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敬,一個並不響亮的名字,乃是西漢建都長安等三大國策的提出者

2022年10月16日19:14:03 歷史 1825

劉邦當皇帝不久,一個穿著羊皮襖的人要來求見他,這個人名叫婁敬

據《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記載,婁敬是齊國人,劉邦平定天下後不久,他到隴西戍守邊塞,路過洛陽,就要去面見皇上。

於是托自己的同鄉虞將軍向皇上劉邦稟報。

虞將軍想讓他換上一件好衣服,再去面見皇上,婁敬執意不穿。

沒想到,當虞將軍向劉邦通報以後,劉邦竟然接見了!

婁敬,一個並不響亮的名字,乃是西漢建都長安等三大國策的提出者 - 天天要聞

劉邦、婁敬

這裡面有幾點值得人的注意。

第一,婁敬是平民百姓的打扮,所以虞將軍想讓他換一件鮮亮的衣服,再去見皇上。這說明,婁敬的外貌是很普通、很平常,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

第二,婁敬有膽量,很可能見過大世面。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跟親朋好友或同事說話,都沒什麼壓力,如果要接見一個大人物,我們就緊張得不得了,見到他們時,常常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為什麼呢?因為跟這些大人物很陌生,不知道從何說起,更怕說錯了。

婁敬要見的是當時天下最大的人物,如果沒有跟大人物交往的經驗,就算是他滿腹經綸,也不敢在皇上面前顯露,因為怕逆了皇上的龍鱗。

所以,我做一個大膽的猜想,很可能婁敬是齊國的政府高級官員,因為田氏政權被韓信給消滅了,高級官員有很多也因此落難,婁敬就是其中一個。

婁敬,一個並不響亮的名字,乃是西漢建都長安等三大國策的提出者 - 天天要聞

婁敬劇照

第三,婁敬有儒生的骨氣,也非常自信。

他並不換上好看的衣服來取悅劉邦,反倒是本色出場,這表現婁敬不畏權貴的高貴氣質。

後來,他勸劉邦不要去跟匈奴硬碰,因此招致劉邦的叱罵並拘禁,這也反映了婁敬這人的正直和硬骨頭。

當劉邦接待了婁敬以後,先賜給婁敬飯吃,然後問婁敬所為何事而來,婁敬就開始向劉邦闡述他的高論。

婁敬所獻的計策乃是關於定都的方案問題,這可是當時正兒八經的、馬上應該解決的國家大事。

婁敬先問皇上,您是為了跟周朝比個高低所以建都在洛陽嗎?

劉邦回答說,是這樣的。

婁敬接著說,您跟周朝得天下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就不要盲目地跟周朝比較。

第一,周朝得天下是靠世代累積的善德,當周王朝興盛的時候,天下諸侯沒有不臣服的,但周王朝衰弱的時候,天下的諸侯就不來朝見天子了!

這還不是因為周王室的修養不夠,而是形勢太弱了!

皇上您得天下不是靠著善德,而是靠著武力,您的善德跟周朝得天下之前的歷代主公能比嗎?怕是遠不能比。

周朝這樣以善德威服諸侯,當朝廷衰弱以後尚且不能維持局面,皇上您這靠武力打下來的天下又怎麼樣呢!

大家現在服您的氣,那是因為您的實力強勁,但如果哪一天衰弱了呢?天下的諸侯還會聽您的嗎?

您要想維持天下的長治久安,就必須放棄周朝以德服天下的總方針,而改為以勢服天下。

要想以勢服天下,在洛陽建都是不可取的。

婁敬沒有說洛陽的戰略弱勢,後來張良補上了。

婁敬說,定都關中才是皇上您的最優選擇啊!

婁敬,一個並不響亮的名字,乃是西漢建都長安等三大國策的提出者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呢?

第一,關中乃是四塞之地,易守難攻,這一點其實當時的有識之士都心知肚明;

第二,關中土地肥沃,是個大糧倉,可以滿足皇城燒金窯的需要;

第三,關中之地有秦朝打下的底子,我們可以直接用。

這一點,婁敬也沒有很詳細地展開說明。

但是我們知道,秦始皇的每一項國策,都是從關中之地向外推展實行的,比如:車同軌、書同文、行同輪的國策,在落實國策上,關中之地應該比山東六國之地做得更好。

婁敬接著說,如果皇上建都關中的話,那就是佔據了控制天下的咽喉之地,即便是山東之地作亂,也亂不到關中來,然後據關中之險來制服山東不服分子,就像是掐住他的喉嚨然後擊打他的後背,哪裡有不勝利的道理呢?

建都關中才是佔據戰略主動地位的不二之選啊!

其實,婁敬的意思很明白,你劉邦既然靠的是武力打下天下來,也得依靠武力威服天下,你得一直處於戰略主動地位,萬不能處於弱勢地位,周朝的最後覆滅就是個教訓。如果你想一直佔據優勢地位,那就必須定都關中,像秦朝一樣,這樣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劉邦聽完婁敬的這一番言論以後,便讓婁敬在朝堂上再說一遍。

當婁敬說完以後,劉邦讓大家討論。

婁敬,一個並不響亮的名字,乃是西漢建都長安等三大國策的提出者 - 天天要聞

於是大家的意見出奇地一致:在洛陽這裡定都挺好,不用搬。

理由是:周朝在這裡建都,得了幾百年的天下;秦朝建都關中,二世而亡。

再者,洛陽也是有險可守的,它地形的險要和城郭的堅固也足可以依靠。

就一個無名小卒婁敬支持建都關中,而大臣們卻都一致支持建都洛陽。

那麼,婁敬這不是自找不快嗎?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要知道,劉邦的大臣,尤其是高級官員以豐沛之地的人居多,這些人跟隨劉邦打天下這麼多年,終於勝利以後,最想的是什麼?衣錦還鄉。

這跟當年項羽滅了秦朝、殺了秦王子嬰、燒了秦宮之後的心情一樣,就是回到家鄉炫耀一番。

如果劉邦說,洛陽這地方不如沛縣更好,我們就定都沛縣吧!

很可能,多數的大臣都會搶著說:吾皇英明!

大家都不願意住在遠離家鄉的地方,這正是大家一直支持建都洛陽的根本原因。

婁敬,一個並不響亮的名字,乃是西漢建都長安等三大國策的提出者 - 天天要聞

劉邦接下來詢問張良的意見。

我們在讀劉邦跟張良交往的時候,常常發現一件事,張良不像很多人急於在主公面前表現自己,很多時候,劉邦問他才說,劉邦不問他就不說。

有人說,彭城之戰的時候,張良也在劉邦身邊啊,那麼劉邦的失敗跟張良的失策是分不開的,話不能這麼說!很可能,彭城之戰前,劉邦根本就沒有聽取張良的意見,劉邦雖然從諫如流,可也不是什麼時候都聽張良的。

但是劉邦所聽的張良的建議,就一次也沒有讓自己吃過虧!

張良太了解劉邦了,所以劉邦問他才說。

張良說,洛陽固然有大家所說的這些優點。

但是缺點也很突出。

第一,腹地太小,土地又貧瘠。

說白了,就是以當時洛陽附近的地理和經濟條件,沒有辦法很好地維持首都這個龐大吞金機器的運轉。

第二,洛陽是四戰之地,很難堅守。

都城建在這裡,防守成本太大,而關中地區要好得多。

第一,有四塞之固,易守難攻。這一點跟婁敬說的一樣。

第二,物產豐富,農業和畜牧業都很發達,水運也非常的便利,足可以聚天下財富。

我覺得,張良雖然話不多,但是比婁敬說得更全面。

退到關中,控天下之咽喉,這是消極方面,防備天下有變。

積極方面是,關中當時是糧倉,交通運輸方便,可以滿足首都這個龐大吞金機器的需要。

當年秦始皇滅六國,很大程度上,依靠關中之地豐富的糧食產量做後盾,因為秦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都遠超關東六國,所以,秦滅六國也是必然。

當劉邦聽完張良的一番高論以後,馬上決定遷都關中,並且是當天就啟程出發!

婁敬因為獻計有功,被劉邦封為郎中,名號是奉春君,賜國姓劉。

這樣,婁敬不用去隴西戍邊,而是直接留在皇上身邊了!

婁敬,一個並不響亮的名字,乃是西漢建都長安等三大國策的提出者 - 天天要聞

這些事我總感覺到有很多蹊蹺的地方。

首先,一個無名小卒能夠直接面見皇上,這不是很稀奇的事情嗎?

這不是當年酈食其沛公劉邦時的形勢了,當時劉邦求賢若渴,他還不願意見讀書人,甚至當眾羞辱讀書人。

當年的沛公現在是天下之主、九五之尊的皇帝,天下初定,劉邦有時間接待一個平民百姓?

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婁敬跟劉邦在演雙簧。

劉邦早就想做關中王,但實際上,他真沒有在關中待幾天。

當年項羽要回故鄉做王,有個韓生給項羽提建議,項羽不聽。這些事兒難道當時的漢王劉邦就沒聽到嗎?

關中之地的寶貴,恐怕劉邦比誰都清楚!

所以,劉邦早就想在關中做皇帝。

但他為什麼停在洛陽,又聽一個老百姓的建議呢?這是堵大臣們的嘴。

劉邦知道,他要建都關中的話,阻力一定很大,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去離家遠的地方居住。

從感情上來講,劉邦也不願意去關中,到沛縣建都多好!

後來,劉邦在長安城旁邊建了一個小城,完全是仿照家鄉沛縣豐邑的城市格局而建造的,以解思念家鄉之苦。

但是從國家大局的角度來講,建都關中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

劉邦先讓婁敬後讓張良跟大家陳說定都關中的好處,乃是讓他們說自己想說又不好開口說的話,讓大臣們別再堅持自己的意思了。

很可能,張良也是這次雙簧的演員,甚至是總導演。

當張良說完建都關中更好以後,劉邦當天就決定啟程去關中。

為什麼?

我想,這也有兩個原因。

第一,劉邦的執行力很強,只要認定的事,馬上去做,從不拖泥帶水。從赴鴻門宴、殺曹無傷、銷毀六國官印等事件,都看出劉邦的執行力很強。

第二,劉邦早就準備好了!就差這次朝議上跟大家公布一下啦!

婁敬,一個並不響亮的名字,乃是西漢建都長安等三大國策的提出者 - 天天要聞

第二個蹊蹺的地方,婁敬究竟是什麼人?

從他現在的變現還有後來的一些表現來看,他是很出色的戰略家。

當時最出色的戰略家是誰?張良。

婁敬的這些東西是跟誰學的呢?司馬遷沒有記載。

我再做一個大膽猜想:這個婁敬很可能跟張良很熟,甚至可能是張良的得意弟子。

而建都關中的這個想法,是張良跟婁敬都探討過的,劉邦也想建都關中,只是自己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再說,自己也不想開這個口,免得惹惱這幫一起打天下的老鄉們。

所以,張良把婁敬推薦給劉邦,自己也在朝堂上做婁敬提法的支持者。

當婁敬在劉邦那裡獲得賞識、並留下來輔佐皇帝的時候,張良不久就退休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因宗教紛爭而「流產」的韓國10000元紙幣 - 天天要聞

因宗教紛爭而「流產」的韓國10000元紙幣

上世紀60年代正值韓國政治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當時由朴正熙領導的韓國政府在推行經濟發展政策上通過出口導向型戰略、產業升級政策、金融改革以及利用外資與技術等手段讓韓國人均GDP從1961年的82美元增長到1970年280美元,展現出了顯著的成果
丟了幽雲十六州,中原王朝慫了400多年 - 天天要聞

丟了幽雲十六州,中原王朝慫了400多年

後唐末帝李從珂繼位後,石敬瑭擔任河東節度使,他雖然有擁立之功,但手握重兵,因此遭到了李從珂的忌憚,想要將他調離河東。有一次,石敬瑭與妻子到京城參加後唐明宗李嗣源的葬禮,葬禮結束後匆匆返回河東,只留下妻子在京城。
極目政情丨闞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衛健委主任,長期執掌「醫療航母」鄭大一附院 - 天天要聞

極目政情丨闞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衛健委主任,長期執掌「醫療航母」鄭大一附院

據河南省紀委監委5月29日消息,河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闞全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資料圖據長安街知事報道,闞全程出生於1963年9月,河南光山人,中共黨員,教授,主任藥師。他長期在被稱為「亞洲最大醫院」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工作,2008年任鄭大一附院院長、黨委...
何小鵬推翻何小鵬 - 天天要聞

何小鵬推翻何小鵬

「今天小鵬MONA 03第一次在15萬級別實現了滿血版的智能輔助駕駛。」 5月28日,當何小鵬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意味著他親自打破了自己4年前的預言。 2021年,何小鵬表示,15萬元以下做不好智能駕駛。如今4年過去了,小鵬在13萬級車型上實現了城市領航輔助駕駛功能。 先來看基本信息:小鵬MONA M03 MAX一共推出了2款全新車型,分...
什麼是絕配? - 天天要聞

什麼是絕配?

中國有十四億人口,在同齡男女基本數量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竟然出現數千萬的剩女(包括離婚單身狀態),社會情緒不穩定顯而易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一個幸福完美的男女家庭組合,是文明社會的主要標誌。當中國拜金女、媚外女嫁給老外,放在三十年以前可能有些
闞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衛健委主任 - 天天要聞

闞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衛健委主任

來源:中國新聞社綜合自河南省紀委監委網站、長安街知事據河南省紀委監委5月29日消息,河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闞全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資料顯示,闞全程出生於1963年9月,河南光山人,中共黨員,教授,主任藥師。他長期在被稱為「亞洲最大醫院」的鄭州大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