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前副總幹事易小准
大家好,我是蘭台。
說起來大家可能會覺得驚訝,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兩位女烈士「江姐」江竹筠以及楊開慧,兩人在犧牲後竟然成了親戚。
這還不算完,世界貿易組織(WTO)首位中國籍副總幹事長易小准不僅是楊開慧烈士的表外甥,同時「江姐」獨子彭雲是他的親姐夫。
01、
易小准,1951年出生,在在擔任WTO副總幹事前,他曾先後擔任商務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他全程經歷了中國入世長達15年的漫長談判。
易小准,197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市經濟研究所工作;1984年中國開始了「復關」(恢復中國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組織的地位),因為缺少經濟學方面的專業人才,經濟學專業出身的易小准被抽調到了「復關」團隊。
用後來易小准先生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說法,從1984年開始,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多邊貿易體制」:
1984年,我加入當時的復關團隊。那時候我還比較年輕,記得當時我是邊學邊干,一邊惡補關貿總協定的知識,一邊參與起草向國務院請示的報告,並和同事一起研究未來的談判方案。我全程參加了15年的漫長談判,後來又在商務部分管多邊貿易工作。如果再加上先後擔任了三年的中國駐WTO大使以及七年半的WTO副總幹事,可以說我的整個職業生涯從來沒有離開過多邊貿易體制。
易小准先生在生活中都非常低調,一直到2021年他卸任WTO副總幹事後,就連他多年的同事和朋友都不知道,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楊開慧烈士的表外甥。
楊開慧母子
02、
易小准在生活中的低調遺傳了他的母親向自冶,向自冶曾在北京《學習》雜誌社做了十年普通編輯,而這十年里,她的同事都不知道她是楊開慧烈士的表妹,毛岸英烈士的表姨。
向自冶的父親叫向明卿,是楊開慧烈士的六舅,畢業於湖南高等實業學堂土木工程系。(是現在湖南大學的前身)
20世紀50年代毛主席在談到向明卿老人時,還感嘆老人家是「個忠厚老實人,是個好人」。
毛主席與向明卿老人相識於1920年。
當時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先生在北京去世,楊昌濟的夫人向振熙致電六弟向明卿,要他前往北京幫助料理楊昌濟的喪事。
到北京後,向明卿見到了楊昌濟先生的得意弟子毛主席,並一起扶柩返回湖南板倉老家。
毛主席在長沙從事革命活動的時候,經常去向明卿家談論時局,商討對策。
1927年8月,毛主席率部上了井岡山。從此與楊家中斷了直接的聯繫,只能通過秘密渠道,將書信輾轉送到楊開慧的手中。
而這些書信,大多數是通過地下交通站轉寄給六舅向明卿,然後再由六舅轉交給楊開慧。
1930年楊開慧不幸被捕後,向明卿的夫人嚴嘉經常帶著向自冶去到監獄裡給楊開慧送飯。
右起:易小冶彭雲夫婦、彭壯壯、易小群、易小准夫婦和易小麗夫婦
每次探監,嚴嘉總會帶去一些楊開慧特別喜歡吃的菜,還會給她帶些錢,以便讓她在監獄裡疏通關係用。
楊開慧犧牲後,毛岸英兄弟隨後也出獄了,向明卿就讓自己夫人親自把兄弟兩接到平江老家休養幾天,然後又送到板倉外婆楊家,由外婆向振熙、舅媽李崇德撫養。
不久,毛岸英兄弟被組織上送往上海。
每當談起這段往事,毛主席總是對向明卿夫婦充滿了感激。
1950年,毛主席親自交代毛岸英為向明卿的女兒向自冶安排工作,後來向自冶被安排到《學習》雜誌社做了十年的編輯,之後才調到「中辦」工作。
1955年,向明卿夫婦被女兒向自冶接到了北京,住在什剎海後海附近。
毛主席獲悉向明卿老人無正式工作,僅依靠女兒微薄薪水維持生活,便派秘書田家英來探望,並送給他500元貼補家用。
1958年,向明卿由統戰部推薦,成為了北京市文史館館員。
1973年,向明卿因病住院治療,毛主席還專門託人到醫院慰問他,並要他安心養病。只可惜向明卿老人年事已高,最終在1973年不幸去世。
向明卿的妻子嚴嘉一直與女兒向自冶一起生活,1986年因病去世,享年90歲。
向自冶的丈夫叫易克俊,是一位學者,兩人育有三女一子,分別是易小冶、易小群、易小麗和兒子易小准。
那麼,易小冶又是怎麼嫁給了「江姐」獨子彭雲的呢?
彭玉一家在「江姐」雕像前合影
03、
作為「江姐」江竹筠的獨子,彭雲從小就顯露出非凡的學習天賦,19歲的時候就考上了當時中國最好的大學「哈軍工」。
是的,當時中國最好的大學不是清華更不是北大,而是「哈軍工」。
賀龍元帥之子考了幾次「哈軍工」都沒能考上,最後只能讀清華大學。
而易小冶就是彭雲的大學同學。而首任WTO中國籍副總幹事易小準是易小冶的親弟弟。
雖然目前關於彭雲與易小冶戀愛的資料很少,但是根據目前有限資料,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兩人在學校里培養出的愛情是非常牢固的。
這是因為大學畢業後,彭雲被分配到了瀋陽一家工廠工作,而易小冶則分回了北京。
要知道,那可是差不多分配工作等於終身工作的1970年代。
然而,彭雲與易小冶兩人的感情經受住了距離的考驗,1973年,分居瀋陽和北京的彭雲與易小冶結為了夫妻。
「江姐」江竹筠
就這樣,在近代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兩位女烈士「江姐」與楊開慧在犧牲了幾十年後,竟然因為小輩兒的婚姻,成了親戚。
1975年,彭雲因為工作中的出色表現被調到了四機部位於北京的一個研究所,夫妻這才解決了兩地分居的問題。
1977年,恢復高考和研究生考試以後,彭雲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的研究生。
隨後,他又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學生,於是他帶著妻子一塊赴美留學,彭雲先後在密歇根韋恩州立大學和馬里蘭大學學習,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而他的妻子易小冶也不讓老公「專美於前」,她也通過自己的刻苦學習,獲得了社會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兩人目前現定居美國,彭雲還是馬里蘭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