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早提出「四個現代化」?

2022年10月31日18:01:04 歷史 1303

什麼是四個現代化?

誰最早提出「四個現代化」?

根據資料顯示,四個現代化是指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毛主席是第一個提出「現代化」和「四個現代化」概念的國家領導人。

為了讓大家了解歷史真相,更加接近真理,我們來看真實的史料。

誰最早提出「四個現代化」? - 天天要聞

史料一:1954年9月15日,毛主席在《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中指出:

「我國人民應當努力工作,……準備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內,將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經濟上文化上落後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

史料二:1957年2月,毛主席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明確提出:

「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

史料三:1957年3月,毛主席《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再次提到:

「我們一定會建設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

史料四: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主席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節選》中明確寫道:

「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

史料五:1960年3月18日,毛主席在杭州飯店會見尼泊爾首相柯伊拉臘,在會談時說:

「就是要安下心來,使我們可以建設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科學文化和現代化的國防。」

誰最早提出「四個現代化」? - 天天要聞

史料六: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周總理在毛主席的授意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講到:

「現在我國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國民經濟已經全面好轉,並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爭取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周總理同時還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要分兩步走:

「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歷史任務,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可以兩步來考慮: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史料七: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人民大會堂舉行,周總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1964年「兩步設想」戰略。

「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關於史料,就例舉到此。

上述史料,看上去有些枯燥,但是它又很鮮活,向我們釋放了以下重要信息。

1.四個現代化,最早由毛主席提出來,這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2.四個現代化,並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提出來,而是經歷了時間沉澱才完善起來,充分說明事物發展是一步又一步,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原理。

3.毛主席談四個現代化,最早是局限於黨內中高層幹部和少部分外賓,涉及面還不是很廣,所以很多人並不了解。

4.周總理在年度政府報告中,首次公開向全國人民講到「四個現代化」,會後主流媒體大力宣傳,四個現代化才被全國人民熟知。

5.建國後,毛主席在經濟建設方面,為新中國構建了正確的國家戰略,為經濟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6.四個現代化,「專利發明權」屬於毛主席,周總理宣傳推廣有功。

關於四個現代化,到底是誰率先提出來的?曾引發大家的爭論。

各種史料明確告訴我們,四個現代化是毛主席最早在黨內提出來的,周總理在人大會議公開講出來的。

後來,鄧小平也講到這個問題。

1980年4月12日,鄧小平在會見尚比亞總統卡翁達時講道:

「我們現在講的四個現代化,實際上是毛主席提出來的,是周總理在他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出來的。」

鄧小平的原意是說,毛主席才是四個現代化的原創作者,周總理只是向全國人民公開講述了這個重大國家戰略。

但是,在過去很長時間內,有些人故意混淆歷史概念,把「講出來」當成「提出來」,刻意掩蓋毛主席的經濟戰略布局及經濟建設成就。

誰最早提出「四個現代化」? - 天天要聞

毛主席逝世後,華國鋒接棒奔跑,繼續推進「四個現代化」。

華主席曾講過,我們搞四個現代化,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時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

1979年11月,鄧小平在會見美國和加拿大外賓時說道:「就我們國內來說,什麼是中國最大的政治?四個現代化就是中國最大的政治。」

由此可推斷出,華國鋒主政時期,致力於四個現代化的大力推進,不僅延續了國家戰略,也告慰了偉大領袖,為後來的改開事業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

在寒牛出欄看來,這叫衣缽傳承,也叫薪火相傳。

實現四個現代化,是國家發展的總戰略、總方針、總目標,要有連貫性與延續性,需要幾代人接力才能實現,才能把中國建設成具有高度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從這個角度分析,華主席是非常優秀的領導人,沿著光輝大道繼續奮勇前進,接力國家和民族的未競事業,值得人民稱讚與歷史銘記。

有時候,不妄為,就是有為。

誰最早提出「四個現代化」? - 天天要聞

在鄧小平時代,四個現代化又有了新的歷史註腳。

1983年1月,鄧小平提出一個全新的觀點: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特色,成為一個時代的開始。

1983年6月,鄧小平在會見外籍專家時講道:「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

中國式的現代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

1987年4月30日,鄧小平在會見西班牙外賓時,闡述了中國現代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


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三步走與兩步走,二者內涵基本相同,表述略有不同。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二者在時間節點和總目標上,還是有些細微的區別。

「兩步走」,講得很明確:「要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大家要注意時間節點——「在本世紀內」。

也就是說,最遲要在1999年12月31日前完成目標,實現四個現代化,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從1975年至1999年,時間跨度為25年,要通過五個「五年計劃」來實現目標。

「三步走,講得很清楚:「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大家要注意時間節點——「下個世紀中葉」。

也就是說,在2050年左右,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

從時間節點來講,三步走比兩步走,要多用50年的時間。

從總體目標來講,「兩步走」強調國民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要走到世界前列;「三步走」強調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民生活水平。

無論是「兩步走」,還是「三步走」,本質都是為中華民族謀未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關於「四個現代化」的歷史,我們就暫時講到這裡。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平台機構,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寒牛出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由於加拿大堅持推出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宣布,不會推遲向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數字服務稅自6月30日生效。美國一直反對加拿大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並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 天天要聞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在剛剛閉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運動會足球比賽暨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組、女子組比賽中,解放區七百間小學男子足球隊、豐澤園小學女子組經過六輪角逐,雙雙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這是解放區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強力推進校園足球運動的...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 天天要聞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中新網瀋陽7月3日電 (記者 韓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16名香港培僑中學學生7月2日走進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重溫歷史。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培僑中學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有20餘名校友報名參加志願軍。當天,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學生們重走校友報國之路,...
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為什麼放過了李隆基? - 天天要聞

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為什麼放過了李隆基?

提起唐朝,安史之亂是個繞不開的轉折點,經此一役,盛唐開始走下坡路。叛亂爆發時,安祿山帶著叛軍主力直撲洛陽、潼關,這兩個地方是長安的門戶,拿下就能長驅直入。很快洛陽失守,但潼關地勢險要,高仙芝、封常清帶兵死守,叛軍攻了很久都沒拿下,甚至一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