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據人民日報華盛頓1月1日電,美國媒體報道,在猶他州疑似遭綁架的中國留學生已安全找到。美國廣播公司報道說,猶他州警方稱這是一起「網路綁架」計劃,目的是從學生家人那裡勒索贖金。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表示,在美國當地警方、中國駐美國使館和中國國內公安機關等多方努力下,該名留學生已於當地時間12月31日晚安全找到,目前身體狀況良好。據當地警方介紹,該名留學生系遭遇了「虛擬綁架」電信詐騙,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稱,猶他州警方稱,12月31日晚,這名17歲的中國留學生被找到,當時他安全地待在一個帳篷里,距離他居住的河谷市約40公里。美聯社報道說,在這名學生被找到前,其在中國的家人收到了勒索信,向詐騙犯支付了贖金。
中國駐美國使館再次提醒在美中國公民,特別是在美留學人員務必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防範,高度警惕「虛擬綁架」等電信網路詐騙,避免人身和財產安全受損。
此前報道稱,美國猶他州里弗代爾市警方說,這名學生於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8日從寄宿家庭消失。第二天,他正式被警方宣布為失蹤狀態。12月30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就此事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高度重視此案,已第一時間聯繫當地警方和當事人國內家屬,核實了解情況,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使館正與各方保持密切聯繫,關注案件調查進展,並即派員前往事發地提供有關協助。
近年來,「虛擬綁架類」詐騙案件屢有發生,留學生是主要受害群體。相關案件中,詐騙分子通過電話或互聯網冒充公檢法機關、移民局、使領館工作人員,虛構留學生涉嫌違法犯罪事實,哄騙、威脅留學生與家人切斷聯繫,並錄製遭「毆打」「綁架」求助音視頻等,向留學生家長索要巨額贖金。
留學千萬條,平安第一條。
在「虛擬綁架」電信詐騙案件中,
詐騙分子如何處心積慮設計騙局?
海外學子又該如何
築牢反詐防火牆?
「虛擬綁架」電信詐騙有哪些套路?
防範「虛擬綁架」詐騙,請記住這五點
①中國駐外使領館不會通過電話或電話錄音通知當事人有文件、包裹需要領取或者涉及國內案件,以及向任何人索要個人銀行卡或賬戶信息。
旅居海外中國公民如在中國涉案,相關法律文書會由中國駐外外交領事機構通過正規渠道專遞。國際快遞公司可能會通知有郵件需要領取,但其無法知曉郵件涉及的具體事項和內容。
②來電顯示號碼可通過技術手段偽造,即便來電號碼與駐外使領館或其他官方機構對外公布的號碼一致也需保持高度警惕,不要相信任何將電話轉接至中國公檢法機關的說辭。
詐騙分子通過技術手段隨機撥打電話,即便能說出當事人姓名,也不要過分緊張,可能是此前個人信息泄露所致。如對通話內容確有關切,可以適當理由要求對方掛斷電話稍後打來,並抓緊時間與家人朋友溝通,核實情況、尋求建議,或另行致電使領館、警察局等機構公布的聯繫方式進行核實。
③如有電話要求當事人「切斷與家人朋友的聯繫以保證他們的安全」,或藏匿、捆綁自己、拍裸照或視頻等,務必立即掛斷電話並報警。
如接到陌生人電話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綁架」「親人意外身亡」等信息,建議保持冷靜並立即通過其他可靠渠道核實情況後再處理。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通過任何方式轉款給對方。
④不要輕信所謂「包賺不賠」的「內幕消息「和「優惠換匯」廣告,切勿因圖一時方便或貪小便宜而吃大虧。
如需換匯,應到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否則不僅容易受騙上當,還可能涉嫌參與洗錢、非法買賣外匯等犯罪活動。
⑤如在款項匯出後發現上當受騙,建議立即向當地警方報案並聯繫己方匯款賬戶開戶行爭取阻止交易(銀行在處理匯款業務時有時間差,此前有成功挽回損失的案例)。
如涉及中國國內賬戶匯款或收款,建議通過國內親屬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撥打當地110即可,全國各地省市兩級公安機關均已建立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