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三皇之一炎帝的四女兒——精衛

2023年11月09日22:05:13 歷史 1267

在中國的東海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隻小鳥,「精衛——精衛——」地一聲聲叫著。它的模樣像烏鴉,長了一身黑羽毛;不同的是它的頭頂帶著花紋,口喙是白的,腳趾則是紅的。這隻鳥,飛翔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黑點。但是,當海潮轟隆隆地衝上岸時,幾乎所有聲音都給掩蓋了,只有這隻黑鳥的叫聲,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可以傳得很遠,而且聽得清楚。「精衛——精衛——」於是海邊的人就叫它「精衛」。

山西省長治縣長子縣(今上黨區)在每年農曆三月十八為廟會,廟會期間兩縣百姓都會有共同祭拜三聖公主(女娃、精衛女神)的習俗。

上古時期三皇之一炎帝的四女兒——精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傳說炎帝成為了神農氏部落的首領以後,與赤水氏的女兒聽訞結了婚。聽訞和炎帝生了炎居、還生了四個女兒。

炎帝的大女兒,《列仙傳》中記載:「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昆崙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炎帝二女兒,有的書稱她為「帝女桑」,有的書稱她為「赤帝女」。她自小便很羨慕自己的姐姐,也渴望自己能成仙。有一年正月初一,她用了十五天的時間給自己在一顆桑樹上做了一個大鳥巢,從此她就住在這裡修道。

炎帝覺得的自己大女兒已經成仙離開了他,本來就很傷心,看到二女兒又想成仙,心裡很是感到悲痛,他就用盡了一切辦法,想讓二女兒下來,可惜二女兒都拒絕下樹。炎帝一氣之下,決定名副其實地做一次「炎帝」,他命人在樹下架上木材,然後放了一把火,以逼迫二女兒跳下來。可是二女兒仍然沒下來,在大火中她變成了白鵲的樣子升天成仙了。

太平御覽》卷九二一引《廣異記》:「南方赤帝女學道得仙,居南陽崿山桑樹上,正月一日銜柴作巢,至十五日成,或作白鵲,或女人。赤帝見之悲慟,誘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

炎帝的三女兒名叫瑤姬,她對於成仙倒是沒有任何的興趣,只是她不喜歡嫁人,不過瑤姬最後也沒有結婚就去世了,葬於巫山之陽。

可是有意思的是,這個不喜歡成仙的瑤姬最後也成仙了,她死後成為巫山十二峰中的神女峰,也就是「巫山神女」。

戰國楚國辭賦作家宋玉名作《神女賦》中「襄王有意,神女無情」的典故,說的便是炎帝的三女兒的故事。

《太平御覽》卷二九九引《襄陽耆舊記》 :「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寔為莖之,媚而服焉,則與期。」

曹植的《洛神賦》序中明言:「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 》中詠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李白的《感興》中稱頌:「瑤姬天帝女,精彩化朝雲。宛轉入霄夢,無心向楚君。」

孟郊的《巫山曲》中寫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卧高丘夢神女。目極橫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炎帝最小的四女兒,便是神話傳說「精衛填海」中的主人公女娃,也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人公——精衛。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列仙傳》上卷記載:「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昆崙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復為雨師,今之雨師本是焉」。

《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記載:「精衛銜微木,將以之填滄海」。

《鴛鴦賦》云:「飛飛兮海濱』去去兮迎春。炎皇之季女,織素之佳人。」

述異記》記載:「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其名自呼。每銜西山之木石填東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狀如精衛,生雄如海燕。」

律學新說》記載:「傘蓋山西北三十里曰發鳩山,山下有泉,泉上有廟,濁漳水之源也。廟有像,神女三人,女侍手擎白鳩,俗言漳水欲漲,則白鳩先見」;靈湫廟記載:「廟中塑有神女者三人,旁有女侍,手擎白鳩,俗稱三聖公主,乃羊頭山神之女,為漳水之神。漳水欲漲,則白鳩先見,使民覺而防止,不致暴溺。」

上古時期三皇之一炎帝的四女兒——精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以上史書記載,精衛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口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濁漳河就發源於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發鳩山,其主峰海拔1647米,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城西約25公里處。

對於精衛大家都知道一個非常有名的成語「精衛填海」就是從這裡來的。這裡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據說,精衛本來是太陽神「炎帝」的女兒,當她還是個沒成年小姑娘的時候,人們都把孩子叫做「娃」,小姑娘大伙兒都叫她「女娃」。

炎帝是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不但管太陽,還管著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且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神農」。於是人們就把他的兩個名字連起來,叫他「神農炎帝」。神農炎帝的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他就要到東海去指揮太陽升起,一直到太陽落山才回家。女娃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爸爸不在家,她就自己玩。她常常穿著一雙小紅鞋跑到田野里,把很多花插在自己頭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有時候,她跑到東海邊上去看日出,當她看到霞光萬道、光芒四射,一輪紅日從海面上跳出來的時候,她喜歡極了。因此很想去看看東海以外太陽升起的地方。每次女娃看到爸爸回來,都叫爸爸帶她去東海看太陽的升起,但是女娃太小了,她爸爸炎帝不能帶她去。因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在東海以外幾億萬里的「歸墟」,那地方很熱很熱,小孩子受不了。

也許是東海太陽升起太壯觀了,還是那神秘的歸墟太吸引人了。有一次,她不聽話,等爸爸走了以後,自己跳到東海里向歸墟游去。游啊,游啊,起先她很快活,游得很起勁。後來越游越遠,不料,一陣風浪襲來,把女娃吞沒了,女娃沉入了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女娃的精魂沒有死,她恨海中的惡浪,她的精靈化作小鳥,頭上的野花化作腦門的花紋,腳上的小紅鞋變成了紅爪,精衛發誓要報仇雪恨,發誓要填沒東海!她開始一天一天的工作,銜取一個小石塊或是一段小樹枝,然後從發鳩山飛向東海,投入到吞噬她的海面上。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著,一定要把東海填平。大海奔騰咆哮著,嘲笑它說:「小鳥呀,你就是幹上一百萬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精衛在高空中答覆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我也要把你填平!」

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精衛就和海燕結成配偶,繁衍後代,讓自己的精神世世代代流傳下去,以繼續填海的事業,直到把大海填平為止。精衛和海燕生下的孩子,雌的就像精衛,雄的就像海燕。精衛鳥一刻不停地從西山銜來石子和樹枝,往東海扔。早也扔,晚上扔,今天也扔,明天也扔,即使遇到狂風暴雨,它也在風雨中穿行。

當大海發覺自己真有被填平的危險時,趕緊採取措施,把那些泥沙用潮汐推向岸邊,泥沙在岸邊沉澱下來,就形成了海塗。海塗厚了、大了,人們就把它匡圍起來,改造成良田。人們忘不了這片土地是精衛填海而來的,就教育自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要愛鳥、護鳥,學習精衛精神,矢志不渝地朝著既定的目標去奮力拚搏。晉代陶淵明詩曰:「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有時候,精衛離水面太近了,於是大海用惡浪又一次把它吞沒,可是,它仍然不罷休,還有新的精衛鳥繼續來填海。精衛填海的事驚動了天神。水神共工很佩服精衛的精神,於是就降下洪水,把高原上的泥沙衝進大海,把海水都攪黃了。於是,人們把東海北部發黃的海域叫做「黃海」。

上古時期三皇之一炎帝的四女兒——精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還有一個傳說是精衛銜石填海可能是脫胎於大雁銜枝的自然現象。

古今注》中寫到:「雁自河北江南,瘦瘠能高飛,不畏繒繳,江南沃饒,每至還河北,體肥不能高飛,恐為虞人所獲,嘗銜長蘆可數寸,以防繒繳。」

淮南子·修務訓》中也寫到:「夫雁順風以愛氣,銜蘆而翔,以備矰弋。」意思是大雁在遷徙時會銜著樹枝來躲避傷害和平衡風力。大雁銜枝的確是古來的傳承,除了古代典籍。

唐代大詩人李白《鳴雁行》詩里也說:「胡雁鳴,辭燕山。昨發委羽朝度關。一一銜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

元代謝宗可《雁陣》詩:「渡江秋影又南征,折葦銜枚夜不驚。」銜蘆或銜枝而飛的雁到了一定時候、地點,就將口中的樹枝蘆條拋下。想像力豐富的古人可能正是受遷徙中銜著枝條的大雁的啟發,從而創作出《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

「精衛填海」屬於典型的變形神話,且屬於變形神話中的「死後托生」神話,即將靈魂託付給現實存在的一種物質。不僅如此「精衛填海」還屬於復仇神話,女娃生前與大海無冤無仇,但是卻不慎溺水身亡,如此與大海結下仇恨,化身為鳥終身進行填海的復仇事業。

傳說炎帝愛女女娃游於東海溺水而死。炎帝悲痛欲絕,女娃死後變為彩首、白喙、赤足的小鳥,隨炎帝狩獵,繞飛林中,悲鳴聲「精衛」,炎帝舉弓欲射,隨從稟告:「此鳥乃陛下之女所化!」炎帝心中一驚,放下弓箭,淚水盈眶,久久不能自已,許久之後才說:「就賜小鳥精衛之名吧!」。

精衛久久盤旋不肯離去。炎帝作歌:「精衛鳴兮,天地動容!山木翠兮,人為魚蟲!嬌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海何以不平兮,波濤洶湧!願子孫後代兮,勿入海中!願吾民族兮,永以大陸為榮!」

顧炎武:「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陶淵明的《讀山海經》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小小的精衛鳥,居然敢於去跟風浪滾滾的大海作對,而且前仆後繼,不肯罷休,這種敢於向惡勢力抗爭的精神多了不起呀!人們同情它,欽佩它,給它起了種種名字,有的叫它「冤禽」;有的叫它「誓鳥」;有的叫「志鳥」;還有的沒有忘記它是太陽神的女兒,叫它「帝女雀」。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它,還在東海邊上立個古迹,叫做「精衛誓水處」。

古代神話《精衛填海》中說,炎帝的小女兒女娃游東海溺死後,為了報仇,便化做精衛鳥,「常銜西山之山石,以堙於東海」,這裡所說的「西山」即指發鳩山。

發鳩山由三座主峰組成,奇峭的山峰逐次排列,像三尊傲立蒼穹的巨人。方山峰是發鳩山的主峰,它比海拔1524米的泰山最高峰還高出120米。峰戀疊起,怪石崢嶸,雲濤霧海,景色奇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