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質疑「廁所革命」,頂級教授被停職,在印度上廁所有多難?

2023年08月10日19:21:15 歷史 3846

印度學術界最近發生了一件大事:815名頂級院士和科學家聯名上書政府,要求撤銷其對孟買國際人口科學研究院院長詹姆斯的停職處分,引發巨大輿論反響。

要說這詹姆斯犯了什麼大錯,那還真沒有,他不過是質疑了總理莫迪的一個說法,就莫名其妙地被停職了。

因質疑「廁所革命」,頂級教授被停職,在印度上廁所有多難? - 天天要聞

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他在「晉陞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也就是說他這個院長來路不正,還有政府官員說他還涉及「泄露國家機密」,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事情還要從2019年說起,當年莫迪在一場活動中表示,印度已完成「廁所革命」,僅用5年時間就建造了一億多個廁所,解決了99%農村人口的如廁問題。

但詹姆斯經過調查分析後發現,印度全國還有近20%的人無法使用廁所,並將調查結果公之於眾,這才引來了後面的禍端。

比起詹姆斯遭遇的無妄之災,吃瓜群眾顯然對「近1/5印度人上不了廁所」更為震驚:都2023年了,居然還有人用不上廁所?就算是條件比較差的農村旱廁,應該也是家家戶戶必備吧?

因質疑「廁所革命」,頂級教授被停職,在印度上廁所有多難? - 天天要聞

還真不是你想的那樣,正如詹姆斯所說,印度有超過2億人無法使用廁所。一位記者曾經這樣形容印度人上廁所,「男女老少魚貫而出,手裡拎著各種各樣的盛水容器,不約而同地向牆角走去,然後自覺拉開距離,半蹲在草叢中……」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在野外上廁所的經歷,但很多人成群結伴地在野外如廁,這樣的場景還真不多見。而這,卻是印度民眾的日常。

至於他們手中所提的盛水容器,則是如廁後清潔用的。別誤會,這裡的水不是用來洗手的,而是代替紙巾清理穢物,再輔以左手進行清洗。

因質疑「廁所革命」,頂級教授被停職,在印度上廁所有多難? - 天天要聞

別問為啥用這麼原始的方式,問就是擦得沒有洗得乾淨。根據印度教的教義,排泄物乃污穢之物,不能有一丁點殘留在身上,否則就會被視為「不潔之人」。這也是印度人不願在家裡建造廁所的原因——怎麼能把髒東西留在家裡呢?晦氣!

又因為街上缺少公廁,所以大家都習慣「席地如廁」,質本潔來還潔去,全部還給大自然。聽起來頗有禪意,就是副作用有點多。

首先,在野外大規模如廁會破壞環境,這個破壞當然不是工業科技對環境的破壞,而是影響市容和觀感,味道也不好聞。試想一下,一整條街都是排泄物的味道,一般人還真承受不來。

因質疑「廁所革命」,頂級教授被停職,在印度上廁所有多難? - 天天要聞

其次,「露天廁所」容易引發感染。排泄物會滲透到地下和和植被,污染附近的水源,人喝了就會生病。2015年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印度每年有14萬5歲以下的兒童死於腹瀉,「露天廁所」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對於女性來說,野外如廁更是一件危險性極高的事情。印度是一個對女性不太友好的國家,女性單獨走在大馬路上都可能被侵犯,更別說跑到荒郊野外去上廁所。

前幾年就發生了一起惡性案件,兩名少女晚上結伴去野外上廁所,結果被多名男子輪流侵犯,最後還被弔死在樹上,光是想想就讓人膽寒。

2014年,剛上台沒多久的莫迪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在全國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廁所革命」,立志要在2019年徹底杜絕「露天排便」的行為,以致敬甘地150周年誕辰。

因質疑「廁所革命」,頂級教授被停職,在印度上廁所有多難? - 天天要聞

莫迪不是在開玩笑,印度政府也確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了,只是結果不盡如人意。畢竟,修建整套廁所設施不是挖個坑或者買個馬桶就行,還包括配件和維修、下水道系統等等,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

印度公務系統的貪腐程度大家也知道,價值幾百億的大橋說塌就塌,底下全是空心的。工程款能有1/10被用到實處就算很好了,再加上印度人口基數過大,要想讓所有人都有廁所可上,不是短短五年就能實現的。

而且,長時間在野外如廁的習慣,也讓印度人很難改掉隨地大小便的陋習,就算街上有公廁,很多人也懶得多走兩步,就地解決才是常態。這一點,從農村糙漢到達官貴人,無一例外。

因質疑「廁所革命」,頂級教授被停職,在印度上廁所有多難? - 天天要聞

無奈之下,莫迪政府只能恩威並施,一邊加大處罰力度,一邊獎勵使用廁所的人。比如用水炮攻擊當街方便的人,又或者給上廁所的人發一盧比。不得不說,這些獎懲措施確實起到了一定成效。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尤其是在宗教氛圍濃厚、教育水平不高的農村地區,就算免費幫他們建造廁所,也未必有人願意。你怎麼敢在我家裡建廁所呢,這是對神靈的褻瀆!

主張用印度教治國的莫迪,終究還是栽在了印度教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 天天要聞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5月12日,隨著長江航道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柴盤子最後一座航標設置到位,柴盤子新航道正式投入運行。新投用的柴盤子航道,位於長江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以往船隻通航要經過忠水磧水域的右槽王家灘,而王家灘素有「川江瓶子口」之稱,地處三峽庫區水位變動回水區,河道蜿蜒曲折,河床地形錯綜複雜。為解決該...
新疆且末縣藍天救援隊創建者王東去世 系突發心臟病,曾在羅布泊救出失聯76小時的科考隊員 - 天天要聞

新疆且末縣藍天救援隊創建者王東去世 系突發心臟病,曾在羅布泊救出失聯76小時的科考隊員

5月11日,新疆藍天救援應急協調中心發布訃告,新疆巴州且末縣前任隊長王東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10日離世。5月12日上午,王東的追悼會和告別儀式在且末縣殯儀館舉行。且末縣藍天救援隊秘書組組長帕熱合江·圖爾蓀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王東因突發心臟病去世。訃告介紹,王東自2015年12月加入巴州藍天救援隊,2019年8月被任命為巴...
官方下達通牒,李嘉誠打破沉默,開出四項條件,讓步了? - 天天要聞

官方下達通牒,李嘉誠打破沉默,開出四項條件,讓步了?

李嘉誠終於讓步?四大條件暴露資本與國家的大較量96歲的李嘉誠揮著熒光棒看五月天演唱會的視頻,這幾天刷爆全網。網友都在調侃"首富的快樂咱不懂",但這場熱鬧很快被記者一個問題打破:"賣港口是不是在坑國家?"旁邊助理趕緊打圓場:"老爺子退休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