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孤獨、暴力和嫉妒:還原一個真實清代太監的內心生活

2023年01月11日21:29:03 歷史 1674

清代太監心態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它與封建制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正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這一群體得以繼續存在和延續,並形成一種中國特有的制度— —太監製度。太監製度的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罪惡,有違人道,《清稗類鈔》中也曾對此進行批判:「歷朝宮中使令,任用閹宦,此舉最賊人道,為我國 數千年相傳之粃政。」太監群體不僅在身體上忍受了難以啟齒的痛苦,而且在心 靈上也遭受了慘絕人寰的傷害。他們中只有極端少數的人,能夠出人頭地,爬到太監群體中的高層。

自卑、孤獨、暴力和嫉妒:還原一個真實清代太監的內心生活 - 天天要聞

極度自卑導致他們都有造謠的癖好

對於那些地位低下、自我認可度低的太監來說,他們為了提升自我價值,引起他人關注,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讚揚,亦或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往往會捏造謠言,或是將事件添油加醋地形容出來,以期達到引人注意的目的,這亦是他們內心自卑的體現。他們熱衷於打探消息、散播謠言,對此雍正帝也甚為頭疼:

「宮禁之中,凡有外言,不過太監等得之市井,傳聞多有舛誤,……嗣後凡外間閑話無故向內廷傳說者,即為背法之人,終難逃朕之覺察,或查出或犯出,定行正法。」

太監們特別喜歡將宮中之事向外界傳說,例如:乾隆四年太監李蟠趁著放假的空隙,返回原主家裡「將宮內之事信口傳說」;他們要麼將身邊發生之事向主子、宮女、太監等傳說,以達到迎合主子,享受身邊人矚目的目的。宮女們想要打聽消息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太監,如宮女榮兒回憶:「我們得消息,只能從小太監的嘴裡。為了逢迎主子,他們也會四處打聽消息,然後將其添油加醋的說給主子聽,主子愛聽什麼,他們就四處尋覓什麼,但凡有一點相關的消息,他們便將其極力描繪。

對太監來說,自卑並不是一件壞事

自卑具有兩面性,自卑心態向下發展對人造成負面消極影響,太監群體因為慘遭閹割而備受生理上的痛苦與心理上的歧視,又因為自身地位的低下且常常受到欺凌壓迫而使他們備感自卑,這些負面情緒往往會使太監們會不思進取、渾渾噩噩、萬念俱灰,沉迷於酗酒賭博。

然而自卑心態向上發展便會產生積極的作用,自卑可使人對自身產生正確的認識,從而使自己有一個更加明確的定位和前進的目標,從而轉化為無窮的動力。

自卑的積極面體現在太監身上則是奮發向上,以求出人頭地,不再受欺凌和壓迫。而這種不向命運低頭的太監也有很多,如小徒弟努力學得快,學得好,討得師父喜歡,就有『發跡』的希望了」。

又如李連英在做事的時候,那一雙精靈的眼睛卻把什麼都看在肚裡,又記在心裡。他細心研究安德海以及較次等太監的一切習慣,學做他們的事,準備萬一機會來到時就可以脫穎而出。」可見自卑心態造成的雙面影響,還是取決於每一個具體的太監個人。

太監的內心充滿怨恨

清代太監由於其經歷了生理上的痛苦,心靈上的歧視和主人以及上級無情地壓迫和盤剝,使得他們的內心往往充滿凄苦和怨恨,而日復一日的工作和封閉森嚴的禁宮生活使得他們的心態愈加孤獨。

他們非常忌諱談到自己的身份——太監,對這個身份往往充滿了怨恨與憤懣,在他們看來太監兩字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他們也不忍回想起自己當初被閹割送入宮的過程,那段痛苦的回憶,是他們決不願再想起和提及的,因為一想起來,心就像挨針扎一樣疼啊!然而這種根深蒂固、刻骨銘心的痛苦與怨恨卻註定伴隨他們一生。

自卑、孤獨、暴力和嫉妒:還原一個真實清代太監的內心生活 - 天天要聞

由於自己身份的特殊性與敏感性,以及內心飽受怨恨痛苦的折磨,使得太監們在日常當差與生活中,充滿了不滿與抱怨的情緒。雍正帝曾指出太監當差時表現出的痛苦表情,並對此大加指責:「近來爾太監等私下相聚,未嘗不圖歡笑,及見主上時,便似拘束太苦,全無和顔悅色。」

雍正還指出太監沈自明看似可用,當指使其去撐傘時,「乃差未經手,先已露出愁苦不堪之狀。《清宮二年記》記載小太監在太后身邊伺候時從早到晚,都是滿臉愁容。甚至連太后的吩咐也沒聽清,只得出來後彼此互問,或是求助於宮女。從清代太監的這些動作、語言、神態中,可窺探出他們當差時痛苦、怨恨、麻木、得過且過的心理狀態。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中多數也是不知滿足,時刻處於抱怨、怨恨的心理狀態,例如晚清慈禧養的學戲的小太監便是這樣一種心態:「比如他們會唱戲的,不給他們機會登台,他們一定有怨言,若唱了得不了好,也是有怨言。對於那些因唱戲唱得好而提拔上去的太監,他們往往也不知感恩,還是充滿了怨恨,比如背地裡咒罵太后。

自卑、孤獨、暴力和嫉妒:還原一個真實清代太監的內心生活 - 天天要聞

太監逃亡與其痛苦、怨恨的心態。從康熙時期開始,太監逃亡問題便開始出現,嘉慶以後,太監逃亡現象便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逃亡的人數,逃亡的次數都呈上升趨勢。逃亡的人數從乾隆五十七年到五十八年佔總人數的0.8%,到嘉慶四年到五年的1.6%,再到道光五年到六年的2.9%。逃跑的次數也從康乾時期的一次兩次上升到嘉慶時期的三、四、五次已是常見,而到了道光時期甚至有了逃跑八九次的情況發生。

縱使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嚴苛的對太監逃亡的懲罰措施,也並不能減少太監逃亡的現象。究其原因,這與清代太監們無聊、壓抑的生活,痛苦、怨恨的心態密不可分。下層太監長期處於被壓迫、被責打的狀態,這對其心理和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使其產生怨恨、痛苦、逃避的心理,為了躲避責打,或是憧憬宮外的自由生活,亦或是不堪繁重的差使,他們紛紛選擇逃亡,遠離這個是非之地。然而天下之大卻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他們終究躲不過內務府和地方的追捕,被抓獲的太監在遭受責罰之後仍要繼續當差,其中又有大部分人謀劃著下次的逃跑。

太監的生活充滿孤獨

《老太監的回憶》曾有這樣一段記載說太監群體中有條件和能力者都熱衷於養狗,這與他們孤獨的心態有較大聯繫。書里是這樣解釋太監喜養狗這一現象的原因:「太監每日供奉差使於上,提心弔膽,整年整月不一定何時得出宮洒脫一兩次,人生苦之已極。每日下班時,先逗逗小狗,說些犬話,一切苦惱也就都消釋無有了。」

對於下層太監來說進了宮便再難回家了。縱使家人可以探望,但是時間、地點都有限制,且旁邊還有人監視,這使得他們僅有的親情慰藉也被打了折扣,內心的凄苦孤獨也越來越沉重。除了養狗,他們也會養油葫蘆,或是千方百計的尋找著一些能排解孤獨和寂寞的小玩意兒。

自卑、孤獨、暴力和嫉妒:還原一個真實清代太監的內心生活 - 天天要聞

正如《宮女談往錄》里榮兒所總結的那樣:「宮裡的人,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斷子絕孫的太監、一是混吃等死的老寡婦。他們都是無聊到了極點,千方百計地找尋寄託,但無論如何也排遣不了那種不幸的寂寞,於是到各處揀選玩物。」可見他們內心的苦悶與孤獨。

大多數太監都是極度自私

由於絕大部分太監是年幼閹割,自幼身體便有缺陷,使得他們更容易形成自私的心態。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所有在器官上有劣勢的孩子,都很容易捲入和生活的戰爭,其社會情感因此受到抑制;這些人傾向於一種性格模式,他們總是很關注自己,以及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影象,而不在意他人的利益。

雖表現形式不一,但多數太監呈現出自私的心態,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利益與想法,表現最明顯的是極強的控制欲與佔有慾。太監娶妻現象自古就有,清代也不例外,特別是到了晚清時期這一現象更為普遍。而太監夫妻的結合多數不是出於你情我願,大部分女性嫁給太監多是被指婚,或是被賣給太監為妻的,不過也不乏貪圖富貴甘願嫁人的。


太監們娶妻納妾之後,對妻妾的控制和佔有表現的更為明顯與激進,他們極力想將妻妾們栓在自己身邊,時刻監視她們的日常舉動,太監雖不能人道,而性情奇妒,對其妻妾之防閑,更甚於常人。既不許其單獨歸寧,又不許與男子接觸,稍不如意,即鞭撻隨之,故婦人畏之如虎,因此太監妻妾幾乎沒有有紅杏出牆之事。

慈禧身邊侍奉的宮女榮兒便被慈禧指婚給了給光緒梳頭的劉太監,她曾提及做太監妻子的不易:「因為太監心毒,沒度量,嫉妒心最強,又心眼多,而且盡歪心眼。書中是這麼記載的:老劉平常絕不讓我跟男人說話,更不許我上街,也不許我走親戚串街坊我就像在盒子里生活一樣。」

太監嫉妒心特強,痴迷暴力手段

有關太監們謀殺傷人的記載也時常見諸史料。雖然當事人作案時的心理狀態我們無從了解,但這與他們的極端心態必然有較大的聯繫,生理上有缺陷的太監,他們的情緒存在不穩定性且對外界的反抗情緒強烈,與外界發生衝突時,其往往產生極端的心態,採取極端的方式來解決。例如:小德張曾把逃跑的姨太太「大卸八塊,裝入皮包,埋於郊外」。李連英在慈禧諮詢他如何懲罰不小心梳掉她頭髮的太監時,李給出的建議是「何不打死」。另外,清代太監與家人產生矛盾,謀殺家屬,與他人鬥毆,將他人毆打致死的事件時有發生。


這些極端的、瘋狂的行為,都是由於內心的期望值與現實情況產生了巨大的落差,使其心理失去了平衡,產生了極端心態,以至於他們認為自己只能採取激進的方式來維護自身利益。

工作中慵懶散漫

與電視劇里活靈活現太監角色完全不一樣,真實的清代太監工作中都是慵懶散漫的,能少干一點好一點。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帝指出巡幸時本應太監搬運行李,但由於太監懶惰散漫,竟然把這個活轉交給牽駱駝的運輸人員,任憑他們隨意搬動。雍正曾對太監日趨滑懶這一現象提出了解決措施,即差別對待勤勞者和懶惰者:

遇朕有恩賞之處,亦要分出等次。其當差勤謹之首領太監,可分別頭二三等賞賜。至狡猾懶惰者,不但不必入等,竟不必賞,令其自知愧懼,常思學好習勤,勉力當差,庶幾太監等勞逸均勻,風俗漸次整頓。

然而這些措施並不能根治懶惰。到了乾隆年間甚至出現了看管畫舫齋、得性軒的太監連續十幾日未曾打掃,致使失竊後良久才被發覺的情況。總之他們是想盡辦法讓自己少干點累活,遇到主子令其跑腿時,地位高一點的太監便會指使低等太監前去跑腿,如慈禧讓太監小周前往李連英處送菜,小周便因懶惰以及擔心雨淋濕蟒袍,便在殿外把菜交給不穿蟒袍的做粗活的太監給李連英送去,被慈禧發覺後便挨了十板子。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