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開國中將被隔離審查後,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但內容讓主席失望

2022年10月14日01:22:32 歷史 1290

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複雜、具有多面性的,哪怕是一些開國將帥也不例外,有少部分人革命年代戰功赫赫,但是到了建國之後卻有了其他心思,名聲、人生經歷由此發生了轉變。

九一三之後,四野司令員麾下的四大幹將黃、吳、李、邱被隔離審查,他們都是昔日紅一方面軍的將領,跟隨主席征戰也有很長時間,所以主席希望他們能主動承認錯誤,願意給他們機會。

這一點,從時間上就能看出來。飛機是9月13日墜下,主席是9月23日才下令審查四人,中間這十天主席其實都在等,可惜沒能等到。

71年開國中將被隔離審查後,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但內容讓主席失望 - 天天要聞

四人里,開國中將李作鵬的態度最為抗拒,事發前他是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海軍第一政委、中央政治局委員,地位很高。

一開始李作鵬被安排在北京衛戍區駐通縣的一個團的營地里寫反省材料,他能活動的空間不到十平米,房子原是馬廄,裡面只有硬板床、桌子、木椅、痰盂、暖壺,還有一些被褥。

這較為簡陋的環境跟他之前比起來是天差地別,所以李作鵬內心難以接受。住進去後,他整天長吁短嘆:真是天有不測風雲。

當時他知道自己政治權力等方面是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因此就想在飲食上找到一些慰藉。曾經李作鵬身居高位,生活條件非常優越,對吃穿都很講究,在隔離審查期間吃的就與其他戰士一樣,所以他很惱火。

71年開國中將被隔離審查後,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但內容讓主席失望 - 天天要聞

李作鵬隔離的這個團大多是湖北、湖南人,口味大多偏咸辣,而李作鵬早年患有痔瘡,一直不敢吃得太重口,跟著營地眾人吃了幾天,舊病就複發了。

為此,李作鵬極為氣憤,他更像是將吃飯這件事當成了情緒宣洩點,經常跟前來送飯的人爭論,有時直接倒掉,搞絕食來抗議。

組織畢竟也不是想一棒子將他打死,炊事員只好過來與他交涉,李作鵬便提出了自己的兩個要求:一、飲食口味不能太辣,二、頓頓有肉吃。

炊事員也很為難,部隊都是統一伙食,沒有命令的話是沒辦法給人單獨開小灶的,所以只能上報。團部相關工作人員來了以後,李作鵬還是一樣的說法。

71年開國中將被隔離審查後,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但內容讓主席失望 - 天天要聞

如果是之前,李作鵬作為軍隊的高級幹部是可以在伙食上豐富一些,但眼下他的身份比較敏感,團部也不敢擅作主張,只好建議:如果你確實有意見,可向上反映情況,我們會將你的信件轉交給上級主管部門。

李作鵬還真的這樣做了,並且不是給衛戍部隊的首長,而是直接寫給了毛主席。他提出:

希望領導儘快作出審查結論,另外申請提高個人待遇,尤其是伙食標準。這裡伙食太差,菜飯的花樣變化不多。因為伙食不好,想吃肉,我也發過脾氣,把飯菜倒了不吃。因此。我的體重下降不少。

我盼望儘快結束這種狀況。請求改善現在的生活條件。同時請給予我讀書看報的機會,能夠洗熱水澡並能去院子活動遛彎。

71年開國中將被隔離審查後,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但內容讓主席失望 - 天天要聞

主席期盼那麼久,等到的卻是為個人私計,心裡的失望可想而知,不過他還是批准了李作鵬的請求。主席認為,黃、吳、李、邱四人在革命年代還是有很大貢獻的,功是功過是過,不能犯了錯就全盤否定,生活上能滿足的還是應該滿足。

毛主席批示:他們可以吃好,有資格吃好。隨後相關部門就改善了四人的生活條件,讓他們頓頓有肉,每周能喝到牛奶,每月還有煙和水果。

李作鵬居住的環境也由原來的8平米小屋改成了16平,並且主席還特批他每天可以自由看書寫字、到營地的院子里活動,不限制時長。並保持原來的醫療關係,讓北京醫院和解放軍總醫院組成了醫療小組為他們檢查身體。

這些都足見主席的胸懷。

71年開國中將被隔離審查後,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但內容讓主席失望 - 天天要聞

1976年末衛戍區部隊奉命將李作鵬押往秦城,他的單間里有一張單人床板、一張小桌、一個抽水馬桶以及一個湯碗大小的洗臉池,平日里偶爾也有放風時間。

從1971年到1981年,李作鵬多數時間不是很配合,每次談話他主要講的是自己在革命年代的功績,81年公開審判時,他也以保持沉默居多。不過在這十年里,他共寫了超過10萬字的材料,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該交待的都已經交待了,最終他獲刑17年。

中央考慮到黃、吳、李、邱四人年紀比較大了,而且他們曾經的確做出過很大貢獻,所以不久後給予了四人保外就醫的待遇。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組織讓他們改名重新生活,其他人都接受了,李作鵬一開始卻不願意,他說用自己的名字就夠了,為什麼要改名。經組織反覆勸說,他才同意化名「李明」定居於太原。

71年開國中將被隔離審查後,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但內容讓主席失望 - 天天要聞

李作鵬的晚年過得還算可以,人也比較長壽,於2009年去世。所以他是看過電影《大決戰》三部曲的,作為一個親歷者,他對裡面的一些內容不是很認可,其實他生平最敬佩的人是羅帥,林總反而在羅帥之後。

有人採訪他對大決戰的看法,問他裡面的林總演得如何?他說比較假。又問劉亞樓演得如何?他還是說比較假。最後問羅榮桓演得如何,他依然說比較假。

不過談及羅帥,他還多了一句話:羅榮桓不是那種人,他不會抬高自己,貶低別人。若羅榮桓在世,此片肯定通不過。對羅帥發自內心的尊敬,短短數句就能看得出來。

這也算是一個新角度吧。

71年開國中將被隔離審查後,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但內容讓主席失望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說過,功是功過是過,李作鵬早年的確有很大貢獻,但這也無法抵消後來犯下的錯。否則羅瑞卿、蘇振華、張漢丞等一大批被打擊迫害過的將領幹部,如何洗刷冤屈?真要說起來,這些人革命年代的貢獻可不比李作鵬小啊。

同樣的,後面雖然犯了錯,但也不能因此抹殺前期的功勞,所以主席始終對他們有特殊對待,希望他們能夠改過。

人都是複雜的,要辯證看待。歷史也是兩面的,正確的一面能引導人前進,錯誤的一面也能給人警示,前人之鑒,後人之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廿八畫里的紅色密碼:為什麼毛澤東說他與譚政同姓? - 天天要聞

廿八畫里的紅色密碼:為什麼毛澤東說他與譚政同姓?

八角樓的油燈在深夜搖曳,兩張木桌隔著竹簾相對擺放。裡屋的毛澤東披著補丁棉襖奮筆疾書,外屋的譚政正用鉛筆頭在廢紙上沙沙記錄……這個1927年深秋的尋常夜晚,不僅定格了兩位革命者的工作場景,更埋藏著一個二十年後才揭曉的紅色密碼。
臭不要臉!美國終究對格陵蘭島下手了 - 天天要聞

臭不要臉!美國終究對格陵蘭島下手了

在國際政治的風雲變幻中,一則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美國竟對丹麥的海外自治領地格陵蘭島下手了!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情報機構已介入總統特朗普試圖接管格陵蘭島的行動,通過監視衛星、通訊攔截以及地面間諜等手段,加強針對格陵蘭島的間諜活動,試圖
1986年山東一女子自封皇帝,密謀進京登基,後被聯防隊員一鍋端 - 天天要聞

1986年山東一女子自封皇帝,密謀進京登基,後被聯防隊員一鍋端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在上世紀80年代,一個山東農村的女子,真把自己當上了「皇帝」。她建宮殿、收後宮、發聖旨、設內閣,甚至還「秘密策划進京登基」。聽著像個段子,但這事確確實實發生過,不是小說,不是傳說,是正兒八經的刑事案件,山東濰坊的檔案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