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以後,韓國發起過一場「國語純化運動」。當時的韓國當權者為提升民族自信心,實現文化上的獨立,曾經多次採取措施,逐步廢除了日文和漢語在正式場合中的使用。
然而,時隔七十多年後,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卻仍舊保留著漢字的標註,這是因為韓國人一直把漢字當成類似「拼音」的標註在使用。
原來,我們如今見到的韓文,其實是一種表音文字,它出現在漢字傳入朝鮮半島之前。
不過由於自漢代起,中國漢字就已經成為了古朝鮮的上層「官方文字」。所以我們如今見到的這種韓文,真正得到發展的時間還太短,太不完善。
假如沒有漢字的標註,這種簡陋的「表音文字」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比如「同音字泛濫」,給人名的識別造成困難,甚至還會鬧出笑話。
韓國人想要實現在文化上的獨立,想要「去漢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文化」是一個非實體的抽象概念,它必須以語言文字為載體。
不巧的是,古代朝鮮的歷史文獻全部是由漢字書寫而成。強行廢除漢字,直接導致韓國人看不懂他們自己的古書,這也給文化的繼承帶來了不便。
對於韓國人堅持「廢除漢字」的行為,中國網友往往持以嘲諷的態度,不過我卻認為,大家應該給予他們一些同情。
因為韓國人當年搞「國語純化運動」,一開始並不是針對漢字,而是針對日語;他們最想廢除的其實不是漢字,而是日語。
而且韓國廢除漢字」也不是因為有多麼討厭中國,而純粹是因為被日本統治了50年後,又當了美國人的孫子;心底一口悶氣無處發泄,只能通過這種形式找回民族自尊。
下面,讓我帶大家回顧一下漢字在韓國發展的歷史脈絡,看一下它過去為什麼對古朝鮮那麼重要,後來又為什麼被廢止的,以便讓大家更好地認識這個問題。
一、漢字在古朝鮮的發展
根據古代史書介紹,中國與古代朝鮮的交往,最早始於商代。武王伐紂之後,紂王的叔父箕子,曾經帶著一部分商人遷移到了朝鮮半島。
與此同時,他也把中國的《連山易》、《歸藏易》和漢字,也傳到了當地。後來到了秦朝末年,因為楚漢戰爭,又有一批人遷到了半島。
漢武帝在朝鮮半島建立樂浪郡時,漢文字已經在古朝鮮上層貴族中流行了很多年,並逐漸成為正式的「官方文字」。
古朝鮮人使用漢字有兩種用法:一是直接當官方書面語言使用,二是拿來給他們自己的文字當標註。這種「標註」的方式,事實上就是採用中國古漢語中的「切韻」法,給朝鮮文字做拼音。
但是因為中國的《切韻》採用河洛方言,《切韻》在漫長的歷史當中,也一直不斷發生著變化。傳到朝鮮之後,再在本土自由發展,最終造成了讀音不統一的混亂。
於是在公元1443年(明英宗正統八年),李氏朝鮮又專門找人把它整理出一個官方版本,叫做——「訓民正音」。
李氏朝鮮因為漢字難學,於是把漢字當成「拼音」大力推廣,其目的就是想要削弱漢字在韓國民間的正統地位,從而發展自己民族的拼音文字。
不過因為當時的中國,仍然是東亞文化圈中的領軍者,所以李氏朝鮮儘管大力發展自己的拼音文字,但是漢字的正統地位始終無法被動搖。
二、韓國為何想要廢除漢字
那麼,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韓國人想要拋棄漢字呢?其實這一點我們在前面就已經提到過了,那就是在1945年日本撤出朝鮮半島之後。
日本人從1895年佔領朝鮮開始,一直到1945年戰敗撤出,前後經過了50年的殖民時間。在這50年當中,日本人為了穩固自身的統治地位,曾經禁止朝鮮人使用漢字。
所以二戰結束以後,很多朝鮮年輕人本來就不會使用漢字。後來朝鮮一分為二,南朝鮮改名韓國,又成了美國人在遠東事實上的殖民地,這一點就激發了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
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然而「暴烈」的韓國人根本沒有辦法反抗他的宗主國——美國,所以他們只能在文化問題上,盡量找回自尊心。
這一點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也能得到印證。因為一個人如果極度「自卑」的話,那麼他的外在反而會表現得非常「自大」。
在這種情況下,韓國迫切地想要與中華文化進行切割。他們不但要廢除漢字,甚至還要篡改歷史,顛倒黑白,拒不承認中國曾經是他們的「宗主國」。
但是在韓國發起的那一場「國語純化運動」的最初,他們首先想到的,其實還是要廢除日語在韓國的影響。
日本人的「洗腦」統治,讓韓語變得不純粹了。只是這些韓語中的日文,其實也是用「漢字」寫成的,所以韓國政府順便把漢字也一起「凈化」掉了一部分。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當時的韓國總統李承晚曾經發表《廢止漢字宣言》,想要徹底與漢字說拜拜。結果不出兩年,他就「食言自肥」了。
因為老一輩的韓國人,早已經習慣了用漢字,不用漢字,會給生活造成很多不便,甚至會鬧出很多的笑話,更不要說做文化歷史的研究人員了。
不懂漢字就看不懂古朝鮮的書籍,根本無法實現文化的傳承。那麼,一個以拼音文字為主的東亞古國,想要徹底廢除漢字可不可行呢?從越南的例子來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越南自1885年被法國殖民之後,迅速推廣了一種拼音文字,最後成功取代了漢語。所以假以時日,韓國人也肯定也會和越南人一樣,徹底把漢字拋到腦後。
至於看不懂古書,無法好好地繼承自己的歷史文化,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重要。因為他們的文化,本來就是中華文化的附屬產品,但是他們從來都不想承認這一點。
韓國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非常奇特,那就是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甚至不斷地篡改歷史,編造歷史。
結語
一位西方名人曾經說過:韓國是一個謊言的國度。他們在歷史上曾經長期依附於中國,受華夏文明影響極深,因此他們所有的「文化」符號,看上去都像是華夏文明的副產品。
包括現在韓國國旗上的「太極」圖案,也是以中國傳過去的八卦圖為原型改造而成的。在選擇的韓國,無處不見華夏文明的影子。
一個民族想要文化上的獨立,是理所當然的。廢除漢字的運動在韓國已經搞了這麼多年,現在看起來還沒有完全成功。不過在未來,它可能是會取得成功的。
韓國要不要使用漢字,完全是他們的自由。關於這一點,中國人本來也不用太過關注。但是由於廢除漢字,現代韓國和越南的青壯年人,基本看不懂本國的歷史書。
與此同時,韓國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為了激發年輕人的民族自信心,就不斷地利用謊言去編造歷史、抹黑中國、「偷盜」中華文化,才是一個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