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2022年11月03日18:43:18 歷史 1449

1937年,在延安的美國醫生馬海德向周總理提出一個要求:我可以加入中國國籍么?

周總理聽完後,無奈地說:現在還在抗日,我沒有辦法答應你這個請求。但新中國成立之後,我一定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馬海德再次找到周總理,想要申請加入中國國籍。周總理也沒有食言,立刻批准了馬海德的請求。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

在之後的開國大典上,馬海德還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要知道,能登上天安門城樓的,都是對黨和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那麼,馬海德是何人呢?為何能享受如此殊榮?更讓人意外的是,馬海德居然還和毛主席一起打過麻將,並讓毛主席苦惱地說:能不能別再打「十三不靠」了。

與毛主席打麻將

那是在陝甘寧地區的時候,當時毛主席因為工作繁忙,患上了肩周炎。馬海德曾盡心儘力地為毛主席醫治,但一段時間之後,毛主席病情並沒有好轉。

醫術高超的馬海德也意識到,這不是僅靠醫藥能夠治好的,必須要多加活動來輔助治療。那用什麼方法呢?馬海德最後想到了打麻將。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與馬海德

對中國文化熱愛的他,早早就學會了打麻將。於是,就讓毛主席沒事的時候多和自己打麻將來活動手臂。

在打麻將期間,也發生了一件比較有意思的故事。當時馬海德專門打「十三不靠」。這個玩法的特點,就是需要捏住別人的牌不放。

打過幾次後,毛主席就打趣地說道:這種玩法沒有學問和講究,你為什麼不能打其他的呢?

馬海德說:我只會這個,其他的不會打。

毛主席又開玩笑地說:以後不許這樣玩了。

馬海德又說道:那我就不和你們玩了。

最後毛主席還是讓步了,接著讓馬海德打十三不靠。打過幾圈之後,毛主席的手臂也確實沒那麼酸痛了。不得不說,馬海德這一招還真奏效。那麼,這馬海德究竟是何人呢?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漂洋過海來到中國

馬海德原名喬治·海德姆,1910年的時候出生在一個美國的工人家庭里。一開始的時候,馬海德的父親其實是在法國鍊鋼廠里打工。

但這裡的老闆很壞,整天都剝削勞動者的價值。所以馬海德的父親漂洋過海來到美國,但即使換了一個環境,馬海德父親的處境也沒怎麼變好,生活依舊很貧困。

所以,馬海德出生後,童年過得也很貧困。但在貧困的環境里,馬海德並沒有自暴自棄,一直在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績非常不錯。

後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卡羅來納大學。他選擇的專業是醫學,打算畢業後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師。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

1931年,馬海德成功畢業,還獲得了博士學位。在畢業之後,馬海德就開始苦思自己的去處。以他的學歷與文憑,進入一所大醫院是很輕鬆的,報酬也是非常高的。

但馬海德並沒有在美國投簡歷,而是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上海。

原來,在上學那段時間裡,馬海德認識了一位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兩人因興趣相同,最後成為了密友,經常無話不談。在這位密友口中,馬海德第一次聽說中國,也對這個偉大過度產生興趣與好奇心。

所以他打算去中國試試,看看有沒有更大的機會。來的中國那一年,馬海德23歲。他在上海開了一間診所,看到那些貧困的中國百姓,馬海德曾多次伸出援手,免費為他們治病。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

這個過程里,馬海德結識了一些進步青年,深刻地了解到中國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本來他打算在這裡待一年就回美國,在了解到這裡的慘劇後,他就打算留下來,為中國人民做些什麼。

之後,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也了解到中國除了國民政府之外,還有另一幫抱著愛國熱枕的人群,也就是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人士。

深受我黨政策感染的馬海德,最終投入到革命的浪潮之中。他的診所,也成為我黨一個秘密聯絡點。因為馬海德美國人的特殊身份,這個診所也為我黨地下工作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而馬海德也沒有閑著,他曾數次在美國的《工人日報》里介紹中國工農紅軍。在看到國民黨如此腐敗不堪時,他也曾發表過揭露國民黨黑暗的文章。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

前往延安根據地

在上海投身革命一段時間後,馬海德也名聲大噪。但馬海德並不滿足與此,他很想到我黨根據地去看看,看看那群無私奉獻的愛國者長什麼樣子,是怎樣生活的。

很快,馬海德就得到了這個機會。1936年春末的時候,我黨向社會各界發出邀請。請一名外國記者與一名醫生來蘇區,實地考察我黨的蘇區的情況與抗日主張。

當時宋慶齡女士找到了馬海德,詢問他是否願意前往。馬海德聽完後,沒有猶豫一刻,就答應了下來。之後,他與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一起來到了西安。

前來接應馬海德的,是一個留著濃密鬍子的軍官。讓馬海德感到意外的是,這名軍官居然精通英語,與他交談起來的時候絲毫不費勁。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宋慶齡

後來,馬海德才知道,這個黑鬍子軍官就是鼎鼎有名的周總理。之後,他在陝北延安開始了診療工作。在空餘時間,馬海德還到處審視我黨根據地的醫療單位,並寫下了許多材料。

之後,馬海德還對延安的醫療事業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建議。這讓馬海德得到了毛主席與周總理等人稱讚。

而為了更好地展開工作,以及加深與陝甘寧邊區聯繫,馬海德最後自學中文與陝甘寧地區的方言。也是在這個時間裡,他將名字改成了馬海德。

在這裡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馬海德被當地的風土人情深深感染。

他曾說:我希望以一個主人翁的身份置身於這場偉大的革命事業里,而不是以客人的身份。

在不久之前,他也確實完成了這個願望,成功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主義者。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

毛主席對馬海德的工作能力特別認可,於是讓他擔任衛生顧問。

而馬海德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工作做得非常不錯。他曾多次在國際上爭取支援,為陝甘寧地區帶來許多急需的醫療資源和藥品。

除此之外,他也很好地保證了我黨領導人的身體健康。

像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就是在馬海德的細心呵護下治好了肺結核。鄧穎超同志的肺結核,是在長征路上患上的。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所以一直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

而在來到延安治好,當地又缺少藥物,所以鄧穎超的病也一直沒有好的辦法。直到馬海德來了之後,鄧穎超才完全恢復過來。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周總理與鄧穎超

而馬海德的治療手段也特別有意思,他讓鄧穎超找一塊床板,然後放在院子里,然後躺在上面曬太陽。

起初鄧穎超也不怎麼相信這種方法能治好病,但在嘗試幾次後,沒想到病真的好了。

除了鄧穎超之外,鄧穎超的丈夫周總理,也曾得到過馬海德的悉心照顧。

因此,他和周總理夫婦結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時常在一起聊聊心事。

一次,馬海德找到周總理,說:我非常熱愛這個國家,我能不能加入中國國籍呢?

面對馬海德的要求,周總理笑著說:我們現在還沒有建立國家,等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我肯定會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周總理

聽到這句話的馬海德特別興奮,工作也變得更激情起來。

喜結良緣

除了為我黨領導人看病之外,馬海德還經常為陝甘寧邊區的百姓服務。在這個過程里,馬海德也尋找到自己一生的摯愛周蘇菲

周蘇菲當時號稱「延邊第一美女」,一次因為身體不舒服,找到馬海德看看是因為什麼。也是這次相遇的經歷,讓馬海德喜歡上這個姑娘。

問診的時候,馬海德極力壓制著激動的心情。在問診結束之後,就急忙向人打聽周蘇菲的消息。

後來經過了解,馬海德知道了周蘇菲的身世。她在老家的時候,父母為她包辦了一場婚禮。也不管周蘇菲是否願意,就急著將她給嫁出去。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與周蘇菲

周蘇菲是個進步青年,不想再被傳統糟粕禁錮自己的人生,於是毅然的逃到了上海。在這裡,她接觸到革命,在19歲的時候來到了延安,並長住下來。

再後來,就是遇見馬海德的事情。馬海德知道周蘇菲嚮往自由,不喜歡被約束,所以也沒第一時間就表達愛意。

後來,馬海德找到了一個機會。那是在1940年的除夕舞會上,馬海德向周蘇菲發出了跳舞邀請。風度翩翩的馬海德,在跳舞過程中讓周蘇菲對其產生了好感。慢慢的,二人就暗生情愫,最終走到了一起。

之後,二人生下了一個兒子,毛主席與周總理等人都來為他祝賀。結婚之後的馬海德,也沒有鬆懈,反而對工作更加認真。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與周蘇菲

1942年的時候,他以「主人翁」的身份接待了白求恩、巴蘇華華勒等外國醫生,並幫助他們在抗日根據地展開工作。

而馬海德本人也沒有閑著,僅1944年到1947年,他就前後接待了4萬餘名病人。

拒絕特殊待遇

抗日戰爭勝利後,馬海德曾在報刊上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內戰陰謀。不久後,又開始投入到本職工作之中。在馬海德這樣的醫療工作者幫助之下,我們最終贏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新中國成立後,馬海德被任命為政府衛生部的顧問。之後,他又如願以償的加入中國國籍。在擔任衛生部顧問的這段時間裡,馬海德任勞任怨,工作做的非常不錯。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

當時,衛生部打算給外國專家漲工資,名單上也有馬海德的名字。馬海德知道後,就表示自己不需要。他說自己是中國人,並非外國專家。

1953年,我國組建了皮膚性病研究所,計劃徹底消滅性病。他和一眾專家先後來到了內蒙古、雲南、貴州等地,為消滅疾病做出非常卓越的貢獻。

在動蕩的那些年頭裡,馬海德遭到過迫害,但從來沒有動搖為人們和國家付出的決心。

期間,曾有人勸馬海德離開這裡,回到美國,但被馬海德拒絕了。事實上,馬海德有無數個機會走,像1962年的時候,他曾帶著一家人回到美國探親。臨行前,陳毅還親自給他踐行。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周蘇菲

馬海德打趣的說:陳老總,你是害怕我一去不復返么?

陳毅笑著說:當然不是,我還要給你接風洗塵呢。

後來馬海德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後,很快就回到了中國。

他之所以堅定的留在這裡,是因為熱愛這裡,已經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

1988年,馬海德在自己最愛的土地上逝去了,臨走之前,他還心心念念著醫療事業,說再給自己兩年,說不定能夠打敗麻風病。

周總理:將來新中國成立了,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 天天要聞

馬海德與家人

得知自己老伴還有遺願沒有完成後,周蘇菲曾拿出養老用的四萬美元成立了馬海德基金會,為攻克麻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幫助。

總的來說,馬海德是一位非常偉大的革命戰士。他對中國有著長達半個世紀的無私奉獻。這樣的精神與付出,是值得我們去銘記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