,還自掏腰包,修建起了垃圾集中丟放地。

看著他以身作則,人們也不好意思亂丟垃圾,開始跟在李連慶後面幫忙。就這樣,在李連慶的努力下,村子裡面環境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閑不住的他又開始琢磨著如何帶領鄉親們致富。可荷路村土地面積小而貧瘠,一般的農業沒有出路。

幾番思來想去,還真讓李連慶找到了個好門路。這個門路正是養牛!

針對於荷路村的特點,必須要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業。

臨近的潮汕地區有著悠久的食用牛肉傳統,只要將牛養出來,根本不用擔心銷路。可是養牛一來需要技術,而來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當時的村子裡根本沒有這麼多錢。

李連慶便主動將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進去,又向銀行貸款了100多萬,買了種牛開啟了養殖場。沒想到因為缺少養牛的經驗,花了重金買來的小牛紛紛生病倒下,損失慘重!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周圍的鄉親們都勸他放棄,說到:「我們村就沒有養牛的歷史,做不起來的」

李連慶在各種打擊下,一度也想著放棄。但他想到了毛主席的教誨,重新燃起了鬥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件為村民的大好事給辦成!

李連慶拉下臉,和戰友朋友們又借了十幾萬買來新的種牛。這一次,他吸取經驗教訓,請來了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為村民們培訓。

等到小牛們開始長大的關鍵期,他更是一個人晝夜不離的看護,吃飯睡覺都在養牛場十幾平方米的窩棚裡面。

小牛們成功渡過了危險期,長得膘肥體壯,李連慶卻是辛苦的整個人瘦了好幾斤!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很快,這批牛就成功上市,賣了個好價錢。李連慶受到鼓舞,追加投資,成立了雲浮市星耀畜牧有限公司,吸收村民和低保戶們當職工養牛。

幾年下來,村民們在他的帶領下,收入有了明顯的增長,擺脫了貧路村的帽子。現在,只要提到李連慶,人們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稱讚他一聲「牛司令」!

結語

從盡忠職守的第一保鏢到紮根基層的致富帶頭人,無論身份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李連慶都乾的有聲有色。

1967年毛主席的警衛李連慶回鄉,村民嘲笑:這麼多年還是個炊事員 - 天天要聞

正是因為他聽取了毛主席的教誨,全心全意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當中去。不求富貴,淡泊名利,這才是中國第一保鏢的胸懷!


  • 作者:rx
  • 編輯:夜雨聲煩

本文由「歸客歷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與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