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23日這天傍晚,毛主席下榻的武漢東湖賓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英國著名軍事家、陸軍元帥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蒙哥馬利第一次見到這位中國領導人了。一年之前,他剛剛來過中國,並同毛主席進行了會面。
毛主席和蒙哥馬利
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在這一次的見面中,這兩位分屬東西方的軍事家聊了很多深入的話題……
二戰中功勛卓著的軍事指揮官
1961年這一年,蒙哥馬利元帥已經74歲了。而他人生的最高光時刻,毫無疑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1887年11月17日,蒙哥馬利出生於英國倫敦肯寧頓。在進入坎伯利參謀學院深造後,他於1921年1月成為一個步兵旅的參謀長。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年,在地球的另一邊,中國發生了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成立了。
後來的日子裡,蒙哥馬利在英國擔任了多種參謀職務。並先後參與了英愛戰爭、愛爾蘭內戰等戰鬥。
經過時間和實踐的歷練後,1931年,44歲的蒙哥馬利以中校營長的身份,率部開赴中東巴勒斯坦。到了1938年10月,他已經晉陞為英國第8師師長,很快又成為了一名少將。
在海外服役多年後,1939年8月,蒙哥馬利回到英國,接任有「鋼鐵師」之稱的英國遠征軍第3師師長一職。
而僅僅一個月後,隨著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後,在蒙哥馬利的率領下,英國遠征軍第3師橫渡英吉利海峽,參加了在法國和比利時的戰鬥。
進入1942年7月後,正在北非沙漠作戰的英軍第8集團軍,被有「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率領的德軍非洲軍團擊敗,退守埃及境內。此時,這支英軍已瀕臨崩潰。
在這樣的危機時刻,蒙哥馬利接任第8集團軍司令。同年10月開始,他組織軍隊向德軍發動了第二次阿拉曼戰役。
在蒙哥馬利的指揮下,由英聯邦各國士兵組成的軍隊,一掃之前的頹勢,大破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從此,北非戰場迎來了轉折點。而蒙哥馬利也憑藉此役聲名大振,被稱作捕捉「沙漠之狐」的獵手。
蒙哥馬利
後來,著名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在阿拉曼戰役之前,我們是戰無不敗;阿拉曼戰役之後,我們戰無不勝。」
後來,蒙哥馬利繼續自己的傑出表現。西西里島登陸、義大利戰役、諾曼底登陸等一系列重大行動中,都有他的身影。
二戰結束後,蒙哥馬利擔任了英國國內和北約的重要職務,直到1958年71歲時退役。
初訪中國 與毛主席相見
雖然退役了,但蒙哥馬利並沒有就此對世事不管不問。相反,這位舉世聞名的軍事家對國際局勢十分關注。
1959年6月,蒙哥馬利造訪蘇聯。在與當時的蘇聯領導人進行會談後,這位英國元帥意識到,未來世界是否能夠和平,關鍵可能在於另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中國。
於是,在回到英國後,蒙哥馬利產生了去中國看看的想法。為此,他試著向中國政府提出了以私人名義前去訪問的請求。
中國方面得知此事後,進行了層層上報。當毛主席了解了情況後,表示非常歡迎這位英國軍事家在適當的時候來中國。
就這樣,蒙哥馬利和中方敲定了行程。在啟程來中國前,他還專門做了功課,找來關於新中國和毛主席的相關資料,進行了認真的研究。
毛主席
終於,1960年5月27日,蒙哥馬利見到了傳說中的毛主席。這次中國之行中,毫無疑問,這是他最想見到的人。
兩人握手寒暄後,便一一入座。軍人出身的蒙哥馬利,向毛主席拋出了一個直截了當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後,你碰到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你的主要擔憂又是什麼?」
面對這位遠道而來的英國客人,毛主席的回答十分坦誠:多年的戰亂把中國搞得千瘡百孔,必須要解決工業和農業方面的問題;但共產黨缺乏處理這些問題的經驗,因此犯了很多錯誤。
了解了中國國內的情況後,蒙哥馬利又將目光轉向了國際。他對毛主席說:「請給我講一講對今天世界形勢的看法?」
聽了這話,毛主席先是停頓了片刻,接著從容地說道:「國際形勢很好,沒有什麼壞的,無非是全世界反蘇反華……」
對毛主席這個回答,蒙哥馬利很有些不解:「這是很壞的……」毛主席則繼續說:「現在的局勢我看不是熱戰破裂,也不是和平共處,而是第三種:冷戰共處。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們要有兩個方面的準備:一個是繼續冷戰,另一個是把冷戰轉為和平共處。你做轉化工作,我們歡迎。」
毛主席這番話,同蒙哥馬利自己心裡想的十分契合。他不禁點點頭說道:「是的,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我認為不能再在這種緊張局勢中生活下去了。我們的孩子們是在冷戰中長大的,這對他們不好,所以我們必須把這種情況轉為和平共處。我不希望看到我的孩子長大以後,認為世界必須一直緊張著。」
蒙哥馬利說完後,輪到毛主席發問了:「你是英國人,你去過法國,去過兩次蘇聯,現在又來到了中國。有沒有這種可能,英國、法國、蘇聯和中國,能在一些重大國際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
毛主席
毛主席這個問題,明顯是想把美國排除在外,由這四個國家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此,蒙哥馬利立即表示:「是的,我想是可能的。但是,由於美國的領導,英國和法國會害怕這樣做……」
只見毛主席吸了一口煙後,這樣說道:「慢慢來。我們希望你們的國家強大一些,希望法國強大一些,希望你們的發言權大一些,那樣事情就好辦了……」
突然,蒙哥馬利話鋒一轉:「我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想問一下主席。中國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辦得差不多了,人民生活會有很大的改善,教育問題和住房問題都解決了。到那時候,你看中國的前途將會怎麼樣?」
很快,毛主席從蒙哥馬利的話里聽出了「弦外之音」:「你的看法是,那時候我們會侵略,是不是?你怕我們會侵略。」
這位傳奇軍事家連忙解釋道:「不,至少我希望你們不會。我認為,當一個國家強大起來後,它應該很小心,不進行侵略。」
毛主席表示贊同:「很對,也可以看一看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就是英國。180年前的美國呢,只是英國的殖民地。」
蒙哥馬利接著追問道:「50年以後,中國的命運會怎麼樣?那時中國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了……」
對這個問題,毛主席語氣堅定地回答道:「那不一定。50年以後,中國還會是960萬平方公里。中國沒有上帝,有個玉皇大帝。50年以後,玉皇大帝管的範圍還是960萬平方公里。如果我們占人家一寸土地,我們就是侵略者。」
說到侵略,蒙哥馬利帶著歉意說道:「革命前,你們曾遭受過我們的侵略……」而毛主席則十分釋然:「過去有過,現在那種仇恨沒有了,只留了一點尾巴……你們的政府只要改善一點態度,我們就可以同你們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互派大使……」
毛主席
而對於毛主席之前提到的英、法、蘇、中四國的問題,蒙哥馬利很有興趣:「我同麥克米倫(英國時任首相)和戴高樂很熟。戴高樂要我下個月到巴黎去同他會見,我將把這一點告訴他。戴高樂是一個很好的人。」
在兩人的談話結束前,蒙哥馬利帶著善意對毛主席說:「很可惜,對西方人來說,中國是一個關著門的社會。這種社會,使西方人不能很好地了解中國,造成了許多曲解。」這位英國元帥認為,「閉門的社會」對中國和世界都不利。
同年6月12日,蒙哥馬利在英國的《星期日泰晤士報》上,發表了題為《我同毛的會談》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對中國人民的幹勁進行了稱讚,並稱中國軍隊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有「充分的高素質的人員供應」,並且民兵組織遍布全國。
再訪中國 同毛主席深入對話
僅僅一年之後,1961年夏天,蒙哥馬利元帥再次向中國外交部提出申請,希望可以再次訪問中國。
這年9月6日,這位英國軍事家抵達北京。這次訪華之旅,他將對中國多地——包括包頭、太原、西安、洛陽、武漢等進行參觀訪問。
9月8日下午,周恩來總理要求熊向暉以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的名義,陪同蒙哥馬利進行這些行程,並對他做一些工作。
蒙哥馬利這次參觀訪問的地方,很多都是內陸城市,之前不曾對西方政要開放過。因此,對這些地方,這位英國客人十分好奇。
隨著訪問的進行,蒙哥馬利發現了一個現象:很多中國人一開口,總有一句口頭禪:「毛主席說……」不僅如此,當他在多地詢問眾人他們最擁護哪位中國領導人時,得到的回答都是毛主席。
到了9月20日,蒙哥馬利乘專機從武漢回到了北京。第二天凌晨,熊向暉向周恩來彙報了這位英國軍事家去各地參觀訪問的情況。
周恩來
兩天後,熊向暉接到通知:毛主席要在武漢會見蒙哥馬利,自己需要馬上過去,向主席彙報這位英國元帥之前在中國訪問的相關情況。
熊向暉到了武漢後,向毛主席進行了彙報。當毛主席得知,蒙哥馬利對自己的繼承人是誰很感興趣時,當場表示:「這位元帥是好意,我要告訴他,我隨時準備見馬克思。沒有我,中國照樣前進,地球照樣轉。」
9月23日中午,蒙哥馬利從北京乘專機抵達武漢。晚上6點半的時候,他前往毛主席下榻的東湖賓館。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在北京以外住的時間最長的地方,恐怕就是東湖賓館了。他平均每年要去那裡住兩次,每次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近半年。
在那裡的一張紅色地毯上,毛主席和蒙哥馬利緊緊握住了手。只見毛主席脫口而出一句帶著湘音的英語:How are you?
蒙哥馬利一聽這話,立即倍感親切。兩人共進晚餐後,這位英國客人同毛主席進行了長談。兩人先就國際形勢和環境交換了看法,接著,毛主席突然問蒙哥馬利:「元帥今年多大歲數?」
蒙哥馬利回答後,接著這個話題繼續說道:「主席先生,你的共和國成立了12年,從戰爭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家,顯然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必須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來領導這個國家。」
毛主席聽了這話,不慌不忙地點燃了一支香煙:「中國有句俗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我們說的閻王,就是你們說的上帝。我只有一個五年計劃,到時候,我就要去見我的上帝了,我的上帝是馬克思。」
毛主席
蒙哥馬利聽了後,顯得有些激動:「經過這段時間的訪問,我感到中國人民需要你,你不能離他們而去……」
毛主席卻不為所動,將手在空中揮了揮說道:「不行,我有很多事情要跟馬克思討論,在這裡再呆幾年已經足夠了……」
「要是我知道馬克思在哪裡,我要告訴他,中國人民需要你,你不能到他那裡去。我要和他談談這個問題!」蒙哥馬利用幽默的口吻說道。現場的人聽了這話,紛紛笑了起來。
次日晚上,當蒙哥馬利為回國整理行裝時,毛主席突然來到了他的住處,並送給這位英國朋友一件禮物——毛主席親筆書寫的《水調歌頭·游泳》。
看著這份禮物,蒙哥馬利十分激動,緊緊握住毛主席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