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2022年09月29日17:30:04 歷史 1700

喬冠華是我國著名的外交家,曾在70年代擔任過外交部長,他的才華深得毛澤東的欣賞,毛澤東曾稱他的文章頂得上兩個坦克師,並給了取了一個「喬老爺」的雅號。新中國成立後,喬冠華不負毛澤東的厚望,先後親歷了第26屆聯合國大會、1972年中美關係談判等外交任務,為後人留下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1913年,喬冠華出生於江蘇鹽城,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此後他先後到日本和德國留學。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正在德國苦讀的喬冠華再也坐不住了,他毅然在第二年回到了祖國。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青年時的喬冠華

1938年10月,喬冠華來到了香港,在《時事晚報》當主編,他以「喬木」為筆名,以筆為刀,寫下了大量的社論,在香港乃至大陸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遠在延安的毛澤東也聽說過他的大名。

有一次毛澤東在散步時,對身邊的中央領導同志說:「你們讀過香港一個叫『喬木』的人寫的文章嗎?他的文章可是好啊!有分析,有氣魄,文章猶如千軍萬馬。我看他寫的一篇文章足足等於兩個坦克師呢!」

1939年,喬冠華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2年,喬冠華來到重慶,在周恩來的領導下,主持《新華日報》的《國際專欄》,有了更大的平台以後,他的「喬木」的名頭更響了。

抗戰勝利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喬冠華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但他沒想到自己會因為「喬木」這個筆名而惹出一場「人名官司」。

原來毛澤東的隨行人員中,有一位喬冠華十分熟悉的人,他就是毛澤東的秘書、在延安被譽為「黨內一支筆」的胡鼎新。胡鼎新也是江蘇鹽城人,是喬冠華的同鄉,更巧的是,胡鼎新的筆名也是「喬木」。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胡鼎新

此前因為胡鼎新在延安,喬冠華在重慶,大家習慣將胡鼎新稱為「北喬」,喬冠華稱為「南喬」。但現在胡鼎新也來重慶了,「南喬」和「北喬」經常同時以筆名「喬木」在《新華日報》上發文,這樣同事們經常把他倆的文章弄混,大家都希望「二喬」中的一人換一個筆名,以減少重名帶來的麻煩,但兩人卻誰都不願意放棄。

喬冠華為了說服胡鼎新,主動說出了自己的理由:「我本來就姓喬嘛!再說,我身高一米八三,不正是一棵挺拔的喬木嗎?我這姓喬的起名『喬木』,難道還不順理成章?」

胡鼎新也不甘示弱:「我到延安之所以取名『喬木』,是因為10年前在上海《時事新報》發表文學評論時就署名『喬木』。明明是我這個『喬木』註冊在先嘛!」

兩人各說各的理,誰都不肯相讓。還好不久以後,胡鼎新就跟隨毛澤東回延安了,這場爭論才暫時告一段落。

但新中國成立後,「兩喬」都來到北京任職,這場「休戰」了4年的「人名官司」再起,最後竟驚動了毛澤東。於是毛澤東把「兩喬」叫了過來,決定親自為他們「斷名」。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毛澤東

毛澤東首先問喬冠華:「你以前叫什麼名字?」

喬冠華回答:「冠華。」

毛澤東一錘定音:「這個名字很好,以後你就叫喬冠華,仍然姓喬。」

毛澤東又對胡喬木說:「至於『北喬』你嘛,本來姓胡,可以恢復胡姓,以後就叫『胡喬木』好了。」

「南喬」留姓,「北喬」留名,這確實是極妙的辦法,兩喬都接受了毛澤東的「仲裁」。後來毛澤東還專門寫了一首打油詩,來表達他對「兩喬」的喜愛:「古有大小二喬,今有南北二喬……」

1964年12月26日這天是毛澤東的生日,他宴請了幾位基層的先進典型,其中有一位上山下鄉的典型人物董加耕,毛澤東在吃飯時問他:「你是哪裡人?」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毛澤東和董加耕(右一)

董加耕回答:「我是江蘇鹽城人。」

毛澤東又問:「你是蘇北鹽城人,你知道鹽城有『兩喬』嗎?」

董加耕沒明白毛澤東的意思,他想了想說:「我們鹽城那裡橋很多,不止有兩座橋啊!」

毛澤東見董加耕沒有聽懂,於是補充:「『兩喬』,他們都很會寫文章。」

董加耕以前上學時就愛好作文,這樣他馬上就明白了,他說:「是胡喬木和喬冠華。」毛澤東高興地點了點頭。

不過相比「喬木」,毛澤東更喜歡叫喬冠華「喬老爺」,那是他到重慶第一次見到喬冠華後就為他取下的雅號。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曾多次當著他人稱喬冠華為「我親愛的喬老爺」,他不僅說中文,還能熟練地用英語「My dear lord Chiao」對外國人說。

1973年,喬冠華和章含之結婚後,他接受了周恩來的建議,從自己的住處搬進了章家大院。毛澤東得知此事後,不禁調侃喬冠華說:「這一回,喬老爺你可真的上了轎了!」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喬冠華和章含之

1970年5月,毛澤東準備發布一個題為《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的「五二0」聲明。周恩來先是找了幾個人起草,但稿子寫了一遍又一遍,毛澤東卻始終不滿意,最後周恩來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喬冠華。

喬冠華接到任務後,把自己關在宿舍里,一邊喝茅台酒一邊構思,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想好了。隨後喬冠華叫來秘書,他一邊喝酒一邊口述,讓秘書一字不漏地作記錄,一篇初稿很快就出來了。然後喬冠華又一邊喝酒一邊改稿子,幾個小時過去後,一瓶茅台酒喝了一多半,稿子也改好了。

毛澤東在看了喬冠華的稿子後,十分滿意地說:「稿子寫得有氣勢,有文采,比前幾稿增色許多。」

毛澤東知道喬冠華寫文章時喜歡喝點酒,於是又笑著問他:「李白斗酒詩百篇,你寫出這篇文章,喝了多少茅台酒啊?」

一旁的周恩來也笑著說:「沒有一斗,至少也有一瓶吧!」

喬冠華笑著回答說:「只有半瓶。」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喬冠華

1971年10月25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的聯合國第26屆大會上,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絕對多數通過了2758號決議,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及其一切機構的合法席位。不久以後,聯合國秘書長吳丹給我國外交部發來電報,邀請我國派出代表團出席第26屆聯合國大會。

這天晚上,周恩來向毛澤東請示說:「我臨時想了個主意,讓熊向暉帶幾個人先去聯合國,作為先遣人員,就地了解情況,進行準備。」

毛澤東笑著說:「那倒不必嘍!聯合國秘書長不是來了電報嗎?我們就派代表團去。『喬老爺』懂幾種外語,能寫文章,口才又不錯,就讓他當團長吧。」

周恩來完全同意毛澤東的意見,因為此時任外交部副部長的喬冠華,已經成長為新中國不可多得的外交家,讓喬冠華第一次代表新中國在聯合國這一國際舞台上亮相,意義重大而深遠。

喬冠華得知讓他率團出席聯合國大會後,激動異常。當時喬冠華的妻子、外交部長助理龔澎剛剛去世不久,喬冠華顧不上悲痛,馬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準備工作中。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1971年11月8日是代表團出發的前一天,毛澤東親自在中南海接見了喬冠華等一行人,他就喬冠華在大會上發言的內容,提了3點要求:

1.要算賬。這麼多年不讓我們進聯合國,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有一股子氣。主要是美國,其次是日本,要點他們的名;

2.要講講聯合國成立以來世界形勢的變化。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3.要講講我們對國際問題的基本態度。要宣傳五項原則,大小國家一律平等,中國屬於第三世界,永遠不做超級大國,反對大國欺侮小國,強國欺侮弱國,不許任何國家操縱聯合國。

第二天代表團出發時,毛澤東又要求在北京的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黨政軍各部門負責人都要去機場歡送。毛澤東之所以把規格定得這麼高,說明他對中國代表團這次參加聯大會議非常重視,對喬冠華也寄予了厚望。

喬冠華也沒有辜負毛澤東的期望,他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精彩演講,贏得了國際外交人士,甚至敵對國家的外交人員的稱讚和欽佩。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喬冠華(左一)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最高領導人經過幾天的緊張會談,訪問取得重大成果,成為了中美兩國恢復正常關係的良好開端。尼克松訪華期間,喬冠華和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就如何發表《中美聯合公報》的問題展開了談判。

《公報》里最棘手、最困難的問題就是對台灣問題的表達。喬冠華提出的措辭是:

美國希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將逐步減少並最終從台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

但基辛格不同意這一說法,他堅持稱應該把撤軍說成是一個目標。雙方各執一詞,連續談了幾天,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直到2月25日下午,基辛格首先表示:「我們同意把全部撤軍這個最終目標和美國願意在此期間逐步撤出軍隊這兩個問題分開,而不把這放在一個句子里進行表述。」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基辛格

喬冠華馬上對基辛格的說法表現出了興趣,他想了想後說:「我看可不可以作這樣的改動,把『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前提』改為『前景』,這樣提含義似乎更積極些,更能顯示出雙方的意見。」

「前景」只是一種願望, 而「前提」則是一種條件。 這一字之差就把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單方面強加於中國的條件巧妙而又堅決地擋了回去。基辛格也表示同意,談判終於取得了突破。不久以後,毛澤東就看到了公報的定稿,他表示滿意,批准發表。

事後基辛格私下感嘆說:「喬冠華這個人很有才華,真不好對付!」

但當美國國務院的專家們看到公報的樣本後,仍然認為不夠完美,他們又從中挑出了15處「毛病」,並提出了一份修改清單。基辛格毫無辦法,只好在2月26日晚上來找喬冠華,提出重新修改公報的請求。

此時離公報的正式發表已經不到24小時了,怎麼還來得及重新討論呢?喬冠華嚴肅地對基辛格說:「修改公報,事關重大,我必須請示周總理。」

周恩來聽完喬冠華的彙報後,馬上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對喬冠華說:「冠華,中美聯合公報的意義不僅僅在它的文字,而且在於它背後無可估量的意義。我們同意修改,但不能放棄應該堅持的原則。這件事關係重大,要請示主席。」

建國後,喬冠華和胡喬木爭筆名,竟驚動毛主席,最後主席一錘定音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周恩來於是馬上拿起電話,向毛澤東進行了彙報,毛澤東在電話那頭指示說:「除了台灣問題這一部分我不能同意修改外,其它部分可以商量。」

於是喬冠華又馬上趕到釣魚台國賓館,再次和基辛格進行磋商,經過認真的討論後,到2月27日凌晨2點,修改後的公報草案終於完成了。

2月28日這天,舉世矚目的《上海聯合公報》正式公布,它可以說是喬冠華的嘔心瀝血之作。

正是有了毛澤東的關心和培養,喬冠華才能成長為我國第一代外交家。他們之間的感人故事,必將永遠為後人所銘記!


作者簡介:帝哥,一位90後上班族,專職寫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體平台發表多篇10萬+的爆文。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搜索關注我的公眾號「帝哥說史」,一起探討一起進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