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名字,為何要用漢字標註?沒有漢字標註將鬧笑話

2022年11月01日21:16:29 歷史 1602

二戰結束以後,韓國發起過一場「國語純化運動」。當時的韓國當權者為提升民族自信心,實現文化上的獨立,曾經多次採取措施,逐步廢除了日文和漢語在正式場合中的使用。

然而,時隔七十多年後,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卻仍舊保留著漢字的標註,這是因為韓國人一直把漢字當成類似「拼音」的標註在使用。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名字,為何要用漢字標註?沒有漢字標註將鬧笑話 - 天天要聞

原來,我們如今見到的韓文,其實是一種表音文字,它出現在漢字傳入朝鮮半島之前。

不過由於自漢代起,中國漢字就已經成為了古朝鮮的上層「官方文字」。所以我們如今見到的這種韓文,真正得到發展的時間還太短,太不完善。

假如沒有漢字的標註,這種簡陋的「表音文字」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比如「同音字泛濫」,給人名的識別造成困難,甚至還會鬧出笑話。

韓國人想要實現在文化上的獨立,想要「去漢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文化」是一個非實體的抽象概念,它必須以語言文字為載體

不巧的是,古代朝鮮的歷史文獻全部是由漢字書寫而成。強行廢除漢字,直接導致韓國人看不懂他們自己的古書,這也給文化的繼承帶來了不便。

對於韓國人堅持「廢除漢字」的行為,中國網友往往持以嘲諷的態度,不過我卻認為,大家應該給予他們一些同情。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名字,為何要用漢字標註?沒有漢字標註將鬧笑話 - 天天要聞

因為韓國人當年搞「國語純化運動」,一開始並不是針對漢字,而是針對日語;他們最想廢除的其實不是漢字,而是日語。

而且韓國廢除漢字」也不是因為有多麼討厭中國,而純粹是因為被日本統治了50年後,又當了美國人的孫子;心底一口悶氣無處發泄,只能通過這種形式找回民族自尊。

下面,讓我帶大家回顧一下漢字在韓國發展的歷史脈絡,看一下它過去為什麼對古朝鮮那麼重要,後來又為什麼被廢止的,以便讓大家更好地認識這個問題。

一、漢字在古朝鮮的發展

根據古代史書介紹,中國與古代朝鮮的交往,最早始於商代。武王伐紂之後,紂王的叔父箕子,曾經帶著一部分商人遷移到了朝鮮半島。

與此同時,他也把中國的《連山易》、《歸藏易》和漢字,也傳到了當地。後來到了秦朝末年,因為楚漢戰爭,又有一批人遷到了半島。

漢武帝在朝鮮半島建立樂浪郡時,漢文字已經在古朝鮮上層貴族中流行了很多年,並逐漸成為正式的「官方文字」。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名字,為何要用漢字標註?沒有漢字標註將鬧笑話 - 天天要聞

古朝鮮人使用漢字有兩種用法:一是直接當官方書面語言使用,二是拿來給他們自己的文字當標註。這種「標註」的方式,事實上就是採用中國古漢語中的「切韻」法,給朝鮮文字做拼音。

但是因為中國的《切韻》採用河洛方言,《切韻》在漫長的歷史當中,也一直不斷發生著變化。傳到朝鮮之後,再在本土自由發展,最終造成了讀音不統一的混亂。

於是在公元1443年(明英宗正統八年),李氏朝鮮又專門找人把它整理出一個官方版本,叫做——「訓民正音」。

李氏朝鮮因為漢字難學,於是把漢字當成「拼音」大力推廣,其目的就是想要削弱漢字在韓國民間的正統地位,從而發展自己民族的拼音文字。

不過因為當時的中國,仍然是東亞文化圈中的領軍者,所以李氏朝鮮儘管大力發展自己的拼音文字,但是漢字的正統地位始終無法被動搖。

二、韓國為何想要廢除漢字

那麼,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韓國人想要拋棄漢字呢?其實這一點我們在前面就已經提到過了,那就是在1945年日本撤出朝鮮半島之後。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名字,為何要用漢字標註?沒有漢字標註將鬧笑話 - 天天要聞

日本人從1895年佔領朝鮮開始,一直到1945年戰敗撤出,前後經過了50年的殖民時間。在這50年當中,日本人為了穩固自身的統治地位,曾經禁止朝鮮人使用漢字。

所以二戰結束以後,很多朝鮮年輕人本來就不會使用漢字。後來朝鮮一分為二,南朝鮮改名韓國,又成了美國人在遠東事實上的殖民地,這一點就激發了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

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然而「暴烈」的韓國人根本沒有辦法反抗他的宗主國——美國,所以他們只能在文化問題上,盡量找回自尊心。

這一點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也能得到印證。因為一個人如果極度「自卑」的話,那麼他的外在反而會表現得非常「自大」。

在這種情況下,韓國迫切地想要與中華文化進行切割。他們不但要廢除漢字,甚至還要篡改歷史,顛倒黑白,拒不承認中國曾經是他們的「宗主國」。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名字,為何要用漢字標註?沒有漢字標註將鬧笑話 - 天天要聞

但是在韓國發起的那一場「國語純化運動」的最初,他們首先想到的,其實還是要廢除日語在韓國的影響。

日本人的「洗腦」統治,讓韓語變得不純粹了。只是這些韓語中的日文,其實也是用「漢字」寫成的,所以韓國政府順便把漢字也一起「凈化」掉了一部分。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當時的韓國總統李承晚曾經發表《廢止漢字宣言》,想要徹底與漢字說拜拜。結果不出兩年,他就「食言自肥」了。

因為老一輩的韓國人,早已經習慣了用漢字,不用漢字,會給生活造成很多不便,甚至會鬧出很多的笑話,更不要說做文化歷史的研究人員了。

不懂漢字就看不懂古朝鮮的書籍,根本無法實現文化的傳承。那麼,一個以拼音文字為主的東亞古國,想要徹底廢除漢字可不可行呢?從越南的例子來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名字,為何要用漢字標註?沒有漢字標註將鬧笑話 - 天天要聞

越南自1885年被法國殖民之後,迅速推廣了一種拼音文字,最後成功取代了漢語。所以假以時日,韓國人也肯定也會和越南人一樣,徹底把漢字拋到腦後。

至於看不懂古書,無法好好地繼承自己的歷史文化,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重要。因為他們的文化,本來就是中華文化的附屬產品,但是他們從來都不想承認這一點。

韓國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非常奇特,那就是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甚至不斷地篡改歷史,編造歷史。

結語

一位西方名人曾經說過:韓國是一個謊言的國度。他們在歷史上曾經長期依附於中國,受華夏文明影響極深,因此他們所有的「文化」符號,看上去都像是華夏文明的副產品。

包括現在韓國國旗上的「太極」圖案,也是以中國傳過去的八卦圖為原型改造而成的。在選擇的韓國,無處不見華夏文明的影子。

一個民族想要文化上的獨立,是理所當然的。廢除漢字的運動在韓國已經搞了這麼多年,現在看起來還沒有完全成功。不過在未來,它可能是會取得成功的。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名字,為何要用漢字標註?沒有漢字標註將鬧笑話 - 天天要聞

韓國要不要使用漢字,完全是他們的自由。關於這一點,中國人本來也不用太過關注。但是由於廢除漢字,現代韓國和越南的青壯年人,基本看不懂本國的歷史書。

與此同時,韓國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為了激發年輕人的民族自信心,就不斷地利用謊言去編造歷史、抹黑中國、「偷盜」中華文化,才是一個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