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在人民大會堂,鄧小平接受了外國女記者的採訪,這位女記者可是個厲害角色,她向鄧小平提的每一個問題都是那麼尖銳刻薄,回答時稍有疏忽就會被逼入尷尬的境地,然而,每個問題鄧小平都回答的輕鬆自如。
但是,這位女記者好像是故意來與鄧小平作對的,不把鄧小平刁難住她絕不甘罷休。
在談笑間,她突然話題一轉問鄧小平為什麼一直是二把手,這個問題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頭冒冷汗,鄧小平想都沒想,笑著說了一句話,女記者頓時心生欽佩。
那麼,鄧小平是究竟是怎麼回答的呢?
再次出山後的鄧小平
鄧小平於1977年當選為中共副主席,成為黨中央的核心領導人。
鄧小平上任後,為了中國儘快發展起來,首先要做的就是儘快讓中美關係正常化,穩定國內外形勢。
1978年期間,鄧小平針對中國領土和主權問題,與美國政府展開了多次的談判,中美兩國在這些問題上終於達成一致,於同年年底正式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979年1月1日,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
中美兩國恢復正常往來之後,鄧小平又迅速把重點轉移到了國家的經濟建設上。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鄧小平力排眾議,毅然決然的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
隨後,針對香港回歸的問題,香港總督麥理浩對鄧小平準備要實行新政策「一國兩制」欽佩不已,並誇讚這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舉措。
隨後,麥理浩明確表示香港確實是中國的一部分,英國願意把租借了多年的香港還給中國。
鄧小平在引領中國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道路上,大膽的指出,要想把國家的經濟發展起來,就必須把中國的大門敞開,對外開放,吸引國外的資本進入國內市場。
但是,我們不能一味依靠外來資金技術,而是要學習外來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再結合我們國家自己的國情,這樣才能讓中國真正發展起來,能夠長遠的走下去。
法拉奇要採訪鄧小平
中國的改革開放舉措,在世界上引起了關注,義大利記者法拉奇對提出這個舉措的人----鄧小平,產生了濃重的好奇心,她想要採訪他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說到這位女記者奧莉婭娜·法拉奇,她可是20世紀最著名的新聞記者,她成功採訪過不少國際上的政要人物,例如基辛格、西哈努克、海珊、阿拉法特、甘地等等。
她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被公認為是「世界政壇採訪之母」。
但因為法拉奇的在採訪時提出的問題大部分都非常的犀利,甚至有些刻薄,所以很多國家的政要們都對她是敬而遠之。
法拉奇曾經兩次申請想對鄧小平進行採訪,卻均未如願。
但法拉奇卻並未甘心,繼續尋找採訪鄧小平的機會,她發過誓,一定要實現自己這個夙願。
1980年,義大利總統佩爾蒂尼定於9月到中國去訪問,法拉奇聽說後很是興奮,因為她的父親與總統佩爾蒂尼是多年老友,她本人與佩爾蒂尼也很熟悉。
於是,她去請總統幫忙,讓總統把自己推薦給中國方面,為了拿到獨家新聞,他請求總統只推薦她一個人,同時不要把自己採訪鄧小平的消息透漏給其他義大利記者。
總統佩爾蒂尼沒有拒絕法拉奇的請求,因為她不僅僅是自己的好友的女兒,而且還是世界級的著名記者。
於是,總統親自給中國大使館打了個電話,介紹了法拉奇的情況,並著重強調說,法拉奇非常讚賞中國在國際問題上的觀點,對中國很友好,希望中方能夠同意法拉奇對鄧小平進行採訪。
中國外交部新聞司隨後馬上把這個情況向鄧小平做了請示彙報。
鄧小平同意接受採訪後,法拉奇隨後接到了中方發來的採訪邀請。
法拉奇興奮極了,她的簽證辦好後,立即動身,於1980年8月18日到達了北京。
法拉奇的確是一位非常敬業的記者,當初她剛剛萌生採訪鄧小平的念頭時,就開始收集與新中國相關的一些歷史資料,對鄧小平的所有情況都進行了詳細的了解。
她還沒有對鄧小平進行採訪,就已經與世界上十幾家大報社簽訂了供稿合同,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世界輿論對她採訪鄧小平的新聞是非常感興趣的。
由於法拉奇供稿的這些報紙,不光是義大利的報紙,還有不少西方其他國家的報紙,所以她在採訪是準備使用英語,於是,中國外交部就請了中國著名的翻譯專家施燕華來為她做翻譯。
鄧小平與法拉奇
1980年8月21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法拉奇的採訪。
初次見面,法拉奇可能是為了拉近與鄧小平之間的距離,她坐定後,沒有馬上直奔主題進行提問,而是先聊起了家常,氣氛很輕鬆。
兩人聊著聊著,法拉奇突然話鋒一轉,問道:「鄧先生,改革開放將國外的資本引入中國,這一定會涉及到私人投資的問題,那麼,在不久的將來會不會在中國滋生出小資本主義?」
鄧小平笑著回答說:
「中國的建設方針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是以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
不管引進多少外資,它占的份額都不會太多,對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吸收外國資金和技術,或者有外國人在中國建工廠,這隻能算是我們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補充。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也避免不了會有一些資本主義腐朽的東西混雜進來,但也並不可怕。」
法拉奇聽完鄧小平的話,讚許的點了點頭。
緊接著法拉奇又問:「我幾年前來過北京,那時隨處可見毛主席的像,可是我這次來北京,只看到在天安門有一副,我想知道,下次來北京我還會看都毛主席像嗎?」
鄧小平好像猜到了法拉奇在想什麼,於是嚴肅的說道:「毛主席的像,會永遠保留下去!不管你什麼時候來,都可以看到!」
隨後法拉奇又問了一些比較輕鬆的問題,鄧小平回答的也非常隨意。
當就在這時,法拉奇出其不意的拋出了一個非常犀利的問題:「鄧先生,像您這樣能力和才華都這麼出眾的人,為什麼一直在二把手的位置上呢?」
法拉奇這個刁鑽的問題讓一旁的翻譯施燕華和在場的工作人員,感到一絲緊張,這個法拉奇真是名不虛傳,難怪基辛格在接受了她的採訪之後感言道:「接受法拉奇的採訪,是我一生中做的最愚蠢的一件事!」
然而大家都多慮了,此時只見鄧小平笑著說:「可是我現在的職位對我的工作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啊!」
鄧公隨意輕鬆的回答,頓時化解了現場緊張的氣氛。
鄧小平的話不長,但是卻充分的表現出他對官職的高低根本就沒在乎的,他在乎的是,無論在什麼職位上,只要能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就可以。
停頓了一下,鄧小平又接著說:「為了讓中國發展的更好,我和一批老同志準備退居幕後,扶持更多年輕的同志來管理這個國家,這樣的中國才更有發展前途。」
法拉奇採訪過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可是像眼前這位為國家做了一輩子貢獻,最後主動讓賢給年輕人的國家領導人,她還是第一次見。
法拉奇對鄧小平的敬意在不知不自覺中又增加了幾分。
忽然她腦子裡又閃出一個念頭,她現在很想知道這位可敬的中國領導人怎麼評價他自己。
面對這個問題,鄧小平很認真的回答道:「我這一生可以說是對錯參半吧,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這一生我問心無愧的。」
法拉奇讚許的點了點頭。
鄧小平與法拉奇從始至終一直交談的非常愉快,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吃飯的點兒,但是法拉奇卻還是興緻勃勃的,似乎還有許多話要說要問。
此時鄧小平拍拍肚子,幽默地說道:「一到吃飯的時間,這肚子就開始鬧革命了!」
稍作停頓,他又補充道:「看來你還有問題要問我,那就這樣吧,我們再重新約個時間,你接著問,我接著答。」
法拉奇確實覺得還有些問題想問,她正暗自遺憾,沒想鄧小平又給了她一次採訪的機會,她簡直有些喜出望外了,高興的差點兒跳起來。
說實話,她太喜歡與這位睿智又不失幽默的老人交談了,於是,鄧小平的話音剛落,她趕緊應道:「 OK! OK!」
8月23日上午,法拉奇又對鄧小平進行了第二次採訪。
這次談話的內容,法拉奇主要是圍繞毛主席和國際形勢來進行提問的,她的提問依然是那樣的尖酸刻薄,但是鄧小平把每個問題都回答的天衣無縫,合情合理,而且沒有一句廢話。
第二次採訪大概持續兩個小時,採訪結束時,鄧小平主動伸出手與法拉奇握手告別,並笑著問法拉奇:「怎麼樣,你看我這次考試能得多少分?能及格嗎?」
法拉奇看著這位和藹可親,又不失幽默的老人,激動的說道:「滿分!滿分!今天的採訪,簡直是太精彩了!」
就這樣,在歡樂的氣氛中,法拉奇結束了對鄧小平的全部採訪。
完成採訪後,法拉奇馬上回到酒店開始整理採訪稿件。
她整理的非常仔細,一段錄音她要反覆聽好幾遍。
對於自己不大明白的詞句,她會認真的向翻譯人員請教。
稿件整理完成後,她又認真核對了兩遍,確定無誤後,才進行了發表。
法拉奇對鄧小平的採訪內容一經發布,就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同時對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讓改革開放開展的更加紅火順利。
結語:
鄧小平從來都是說到做到,在他接受法拉奇採訪的一年後,他真如採訪時所說,從國家核心領導人的職位上退了下來,把領導人的職位讓給了比自己年輕的人。
但是他卸任之後,卻並沒有回家安享晚年,而是繼續在為中國尋找著強國之路。
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他經常會提出一些寶貴的建議。
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國家功臣,而是一心為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