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2023年05月02日20:51:02 歷史 1893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馬上就要離開大陸了,蔣介石選擇台灣作為自己的退路,能帶走的都儘力帶走。可是,有個人卻讓蔣介石很不放心,他一直躲著自己不見。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蔣介石經過思考,決定最後再爭取一下。他安排人悄悄送去兩張到台灣的機票,意思已經很明確了,無需多言。

可是,這個人卻婉拒了蔣介石的邀請,並給蔣介石捎話說要和杜月笙一起去香港,明擺著就是要和自己分道揚鑣了。

蔣介石聽到這個回信後,忍不住來了句經典口頭語:「娘希匹!」然後,他氣急敗壞地對秘書交代:「馬上發通緝令,3萬銀元懸賞捉他!」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這個被蔣介石高額懸賞捉拿的人,就是他的結拜兄弟——楊虎。蔣介石和楊虎曾經歃血為盟,插香禱告,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四一二」慘案中,楊虎是蔣介石的劊子手,殺害共產黨人無數。可是,新中國成立後,楊虎卻被毛主席邀請,現場出席了開國大典,後來還被安排住進了恭親王府

世事變化無常,誰又能想到呢——九年之後,楊虎竟然被通緝、逮捕,一下子就從人生頂端墮落成為階下囚。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參加開國大典,八年後通敵叛國

開國大典來臨之際,楊虎正在家中坐著喝茶,忽然收到了一張請柬,邀請他十月一日前往觀禮台,參加開國大典。

那一天,楊虎穿上前一天晚上就熨燙得平平整整的中山裝,穿上那雙被擦得沒有一絲絲灰塵的尖頭皮鞋,臨出門前,他又仔細整理了一下頭髮。

作為前國民政府的官員,能被邀請參加開國大典,這種榮譽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因此,楊虎非常感謝共產黨的寬宏大度、不計前嫌和對他的知遇之恩。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隨後,楊虎被安排做了國務院的顧問,工資很高,還給他配備了秘書、警衛等人員,每年還都安排了體檢、療養等服務。

換作其他人,應該很知足了。可是,楊虎卻心不甘,他不知道感恩,根本沒有意識到共產黨對他已經是相當地照顧了,

反而覺得顧問這個職位不過是個虛職,沒有什麼實權,於是提出來要做全國政協委員的無理要求。

在楊虎內心,雖然之前一直堅持革命,反對腐敗和不公平,力爭民主,可是,輪到自己利益的時候,早就把一切拋到了腦後。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全國政協委員的要求被斷然拒絕後,楊虎的內心開始躁動起來。他不時地在公開場合發表對共產黨的種種不滿。

說自己幫了共產黨那麼多忙,沒想到共產黨過河拆橋。還說真不如當初跟著蔣介石一起去台灣,去了那裡,肯定比現在強。

後來,楊虎變本加厲,特別是在兒子楊安國從台灣回來看望他的時候,竟然委託兒子給蔣介石帶話,說自己之前躲避不見,不跟他去台灣,非常後悔,希望能夠獲得蔣介石的諒解。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後來,楊虎多次給蔣介石寫密信,還建議蔣介石與日本合作,從中國東北和福建地區登陸,他則在國內鼓動內亂,裡應外合,內外夾擊,讓共產黨自顧不暇。

楊虎的言論和動向,都已經被共產黨發現並密切監視起來了,可他還渾然不知,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以為可以攪亂革命的渾水。

有一天,楊虎委託一個入了日本國籍的女人,替他給蔣介石安排在香港的特務傳遞密信。沒想到,共產黨在海關將密信截獲,楊虎的陰謀被徹底識破。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鐵證如山,楊虎卻並不認罪,還大喊大叫說自己是被冤枉的,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他。

但是,看到之前被截留的更多信件擺在面前,再抵賴也沒有用了,楊虎終於還是低頭認罪。

1958年,楊虎因叛國罪被逮捕,經過審判,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但由於其他原因,楊虎轉為監外執行,直到1966年春天,楊虎才因病死亡。

其實,楊虎出爾反爾,貪圖權力和享樂,革命意志不堅定的性格很早之前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孫中山先生逝世後,蔣介石看他在上海的勢力比較強大,有意接近他,想著藉助他的勢力在上海發展自己的隊伍。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他也是看著蔣介石的發展勢頭比較猛,也希望能夠攀上高枝,享受高官厚祿和至高的權力。

於是,蔣介石和楊虎一拍即可,當即就拜把子,做了結拜兄弟,兩個人當時好得能穿一條褲子。

淞滬會戰之後,楊虎成了上海的土皇帝,黑道、白道都得聽他的,過著奢靡的生活,得意之時難免忘形。

他甚至在上海郊區給自己建造了一個宮殿,妄想著稱王稱霸,革命的目的早就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楊虎其實自小也是個苦孩子出身,很早就參加了革命,並追隨孫中山先生很多年,夢想著為國家出力,立志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革命青年救孫中山一命

1920年,因為孫中山的信任和器重,楊虎被安排負責總統府的警衛工作。楊虎不負囑託,工作認真負責,恪盡職守,還救過孫中山一命。

這件事情還得從孫中山北伐開始。

1921年,孫中山主張北伐,統一中國。可是,陳炯明公開表示強烈反對,他認為應該推行各省自治、粵人治粵。

於是,孫中山宣布撤銷粵軍總司令部,批准陳炯明辭去粵軍總司令職務、廣東省省長等職務,只留下了一個陸軍部總長的職務。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在這種情況下,陳炯明憤然離開,回到惠州。陳炯明的部下為他鳴不平,一起向孫中山發難,後來還密謀圍攻總統府。

孫中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是,終究沒能說服對方,一場惡戰已經無法避免。

1922年6月,陳炯明的手下葉舉率領部隊偷襲總統府。孫中山趁著混亂撤出總統府,登上了楚豫艦。追兵隨後而至,情況十分危急。

緊急關頭,作為警衛隊總隊長的楊虎挺身而出,他不顧個人安慰,冒著槍林彈雨,沖在最前面,帶領警衛隊衝到楚豫艦上,迅速將孫中山解救出來。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事後,孫中山對楊虎大加讚賞,說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楊虎說,大總統的命比自己的命更重要,保護孫中山是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是應該做的。

楊虎還說,革命人不怕犧牲。其實,楊虎能夠為了革命奮不顧身,跟他的出身和經歷有很大關係,在跟隨孫中山之前,他早就已經開啟了革命之路。

早在1889年,他出生於安徽省一個貧苦的農村家庭。父親沒有能力養活所有子女,於是狠心將楊虎送給同村一個富裕家庭,其實本意也是為了讓他活下去。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養父母對楊虎很好,衣食無憂,還供他讀書寫字。後來經人介紹,楊虎先後到了清軍水師學堂和南洋高等警務學堂學習深造。畢業後,他到南京一家中學做了體操老師。

每天上課下學,楊虎過著普通人的日子,可是,他一點也不開心,楊虎對清朝的腐敗統治深惡痛絕,報效國家的愛國之心一直都在,他不甘心就此沉淪。

1907年,楊虎參加了同盟會。在這裡,他找到了組織,積极參加日常活動,經常深入街頭、學校和工廠,宣傳新思想,鼓勵大家投身革命。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後來,楊虎乾脆辭去教師工作,在清軍中組織策反活動。不幸的是,策反沒有成功,自己還被告發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楊虎先後逃到廣東、東北,繼續參加了革命活動。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楊虎來到南京,做了孫中山先生的侍衛。孫中山流亡日本期間,楊虎也是伴隨左右。楊虎也是孫中山給他改的名字,他之前叫楊德順。

因為有勇有謀,加上孫中山先生對他的了解和信任,楊虎很快就被委以重任。1915年,剛剛26歲的楊虎擔任了江蘇軍的總司令。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受孫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楊虎對中國的未來充滿希望。在楊虎的眼裡,孫中山是統帥,更是恩師。所以,他才會在危難時刻捨命去救孫中山。

也正是因為楊虎心中的革命正義感,才讓他在之後能夠積極協助共產黨救助在上海的民主人士。

營救民主人士,盡釋前嫌

後來新中國成立在即,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也在緊張的籌備之中。毛澤東特意囑咐周恩來,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張瀾、羅隆基到北京參加政治協商會議。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張瀾、羅隆基,都是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張瀾曾在國民政府中擔任過四川省省長,後來擔任民主同盟的主席一職。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他一直都在積極主張民主,反對蔣介石的獨斷專行。在四川省,張瀾非常有威望,人送外號「川北聖人」。

同時,蔣介石也在積極爭取張瀾,極力勸說張瀾跟著他去台灣發展,還許諾他高官厚祿和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可是,張瀾早就看穿了蔣介石的不良企圖,明確拒絕了蔣介石,讓他不要再打擾自己。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心狠手辣,自己得不到的,也不想留給共產黨,於是安排毛人鳳去找張瀾,打算將他秘密殺害。

羅隆基是江西人,和張瀾一樣,也是民主同盟人士,積極反對內戰,一直都在和國民黨做鬥爭。因此,他也在蔣介石的被殺害名單之列。

蔣介石要殺害民主人士的信息,都已經被共產黨的上海地下組織截獲。為了營救張瀾和羅隆基,周恩來找到了楊虎。

楊虎當時雖然只是擔任國民政府的一個監察委員的虛職,但是,他之前在上海就曾經加入了青幫,和黃金榮、杜月笙等黑幫人士交情不淺,走得很近。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楊虎在上海還成立了自己的一個幫會——興中學會,甚至很多國民黨成員也加入了這個幫會。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興中學會在南京、西安、昆明等很多地方成立了分會,人員越來越多。

另外,上海警備區的副司令周立行還是楊虎的女婿,這就為營救工作又多了一份方便,天時地利人和,對上海民主人士的營救工作非楊虎不可。

楊虎得知周恩來交給自己的這個營救任務後,他內心有些驚喜和激動,沒想到共產黨還會如此信任他,畢竟自己的手上曾經沾滿了共產黨人的鮮血,這指的是1927年的「四一二」慘案。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後,4月12日下發命令,開展了大規模對共產黨人的屠殺活動。

那時候,楊虎是淞滬警備司令,正是他,切切實實地執行著蔣介石屠殺共產黨的命令。據記載,楊虎參與屠殺的共產黨員將近300多名,另有500多人被捕,還有5000多人下落不明。

之後,上海的地下組織轉入地下,楊虎又繼續展開了抓捕工作,其中就包括陳獨秀的兒子陳延年。

所以說,楊虎的十隻手指上都沾滿了共產黨人的鮮血,這是事實上,絕對沒有冤枉他半分。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楊虎當時也問過周恩來,為什麼要讓自己其執行營救民主人士的任務,對於自己的過去,他深感不安,表示非常對不起共產黨。

周恩來告訴他,過去的就過去了,不能一直揪住過去的事情不放,畢竟當時處於兩個不同的陣營。

對於周恩來的寬宏大量和大度接納,楊虎非常感動,因此,他欣然接受了營救任務,並順利完成。

上海解放前,楊虎又積极參与革命行動,策反了上海及蘇北等地的國民黨起義。後來,在共產黨的保護下,楊虎又轉入了地下工作。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對於這位結拜兄弟,蔣介石既愛又恨。在退往台灣前,還專門派人給楊虎送了去台灣的機票,希望他能繼續追隨自己。

可是,楊虎並不領情,他借口去香港,留在了大陸。也就是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從革命青年到黑幫老大,從國民政府官員到幫助共產黨營救民主人士。

雖然他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弟,殺害過很多共產黨員,可是,共產黨還是接納了他,不僅給了他榮譽,還給了他豐厚的待遇。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楊虎由於自身革命意志不堅定,貪圖榮華富貴,總想著不勞而獲,甚至為蔣介石傳遞情報,妄想推倒中國共產黨,最終只能落了個身敗名裂。

如果楊虎能夠一直堅持革命的道路,堅持一心為公,相信他不至於落到如此悲慘的下場。

國民黨起義將領楊虎,曾陪同主席參加開國大典,卻在1958年判死刑 - 天天要聞

最後,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烈士緊握82年女子照片被網友認親,DNA比對結果出來了…… - 天天要聞

烈士緊握82年女子照片被網友認親,DNA比對結果出來了……

今年4月,一張被烈士緊握82年的年輕女子照片牽動著全國網友的心。為了幫助烈士後人尋親,全國多家媒體為82年前懷抱照片的烈士尋親。6月14日,記者就烈士身份認定等有關工作,向復旦大學分子考古實驗室了解了最新進展。復旦大學分子考古實驗室負責人文少卿副教授表示,之前有山西網友聲稱31號烈士及烈士手中照片上的年輕女子...
美國以強凌弱,聯大上演罕見一幕,中方見義勇為,團結全世界抵制 - 天天要聞

美國以強凌弱,聯大上演罕見一幕,中方見義勇為,團結全世界抵制

6月13號,聯合國大會以「消除以單邊治外強制性經濟措施作為政治和經濟脅迫手段」為議題,就美國等部分國家的制裁問題舉行會議。在當前西方國家動輒以經濟封鎖、打壓制裁為手段恃強凌弱的背景下,聯大舉行相關會議十分應景,體現了聯合國作為最具權威性的多邊政府間組織,應發揮
寧夏中衛:「綠進沙退」背後的科技之變 - 天天要聞

寧夏中衛:「綠進沙退」背後的科技之變

走進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的騰格里鎖邊固沙示範性項目現場,工人們正推著一台台像拖拉機車頭一樣的「扎草車」鋪設沙障,兩片代替車輪的圓形壓草刀滾過,麥草就被整齊地扎進沙地里,一個個草方格雛形漸顯。  「這片示範區有8000畝,今年我們上了30台機器固沙,一台機器一天就能扎50畝草方格,比過去純人工效率提高了50%...
日本戰爭擴張之路 - 天天要聞

日本戰爭擴張之路

在歷史的長河中,日本曾走上一條戰爭擴張領土的道路,這背後有著複雜而多面的原因。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相對匱乏,生存空間有限。這種地理環境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產生對外擴張以獲取更多資源和土地的慾望。對資源的渴望,成為推動日本走向戰爭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