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敵後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盧溝橋頭烽煙驟起,宛平城頭戰火熊熊。平津在危急中!華北在危急中!
為挽救華北危局,我黨中央即向全國發出通電,指出「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號召「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軍的侵掠!』』隨後,根據國共兩黨協議,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八月二十五日,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在宣布就職通電中表示:「效命09場,誓驅日寇,收復失地,為中國之獨立自由幸福而奮鬥到底i』j八路軍下轄—五師、一二0師、一二九師。其中一二九師由紅四方面軍的第四軍、第三十一軍及陝北紅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軍、獨立第一至第四團和第十五軍團騎兵團等部編成,下轄三八五旅,三八六旅、教導團和幾個直屬隊。九月三日,我所在的三八六旅宣布改編後的幹部名單,陳賡為旅長,陳再道為副旅長,王新亭為政訓處主任,我為參謀長。
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為了實現抗日救國的主張,我們紅軍苦苦奮鬥了六年,經歷了難以言狀的磨難,終於盼來了這一天,我們恨不得馬上飛到前線,與日軍決一死戰。不久部隊發來了國民革命軍的軍服大家一看到那「青天白日」的帽花,都從心底厭惡它:「抗日幹麼非戴這東西不可?」「革命來革命去,競革來了一個青天白日的帽花!」雖然在發國民革命軍的軍服之前,八路軍總部已對此作了說明,並要求我們對部隊作解釋。但說實話,我自己心裡頭也有幾分彆扭。九年前,我參加平江暴動,從國民黨軍隊里衝殺出來,此後一直與之作戰。我萬萬沒想到今天又得重新戴上「青天白日」帽花,這在感情上實在令人難以接受。不過後來我也逐漸想通了:帽花雖然換了,名稱雖然改了,但我們的本質沒有變,我們永遠是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武裝。
九月六日,一二九師全體將士列隊在石橋鎮,冒著秋雨舉行了抗日出征誓師大會。會上師政訓處主任張浩同志代表黨中央及軍委頒發了紅軍十年紀念章,接著,全師在劉伯承師長帶領下莊嚴宜誓:日本帝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死敵。它要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殺害我父老兄弟,姦汙我母妻姊妹,燒我們的莊稼房屋毀我們的耕具牲口,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同胞為了子孫,我們只有抗戰到底........
這聲音從全體將上的心中迸發出來,衝破雨慕,象滾滾的驚雷震蕩著陰沉沉的天空。
誓師後,我們加緊進行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秣馬厲兵,待命出征。
十月初,一二九師留下部分兵力駐防陝甘寧邊區,師部率三八六旅、師騎兵團和三八五旅的七六九團,繼一一五師、一二0師之後,由韓城縣芝川鎮乘船渡過滔滔黃河,進入山西境內。師主力在侯馬登上火車,急馳太原。
因車輛緊張,我率師騎兵團趕赴前線。沿途群眾看到八路軍兼程北上,受到極大鼓舞,夾道迎送。
八路軍一進入山西前線,就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九月二十五日,一一五師首戰平型關,殲敵一千餘人,十月十八日,一二0師設伏雁門關,擊毀敵軍車二百餘輛,十月十九日,一二九師先頭部隊七六九團三營夜襲陽明堡,燒毀敵機二十四架。
日寇在從北面進攻太原受阻的情況下,以兩個師團兵力沿正太路西進,企圖遷回太原側背。娘子關一線國民黨守軍吃緊,曾萬鍾之第三軍被困娘子關。為起到「壯氣軍」的作用,一二九師師部率三八六旅進抵平定、昔陽地區尋機殲敵。在馬山村戰鬥時,我帶一個連在正面拑制敵人,陳賡旅長率部從側後出擊。
那天下午,劉伯承師長和宋任窮副主任來到陣地上,關切地問:「情況怎麼樣了」
我說:「敵人正在開始向我進攻,我在這裡的任務是堅守正面陣地,抗擊、遲滯敵人前進,以掩護我主力側擊
敵人。」
這時劉伯承同志拿起望遠鏡,觀察向我步步逼近的敵軍。我見情況緊迫,就請宋任窮同志動員師長先走。宋任窮同志一邊勸說,一邊拉著師長的胳膊就走。劉師長指著山坡上枯乾的茅草荊棘,不慌不忙地笑著說:「同志,你慢些扯,讓我看看路嘛!』』
劉伯承和宋任窮同志剛下山,敵軍就包抄過來。我軍節節向南山抗退,並同敵人保持接觸,牽著敵人在山裡轉。這時,劉伯承和陳賡同志指揮主力乘機從側後出擊,從而打亂了日軍對娘子關的攻擊,解救出曾萬鍾之第三軍。隨後,我旅又協同—五師在黃崖底、廣陽連續設伏,給敵人以重創。但由於國民黨軍在日寇進攻面前嚇破了膽,不僅主動丟棄娘子關,還從忻口、太原全線撤退。太原遂陷於敵手。
太原的失陷,宣告了在華北以國民黨軍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已經結束,以八路軍為主體的游擊戰爭階段開始了。
這是一個戰略性的轉變。為了適應這一轉變,我一二九師部隊移向太行山區,分兵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創建游擊根據地。全區掀起了群眾性的參軍熱潮。一九三八年初,我奉師部命令到武鄉接收各地擴來的新兵,親眼看到太行山區人民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八路軍中的情景那種「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的場面實在令人感動。這時除我三八六旅得到很大補充外,還先後組建了補充團、獨立團、騎兵團。黨中央賦於一二九師開創晉冀豫邊抗日根據地的戰略任務初步完成。
一九三八年三月,一二九師展開邯(鄲)長(治)公路破襲戰,三月十六日於神頭嶺伏擊殲敵一千五百餘人,三月三十一日又於響堂鋪擊毀敵汽車一百八十輛。四月間,日軍調集十個聯隊,共約三萬餘人分九路圍攻晉東南,妄圖圍殲我一二九師和一一五師駐於武鄉、遼縣(今左權縣)、榆社地區的部隊。針對敵之企圖,我師除留一部分兵力配合游擊隊在內線展開游擊戰外,主力則跳出敵合圍圈,轉至外線,待機殲敵。四月十六日,我師主力抓住有利戰機,及時轉回內線,在武鄉縣長樂村出擊敵的主要一路,消滅主力一0八師團二千餘人,極大地震撼了敵人,迫使其他各路紛紛回竄,從而粉碎了敵之「九路圍攻」,鞏固和擴大了晉冀豫邊抗日根據地。
在武鄉縣長樂村戰鬥中,我旅七七二團團長葉成煥同志不幸犧牲。噩耗傳來,我和全旅同志為之痛哭。成煥同志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員。他作戰衝鋒在前,指揮果敢機智,深得同志們的愛戴。特別使我永志難忘的是長征後期,我從紅一方面軍調到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任參謀長時,張國燾反對黨中央,分裂紅軍,排擠從紅一方面軍調入的幹部。當時的紅三十一軍軍長余夭雲(以後犯錯誤被撤職後,跳進大金川自殺了)想要假借擦手槍走火把我幹掉,成煥同志(當時任九十三師政治委員)得知了余天雲的企圖,就向余天雲嚴正指出:「這是犯罪行為,不能這麼干! 」才使我得以倖存。
他在這次長樂村戰鬥中,帶領一個連隊最後撤離戰場,被一顆子彈擊中頭部,雖經儘力搶救但終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時年僅二十四歲。為了中華民族不受日軍鐵蹄踐踏有多少象成煥同志這樣的八路軍將士在抗戰之初就把一腔熱血灑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