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2022年09月13日01:26:07 歷史 1138

語文課文里,我們不知道的真相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對於鄒忌這個人物的了解,大家最多的可能,只在中學學過的一篇《鄒忌諷齊王納諫》的課文中認識過,這篇課文生動地描述鄒忌如何通過自己經歷勸諫齊威王廣開言路的故事。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這故事對於我們啟發很大,但是這個故事的前因後果,我們卻從來沒有了解過,裡面鄒忌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我們就知道更少了。


今天我們就從這個故事出發,看一看那一段發生在齊國朝堂上少有人知卻有十分精彩權力鬥爭。再看看鄒忌到底是一心輔佐齊威王的賢臣良相,還是只會嫉賢妒能的奸臣小人呢?


01韜光養晦,鄒忌等待好時機


故事要從齊桓公田午十八年(前357)說起,那一年齊桓公逝世,他的兒子田因齊即位,史稱齊威王。


大家會好奇齊國不是姜太公的封地嗎,怎麼會變成姓田的呢?


因為這裡有段比較複雜的權力更迭,那就簡單交代一下,陳國公子滅國後,逃到了齊國,改為田姓,不斷實行仁政,一步步攫取姜氏的權力。


等到齊康公二十六年(前379年)死後,姜齊絕嗣,田齊取代姜氏,正式成為齊國的主人,傳到齊威王這已經是第四代了。


齊威王即位時,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國外有魏國稱霸中原,屢次帶領各個國家蠶食齊國的土地,國內有腐敗橫行,宗室掌權,自己形同傀儡。


由於齊國上下都有以田氏為首的卿大夫打理,田因齊作為齊國的王,只能躲在深宮裡飲酒作樂,撫琴奏樂。


齊國宗室對於齊威王很滿意,但是先王舊臣看到朝局把持宗室,都會憂慮,紛紛到王宮勸諫,齊威王對於父王舊臣一概不見。


可是舊臣還是鍥而不捨地去找田因齊,把田因齊弄煩了,他就會把那些勸諫的舊臣,拖去打一頓了事。


鄒忌也是先王舊臣,但是他從來不跟同僚去勸諫,因為現在勸諫沒用,還不如等待時機。


齊威王二年(公元前354年),也許是田因齊感到整日飲酒作樂,也乏味了,邊想著自己來處理一下國政吧。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於是他就派了身邊許多使者到各地了解情況,結果發現即墨治理很好,而阿卻治理很糟。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他就下令召見即墨大夫,見到即墨大夫,田因齊就對他說:


「自從你到即墨任職以後,就有人一直在寡人身邊說你的壞話。


但是寡人派人調查了即墨後,發現你管轄的地方,田地得到墾闢,百姓生活能夠自給,官吏處理政事也非常及時。


寡人國家的東部能夠得以安定,全是你的功勞。之所以你有功,別人卻要詆毀你,那是因為你沒有巴結寡人的身邊人。


因此寡人要重賞你。」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於是封給即墨大夫一萬戶食邑。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然後田因齊又召見阿大夫,對他道:


「自從你擔任阿大夫以後,就有人向寡人一直說你的好話。


可是,寡人派人去阿調查後,才發現那裡田野荒蕪,人民生活貧苦。


當初,趙國攻寡人國土甄城時,你沒有前去救援。當衛國奪取了薛陵,你甚至都不知道。之所以有人天天說你的好話,那是因為你是花了很多錢買通我的身邊人。


因此寡人要懲罰你。」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於是當天阿大夫就被烹死,並將那些讚譽阿大夫的手下也全都因此獲了罪。


這一番操作,讓齊威王得到齊國百姓的好感,卻讓那些掌權的宗室有些惴惴不安了。


雖然齊威王對手下的官吏進行了賞罰,但是齊威王身邊還是沒有身邊人可用。


那麼鄒忌是如何出現到齊威王的身邊,又是如何一步步幫助齊威王掌握權力的呢?


02時機已到,鄒忌琴理喻威王


當騶忌看到齊威王想要振作,不像當一個傀儡時,鄒忌知道自己等待機會來臨了。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鄒忌善撫琴,齊威王也好此道,於是鄒忌便借著探討琴技的由頭,進宮拜見了齊威王。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齊威王見到父親的舊臣鄒忌,來看望自己,又和自己志趣相投,便讓他在王宮右室住了下來。


齊威王四年(公元前353年)三月的一天,齊威王正在書閣撫琴,騶忌沒有請示,就推門而道:「大王的琴彈得真好啊!」


齊威王聽後勃然不悅,放下琴按著劍道:「先生剛來不久,還沒有探察實情,怎知寡人的琴彈得好呢?」


(這句話潛台詞是:寡人是信任先生,才留先生在宮中,沒想到先生非但不幫助寡人,你還來奉承寡人,你居心何在啊!)


弦外之音,騶忌自然是聽得出來,只見他不慌不忙地答道:


「大王,臣說您彈得好,是因為您的大弦渾厚而且像春天般和暖,像是一個君王;


您的小弦明晰而且清亮,像是一個國史記相;


您的手指控弦很緊,而又很舒緩地放開,像是發布政令;


而您的和弦,那是高低相輔相成,迴旋曲折而不互相干擾,就像這四時。


因此臣知道您的琴彈得好。」


(鄒忌潛台詞是:大王,您的處境,臣都知道,所以臣來給您出謀劃策了,現在臣就跟您說一下施政方略,您聽懂了嗎?)


顯然齊威王沒有聽懂,因為他說了一句:「先生,你很精通音律啊。」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騶忌見齊威王沒有懂,就點明道:「大王,音律本來就和治理國政是相通的,所以古人常把治國安邦之道蘊含音律之中。」


音律,還是音律,威王心想你這些士大夫從來都是拐彎抹角,有話從來都不直說,便發牢騷道:「是啊!要談音律,誰能比得過先生,可是治理安邦,和絲竹管弦有什麼關係呢?」


見到齊威王急了,可是騶忌氣定神閑道:


「為君者,就像這大弦渾厚而似春天般溫暖,這樣就不讓奸佞之人警惕;


為相者,要想像那小弦明晰而清亮,令那些不懼君威者產生畏懼;


發布政令,要像控弦緊而又舒緩地放開,令百姓明確而不讓他們反感;


遵循四季的規律,就像和弦一樣,和諧而鳴,高低相成,迴旋曲折而不干擾。


聲音往複而不紊亂,是政治清明;上下前後連接溝通,是延續國祚不致滅亡:


所以說琴聲調和與國家治理一樣。


因此治理國家,安定人民,沒有比五音的道理更加明白的。」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齊威王聽後,慚愧道:「寡人今日才知道先生一心向著寡人,寡人慚愧。」於是升鄒忌為諫議大夫,隨時能出入宮中。


按照鄒忌的建議,齊威王開始收斂鋒芒,寬厚待人,也不再輕易地賞罰大臣,這也讓對齊威王產生忌憚的宗室慢慢放鬆下來。


鄒忌明白齊國朝堂屬於大王的勢力太少了,必須要培養大王的勢力,又不能讓宗室反感。


既然鄒忌明白齊威王的不足在哪裡,那是如何幫助齊威王壯大自己的羽翼呢?


03感悟至理,鄒忌再勸齊威王


為了做到不讓宗室們反感,又能正大光明為齊威王招賢納士,鄒忌想了好久。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有一天,鄒忌就問服侍自己穿衣的妻子,「夫人,你覺得為夫俊美還是城北徐公俊美」,妻子此時正在給他系腰帶,便把頭靠在他後背上,「那當然是我家夫君更俊美啦!徐公哪比得上我家夫君了。」


可是城北的徐公,是當時齊國數一數二的美男子。


鄒忌有些不相信自己妻子的話,便去了小妾的房間。


小妾見到老爺來了,那可是誠惶誠恐地去迎接,鄒忌也不坐,就問小妾:「阿奴,你家老爺和城北徐公比,誰更俊美啊!」


小妾頭都不敢抬,怯生生道:「當時是老爺,徐公沒辦法更能您。」鄒忌很滿意地出了小妾房間。


第二天,有客人來拜訪鄒忌,鄒忌與他同坐閑談,鄒忌就問他:「五支,你說我同徐公相比,誰更俊美啊!」


五支十分仰慕地答道:「當然是鄒公,您更加俊美啦啊!」鄒忌更加滿意地將客人送出了門。


第三天,徐公親自來拜訪鄒忌,鄒忌一見他就驚為天人,心想別人都說徐公俊美,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啦!在看看自己,和徐公相比都差遠。兩人把事商量完後,鄒忌讓下人,把徐公送出了門。


晚上鄒忌躺在床上就在想這幾天發生的事情,為什麼自己比不過徐公,而其他人都說我比徐公更俊美了,突然,鄒忌想明白了:


「我的夫人認為我俊美,那是偏愛我;


小妾認為我俊美,那是懼怕我;


客人認為我漂亮,那是有求於我。」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於是次日,鄒忌就趕緊上朝拜見齊威王,一上來就問道:


「大王,您覺得臣與徐公相比誰更俊美呢!」


這讓齊威王有些蒙住,但是齊威王明白鄒忌這麼必有深意,便如實答道:


「卿雖然俊美,但是和徐公相比還是有點差距。」


鄒忌微微一笑道:


「大王,果然好眼力,臣自知自己的相貌確實比不過徐公。


可是臣的夫人偏愛我,臣的小妾害怕我,臣的客人有求於我,他們明知臣比不過徐公,卻偏要說我比徐公俊美。


如今大王,您有齊國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有那麼多的妃子和近臣,沒有誰不偏愛您;


朝中有那麼多大臣,沒有誰不懼怕您;


全國上下那麼多人沒有誰不有求於您:


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蒙蔽比臣更深啊!」


齊威王拍案叫絕道:


「大夫的諫言,寡人明白了!」


於是齊威王下了一道詔令,貼於都城四門:


「大王有令,凡是齊國大小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出寡人的過錯者,受上等獎賞;


書面勸諫寡人者,受中等獎賞;


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寡人的過失,並能傳到寡人的耳朵里的,受下等獎賞。」


齊威王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前來進諫,宮門前庭院內人多得像集市一樣;


幾個月以後,還不時地有人偶然來向齊威王進諫;


滿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來進諫,也沒有什麼話可說的了。


雖然給齊威王諫言人少了,但是為齊威王度量所折服的士人們,紛紛來齊國投靠齊威王,從此齊威王有了自己的勢力。


對此,齊國宗室反應是,自己的大王是不是傻了,哪有花錢給自己找罵的,紛紛不以為意。


而只有一個人看出裡面的厲害之處,那就是到達齊國不久的孫臏,他明白這一招收買人心的招數是真絕了。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作為宗室代表田忌會放任齊威王壯大自己的勢力嗎,他又會採取哪些措施進行反擊呢?


同年九月,我們耳熟能詳的田忌賽馬就要上演了。


這個故事真的像我們之前學過的那樣,只是單純為了突出孫臏的智謀嗎?


那麼就讓我們走進現場好好了解一下吧!


04田忌賽馬,將相矛盾顯現端倪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當鄒忌向齊威王提議賽馬時,齊威王立刻就同意了,同時宗室的田忌也喜歡賽馬,可是田忌的馬沒有齊威王的好,屢次敗給齊威王。


這次田忌聽說了大王要舉辦馬賽,也十分積極地報了名。


比賽當天,按照之前的戰績,諸公子是要賭齊威王贏的,但是他們分別在田忌和齊威王下了注,一開始田忌還是一如既往地在輸。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可是當孫臏看了田忌和齊威王的馬匹腳力後,發現他們上、中、下三種馬,田忌只是比齊威王的略遜色一點。


於是孫臏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一定必能取勝。


田忌相信了孫臏,按照孫臏的安排來進行賽馬,齊威王看來田忌馬匹出場順序後,就問鄒忌該不該再和田忌比,鄒忌點頭覺得可以再比,於是在自己的馬匹上下了重注。


田忌對孫臏才幹是十分信任,他說自己能贏,自己一定能贏,田忌也在自己馬匹上下了重注,他鼓動其他諸公子跟著自己下重注,這樣就能狠狠地宰齊威王一筆。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孫臏的安排是讓田忌用下等馬對上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讓田忌用上等馬和中等馬,分別對上齊威王的中等馬及下等馬比賽,最後田忌靠著兩勝一負的結果,贏得齊威王的千金賭注。


贏了錢,田忌十分得意地向齊威王面前炫耀,說臣贏了齊威王的錢只是僥倖。然後田忌就和宗室子弟大搖大擺地離開了。


齊威王看到田忌得意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氣呼呼回到宮中後,就來找來鄒忌詢問此事。


齊威王見到鄒忌來後,就抱怨道:「大夫,今日,你明知如此對賭,寡人必輸,你為何還讓寡人去跟賭呢?」


鄒忌解釋道:「大王,臣猜測,為田忌如此安排的必定是一位熟知兵法高人,大王雖然輸了賭局,卻能獲得人才何樂而不為了。」


齊威王不解道:「大夫,寡人今日表現,實在窩囊,就算有人才,那是也投靠田忌,而不是是寡人啦!」


鄒忌進一步解釋道:


「大王,如今宗室依舊勢強,而大王仍然勢弱,人才投靠宗室也不為奇。


正是大王今天這一番表現,才會讓宗室放心把人才舉薦給您。


這是因為今天這場賭局,分明是田忌代表宗室在向您示威,而您卻都忍了下來。


宗室們必然認為您軟弱可欺,這樣他們就覺得,哪怕把人才舉薦給您,您沒有辦法重要,到頭來,人才還是會選擇投靠他們。


因此他們才會放心這樣去做!」


齊威王聽後,滿意地一笑道:「還是大夫思慮深遠啊!」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果然沒多久田忌就把孫臏舉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孫臏詢問兵法,孫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齊威王感嘆道:「孫臏果然是用兵的奇才。」


由於鄒忌對齊威王幫助甚大,便在同年十月,齊威王就拜鄒忌為相國。


鄒忌接受相印後不久,當地名士淳于髡前去拜見他,鄒忌聽說淳于髡來了,立即去門相迎,兩人進入內堂坐定後,鄒忌躬身一禮道:「先生此來有何賜教。」


淳于髡回禮道:「相國不敢,老朽只有一些淺見,希望與國有益。」


淳于髡向鄒忌一共提供五條建議,其中一條是「大車不經過校正,就不能托載規定的重量;琴瑟不經過規範,就不能成就五音"。


(話中的深意是一個國家的治理,就像大車運轉、琴瑟彈奏和弦一樣,要有一定的制度約束,才能使百官協調一致。)


鄒忌感謝道:「感謝先生賜教,忌定不負先生所託。」於是鄒忌開始謹修法律而督奸吏,整肅了齊國的官場,讓腐敗之風得到明顯的遏制。


齊威王見到內憂有所緩解後,便想著開始處理外患了。那齊威王是如何去做的呢?


05齊魏交戰,將相正式開始明爭暗鬥


正好也是在齊威王四年(公元前353年),趙國都城邯鄲被魏軍圍困,趙國派使者分別向齊國和楚國求援。


齊威王召集大臣共同商議,齊威王便對群臣道:「眾卿以為,寡人是該救趙和不救趙,哪個更好了呢?」


相國鄒忌說:「大王,救趙無益於齊國,不如不救吧!」


段干綸反對道說:「大王,放任魏國攻打趙國,將於我們更不利啊!」


齊威王問道:「段大夫,這是為什麼?」


段干綸回答道:「大王,如果放任魏國吞併了邯鄲,只會進一步壯大魏國勢力,魏國向來與齊國對立,到時對我們齊國必將遺患無窮」


齊威王道:「卿,所言甚是。」


齊威王於是準備下令出兵救趙,並讓齊軍駐軍於邯鄲郊外。


段干綸又勸阻道:


「大王,出兵救趙,也要講求策略,哪有一國出兵援助而不得實惠的道理。


如果直接出兵邯鄲,雖然能夠解救邯鄲之圍,但是這樣既不能消耗趙國國力,也不會被魏國打敗,魏國也保全了實力。


如此出兵真像相國所說的與齊國有害而利了。


所以,與其駐兵邯鄲,不如出兵南下,這樣進攻魏國的襄陵,就能使魏軍南北都疲於奔命。


即使邯鄲被魏軍被攻克,我軍也能趁機在魏軍疲憊之際,去攻擊魏軍。


這樣,即便趙軍被魏軍打敗,我軍也能乘機攻擊和削弱魏軍。


這才是與齊國有益的方略。」


齊威王道:「善。」


齊威王安排兩路大軍,一路按照段干綸謀劃齊國開始出兵南下,進攻襄陵了。


一路由田忌統帥去救援趙國,齊威王原本打算讓孫臏來擔任主將的,可是孫臏以身體有殘疾為由拒絕,齊威王便只好讓田忌為帥。


(孫臏拒絕齊威王的真實理由是田忌是自己直屬領導,而齊威王只是自己間接領導,而且齊國朝局,還是宗室把持著,如果此時背叛田忌,到時齊威王不保自己,自己下場那是可想而知的)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田忌想和魏國主力決戰,可是孫臏的思路和段干綸一樣,與其和氣勢強盛的魏軍硬拼,不如圍困大梁,以逸待勞。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到了七月,邯鄲被魏軍攻克,可是此時魏軍統帥龐涓就聽說魏國都城大梁被的消息後了,立刻率軍去救援,田忌率領齊軍趁著魏軍疲憊之際發動猛攻,大敗魏軍於桂陵。


聽說田忌大勝消息後,齊威王是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齊國打敗魏國,進一步打擊它的霸主地位,擔憂的是如此大勝,讓田忌一干宗室又進一步得到提升。


齊威王便找來鄒忌詢問計策,鄒忌告訴齊威王只能靜待時機。


而鄒忌作為齊國的相國,一直靠著嚴明法度,來越是宗室。雖然宗室子弟向田忌抱怨鄒忌針對,可是面對著鐵證如山的罪證,田忌也不好辯駁什麼。


這並不是代表田忌沒有動作,於是田忌開始了和鄒忌一系列明爭暗鬥,齊國將相不和的消息,鬧得滿城皆知。


最後田忌實在忍無可忍,便一狀告到了齊威王面前。


為了維護鄒忌,齊威王只好在中間和稀泥,為了表示對鄒忌的懲戒和對田忌的安撫,一面削減鄒忌俸祿和采邑,一面又增加了田忌的俸祿和采邑。


可是鄒忌的相位並沒有剝奪,面對著齊威王如此明顯的偏袒,田忌真是有氣沒處撒,索性連續數月裝病,不去上朝議事。


對此,齊威王不僅沒有責怪田忌,還派御醫來田忌府上噓寒問暖的,弄得田忌也有些沒脾氣了。


那麼朝堂上田忌和鄒忌的勢力格局是會如此保持下去,還是會打破了呢?


05齊魏又起戰端,鄒忌運籌帷幄,田忌終落敗


齊國朝堂上這樣尷尬的平衡,一直保持到了齊威王十六年(前341年),可是有一件事情發生,打破了這樣的平衡。


那就是魏國又開始發兵攻打周圍的國家,這一次倒霉蛋輪到了韓國,韓國也很聰明,一開始就向齊國請求了救援。


此時,鄒忌門客公孫閱正向鄒忌獻計:


「相國不是一直想要絆倒田忌嘛!如今就是最好的機會,韓國向齊國求援,閣下何不勸說大王,讓田忌帶兵討伐魏國了。


若是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有功;如果一旦戰敗,到時田忌不死在戰場,也定會死在軍法之下。」


鄒忌聽後,微微一笑:「公孫先生,你這計劃,好是好,但有一個漏洞啊!」


「哦,相國以為此計漏洞,在哪裡呢?」公孫閱不解地問道。


「此事,還是等到知道戰果如何,再商議吧!」說完,鄒忌就進宮便見了齊威王,向齊威王全盤說出來計劃,齊威王點頭默許了。


次日朝會上,齊威王任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盼為副將,孫臏為軍師,出兵討伐魏國。


孫臏還是老套路,不直接與魏軍硬拼,而是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此來解韓國之困。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作為魏軍統帥龐涓,這一次還是終了孫臏的疲兵之計,最後使得魏軍兵敗於馬陵,自己也身死與此地。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隨著馬陵之戰中的大獲全勝,魏國霸主之位在也不復存在了。而隨之而來是齊國力量迅速得到了發展,一下子成為了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國,稱霸於東方。


結束馬陵之戰不久後,孫臏預感田忌回去後必然會有不測,便直白地問田忌道:「將軍,您有意做一番大事嗎?」


田忌自然明白孫臏的意思,他嘆息道:「先主,以田某現在的身份行事,不管成功與否,並將成為不忠不孝之人。」


孫臏見到田忌還有估計,便勸諫道:


「將軍,古人常說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啊!如今將軍建立了不世功勛,又領兵在外,只要一些疲憊老弱的士兵去把守住主地即可。


並且主地的道路狹窄,車輛難以通行,只需要一些疲憊老弱的士兵把守住主地,就定能以一當十,以十當百,以百當千。


然後將軍率領大軍主力背靠泰山,左有濟水,右有高唐,輜重又可直達高宛,將軍只需要輕車戰馬就可以拿下齊國首都臨淄的雍門。


到時,齊國的大權就可以由將軍掌握決定了,那時候與將軍為難的鄒忌只能落荒而逃,按照將軍的功績不僅能到應有的封賞,還能進為相國。


這才是將軍求存之道啊!」


但是田忌依然拒絕孫臏的勸告。孫臏見田忌不肯聽自己,便在會齊國的路上,瞧瞧離開了,退隱於江湖。


得知了田忌獲勝消息後,鄒忌找來公孫閱,告訴公孫閱下一步計劃。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公孫閱按照計劃派人帶著十斤黃金招搖過市,然後找到占卜師進行占卜。


那人對占卜師如此介紹道:「我乃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大敗魏國,名震天下,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


占卜師一聽要占卜這個,嚇得拔腿就跑,公孫閱及時出現逮捕了想要占卜的和占卜師,然後鄒忌帶著二人到在齊威王面前驗證這番話。


齊威王聽到後,也沒有核查,立即派人到田忌軍營收虎符


田忌聽到城中關於自己要造反的流言不久後,大王就派人來收自己的兵符,田忌哀嘆道:「悔不聽孫臏之言啊!」

齊國名臣鄒忌,到底是輔佐齊威王稱霸的賢臣,還是嫉賢妒能的奸臣 - 天天要聞

田忌留下虎符,就連夜騎馬投奔楚國。


聽到田忌投奔楚國後,齊威王和鄒忌只是相視一笑,彼此都心領神會了。


鄒忌作為齊威王的左右手,一直在幫助齊威王治理國家,打壓宗室,雖然手段不算多麼上得了檯面,但是鄒忌確實在幫助齊威王鞏固了王權,讓齊國出現政治清明的局面。


以此觀之,鄒忌算是當之無愧的賢臣良相。


雖然鄒忌讓田忌有國難歸,不是很道義,但是站在君王角度來看,田忌並無心造反,但卻有了造反的能力,這就是最大的罪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東海域上演了一出"換旗求生"的戲碼,在霍爾木茲海峽這片火藥桶般的水域,外國商船們突然集體玩起了"變裝秀"——清一色掛上中國五星紅旗。 (在霍爾木茲海峽,大量外國船隻懸掛五星紅旗以避免....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 天天要聞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7月9日,天津市委組織部領導幹部會議召開。市委書記陳敏爾主持會議,宣布中央有關任職通知和市委關於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任職的決定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嚴的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