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天子的苦命老師,在外賑災染病而死,他要不死晚清或許不同

2022年10月31日08:23:34 歷史 1819

苦命天子的苦命老師,在外賑災染病而死,他要不死晚清或許不同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中的杜受田


今天說晚清諸帝,從道光帝開始那就是一個比一個混蛋,一次次喪權辱國,還不知變革。尤其是咸豐第二次鴉片戰爭,連圓明園都被燒了,自己藏在承德不敢回京,又造成慈禧弄權,引發中國更大的災難。但其實咸豐帝登基初期,在老師杜受田的影響下著實勵精圖治,也想恢復大清榮光。可其悲劇就在於,當咸豐最需要老師的時候,杜受田染病而死。就是本著對老師的懷念,咸豐帝追謚杜受田文人最高謚號「文正」。老師死後,咸豐帝意志逐漸消沉,終於淪為一個只圖一時苟安,不管洪水滔天的昏君。人們不禁疑問,杜受田何許人也,能這麼讓皇帝魂牽夢繞?

苦命天子的苦命老師,在外賑災染病而死,他要不死晚清或許不同 - 天天要聞

咸豐


一、杜受田之家

杜受田出生於乾隆後期(1787年),山東濱州人。其家不算顯赫,但也是個讀書世家。 道光三年(1823年),杜受田中進士,被授予庶吉士之職位。杜受田學問高深,教書育人是把好手。關於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杜受田子嗣那裡得到論證。杜受田有五個兒子,道光時期全部考中進士。其長子杜翰,最高官至工部左侍郎、同治帝的顧命八大臣之一;次子杜喬羽,官至兵部右侍郎,也是大官僚了。杜受田他爹,官至吏部侍郎加太子太保銜,故時人稱杜家為「一門七進士」。

苦命天子的苦命老師,在外賑災染病而死,他要不死晚清或許不同 - 天天要聞

杜受田雕像


二、升為帝師

杜受田最開始是庶吉士,在翰林院打雜,不久升山西學政,主管山西的學校、文化事業,這職位一待就是近十年。如前所述,杜受田教書育人是把好手,所以杜受田當學政時期,山西的文化事業勃發,此事上達天聽,所以道光十五年(1835年),杜受田被特命進京,教皇子讀書。這是杜受田命運轉折的開始。

清朝給皇子選老師,不需要職位高低,只需要「品端學粹 」「熟讀四書五經」。咸豐帝也曾回憶老師杜受田的學問,說他「品端學粹, 正色立朝……特簡為朕師傅」,可見杜受田不論是學問還是人品都是出色的。

清史稿》說:咸豐帝6歲入學,入學時跟從的老師就是杜受田,「受田朝夕納誨, 必以正道, 歷十餘年」,杜受田和咸豐的師生情持續了十餘年,這是咸豐登基後特別信賴杜受田的根本原因。咸豐自己也說:「日承啟迪, 獲益良多。」咸豐廟號為文宗,他被認為是清代諸帝中文化素養最高、才學最好的皇帝,這一切和杜受田的諄諄教誨密不可分,「此為杜受田啟沃之力也。」

三、言傳身教

杜受田為官勤勉,直上書房17年。上書房是專門教皇子讀書的地方,直上書房這個官職就是教皇子讀書的老師。杜受田朝夕教導,不曾偷懶,為了更好地督促學生學習,他自己搬到了西安門,算是學區房。西安門離皇宮上書房較近,但因為地租原因,他只能住在寺廟裡,三五日才能回一次家。這種勤勉曾深深影響了咸豐。

苦命天子的苦命老師,在外賑災染病而死,他要不死晚清或許不同 - 天天要聞

清代的上書房


生於皇家,必然少不了父子兄弟間的勾心鬥角。咸豐帝奕詝,是道光帝第四個兒子。道光帝的前三個兒子,也就是奕詝的三個哥哥均早夭。奕詝的五弟自幼被過繼給三叔(道光的三弟)綿愷,也退出了權力爭奪戰。所以奕詝皇位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就是六弟奕訢

清朝以八旗騎射得天下,雖然入關之後,八旗子弟急速貴族化,都已經荒廢了武術,但在皇家層面,騎射還是必修課。當時,道光帝讓諸皇子去南苑狩獵,這個打獵的故事在今天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奕詝的確參與打獵了,但墜馬受傷,一無所獲,然後杜受田告訴奕詝見了皇帝如此如此;另一個版本則是,因為奕訢武功遠高於奕詝,奕詝就求教老師杜受田怎麼辦,杜受田說如此如此,然後奕詝在打獵時絲毫不射箭,就在旁邊看著。兩個故事的結局一樣,諸皇子打獵返朝,奕詝一無所獲,而奕訢獲獵最多。道光帝詢問奕詝一無所獲的原因,奕詝把杜受田的話轉述一遍,說現在正是春天,鳥獸繁殖,為了在親兄弟間一較高下,就傷害無辜實在於心不忍,所以寧可被責罰也不遠放箭殺生。結果道光反而更看重奕詝,表揚他這才是君主的氣度。

苦命天子的苦命老師,在外賑災染病而死,他要不死晚清或許不同 - 天天要聞

後來的恭親王奕訢


四、咸豐前期帝國的實際主導者

1850年3月9日奕詝繼位,是為咸豐帝。當時清朝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國庫空虛。一方面要給英國賠款;一方面洪秀全在南邊造反,平叛也需要軍費。鴉片戰爭,中國輸給外夷,雖然道光帝覺得沒什麼,但作為熱血青年皇帝的咸豐帝,反倒覺得很丟人,所以繼位後,咸豐就決心新政,力圖中興大清。

繼位當年,咸豐授杜受田太子太傅銜,任命他為禮部尚書、內閣協辦大學士,從官爵上看,杜受田並不突出,但聯繫杜受田教奕詝十多年知識,加上皇家父子關係太冷,奕詝對這十幾年如一日的老師產生了如同對父親般的依賴,所以帝國的實際決策權全在杜受田手中,咸豐對杜受田是言聽計從,杜的權勢相當於宰相。

咸豐改革的開端就是在杜受田的授意下親自頒布了求言令,鼓勵臣民上書言事,「用人行政一切事物, 皆得據實陳奏」。3月27日,杜受田的內閣再發上諭, 頒布求賢令,令地方督撫保舉實學人才。11月,在杜受田的鼓勵下,咸豐帝罷免了無為「宰相」(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清洗鴉片戰爭中的主和派大臣,提拔一批新人。

當時廣西太平軍之亂已經十分嚴重,廣西督撫無力鎮壓。杜受田決定啟用林則徐,林則徐的本事大家都是知道的,要是林則徐真的到了廣西,太平軍真的可能被扼殺。可惜林則徐半路病逝。

苦命天子的苦命老師,在外賑災染病而死,他要不死晚清或許不同 - 天天要聞

林則徐


咸豐是個苦命天子,就在太平軍之亂蔓延南方諸省的時候,1852年大雨,河道決堤,澇災波及山東、江蘇兩省。一心想讓咸豐做明君的杜受田,日夜謀劃籌措了60萬石大米賑災。為了防止貪官污吏剋扣,防止山東、江蘇發生民變,也為了顯示皇帝恩德,杜受田決定親自去災區督辦賑災事宜,結果66歲的老頭真的親赴災區,慰問受災群眾,最終「觸暑染疫」,在江蘇清江去世。杜受田去世的消息傳到北京,咸豐帝痛哭流涕,贈謚老師「文正」。

苦命天子的苦命老師,在外賑災染病而死,他要不死晚清或許不同 - 天天要聞

杜受田故居


文史君說

杜受田可真是教師的楷模,對咸豐這個學生盡職盡責。本來咸豐各方面能力都不如奕訢。道光帝病危之際,將奕詝、奕訢招來詢問時政。奕訢的老師卓秉恬讓奕訢知無不言,談天說地,表現自己,證明自己的才能;而杜受田對奕詝說,你談論時政無論如何也比不過奕訢,不如表示孝順,顧左右而言他,不說時政,只哭泣表示對皇上的不舍。到了覲見皇帝時,兩個皇子都依老師的計策而行,奕訢口吐蓮花,而奕詝卻哭得話都說不出來,道光深感「皇四子仁孝,可當大任」,就這樣,奕詝成了接班人。可以說咸豐這個皇帝完全就是杜受田扶上去的。

杜受田有能力又勤勉,至少是個好人,他的品格素養曾深深影響了咸豐,在杜受田活著和杜受田去世之初,咸豐還能繼續秉持杜老師的期盼,努力讓自己當個明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平軍北伐一度逼近京師,英法聯軍又燒了圓明園,一次次挫敗,讓咸豐自信心全無,最終墮落溫柔鄉,習慣了得過且過的生活。可以說如果杜受田不死,再督促咸豐幾年,憑藉杜受田敏銳的政治眼光和影響,完全能遏制住慈禧的崛起,進而防止晚清政局的持續崩壞。當然沒有杜受田的謀劃,皇帝的位子沒準就是奕訢的,這樣洋務運動的進展是否會更順利一些?如果從這個角度,杜受田其罪亦大。後人看歷史,一個個分支和偶然,實在也難說得緊。

參考文獻

毛海建:《苦命天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徐群兄:《為官勤謹的帝師杜受田》,《聯合日報》2017年2月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地名故事:楊六郎與肅寧 不少人聽說過「劉秀夜走三陽」的傳說。三陽指的是饒陽、宰陽、高陽三座縣城。饒陽、高陽人們都知道,宰陽在現在的地圖上找不到了。其實宰陽就是現在的肅寧。 相傳楊六郎與遼國交戰在宰陽東紮下營寨,每日親自監督訓練牤牛,準備用牤
【春秋134】鄭國:我也不想認兩個爹,而且是天天過來揍我的爹 - 天天要聞

【春秋134】鄭國:我也不想認兩個爹,而且是天天過來揍我的爹

第一次弭兵會盟之後,晉楚雙方不再進行直接軍事對壘,不搞大決戰。春秋中後期,戰爭烈度顯著增加,一場決戰,參戰貴族死亡或者重傷的概率升高,諸侯及大夫們並不願意頻繁地置身於具有喪命風險的博弈之中。死亡本身還不是最糟糕的,核心人物的故去,導致本國政
古代錢幣價格表—清代 - 天天要聞

古代錢幣價格表—清代

上下五千年,下至唐宋元明清,時間線太長,古代錢幣種類太多了,一篇文章講解不完的,今天先詳細解說清代銅幣,從順治帝開始,包括版別,以及價格參照清代古錢幣分為各局造,有寶泉局、寶源局、寶蘇局等還有銅錢後面帶字,價格從普通價格50米到十多w都非常
探尋民國老物件:歲月塵封中的時代記憶 - 天天要聞

探尋民國老物件:歲月塵封中的時代記憶

"從民國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語錄的筷筒,這些老物件承載著時代的印記。大戶人家的紅金化妝盒、堪比豪車的三槍自行車標、精確到0.01克的戥子稱,每一件都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它們不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體的歷史書,見證著那個年代的風雲變幻與人間煙火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 天天要聞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拉薩7月1日電 題: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的一間整潔屋子裡,104歲的大多吉用微微顫抖卻堅定的聲音道出了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