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張恨水被迫結婚。他嫌棄妻子貌丑,卻經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後,妻子懷孕生下一個兒子,他卻怒罵:真是晦氣!
張恨水生於清末民初,原名張心遠。
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武將,但張家家道中落,張恨水從小生活艱難。
他有著讀書寫作的興趣和才華,決心改變家族的命運,便放棄武學,潛心習文。
1913年,張恨水18歲時,他的父親因病過世,張家遭逢了巨大變故。
母親建議他早日成家立業,但張恨水想先成名立萬,對婚事推三阻四。
母親為他張羅對象時,提出必須門當戶對、相貌漂亮、才華出眾。
張母請來數位媒婆幫忙物色,約定只介紹最出色的女子。
媒婆們看中徐家女兒徐文淑,向張母介紹她溫婉大方、美貌動人。
張母欣喜若狂,連忙叫張恨水前去相親。
張恨水一見徐文淑,更是傾心不已,當即與徐家定下婚約。
誰知,徐家為敗壞張恨水的名聲,在婚禮前調包了女兒,將長相醜陋、毫無才華的另一女兒嫁給了張恨水。
新婚之夜,張恨水掀開紅蓋頭時,震驚之極,差點暈厥過去。
他怒不可遏,哭訴母親被欺騙。
母親也氣憤難當,但無可奈何,只得勸他認下這門親事,免得聲名掃地。
張恨水對徐文淑怨懟不已,連面都不想見。
徐文淑性格豁達,沒有絲毫怨言,耐心地伺候婆婆,勝任所有家務。
漸漸地,她的賢淑仁慈融化了張恨水的心結。
結婚兩年後,徐文淑生下一子,張恨水欣喜若狂。
誰知,產婆手忙腳亂,加上醫療不發達,兒子活不過一月便夭折了。
張恨水悲慟欲絕,一時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他痛心疾首,責怪徐文淑沒有保護好孩子,導致家族無人傳承。
徐文淑更加自責,整日在房裡偷偷啜泣。
張恨水決心闖出一番事業,改變家境,重振家業。
他告別母親和徐文淑,開始了漫長的闖蕩之旅。
十二年後,張恨水終於在北京獲得成功,地位穩固,還納了二妻胡秋霞。
出乎意料的是,得到這個消息的徐文淑不僅沒有怨言,反而再三叮囑張恨水待她好。
張恨水母親來京後,張恨水總帶徐文淑出席重要應酬,並大方介紹這位貌不出眾卻德性高尚的妻子。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張恨水為保母親的安全,決定將她送回鄉下避難。
徐文淑主動請纓照顧婆婆,母子二人十分感激。
在鄉下,徐文淑過著踏實的生活,度過了人生最為坦蕩的歲月。
直到六十多歲那年,她不幸遭遇了嚴重的車禍,未及治療就撒手人寰。
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讓遠在北京的張恨水悲痛欲絕,這才突然意識到,她那持之以恆的關愛與默默付出是如此可貴。
#人物##歷史##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