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1967年,江青已經參與政治活動。當年對她不許參政的限制,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用。
在一次講話中,江青神采飛揚地站在台上發表演講,負責記錄會議的工作人員為她拍攝了許多照片。
後來,工作人員發現了坐在一旁的周總理,他的狀態,和江青完全不同。
周總理的表情十分嚴肅,看樣子是在為什麼事情擔憂。如此無奈且愁苦的神情,和一旁的江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何周總理會是這樣的表情,難道他和江青之間有什麼過節,所以才如此愁眉苦臉嗎?
墜馬事件,周總理摔斷右臂
周總理和江青之間確實有不少的過節,這些過節,並不是從1967年才有的,而是從江青認識毛主席的時候就產生了。
江青來到延安之後,就開始想盡辦法接近毛主席。周總理看到這種情況,覺得這不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於是周總理派人去調查江青,當得知江青過去的經歷,周總理緊皺眉頭地嘆了口氣,顯然,江青接近毛主席是有目的的。
儘管江青確實有可圈可點的優勢,可是如果出現變故,影響的是整個中國的政治格局。
所以當毛主席提出要和江青結婚的時候,周總理其實是反對的。在一次會議上,周總理找到毛主席,鄭重地表達了自己反對的意見。
遺憾的是,毛主席雖然很重視周總理的意見,但是最終還是和江青結婚了。
反對江青和毛主席結婚的人不止周總理一個人,許多反對的人聯名寫了一封信,托中央書記張聞天把信送給毛主席看。
結果毛主席看完信之後十分生氣,江青就更不用說了,她藉此機會打壓張聞天,籌辦婚禮的時候,她便讓毛主席不要邀請張聞天。
周總理反對毛主席和江青結婚的事情,江青本人是知道的。不過當時她覺得自己勢單力薄根基不穩,根本沒辦法和周總理對抗,所以就暫時把怒火壓了下來。
江青打算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下手,一定要出這口惡氣。
時間一晃來到1939年,周總理回到延安,應毛主席之邀,準備去延安中央黨校發表演講。
具體的時間定在7月10日下午,許多人得知這個消息後,連忙把這天下午騰出來,要去聽周總理的演講。
江青得知這件事後,也吵嚷著要去聽周總理的演講。
毛主席和江青剛結婚,和江青的關係很不錯,而且毛主席認為江青也應該多學習,提升一下思想水平,所以就答應了江青的要求。
當時毛主席和周總理坐在一起討論演講的具體問題,於是江青趁機提出要和周總理一起去。毛主席覺得倒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是順路,就同意了。
演講的具體問題研究結束後,周總理就要出發去中央黨校演講了。
毛主席的住處距離中央黨校比較遠,而且延安地區的地形不太適合行走,最困難的一個問題,是需要渡過延河才能到達中央黨校。
延河不好過,要有馬才可以。
毛主席很清楚這個問題,所以讓周總理的警衛員把他的大青馬牽出來,讓周總理騎著這匹馬去中央黨校。
這匹大青馬是毛主席最喜歡的一匹馬,它陪伴著毛主席度過了許多艱難的歲月。
江青也是騎馬去的,她騎的那匹馬和毛主席的大青馬是一對,兩匹馬的很默契,一匹馬有變化,另一匹馬也會有反應。
渡河的時候,無事發生。周總理在前,江青在後。當周總理渡過河之後,他的警衛員就鬆開了韁繩,然後去穿鞋子。
就在這個時候,江青也上了河灘。突然,江青揚起馬鞭狠狠地抽了一下自己騎的馬,馬一受驚,立刻向前狂奔。
結果,周總理騎的那匹大青馬也受到影響,猛地向前跑,根本不受控制。
就在江青的馬即將進入路邊小道的時候,被馬蹄聲驚嚇到的一條狗忽然迎面沖了過來,江青急忙勒緊韁繩避開了。
然而她忘記了周總理騎的大青馬就在身後不遠處,而且已經失控。眼看著就要撞上了,周總理用力拽緊韁繩,勉強避開了江青。
可是大青馬也因此踩中了大土坑,一個趔趄,就將猝不及防的周總理甩了出去。墜馬不是一件小事,周總理直接摔斷了右臂。
這樣的結果,是所有始料未及的,警衛員以最快的速度送周總理去醫院治療。這樣一來, 中央黨校演講的計劃也就泡湯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江青的過錯,然而為了不影響毛主席和江青的關係,周總理叮囑當時在場的每一個人,不要把事情的真相說出去。
如果有人問起來,就說是不慎落馬,千萬不要提到江青。就這樣,這件事情沒有引起太大的影響。
可是因為延安醫療條件不好,周總理的右臂在治療後無法伸直,無奈之下,他只能去蘇聯進行治療,否則會有很大的麻煩。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周總理依然不忘國事,每天以口述的方式處理政務,爭取將每一個工作都做好。
直到離開延安,周總理才暫時停下了工作,安心去蘇聯治療右臂。
伍豪事件,江青故意攻擊周總理
周總理和江青的另一個比較大的過節,是發生在1967年的伍豪事件。伍豪事件是江青主動發起的對周總理的攻擊,也讓人們看清了江青的真實面目。
1967年,江青已經在中央擔任了一些職務,手中有了不小的權力。她一直對周總理抱有怨氣,所以想盡辦法想要報復周總理。
然而周總理為人正直,對待事情又非常謹慎小心,很長時間過去了,江青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正在江青一籌莫展的時候,紅衛兵卻給她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這個證據,是一份多年以前的報紙,上面的一條報道,正是關於周總理的。
這條報道說的是伍豪等兩百四十三人宣布脫離共產黨,伍豪,是周總理為了隱藏身份而使用的化名。
五四運動期間,覺悟社發起了很多抗議活動,為了保護學生的安全,所以許多人都用了化名。辦法是抓鬮,抓到哪個數字就用諧音當作名字。
周總理當時抓到了五,所以就化名為伍豪。所以報紙上說的伍豪,其實就是周總理。這份報紙,江青十分重視,她如獲至寶地保存了下來。
因為如果報紙上說的是真的話,那麼就憑這個,可以直接扳倒周總理。
隨後,江青把這份報紙寄給了三個人:林彪、康生以及周總理。周總理看到報紙後,立刻就明白了江青的意圖,大概是江青以為勝券在握,所以才肆無忌憚地將報紙寄給他看。
周總理身為當事人,自然清楚事情的原委,不過他認為這是特殊時期,所以還是有必要專門解釋,否則會有不好的影響。
於是周總理派人去找與此相關的報紙,然後去找當年黨中央澄清此事的報道。
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無論是那則消息,還是後來的解釋,篇幅都很短,想要在過去幾十年的報紙里找到,還是有難度的。
經過一番辛苦的查找,終於找到了當年黨中央的解釋,雖然只有短短一二百字,可是足以說明所謂的伍豪事件,是國民黨反動派的污衊。
為了讓不明真相的群眾清楚這件事的原委,周總理還特意講述伍豪事件的細節。
伍豪事件的主謀,是一個叫做顧順章的叛徒。顧順章和周總理曾經是同事,他是中共地下情報人員。
四一二政變後,顧順章是周總理的下屬,是中央特別行動科的負責人,專門處置地下情報人員中的叛徒和敵方的特務。
因為工作出色,所以顧順章得到了提拔,擔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可惜,從這一刻開始,顧順章就居功自傲,逐漸墮落為一個腐敗分子。
後來,顧順章被國民黨逮捕,然後叛變。
顧順章的叛變,對中共地下情報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他是相關工作的負責人,對地下情報人員的情況很熟悉。
叛變後,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身居要職的周總理。不過好在周總理早有準備,在顧順章帶著國民黨特務到來之前,就已經撤離了。
所以顧順章撲了個空,一個中央領導人也沒有找到。
為了泄憤,顧順章就想到了一個歹毒的辦法。他長期和周總理共事,對周總理的情況很熟悉,所以託人發表了一則啟事,就是上文提到的伍豪等人脫離黨組織的那篇文章。
這篇文章,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不過很快黨中央就對此事作出解釋,並且發表了啟示,證明根本沒有這回事,是有人故意污衊。
毛主席的得知這件事後,也專門做了解釋。
1942年,周總理還把事情的原委講過一次,所以很多人都知道所謂的伍豪事件,是叛徒顧順章的陰謀詭計。
遺憾的是,紅衛兵不知道這件事,江青也許聽過,可是她一心想要報復周總理,所以也顧不得真假,就打算藉機生事。
不久後,周總理把自己找到的證據,還有寫的一封親筆信交給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到周總理送來的東西後,他立刻就明白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江青的計劃就沒有得逞。
後來,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一位北京大學的學生,又把伍豪事件拿出來攻擊周總理。
毛主席知道這件事後,他親自出面解釋這件事,直截了當地說明伍豪事件是國民黨對周總理的污衊,自此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提過伍豪事件。
伍豪事件雖然告一段落,但是江青對周總理的攻擊卻沒有停止。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江青的地位越來越高,有時候,周總理也不得不暫避鋒芒。
仗著手中的權力,江青多次在攻擊周總理以及周總理身邊的人,有時候還挑撥周總理和毛主席的關係。
不過自始至終,周總理都沒有出事,他也一直在保護被江青攻擊的人。
1976年,周總理因病逝世,一代偉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終其一生,周總理都在為國家的崛起而努力奮鬥。他始終都沒有忘記年少時發出的宏願,為中華之崛起讀書,也為中華之崛起工作。
參考資料:
周恩來臨終囑託:要見證「江青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