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和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娘子和許仙……在歷史上這些傳奇的戀愛故事被後人廣為傳頌,而在抗戰年代還應該加上兩個人的名字,那就是王瑩和謝和賡。
女主人公是眾人皆知的電影明星,男主人公則是白崇禧、蔣介石的機要秘書,上校軍官。
一名女演員和一位上校軍閥的愛情故事,頗為傳奇浪漫,是一曲追求革命和愛情的千古絕唱。
後來,當他們一同約在郭沫若家中見面時,卻遇到了周恩來。事後,董必武卻給謝和賡發來了警告:以後別去郭老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命中注定還是偶然?
謝和賡雖出生於桂林,但對安徽蕪湖這個地方卻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首先,他的第一個啟蒙老師他的嬸嬸就是蕪湖人,參加革命之後交往較深的朋友也是蕪湖人,就連當時電影的戲劇明星王瑩也是蕪湖人。
謝和賡
而謝和賡本身也是一位文學才子,愛好廣泛,喜歡詩歌、小說和電影,因此對報紙的王瑩也有著深刻的印象,他經常在報刊上看到王瑩的事迹,和關於她的故事,這個光彩照人的明星,想不到私下裡竟如此善良。
1937年8月,洪深來到了白崇禧的門前,當他來到傳達室卻遭到了軍官的懈怠,不注意將他的名片掉在了地上,就在這時謝和賡走出來看到兩人的僵持,他連忙詢問洪深有什麼事?洪深被那位國民黨軍官氣得不輕,指著地下的名片說道:「上面有。」
謝和賡撿起名片一看,居然是復旦大學的教授洪深,連忙表示了歉意,怒斥身邊的軍官太無理。洪深見他如此有禮也消了氣,隨後謝和賡才向洪深表達自己對他的崇拜,表示願意為他效勞。
洪深
兩人這才坐在一起探討洪深的來意,原來七七事變爆發之後,上海文藝界為宣傳抗日,組織了13個救亡演劇隊進行宣傳演出,洪深所在的第二隊決定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第五戰區來宣傳,所以前來接洽到前線演出的問題。
隨後還拿出了馮玉祥和李濟深將軍的兩封介紹信來。
謝和賡的彬彬有禮和對抗戰的見地讓洪深對這位年輕人刮目相看,和盤托出了自己計劃,還將成員名單交給了他。
洪深看著這位愛國的進步青年也有感而發,介紹王瑩為了抗日,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變賣成現金作為活動經費,還說想當一位抗戰女游擊隊員,上陣殺敵。
這番話讓謝和賡大為驚訝,心中暗自崇拜:「這樣的女中英雄,我一定要認識她!」
白崇禧
第二天,謝和賡將此事傳達給白崇禧之後得到了允許,並對他們的到來表示了歡迎,還讓謝和賡具體安排他們的演出。
謝和賡就馬不停蹄地來到了二隊住宿的旅館。經上次見面,洪深對該青年印象深刻,回去之後便向眾人稱讚這位秘書,還說這是他生平接觸到的國民黨人中的雞群之鶴。
大家都知道,洪深很少夸人,但現在這樣誇獎一個國民黨軍官,可想而知此人是有多麼優秀。
所以,當他們聽說謝和賡今天要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擁在門口迎接。
謝和賡被大家簇擁進門,隨後一一向在場的演員問好,話里話外都讓人感覺到他的真摯,但輪到和王瑩說話的時候,他卻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王瑩
這一見,讓他忘記了所有的話,千言萬語最後卻只憋出一句:「王小姐,你好!久聞大名,今日得見,十分榮幸!」王瑩對她也抱著防備的戒心,只是伸出手輕輕地握了一下,淡淡地說了句謝謝。
謝和賡經歷豐富,說話穩重,是一位愛國的進步青年,在談話中,大家也對這位青年紛紛豎起了大拇指,但唯獨王瑩卻對他冷淡不已。
謝和賡心中暗自懷疑是不是自己說錯了什麼話,之後一想自己身上的這身軍裝,也只能暗自嘆氣。
王瑩雖很少與他當面交流,但卻在觀察著他,她覺得這位協秘書,相貌英俊,頭腦清楚,是個進步青年,卻和她心中的國民黨軍官完全不同。
但他身上的軍裝卻告訴她這個人要是個進步青年,卻投身於國民黨就是一個說一套做一套的人。
謝和賡
謝和賡一有空閑,就會來到旅館和他們說話,王瑩也始終會坐在一邊聽著,當她知道謝和賡本是一名大學生,卻要棄文從武參加抗日,這讓王瑩對這個人更加有了了解的興趣。
謝和賡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就是為了不能坐視不管讓日本人侵犯中國,也讓王瑩頓時對他肅然起敬。
後來,當她知道謝和賡出身於書香門第,二哥也是早期的共產黨員時,心中頓時又對謝和賡更多了幾分好感。王瑩的公開身份是電影明星,但她實際卻是一位地下黨員,她知道如今自己現在的一切都是共產黨給的,所以她也要出一份力。
當時上級組織指示他們「共產黨員應該實際上成為各地救亡運動和救亡組織的發起人、宣傳者、組織者。」王瑩決定立即將這個有抗日思想的國民黨軍官拉進來。
王瑩和謝和賡
在宣傳的過程中,謝和賡一直跟隨在二隊左右,一邊了解演出的情況和需要,但頻繁的接觸,也讓兩個人交往逐日加深。
在萬言書中,王瑩驚人地發現此人的抗日思想策略和黨思想策略完全一致,有著憂國憂民的凜然正氣,王瑩原先對謝和賡設下的心房也漸漸鬆動,就這樣,兩顆炙熱的心,漸漸地靠在了一起。
郭老聚會上偶遇周恩來
1937年下半年,謝和賡和王瑩在戰地前線相會、相識、相戀。那個時候,聰明的謝和賡也想到,王瑩可能也是黨內的青年。
儘管他熱情、直爽、愛國,和國民黨軍官的大多數人不一樣,但為了讓他重新站隊,所以王瑩和二隊的隊長洪深也多次給他創造機會,讓他多接觸一些當時擁護中共的文化界人士郭沫若等人。
郭沫若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前夕,王瑩和於立群邀請他去郭老家聚會,在郭家的大客廳里,他見到了胡愈之、田漢、洪深等一些文化界的著名人士,而他也坐在一邊看他們舞文弄墨,飲酒作詩。
當他們知道謝和賡也喜歡寫字作詩時,年輕氣盛的他也大大方方站起來在宣紙上寫下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真理不能離。」最後便將這些話送給了於立群。
正當大家拍手叫好的時候,周恩來笑容滿面地走進了大廳,看了看他的字後,一一和在場的所有人握手,但當他走到謝和賡面前的時候,沉下了臉裝作不認識走開了。當時的他只感覺十分尷尬,王瑩也對周恩來的態度有些疑惑。
董必武
董必武
然而就在第二天一早,謝和賡就收到了董必武的通知,要他馬上去看他,一見面就劈頭蓋臉地批評他,還警告他:「以後別去郭老家,恩來同志要我轉告你,如果今後再發現你去郭老家,便要考慮你的黨籍問題!」
這一警告讓謝和賡直接慌了,他信誓旦旦地保證再也不去郭老家,見他態度誠懇,董必武這才語重心長地告訴他:
「你知道恩來同志一向是怎樣關心愛護你的。你是在小諸葛身邊工作,他早就提醒過你,要特別謹慎小心,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後行,你肩上的擔子十分重,組織上對你過去的工作是滿意的。但決不能麻痹大意暴露了身份,去郭老家的人很雜嘛!」
周恩來
其實在1930年,謝和賡就加入了共產黨,察哈爾抗戰失敗之後,黨就派謝和賡潛回廣西,利用在廣西的社會關係從事桂系的上層地下統戰工作,因為工作太隱秘,所以黨組織也明確規定他只能和老共產黨員宣俠父單線聯繫,受周恩來和李克農直接領導。
而當時的李克農,既是中共秘密黨員謝和賡的單線聯繫人,又是文藝界地下黨員王瑩和金山的直接領導,但在後來,也因為李克農的一次失誤,也讓王瑩徹底識破了謝和賡的廬山真面目。
雖說兩人的身份都是地下黨員,但由於謝和賡的真實身份是由周恩來、董必武和葉劍英直接掌握的,所以即便是他和李克農的關係,也決不允許暴露在第三者面前。但百密一疏的李克農也有犯錯的時候。
李宗仁和白崇禧
1939年春天,李宗仁和白崇禧要金山和王瑩所在的抗日演劇二隊去南洋宣傳演出,同時向海外僑胞籌賑支援國內的抗戰,李克農負責落實。隨後,李克農指示他去和金山、王瑩弄一個去南洋的演出計劃交給他。
計劃審批之後,謝和賡便準備找到王瑩商量出國的計劃。然而就在桂林城內的一條馬路上,卻正好看到李克農和金山、王瑩迎面走來。
謝和賡擔心暴露準備躲避,但沒想到李克農看到許久未見的好友,一時間忘記了紀律,當著王瑩的面和他打招呼,還讓他把計劃的批件給他,就這樣,謝和賡和王瑩兩人的身份暴露,互相識破了對方的身份。
雖然兩人都是非常可靠的地下黨員,李克農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也向周恩來作了彙報,進行了檢查,周恩來對其進行了嚴肅地批評,警告他如果出了問題,是要他負責的。
李克農
此事也讓李克農一直耿耿於懷,直到解放之後,還為此事內疚不已,如果謝和賡出了事,那他真的沒辦法向黨和周恩來交代。
謝和賡出了事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問題,事關重大,有可能關係到國共的關係,那麼謝和賡到底在地下黨員中擔任著怎樣的工作呢?他是如何深入虎穴的呢?
深入虎穴,站穩腳跟
謝和賡從小就有著良好的文化素養,在二哥的影響下,接受了馬列主義學說,積極地參加革命活動。大革命失敗之後,謝和賡走上了革命道路,參加了共產黨。
1934年秋,他帶著馮玉祥的介紹信來到了南京桂系司令部,第一次見到了白崇禧。
謝和賡
白崇禧見謝和賡畢業於中國大學經濟專科,還不滿三十歲就已經是馮玉祥將軍的抗日軍成員,年紀輕輕履歷竟如此豐富也讓白崇禧對他刮目相看。
交談過後,白崇禧將謝和賡留了下來,準備和李宗仁商量過後再給他安排具體的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謝和賡將自己的兩篇論文送到了白崇禧的手上,他知道要想站穩腳跟,肚子里一定要有點東西。
白崇禧看後,對謝和賡的文章連連稱讚,這樣的人才在當時的環境是求之不得。文章中謝和賡巧妙地利用了桂系的三自政策,因此也受到了白崇禧和李宗仁的嘉許。
當然除了工作上的表現,謝和賡還善於在生活上積極表現,取得白崇禧的信任。白崇禧是很喜歡讀書的,細心的謝和賡根據白崇禧的喜好,每周都挑選三五本書放在他的床頭。
當白崇禧的岳父病重的時候,謝和賡立即找來名醫飛往桂林為其岳父就職,對此,白崇禧非常感謝,硬是要塞給他二百元,後來謝和賡也只要了50元,通過這些事也讓白崇禧對謝和賡的好感再度上升,逐漸取得了白崇禧的信任,得到了重用。
白崇禧
在桂系站穩腳跟之後,謝和賡步步為營,已經成為了白崇禧的機要秘書,之後又在白崇禧的推薦下,蔣介石委任其為大本營國防會議的唯一秘書。
10月份,隨著抗日戰爭的局勢日漸緊張,謝和賡根據當時敵我雙方的情況,總結抗戰以來的經驗,寫成了一份一萬兩千多字的建議書。他一面將此書轉交給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一面又交給了白崇禧。
白崇禧看後對此文大加讚賞,並採納了其中的一些意見,將其歸納為「積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後來成為了軍中的抗日名言。李宗仁得知此事後,也誇獎:「和賡很行!」謝和賡也被順其自然提拔為上校。
當時的他還得到了一張「特別通行證」,可以隨便進出李宗仁和白崇禧兩位長官的住處,這也是很少人才能享有的特權。
桂系三傑:黃紹竑、李宗仁、白崇禧
為此,白崇禧還將他的表妹許配給了他,謝和賡考慮到自己的身份和工作需要,只能被迫答應了此事。不過後來,兩人也寫了離婚協議書,謝和賡和王瑩這才成為了革命伴侶。
謝和賡在桂系善於為白崇禧分憂解愁,尤其是在軍政大事中,他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並提出正確的建議,這也讓白崇禧更加信任他。
在蔣介石召集白崇禧去南京商量抗日大計時,桂系將領都不同意他去,但唯獨謝和賡建議他堅持抗戰,這樣才能擴張勢力,提高威望。
對此,他猶豫不決,後來謝和賡又鄭重其事地寫了一封信,沒想到這封信件正中白崇禧下懷,內容有理有據,讓他決定為共同抗日一搏。
事實證明,這封信也直接推動了桂系共同抗日,所以,謝和賡不管是在中共還是在桂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事關國家統戰。
白崇禧
後來,在跟隨白崇禧去南京的時候,白崇禧要發表演講,謝和賡就寫過一份一萬多字的建議書,寫完之後,謝和賡想到他的文章繁複冗雜,字數太多。
謝和賡知道這次又是一次不尋常的考試,這篇文章就連他自己心裡都沒底。於是他決定把稿子交給李克農請周恩來幫忙修改。只過了一天,謝和賡就收到了修改好的稿子,打開一看,周總理已經用紅筆刪去了兩千多字的文章。
謝和賡頓時心中歡喜,經過周恩來一改文章確實明晰不少。將原稿修改過後,謝和賡把稿子立即呈送給了白崇禧。這天早上,寫稿的三個人一起乘車前往演講場地,直到白崇禧念了稿子謝和賡才知道他是念了自己的稿子。
誰能想到,國民黨高級將領的訓話稿,竟然是一個共產黨員起草,周恩來修改完成的呢?
謝和賡和王瑩
謝和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而他也只是千千萬萬個地下黨員其中的一員,在當時那個年代,我黨許多任務捨生忘死,冒著生命危險進入了驚心動魄的地下鬥爭中,向黨中央傳遞了許多重要情報,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長期複雜殘酷的環境中,他們智勇雙全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但還有一些在鬥爭過程中犧牲的英雄,他們憑藉著滿腔熱血,完成了黨和人民的重託,他們就是我們最出色的「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