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大興安嶺的人或都知道,這個處在內蒙古與黑龍江交界,且是林區與行政區交叉的地區,目前儘管林管建制已經與地方分開,但是大興安嶺地區行署駐地加格達奇區卻依然處在內蒙古的呼倫貝爾鄂倫春旗境內;而且這也是歷來兩省區備受爭議的一個焦點問題。
追溯大興安嶺地區的形成,尤其是加格達奇與松嶺2區的歸屬,至少有著3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60年代初期的大興安嶺開發會戰。中央決定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行政區一部分,黑龍江省黑河專區呼瑪縣全部和嫩江縣行政區一部分,同一划歸會戰區範圍。初步規劃設立了大楊樹、松嶺、呼中、新林、塔河、阿木爾、古蓮、十八站、庫倫斯、南瓮河、霍龍門等11個林業公司。 同時又在大興安嶺會戰區成立了大興安嶺特區人民委員會(省轄市級),接受會戰指揮部和行政區所在省(自治區)雙重領導,但地方行政工作屬於黑龍江省領導。
第二個階段自70年代開始,內蒙古的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特區改為大興安嶺地區。原屬黑河地區的呼瑪縣和原屬呼倫貝爾盟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全建制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其中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隸屬於黑龍江省林業總局。
第三個階段就是到了70年代末,呼倫貝爾以及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鄂倫春自治旗重新劃回到內蒙古自治區管轄;但原屬鄂倫春自治旗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仍由大興安嶺地區管轄,但原屬地權不變。也就是目前的兩地權屬不清的局面。
正因為如此,一直到現在內蒙古與呼倫貝爾方面還在積極爭取加格達奇與松嶺2區的管轄權回歸。因此這也是大興安嶺地區的最為尷尬之處。
呼倫貝爾區劃現狀
而除了加格達奇與松嶺區之外,目前在大興安嶺所轄的4區2縣1市當中,尤其是作為全國唯一的地區下轄4區(目前全國只有直轄市地級市設區),其中也僅有加格達奇區為正式建制,松嶺區、呼中區與新林區均不屬於正式行政區(鄉鎮級建制)。
大興安嶺地區實際管轄範圍
因此,正是有著加格達奇與松嶺2區的權屬不清,以及松嶺、呼中、新林3區的「不在編」特殊情況。從而讓大興安嶺地區整個格局都顯得尤為尷尬,尤其是在全國目前僅有的7個地區當中,也是最難撤地設市的地區。
大興安嶺地區正式在編的2縣1市概況
所以說,在全國最後一輪的撤地設市當中(7個地區為新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蘇、塔城與阿勒泰,西藏的阿里與黑龍江的大興安嶺地區),鑒於大興安嶺的特殊現狀,應該優先考慮設市。如果在設市的過程當中,進一步理順加格達奇與松嶺以及另外2區的建制關係,一個嶄新的大興安嶺時代也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