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病重期間,他特意把小平同志和王洪文叫到了身邊,淡然地問他們說:「我死後中國的前途吉凶如何?」
王洪文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全國人民一定會繼承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團結一致,將革命進行到底。」
鄧公則說出了毛主席的擔憂,簡短概括起來就是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毛主席微笑著說道:「英雄所見略同!」此後鄧公受到毛主席的重用。
►聯合國大會上的傲然表現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4年,應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為研究原料和發展問題,聯合國決定召開第六屆特別會議。得到會議召開信息的毛主席陷入了沉思,本來周總理是最好的人選,可是因為身體原因不宜遠行,王洪文明顯不堪大任,此次毛主席指派復出不久的鄧小平前往出席會議。
1974年4月6日,鄧小平率中國代表團前往美國紐約。在大會發言中,鄧小平全面闡述了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的理論以及中國的對外政策,嶄新的形象、犀利的言辭引起了各國代表的強烈反響和熱烈歡迎。
鄧小平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屬於並將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即使中國強大了,也永不稱霸。前聯合國副秘書長陳健:小平同志的講話很有氣魄,沒有哪個國家的領導人有這樣的氣魄和在大會上做這樣的宣布,所以他的講話受到了全場長時間的熱烈鼓掌,所有聽會的代表都站起來熱烈鼓掌。
有媒體評論說,這個站在聯合國講台上的小個子中國人,不僅代表著新中國的形象,還是周恩來總理的一個「最好的代理人」。
►臨危受命
1974年 10月 18日 ,四屆人大召開前夕,在武漢修養的毛主席命秘書回京後向周總理轉達了自己的意見,一是總理還是總理,四屆人大的籌備工作和人事安排問題要總理和王洪文一起管;二是建議鄧小平任黨的副主席、第一副總理、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
1975年1月8日至10日,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周恩來主持了這次會議,毛澤東因在長沙養病,沒有出席。全會根據毛澤東的提議,追認鄧小平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鄧小平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爾後,通過1975年1月的中共中央1號文件、中共十屆二中全會、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迅速完成了組織手續和法律程序,使鄧小平擔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毛澤東選擇了鄧小平,又一次把鄧小平推到了黨、政、軍主要領導工作的第一線。
►幸不辱命
1975年初毛澤東起用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對各個方面進行整頓。鄧小平從整頓鐵路入手,1975年3月5日,由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加強鐵路工作的決定》,調整各鐵路局領導,逮捕了一批破壞運輸的派性分子,整頓鐵路運輸秩序,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確保運輸安全正點,鐵路運輸狀況好轉。鐵路問題的解決,促進了工業生產的回升。
接著,鄧小平整頓鋼鐵工業,冶金部更換了一批企業領導,反對派性,落實政策,健全制度,提高了鋼鐵產量。1975年下半年,鄧小平又開始整頓軍隊、軍工、科技、教育、農業等領域。重點整頓軍隊的腫、散、驕、奢、惰,整頓軍工的產品質量,落實農村經濟政策,強調區分家庭副業與資本主義的界限,允許社員從事養豬等副業,並落實農業幹部政策。經過全面整頓,經濟狀況趨於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