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後來舉薦魯肅的原因又是啥?

2023年06月24日20:59:10 歷史 1457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後來舉薦魯肅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聞

周瑜這個謀略看似宏大,可操作性卻極難,3點原因

1、江東的人力、物資無法給他的入川計劃提供強有力支持!單刀赴會的真正原型既不是關羽也不是魯肅,而是咱們最熟悉的他,這篇咱們曾分析過,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後來舉薦魯肅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聞

僅憑殘缺的南郡江夏郡是無法給入川的軍隊補給糧草,需要江東本土千里運糧,對國力是一個很大的消耗。

2、江陵戰區有被攔腰截斷的風險。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後來舉薦魯肅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聞

周瑜如果入川,一定會帶走大批精兵良將,曹操一旦從襄陽南下,江東擋得住嘛?

3、即使佔領益州,孫瑜能不能守住益州又是一個問題,轉年曹操就在潼關大敗馬超的西涼軍團,會不會順手接收益州這份大禮?

周瑜的計劃最終的得益者是誰呢?

劉備

以周瑜在江東的地位,只要他不死,即便孫權同意,劉備也得不到江陵。

但是只要上面2、3出現任一情況,孫權都不得不求助劉備,屆時江東必然付出極大的代價來換取劉備的出兵。

對於周瑜這個激進的計劃,孫權的反應是啥呢?

權許之。

孫權也很無奈,周瑜連續打贏赤壁、江陵兩場戰爭,本就是輔政大臣的他在江東的威望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更何況,周瑜準確捕捉了孫權的心思,他當然知道功高震主的危害,孫權也不會放心一個重臣到千里之外的益州做刺史。主動邀請孫瑜一同入蜀就是為了打消孫權的疑慮。

孫瑜是孫靜次子。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後來舉薦魯肅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聞

孫靜長子孫暠在孫策死後,一度想據會稽自立(整頓兵甲,乘時自立,遂兵向會稽),詳見這篇,孫策死後,江東最先叛亂的居然是他們!選孫權上位的原因是啥?孫暠這一支後來被孫權嚴密監管。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後來舉薦魯肅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聞

孫瑜為人較為謙和(瑜虛心綏撫,得其歡心),之前征討麻屯和保屯時曾與周瑜並肩作戰,兩人私交不錯,孫瑜此時領丹楊太守,手裡有一萬多人(為眾所附,至萬餘人)

宗室身份、有實力、私交好,這就是周瑜推薦孫瑜的原因。

得到孫權同意後,周瑜當即返回南郡,準備征益州的事宜,然而行至巴丘周瑜就死了(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

周瑜的這個病可能還是與他在江陵城下的負傷有關,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

臨死前,不忘國事的周瑜向孫權推薦魯肅來替代自己:當今天下,正值混亂多事,這正是我日夜憂心的事,願陛下預先考慮尚未發生的事,然後才想到安逸享受。現在既然與曹操作對,劉備近在公安,邊境附近的百姓尚未歸附,應當用良將前往駐守鎮撫。魯肅的智謀才略足以勝任,請求起用他來接替我。我死之日,也就沒有牽掛的事了(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原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隕踣之日,所懷盡矣)

周瑜知道,隨著他的孫策周瑜這對江東雙壁的相繼離去,江東基本上無力再對外擴張了,不是說底下沒有能打的人,江東十二虎臣此時都健在,老中青三個梯隊的人才隊伍也很合理,但前提是得有一個極具攻擊型、能打硬仗、有謀略的統帥(陸遜謀略不錯,就是攻擊性弱了一點)來指揮他們,換一般人沒用,所謂將熊熊一窩 兵熊熊一個。

江陵、合肥兩役已經說明一切,周瑜就敢於在曹操的地盤下與曹軍死磕,而孫權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不僅拿不下沒有曹魏名將鎮守的合肥,最後居然中計倉皇撤走!

事實就是,周瑜死後,孫吳再也沒在正式的攻堅戰上,打下並守住哪怕一座像樣的城池!更別提鐵閘合肥了。

既然如此,交給魯肅無疑是最合適的。

1、魯肅大局觀強,既然江東一方打不動,交好劉備,合力去打曹操無疑是最優的選擇。

2、魯肅是孫權自己人、經過了赤壁大戰的考驗,是絕對的心腹。推薦他,孫權不會拒絕。

果如周瑜所料,孫權全盤了採納周瑜的建議,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周瑜統領部隊。周瑜私屬部隊四千多人,以及原來的奉邑四縣,全都轉歸魯肅所有(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瑜士眾四千餘人,奉邑四縣,皆屬焉)

​魯肅一直奉行聯劉抗曹的戰略,現在最強硬的周瑜已死,魯肅重提舊案(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孫權本就和劉備達成了相關協議,魯肅提出後,孫權爽快地把江陵借給劉備,讓後者去應對襄陽的曹軍。

魯肅隨後根據協約退至陸口(令程普領南郡太守。肅初住江陵,後下屯陸口,威恩大行,眾增萬餘人,拜漢昌太守、偏將軍)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後來舉薦魯肅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聞

劉備借得南郡之後,即讓關羽入駐江陵,遙鄰襄陽太守;張飛屯駐秭歸,為南郡太守。

魯肅的這個做法效果如何呢?咱們看曹操的反應,正在寫信的曹操聽到孫權同意借江陵給劉備後,震驚的連筆都掉地上了(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對於孫劉聯盟,曹操初始並不以為意,時間一場,雙方必然會產生摩擦,到時候他坐山觀虎鬥,靜觀其變。

現在孫權把南郡借出,等於給兩家划出了一條清晰的分割線,意味著孫劉兩方可以集中精力去突破襄陽、合肥兩個戰略要點。曹操看到這種局面出現,焉能不震驚。

​曹操將從獨自面對江東,變成面對孫、劉兩線作戰,劉備這方的陸戰實力自然不是江東可以比擬的,有關羽、張飛這樣的虎狼之將,再加上丞相運籌帷幄,​很難說,劉備就不能在襄陽打開局面。

襄陽失手,曹操自然會傾全國之兵來堵漏洞,孫權萬一在淮南也打開了局面呢?

如果局勢演變到此,其實取不取益州都無關重要了!

孫劉北上的關鍵就在於襄陽與合肥這兩座重鎮,只要打下其中之一,曹操可能全面崩盤!

​只是根據盟約,江陵是暫借給劉備,這也為後來孫劉關係的破裂埋下了伏筆。

東西如果不是憑自己本身拿來的,總是要被別人惦記,重新拿回去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生於1990年,陳江被查 - 天天要聞

生於1990年,陳江被查

清廉海南網5月9日消息,萬寧市山根鎮黨委書記陳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萬寧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陳江(資料圖)4月29日,陳江因涉嫌違法違紀,辭去萬寧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公開簡歷顯示,陳江,男,1990年5月出生,漢族,海南萬寧人,大學學歷,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12月參加工作,2008年5...
正廳級闞吉林,職務調整 - 天天要聞

正廳級闞吉林,職務調整

重慶市民政局網站「領導信息」一欄最新信息顯示,闞吉林現任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闞吉林(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闞吉林,男,漢族,1969年11月生,大學、工程碩士,中共黨員。他歷任:重慶市紀委辦公廳副主任;重慶市開縣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縣委黨校校長,縣編委會主任;重慶市沙坪壩區委常委、紀委書記;重慶市渝北...
尹中卿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尹中卿同志逝世

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消息,5月8日上午,尹中卿校友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2025年4月27日,武漢大學經濟系78級校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同志,因病於2025年4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尹中卿(資料圖)據介紹,尹中卿,男,漢族,1959年2月出生,河南桐柏人。1978至1985年,尹中...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 天天要聞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5月10日汪精衛電上海市商會稱,滬案並未接受任何秘密條件。行政院派殷汝耕等為上海日軍...
「95後」博士生楊雅麗:在歷史研究中守護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95後」博士生楊雅麗:在歷史研究中守護抗戰記憶

5月8日,楊雅麗在天津五大道參觀歷史文化街區。初夏的南開大學綠樹成蔭,花香陣陣,青年學者楊雅麗騎著共享單車穿過林蔭道,直奔圖書館而去。1996年出生的楊雅麗是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她從2018年開始著力研究抗日戰爭史,聚焦南京安全區、抗戰時期平津市民的日常生活等內容。2018年9月,楊雅麗在南京師範大學開...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 天天要聞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泰王可真是個香餑餑!后妃們年輕貌美,都為了得到他的寵愛。他的孩子們也是用盡方法,希望得到他的注意。比如說,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髮出家了!泰國王室有一項傳統習俗,就是國王或者王儲得剃髮短暫修行一段時間。當年的普密蓬;在加冕過後剃髮出家了一陣子。那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 天天要聞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1961年廣州有個副市長叫梁湘,去城裡的小巷檢查工作。回來就讓政府停建新大樓,把錢省下來給窮人蓋房子。當時沒人明白為啥突然變卦,後來才知道梁湘在起義路的小巷裡看見了啥。那天梁湘走進一條窄巷,看見破舊大屋裡擠了60多戶人家,400多人。
玉林新發現一位抗戰老兵,今年已百歲! - 天天要聞

玉林新發現一位抗戰老兵,今年已百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年份,我市志願者經調查核實,於5月7日確認一位新發現的抗戰老兵——百歲高齡的王光誠老人的身份。王光誠老人的事迹,為我市抗戰歷史增添珍貴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