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削弱秦國的陰謀,卻為秦國統一立下功勞,鄭國渠背後的故事

2022年09月26日00:59:34 歷史 1450

春秋戰國事情,禮崩樂壞,各諸侯國直接互相征伐。在公元前355年,有兩個諸侯國為了自身的強大,幾乎同時開始了變法。

一個是曾經三家分晉之後的韓國,它也是三家之中最弱的一個。而韓昭侯開始變法之後,讓其他諸侯國十五年沒有在欺辱。另一個則是商鞅變法秦國,本只是曾給周天子放過馬的小人物,給了封地之後,也不曾被其他諸侯國正眼瞧過,一直認為是偏遠地區的蠻夷。等秦孝公即位之後,為了改變現狀,在商鞅變法的結果下,第一次東進就讓強大的魏國割讓了大片的土地。

本是削弱秦國的陰謀,卻為秦國統一立下功勞,鄭國渠背後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雖然兩國都因變法強大,可是兩方在變法上本質上,有著極大的不同點。

韓國的變法重要是「術」,這就要求人特別重要,而當時的韓昭侯就知人善任,也就讓韓國出現了富強的局面。當韓昭侯離世,後繼之君沒有韓昭侯的本領,於是又開始一落千丈。

但是秦國的變法,重點在於制度。在律法層面,把很多可以讓國家富強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下來。所以,即使商鞅最終下場不好,秦國也保持了這些法律內容,讓秦國成為其他諸侯國都害怕的對象。

本是削弱秦國的陰謀,卻為秦國統一立下功勞,鄭國渠背後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在變法後的109年的公元前246年,時任韓國的韓恆惠王,因為秦國這個強大的噩夢,躺在塌上輾轉反側。此時的秦國,已經在和趙國的大戰之中,由殺神白起坑殺了趙軍40萬降兵。天下已經沒有可以單獨抗衡秦國的存在。而且三年前,東周王室也更是被呂不韋攻滅。

失去了東周王室在秦韓之間的地理阻隔,讓韓國直接面臨強大的秦國,秦國東進是大勢所趨。這讓韓國想到就瑟瑟發抖,於是韓恆惠王就想到了一條計策,可以讓秦國變的弱小的辦法,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於是就想到了自己國家,做水利工程的一位大師鄭國。韓恆惠王交代了鄭國一個重大的任務,那就是跑到秦國,想方設法讓對方開啟水利工程的修建,這樣就可以讓對方勞民傷財,耗費對方的國庫。

於是鄭國帶著這份偉大的使命來到了秦國,見到了剛剛成為秦國國君的嬴政,一個僅僅才十四歲的少年。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少年,是見慣了朝堂爭鬥之後,已經頗為冷靜沉著的少年。

本是削弱秦國的陰謀,卻為秦國統一立下功勞,鄭國渠背後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在忽然看到他國來使,還要自己國家大修水利,嬴政沒有感到詫異,而是詳問為何要修建水渠。怎麼樣去修建水渠,還有何時完工,工程量有多大。隨後在聽到鄭國一一作答之後,秦國的朝堂一陣的驚訝。如果真聽從鄭國的建議去修渠,可以說是讓此時的秦國動用舉國之力。這樣對於秦國幾代人東進的目標,無疑是大大的減緩,但是也確實對秦國有著巨大的幫助,兩相比較,也無法判定利弊。不過嬴政對於此事卻異常上心,隨後更是直接同意了鄭國的建議,開始由鄭國主持此項工作。

其實,當初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就讓秦國深受其利。所以,嬴政下此決定,並不是少年獨有的膽大。當秦國同意此事之後,消息傳到韓恆惠王耳中,讓他無比的高興,但是卻不知,此項工程結束之日,就是東方六國滅亡之時。

雖然鄭國是帶著削弱秦國的目的來的,但是真正修建對秦國有利的水渠工程,確實有著一副宏偉的藍圖。

在深刻了解了秦國的情況之後,確定了如何利用涇河,最終可以惠澤廣大的土地,讓無數的農民因此獲利。雖然鄭國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削弱秦國,但是自己的事業卻是可以讓無數的百姓獲利,這也是對他工作最大的肯定。

不過,這項工程才進行到一半,當初鄭國來秦的真實目的就讓嬴政發現。大怒之下的嬴政決定要處死鄭國,但鄭國卻說雖然他當初的目的確實是為了拖累秦國,但是此水渠對於秦國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只不過是讓韓國多苟延殘喘幾年而已,可是卻對秦國有著萬世之功。

本是削弱秦國的陰謀,卻為秦國統一立下功勞,鄭國渠背後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嬴政能統一六國,是有必然的原因。別看他年齡小,但是深思熟慮之下,目光長遠,有著容人之量。於是斷然決定,繼續支持鄭國完成此項工程。

在公元前236年,鄭國渠竣工。讓大片的荒地成為沃野千里的良田。嬴政為了表彰鄭國,不計前嫌,還把水渠命名為鄭國渠。

此時的秦國可以說,良田無數,人才濟濟,也有精力去東進了。第一個對象就是韓國,隨後就攻破韓國都城,佔領全境。

本是削弱秦國的陰謀,卻為秦國統一立下功勞,鄭國渠背後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隨後的故事,可以說大家都知道了,嬴政最終統一六國,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皇帝。而鄭國渠在之後的幾千年中,一直在改進,也讓關中地區深受其惠。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