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自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一共歷時795年,經歷了三十四代君主。
而魯國的建立者名叫伯禽,對於伯禽,可能大家並不熟悉,但他的父親大家可能很了解,他的父親就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
周公解夢
伯禽身為周公旦的長子,乃是周王室的血脈旁支。
西周初年周公先是輔佐周武王,後又輔佐天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受封於奄國故土,由於周公要留在鎬京輔佐周天子,於是讓自己的長子伯禽代為赴任,沿用周公初封地「魯」稱號建立魯國,定都曲阜。魯國起初疆域較小,「封土不過百里」,後來陸續吞併了周邊的極、項、須句、根牟等小國,並奪佔了曹、邾、莒、宋等國部分土地,成為「方百里者五」的大國。國力最強時,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山東定陶一帶,其統治核心區大多位於今山東濟寧境內,亦包括泰安南部寧陽,菏澤東部單縣、鄆城,臨沂平邑等市縣。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
魯桓公、魯庄公、魯僖公時期是魯國最為強盛的時期,一度與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魯僖公更曾領導諸侯抗衡過楚成王與晉文公。直至戰國初期,仍有數個諸侯國向魯國進貢。
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5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遷頃公於下邑,封魯君於莒。六年後(公元前249年)魯頃公死於柯(今山東東阿),魯國絕祀。
在周代的眾多邦國中,魯國是姬姓「宗邦」,諸侯「望國」,故「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魯國在歷史流淌中,有著巨大的作用,如今的齊魯大地,就是沿用了魯國的舊稱。
但對於這些,魯國還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聖人。」
儒家聖人「孔子。」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