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這一俗語道盡了婚姻生活的無奈。世間的紅男綠女在熱戀時,或許都不會料到還有撕破臉皮的那一天。從古至今,能做到同甘共苦,不離不棄的都是少數,就算你是名門之後,就算你是才子佳人,最終都逃不過至親至疏夫妻。
今天要介紹的這對怨偶,梁從誡、周如枚夫婦,就經歷了青梅竹馬到勞燕分飛的遺憾。
01琴瑟和諧
梁從誡出身世家,父母是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生在知識分子之家,梁從誡從小耳濡目染,接受到了當時最好的教育。長大後的他,一表人才,滿腹經綸,是當時有名的青年才俊,很多姑娘都曾在閨中聽過他的美名。周如枚,周培源之女,從小接觸新式文化,聰慧的她,逐漸出落成一個才華橫溢的大姑娘。
梁思成、周培源二人交情深厚,都是文化圈的名人,兩家人常常結伴出遊、聚會,關係密切。就這樣周家小姐也就認識了梁家少爺,一來二去,雙方就暗生情愫,算得上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情分。在那個時代,周、梁二人這樣有感情基礎,自由戀愛的夫妻是很少見的。
更加難得的是,兩人的感情得到了雙方父母的支持,在他們的撮合下,這對有情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林徽因對這位兒媳婦評價頗高,稱她是難得的才女。周培源對女婿也是青睞有加,認可他的才華和性情。婚後的兩人,感情一度相當甜蜜,梁從誡外出工作,周如枚在家相夫教子,家中被打理的井井有條。如果一直這樣過下去,該有多麼幸福啊,然而世事難料。
02突發巨變
特殊時期,悄然到來,梁思成遭到了批判,梁從誡受到影響,被下放到了農場改造。一家人沒了生活保障,周如枚舉步維艱,不知道該如何救助丈夫,養育孩子。出於世俗的考慮,害怕受牽連,為了自己也為了兒子,周如枚向梁從誡提出了離婚。
在最需要人安撫的時候,梁從誡遭遇了親人的背叛,從現實考慮周如枚的做法雖然絕情,但可以理解,從感情角度來說,周如枚的做法就是讓他失去了一切慰藉。後來兩個人的兒子,也從梁鑒改名為周學兵。而周家人對女兒的做法也沒有什麼異議,默認了他們婚姻的破裂。
03往後人生
此後的兩個人,彷彿平行線上的兩道直線,再也沒有相交的時候。周如枚遇見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謝榮,我國麻醉科著名醫生。對方很喜歡周如枚,相識不久就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因為自己的兒子周如枚曾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答應了謝榮的追求。婚後兩人育有一女,日子過得還算溫馨。遺憾的是,1980年周如枚因病去世,沒看到女兒長大成人。
至於梁從戒下鄉改造多年後,終於迎來了平反,他返回北京生活,一切回歸正軌。後來他經人介紹認識了一位中學老師,兩人結為夫妻,過著平靜的生活。多年後梁從誡表示自己從沒怪過周如枚,知道那是不得已的選擇,她也一定很痛苦。時局動蕩,人心複雜,現實的壓力改變了一切,能保住自己、孩子和整個周家,只能選擇低頭,捨棄周、梁二人的感情。
逼不得已、迫於無奈,面對現實很多人都無能為力,犧牲在所難免。我們是遺憾的,只能慨嘆命運的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周如枚的父母,夫妻伉儷情深,兩人相伴60年,是當之無愧的神仙眷侶。
而他們的女兒周如枚顯然沒那麼幸運,她與梁從誡的結合是志同道合的,但感情終究敵不過殘酷的現實。今天這段故事早就隨歲月變遷而被封塵,我們無需指責周如枚,也不用同情梁從誡,因為世間感情大多陰差陽錯,留下遺憾。重要的是,我們能夠過好當下,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