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弒兄殺弟的不肖之子,李淵為何不鎮壓、卻順水推舟地接受了?

2023年01月01日22:19:15 歷史 1420

面對弒兄殺弟的不肖之子,李淵為何不鎮壓、卻順水推舟地接受了? - 天天要聞

舊唐書》中有記載:李世民聯合好友、晉陽宮副監裴寂,請李淵喝酒,安排兩名宮人服侍醉酒的李淵。這晉陽宮是隋煬帝的行宮。李淵和兩名美人的風流罪過,就成了「私奸宮人」,在任何朝代都是不赦之罪。這樣一來,李淵只好起兵謀反了。

造反這樣的大事都是被人推動,李淵的性格可見一斑。到玄武門之變以後,李淵聽說兩個兒子被另一個兒子所殺,首先想到的不是怒髮衝冠、揮刀斬罪人,而是先保全自己。

面對弒兄殺弟的不肖之子,李淵為何不鎮壓、卻順水推舟地接受了? - 天天要聞

看到尉遲敬德鎧甲持矛到來,李淵十分吃驚,但並沒有亂了手腳,而是問:「是誰在叛亂?你來這裡要幹什麼?」(《資治通鑒》的原文是:「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面對全副武裝的來人,還是以「卿」相稱,先拉近的了彼此距離、弄清局勢,再做決定。

尉遲敬德是李世民的人,就是上一篇《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為何要殺忠誠的部屬房玄齡杜如晦》中被李世民派去威脅房玄齡杜如晦的那個人。他當然知道該怎麼回答:「太子和齊王造反了,秦王已經殺了他們,又擔心陛下您受到驚動,派我來保護您。」(原文是「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

面對弒兄殺弟的不肖之子,李淵為何不鎮壓、卻順水推舟地接受了? - 天天要聞

李淵聽了這話,並沒有馬上做出反應,而是轉過頭來問身邊的裴寂:「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該怎麼辦?」是沒想到「太子齊王作亂」,還是沒想到秦王「舉兵誅之」?李淵可沒有明確說出。

裴寂就是和李世民合謀促成李淵起兵的那個「晉陽宮副監」,與李世民有著長期的「革命友誼」,他的態度不言而喻。李淵身邊的另外兩個人,蕭瑀陳叔達也大罵建成元吉,歌頌李世民「功蓋宇宙,率土歸心」,建議李淵「處以元良,委之國務」。

面對弒兄殺弟的不肖之子,李淵為何不鎮壓、卻順水推舟地接受了? - 天天要聞

尉遲敬德的武力脅迫,裴寂、蕭瑀、陳叔達的一致意見,讓李淵清醒地意識到:李世民已經掌握了輿論和武裝。在短時間內、小範圍內,李淵未必能與李世民抗衡,更不用說「調兵鎮壓」了。於是他識時務地、順水推舟地回答:「好啊,我早就想這麼做了。」(「善!此吾之夙心也。」)

接下來李淵下令,「諸軍並受秦王處分」,又遣散了「東宮」「諸將卒」。然後父子相見,抱頭痛哭。幾天後立李世民為皇太子,「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自己僅僅保留了知情權。

到這時候為止,李淵還是皇帝,李世民僅僅是太子。如果李淵下定決定「調兵鎮壓」、處分李世民、替建成元吉報仇,他還是有機會成功的。

不過我們替李淵算算家務賬:建成世民元吉之外,還有兩個早死的兒子玄霸、智雲,再接下來就是不到十歲的李元景、以及更年幼的元昌元亨元方元禮等、以及還沒有出生的兒子們了。

面對弒兄殺弟的不肖之子,李淵為何不鎮壓、卻順水推舟地接受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調兵鎮壓」李世民,父子相爭、兩敗俱傷就不用說了,而帝國接班人的問題,又如何解決?李淵已經六十歲了,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再培養十來歲的小孩子?

李世民敢於發動玄武門之變,也是算過這筆賬的:殺了建成元吉,自己就是李淵唯一的選擇。

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到了,李淵除了接受事實之外,別無選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 天天要聞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12日,黑龍江省檔案館舉行慶祝「6.9」國際檔案日暨檔案開發成果公布發布會,現場《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檔案開發成果《清代黑龍江戶口檔案選編》、《鄂溫克族滿文歷史檔案譯編》首發,該資料也填補了國內外史料研究的空白。為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黑龍江省檔案館依託特色館藏,持續發力檔案價值挖潛,成功...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文章不收費!但含廣告解鎖,幾秒後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1942年,晉察冀軍區的某家農戶里,游擊隊隊長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滿面地沖著對面的人舉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