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2022年10月01日16:56:32 歷史 1420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5年,在監獄中改造的溥傑再一次收到了妻子嵯峨浩的信件,他滿懷激動地打開。只有在這個時候,溥傑才感覺妻女正在自己身旁,他的內心便不再那麼的孤獨。

幾經傳信,溥傑和嵯峨浩達成了一個共識——想盡辦法將嵯峨浩接回國內,一家人重新生活在一起。

然而,夫妻倆心知肚明,這條道路非常艱難。此時正遇日本投降,而溥傑現被關在監獄中,嵯峨浩又是日本人。多重敏感的話題下,團聚又怎會容易?無奈之下,二人只得寫信求助周總理。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傑和嵯峨浩

周總理得知溥傑和嵯峨浩的想法後格外重視,但是鑒於二人特殊的身份,提出了一個條件。

溥傑和嵯峨浩究竟是何人,居然讓國家領導人如此重視?周總理又提出了怎樣的前提條件,才同意嵯峨浩來華呢?

政治婚姻的後遺症

1961年2月12日,周總理陷入了一場家庭矛盾,可是這場矛盾的主角並不是周總理和他的家人,而是他在家招待的幾位客人之間發生的爭執。

說到這幾位客人,可是大有來頭,他們都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人,其中包括愛新覺羅·溥儀、愛新覺羅·溥傑(溥儀的弟弟)以及二人的弟弟妹妹們。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儀、溥傑等人

正是在周總理的撮合之下,愛新覺羅家的幾位親人才能相聚一起,大家都很珍惜。這也是溥儀和溥傑出獄後,為數不多的家人團聚場面。

原本大家有說有聊,氣氛一度相當融洽。但是當周總理就溥傑的妻子嵯峨浩來華的問題詢問大家的意見時,大家有說有笑的臉上瞬間鍍上了一層寒冰,彷彿這個名字就是「禁忌」。

在周總理的示意下,溥傑的幾個弟弟妹妹表露出了他們真正擔憂的地方:「我們的身份已經非常特殊了,二嫂又是日本人,如果現在回來的話,怕又會掀起軒然大波」。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傑

儘管滿是擔憂,但是大家還是理性地覺得嵯峨浩作為他們的家人,理應跟溥傑相聚。

尤其是韞歡,作為最小的妹妹,她勇敢地站出來,就嵯峨浩回到溥傑身邊的問題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眼見大家的導向都傾向於嵯峨浩來華時,一直默不做聲的溥儀怒不可遏地厲聲說道:「我還是那句話,我堅決不同意」。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儀(左)、載濤(中)、溥傑(右)

現場的氣氛再次陷入尷尬的境地,眾弟妹也不敢再吭聲,長兄如父,溥儀如若不願意,就算他們再怎麼想也無濟於事。

此前,就在溥傑剛出獄的時候,周總理就曾邀請溥儀和溥傑共同商討嵯峨浩回國的問題。當時,溥儀就是一副絲毫不同意的態度,甚至與溥傑大吵了一架。

溥儀態度如此堅決,還要歸功於日本人做的一系列「好事」。

1912年)2月12日,由於辛亥革命的爆發,溥儀作為清朝的最後一任皇帝被迫退位,結束了大清朝276年的統治。

溥儀怎會甘願成為清朝的終結者,這讓他還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所以他一直苦苦尋求復辟的道路。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1917年復辟時溥儀

1932年3月1日,日本人在佔領東北後,便暗地裡鼓動溥儀,承諾幫他重建帝國。

一想到復辟事業有望,溥儀滿懷熱情地從天津輾轉到東北,成為了偽滿洲國的皇帝,不過日本人也不會做虧本的生意,兩者間少不了互惠互利的一面。

後來溥儀才意識到他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而日本人還在密謀令他更為憤怒的事情。

1937年,日本人打上了正在日本留學的溥傑的主意,要為他張羅一個日本妻子。

得知此事的溥儀本想阻止,奈何沒能擋住日本人的腳步。在他焦灼之際卻傳出了溥傑已和日本人嵯峨浩結婚的消息。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傑、嵯峨浩

1938年3月1日,日本人的陰謀終於露出了水面。溥儀被迫頒布了《帝位繼承法》,裡面的內容正是日本人的精心策劃:「帝子孫若皆不在,則傳帝兄弟及其子孫」。

這正是赤裸裸地偷梁換柱啊!如果嵯峨浩生下的孩子是男孩,那麼他就能接替溥儀的帝位,而留有一半日本血液的孩子必然會對日本的入侵推波助瀾。

其實,從嵯峨浩「不一般」的身份上早就能察覺出一二。嵯峨浩是身為侯爵的嵯峨實勝的女兒,其母親是明治天皇生母的侄女,所以也算是日本皇室的皇親國戚,留著皇室的血液。

日本人的可恨之處遠不止這些,所以溥儀最不願意跟日本人有所牽扯,他甚至還將溥傑推遲一年才出獄的原因也歸結到他有個日本妻子身上。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傑

溥傑看到溥儀堅決的態度後悲痛不已,他又何嘗不知道其中的困苦。政治婚姻雖然有其可悲之處,但他們確也是真心相愛。

意外相識,確是真愛

作為溥儀的親弟弟,溥傑始終跟隨在哥哥的身邊,所以當溥儀去東北當皇帝時,他自然也跟著前去輔佐。

1933年2月,溥傑奉溥儀之命,前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學成後,回國的溥傑成為長春禁衛兵團當排長。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儀和溥傑

1937年,溥傑再次前往日本學習,不過這一次卻被日本人硬拉著相了個親。

此前在東北時,關東軍就時不時地在溥傑面前透露出想要給他找個日本女人的意思。溥傑聽後連忙擺手,謝絕了他們的「好意」。

日本人的意圖豈會讓輕易改變?溥傑也與哥哥溥儀一樣,成了任人擺布的木偶。與日軍溝通無果後,他被迫同意了相親的安排。

原本只是打算應付差事一下,沒想到在看到嵯峨浩的容顏後,溥傑的眼中便再也容不下其他人了,溫婉的氣質和姣好的容顏,怎能不令他沉醉。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嵯峨浩

曾經溥傑也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

1918年,瑾妃作為唐怡瑩的姑姑,將她許配給了溥傑。指腹為婚大多會導致不和諧的感情,在誰也看不上誰的情況下,二人婚後過著心照不宣的生活,甚至唐怡瑩背著溥傑,跟張學良暗中勾搭。

雖然溥傑不喜歡唐怡瑩,但唐怡瑩的所作所為對他無疑是奇恥大辱。所以溥傑打算與唐怡瑩離婚,奈何唐怡瑩獅子大開口,昂高的贍養費令離婚的的事不了了之。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唐怡瑩

當溥傑以已婚為由拒絕日本人的婚事安排時,他們竟衝到唐怡瑩的家中,逼迫她簽下了離婚協議,所以他只能勉為其難地答應相親。沒想到最後卻陰差陽錯地遇到了一生的愛人。

相識僅一個月,溥傑和嵯峨浩便舉行了訂婚儀式,第二月,兩人又火速舉辦了婚禮。

婚後的溥傑和嵯峨浩一度幸福又甜蜜。1937年10月12日,嵯峨浩隨夫來到了中國生活。

1939年2月26日,當二人的第一個孩子慧生出生時,溥傑高興極了。作為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溥傑把她捧在手心捨不得放下,而孩子的女兒身讓她順利地擺脫了日本人的妄想,這正是他想要的。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傑和妻女

雖然政治婚姻必須面對一些不受控制的事情,雖然哥哥溥儀始終對他與日本女人結婚的事耿耿於懷,但溥傑還是竭力地過好小家,珍惜與嵯峨浩相處的時刻。

1940年3月13日,時隔一年,溥傑和嵯峨浩的第二個女兒嫮生順利降臨,家中的喜悅一天多過一天。

誰都想一直幸福下去,可是當愛新覺羅家族選擇與日本人為伍的一瞬間起,他們的命運便註定更為坎坷。

1945年8月22日,在日本投降之際,溥儀和溥傑被安排逃往日本,而他們的親人則安排坐第二班飛機匯合,臨別前,依依不捨的溥傑和嵯峨浩卻不曉得會就此分別。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傑、嵯峨浩夫婦與女兒慧生

溥儀和溥傑被在瀋陽奉天機場被蘇聯紅軍俘獲,開始了戰犯生涯。一直關押在異國他鄉的溥傑直到1950年8月才被押送回國改造。

而當時嵯峨浩卻因為日本人的身份,幾經輾轉回到了日本。可也因此與溥傑失去了聯繫。一個在牢中,一個在日本,只能同望一輪月亮,哭訴相思之情。

1954年,慧生見終日鬱鬱寡歡的母親嵯峨浩日漸憔悴,於心不忍的她開始嘗試給周總理寫信,希望能找到溥傑的下落。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慧生

一直關注溥儀和溥傑改造的周總理在收到慧生的來信後,重新令溥傑與家人獲得了聯繫。顫抖的收手捧著漂洋過海的來信,溥傑潸然淚下,這一天,他等了太久。

來往的信越多,溥傑和嵯峨浩想要見面的心便越深。

1957年12月4日,由於嵯峨浩反對慧生與日本青年大久保相愛,堅持認為慧生應該嫁給中國人,固執己見的慧生最終選擇與男友一同殉情。二人的屍體被發現時,還是緊緊相擁的姿勢。

當噩耗傳到溥傑的耳中時,溥傑心痛不已,久久無法接受慧生已經去世的事實。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儀、溥傑在戰犯管理所改造

此後,溥傑和嵯峨浩便更加渴望團聚,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多加陪伴家人。

1959年12月4日,溥儀被列入第一批特赦人員名單中,獲得釋放。這一消息無疑讓溥傑看到了希望。

1960年11月28日,溥傑作為第二批特赦人員,終於在時隔十五年後呼吸到了外界的新鮮空氣,而他並沒有特別開心,家人團聚的問題一日不解決,他便覺得自己活得並不完整。

好在,周總理始終沒有忘記溥傑和嵯峨浩的事情,在前提條件下,一直想辦法積極促成二人的相聚。

和事佬周旋後的別樣局面

周總理所謂的前提條件就是嵯峨浩的改造問題。

嵯峨浩是日本人,並且還是日本皇室的親屬,這是事實。日本在中國土地上四處侵略、亂殺無辜,企圖分裂、霸佔中國也是事實。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嵯峨浩

然而,中國畢竟是風度大國,雖不會忘記歷史,但為了良好地長久發展,與日本建交也是迎合時代的不錯選擇。

所以在溥傑提出想要嵯峨浩來華的想法後,周總理思慮了片刻,說道:「她回來是可以的,不過你得跟她『床頭私語』」。

溥傑秒懂周總理的意思,當即點頭答應了該要求。

其實,對於溥傑與嵯峨浩之間堅不可摧的感情故事,周總理早有耳聞,甚至看過嵯峨浩寫的《流浪王妃》一書。書中記錄了嵯峨浩往昔的婚姻生活,從字裡行間中,周總理對嵯峨浩的為人深表肯定,即使國家的陣營不同,但她也相當明事理,知道對與錯。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傑和嵯峨浩

因此,周總理之前派吳學文訪問日本的時候,就曾找到嵯峨浩問她是否願意在溥傑釋放後回到中國生活。嵯峨浩瞬間淚濕了眼眶,連聲喊出「我願意」。

如今,所有人的希望嵯峨浩能夠回來,唯獨只有溥儀因為成見太深,不太樂意。見此情景,周總理多次找溥儀談話,希望他能放下舊思想。

溥儀一家深受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重視,不論是幫他們積極改造,對他們噓寒問暖,還是在他們改造後安排工作,所有的一切,溥儀看在眼裡,暖在心裡,對於新中國和領導人,溥儀無時無刻心懷感恩。

溥儀看到周總理多次操勞他的家務事,看到周總理一次次對嵯峨浩改造問題的首肯,終於鬆動態度,願意讓步。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1961年5月12日,經過長久地等待,嵯峨浩滿懷期待地踏上了中國領土,輾轉來到丈夫身邊團聚,隨後,嵯峨浩毅然地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成為了真正的中國人。

遺憾的是,惠生再與無法與他的父親相見,而溥傑和嵯峨浩也只能睹物思人,對女兒的去世心懷傷痛。

由於二女兒嫮生已經長大,習慣了日本的生活,又嫁給了一個日本人,所以並沒有強求她留在身邊。正如周總理說的:「嫮生想回去的話就讓她回去吧,以後想回來了,隨時申請就行」。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對於溥傑和嵯峨浩二人來說,活著還能見到彼此,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十分珍惜相聚後的每刻時光,也不忘對周總理表示感恩。

就這樣,溥傑和嵯峨浩相濡以沫的生活持續了二十六年。

1960年溥傑出獄,想接日本妻子來華,周總理看過照片後:有個條件 - 天天要聞

溥傑、嵯峨浩晚年

1987年6月20日,嵯峨浩病逝於北京友誼醫院,享年73歲。

愛人的離世對溥傑來說無異於是巨大的打擊。即便是在艱難,他都會好好地活下去,這是對離世的嵯峨浩最好的交待。

1994年2月28日,溥傑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 天天要聞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老杜女兒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呼籲民眾變革。面對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壓,莎拉民調支持率卻逆勢飆升、斷層領先。當杜特爾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賓這場政治豪賭將如何改寫? 【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勇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