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道之馬鴻逵4.19

2023年10月07日15:50:05 歷史 1324

1724年,清政府取消明朝遺留下的衛所制,把寧夏衛改為寧夏府,隸屬甘肅省,府城仍在寧夏城。下轄四縣一州,即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州。寧夏縣和寧朔縣的縣署均設在府城內。清朝初期,游牧在伊犁河流域的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勾結沙俄發動了分裂祖國統一的叛亂,於1690年悍然進軍內蒙古,威逼北京。康熙皇帝曾三次親自率軍征討,第三次親征噶爾丹時,於1697年農曆三月到達寧夏,視察軍情,調兵遣將,布置軍需運輸,將寧夏作為組織最後剿滅噶爾丹的大本營。康熙皇帝在視察寧夏時說:「往昔未嘗臨邊,不獲目睹邊地之苦,今巡行至此,視沿邊之地方,土瘠民貧,但兵丁甚精銳。」康熙是清朝傑出的君主,他的寧夏之行,在當地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傳說。


朔方道之馬鴻逵4.19 - 天天要聞

1913年,袁世凱北洋政府改寧夏府為朔方道,旋又改為寧夏道,馬福祥任寧夏護軍使。1928年馮玉祥控制西北時,籌劃國民黨政府建立寧夏省。1929年1月寧夏省正式建立,轄九縣二旗,即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金積縣、靈武縣鹽池縣鎮戎(今同心)縣、磴口縣和阿拉善旗、額濟納旗,門致中、吉鴻昌、馬鴻賓先後充任寧夏省主席。在此期間,曾發生過一段「馬仲英擾寧」的事件,這是寧夏現代史上一件震驚人心的大事。

馬仲英確實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雖然只活了二十六歲,但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卻做出了三圍河州、兩亂河西、洗永昌、屠民勤、擾寧夏、出新疆,橫行甘、寧、青、新四省等許多驚天動地、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民間曾廣泛流傳著關於他的許多事迹,有些傳說還塗上了一層迷信色彩。他的擾寧夏,當時民間藝人還編寫了「馬仲英打寧夏」的小調,到處傳唱。事情還要從國民軍入甘說起。


朔方道之馬鴻逵4.19 - 天天要聞

1924年冬,馮玉祥部國民軍劉郁芬率部入甘後,接著孫連仲佟麟閣、孫良誠、門致中等部也相繼入甘。當時甘肅八鎮的鎮守使,分別為隴東張兆鉀、隴南孔繁錦、肅州吳桐仁、河州裴建淮、寧夏馬鴻賓、西寧馬麟涼州馬廷勷、甘州馬璘


朔方道之馬鴻逵4.19 - 天天要聞

這些鎮守使大都長期獨霸一方,割據稱雄。其中除寧夏鎮守馬鴻賓附馮外,其他各鎮守使都害怕劉郁芬隨時消滅自己。因此,隴東的張兆鉀及隴南的孔繁錦,在吳佩孚的暗中操縱下,首先發難反對國民軍。劉郁芬見此,正欲排除異己,不久就將張兆鉀、孔繁錦等逐走,並將甘肅省第一師師長李長青、畢連陲等誘殺,將地方武裝黃得貴、宋有才、韓有祿等部全部消滅,將河州鎮守使換成自己的親信趙席聘。這樣一來,青海的馬麟及涼州的馬廷勷等大有兔死狐悲之感,隨時提防劉郁芬向自己下手,馬麟一直避而不願和劉郁芬接觸。在此階段,劉郁芬的參謀長楊耀東在靖遠被人刺殺,劉郁芬遂懷疑馬麟或馬廷勷派人所為,劉和二馬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到了必欲消滅對方而後快的地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