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鞋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年前,就出現了用獸皮縫製的鞋子,這是最早的鞋。古代就有「上衣,下衣,足衣」之說,足衣說的就是鞋和襪,鞋,作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從最早的人們用獸皮、樹皮來裹足保護自己的雙腳不受傷害,到如今各類繁花似錦的鞋式,正是這種鞋文化的發展,才有了如今各式各樣有靈魂的鞋創造出來,各種做工精細,繁花似錦的鞋子,無不充滿這文化氣息。
一、繡花鞋為什麼又名為中國鞋?
1、繡花鞋的起源
中國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層出各類不同樣式的鞋子,為什麼只有繡花鞋被人稱為「中國鞋」?繡花鞋的主題來源於生活,刺繡圖案是民間的生化文化和民族風情,生活化的刺繡圖案更受人們的喜歡,基本參照的圖案有山川草木,民俗故事,花鳥蟲魚,樹木花果,以及各式各樣有著吉祥寓意的食物。
中國的山川大地,繡花鞋又種類繁多可是繡花鞋又起源於何地呢?所從祖先留下的傳世品種已無從考證哪裡才是繡花鞋的起源之地,但是在當時流傳在外的山西的晉國,有著繡花鞋的故事。
晉國原本是個小國,但是晉國國君馳騁疆場,不久就吞併了十幾個諸侯國,國君稱霸之後,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他的文治,他命令所有的女子必須穿上綉了紋樣的鞋子,鞋與「諧」同音,所以綉有吉祥圖案的刺繡鞋子作為陪嫁,有著祝福新人與子偕老,長相廝守的美好寓意,上面綉有十種花果圖樣的美好寓意,所以被稱為「十果鞋」作為漸漸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刺這這種圖案的鞋子被人們稱為「晉國鞋」,從此中國的刺繡工藝開始了,從繡花鞋延伸到其他生活用品上。
2、「中國鞋」的獨特魅力
鞋文化與刺繡工藝的完美結合是華夏民族獨創的手工藝術品,根植在人們的生活當中。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在他的作品《荀子》一書中我們可以找到繡花鞋的蹤跡,他用哲學角度高度讚揚了用於刺繡的繡花針,認為繡花針不僅能在鞋上刺繡,而且還能下覆百姓、上飾帝王。
中國的詩詞文化中,有許多描寫女子的詩文當中,經常以小巧、精緻的繡花鞋作為典範,雖然寥寥數筆,簡單勾勒,卻讓女子的形象躍然紙上。對於女子來說繡花鞋是中國女子的代表。
二、繡花鞋與中國的民間俗史
民俗學家認為,中國的纏足史起源說法不一,被人稱為「三寸金蓮」鞋的形狀似於鳥頭,鞋底為木質,彎起來像一支弓,所以被稱為「弓鞋」,纏足最早只是宮廷中一種獨特的舞蹈裝束,與封建帝王的恣意享樂有關,始於南齊,從宋朝時開始走向民間。
古人認為,女人腳小現的美觀,所以都已小腳為榮,大腳為恥,腳的大小開始成為評判女子美醜的一個標準,直接影響到一個女子的形象,於是所有朝代的女人都開始裹腳,裹腳之風開始盛行,為的就是有一雙嬌小的腳,古代統治者和人民出現了很多讚美之詞,「三寸金蓮」「金蓮」等等,一雙精巧的小鞋,只有一雙小巧可人的三寸金蓮才能穿的上。
結論,漢朝女子就一尖鞋,輕站為美,所以大致漢朝就已經出現了裹腳的風俗,一步一姿,百媚嬌顏。
一雙金蓮繡花鞋上面的圖案,對鞋的之人來說是一種美好的嚮往,也體現出鞋主人的一種特殊夢想,同時繡花鞋還代表著女人的身份地位,一般的年輕女子的繡花鞋上都有著紅色而且鮮艷多彩的團,老年婦女則是以黑色或者深色的繡花圖案為主。
在哪個裹腳之風盛行的時代,裹腳對女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在封建社會女子無法抗拒的,中國女人纏足歷史跨越上千年,「三寸金蓮」鞋也在中國流行了一段時間,是中國最獨特的鞋文化,就因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喜歡音樂,錘鍊美色,下令宮女用帛布裹足,在六尺高的金蓮花台上跳舞,女子飄飄然美若仙子,纏足也因此得名「金蓮」。
三、繡花鞋中的秘密
1、繡花鞋中的篇章
縱觀2000多年的鞋史,上自皇宮,下至民間,在有著嚴格的等級和一定的民俗規範,在就時代,不同時代鞋有著不同的說法,可以通過一雙鞋辨識身份地位,無論貧窮還是富貴,一眼望穿:在不同場合下,出生、婚假等人們會通過不同的鞋來展現自己,不同年齡的人群也會穿著不同顏色圖案的鞋。
繡花鞋在底、幫、刺繡、均涵蓋了女紅「十八般武藝」,堪稱女紅中的經典藝術,中國歷代婦女將刺繡與鞋的完美結合,造就了一雙雙獨具中國特色的鞋類款式,其精湛的製作工藝更是反映了中國婦女的手藝和豐富的想像力,和對美的追求。
繡花鞋在我國許多文學作品當中都有所出現,中國的詩詞、小說、戲曲、快板等都對繡花鞋坐落相應的描述,許多在民間的傳說和故事,也是頗有文化色彩,經過中國歷代婦女巧妙的雙手,在製作過程中不僅獻出的自己的心血,而且還寄託著他們的心靈所向,也傳承這中國民族的文化思想。
2、繡花鞋的審美風尚
中國廣域遼闊,我國各地婦女都穿著自製的繡花鞋,因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豐富不同,多以有著很明顯的區別,比如南方和北方的繡花鞋一眼就能看出區別,南方的繡花鞋小巧玲瓏,受蘇繡的影響,其圖案更加精緻,工藝考究,而北方的繡花鞋則比較粗狂,大方,有著宮廷上的華麗質感。
我國各地少數民族的婦女也十分喜愛自製繡花鞋,出於對繡花鞋的喜愛,自製的鞋子更能表達自己的美感,和自己寄託的感情,我國有近20個少數民族蘊含著本民族的審美形態,女子將他們綉在自己的鞋上,包含著本民族的風土人情,其中代表有,滿足的花盆底旗鞋,水族的翹鼻繡花鞋,侗族的進門鞋等等,都因特點突出,較為出名。
3、繡花鞋在少數民族的作用
繡花鞋在少數民族當中是傳情之物,如毛南族到來婚配的年級男孩和女孩會定情「坐夜」,雙方會想回贈對方「欖子鞋」; 仫佬姑娘在「走坡」時會暗自測量自己喜歡的人的腳的大小,做一雙繡花鞋,來當做定情信物。
根據調查,我國有將近20多個民族把繡花鞋當做自己民族的穿衣特色,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繡花鞋已經成為全民族共同的寶貴財富,繡花鞋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鞋」。
四、繡花鞋上的刺繡藝術
1、繡花鞋上的刺繡
繡花鞋上的圖案花紋,大部分是來源於生活的,融合中國各個地方的民俗特色,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鴛鴦戲水,雙蝶戀花,牡丹花,龍鳳等等,寓意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意願。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特色,每個民族的圖案都是獨一無二的。
刺繡文化在唐宋時期就有了數十種陣法,風格豐富,也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不同特色,刺繡已經不是單純是綉在服飾上的,縱觀整個歷史長河,心靈手巧的中華婦女創造了色彩斑斕的世界,在手工刺繡的藝術上,在世界上堪稱一絕,是研究民俗,民風,信仰,圖騰以及民族文化的珍寶。
繡花鞋上的美感來源於東方的唯美的審美,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幫的鋪設,繡花鞋主題來源於生活,但經過人們的思想加工之後成為手工藝術品,「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及其精巧美麗。
2、刺繡的智慧體現
刺繡作為一門藝術技能,生透露無數古代女子的聰明才智和美好願望,充滿了熾熱的生命力和美好期許,技藝高超的綉女,猶如畫家手中的筆墨,可以綉出璀璨的畫卷,並能綉出綉女的個性,表現出不同的藝術風貌和藝術風味。
蘇綉、粵綉、隴綉、湘繡、蜀綉,號稱「五大名綉」格鬥格局特色,言傳歷史,迄今為止,無人超越。鞋與刺繡文化的完美結合可以說是自己獨創的手工藝品
五、結語
繡花鞋是民間生活中情感的化身,是無數女性中的情絲,繡花鞋一個中國歷史悠久,形態豐富,文化底蘊深厚,不僅彙集中國最淳樸的文化藝術特,它們代表這繡鞋人的心靈期許,美好願望,它們的藝術文化更加代表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價值觀念和藝術形態,反映了淳樸的民風,悠久的歷史文化,最樸實無華的優秀品質。
曾繡花鞋的著名傳承者王冠琴說過,她每完成一雙繡花鞋就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那種心靈震顫,她的沒一雙鞋都是她的女兒,傾盡了她所有的心血。我們應該秉承前輩的心血,讓它一直傳承下去,復古的經典刺繡,猶如一抹荷花立於荷塘之上,時尚與古典相互映襯,婉約而優雅,我們應該讓這份文化一直傳承下去,銘記經典。
參考文獻:
1、《中華鞋經》
2、《中國民族服飾》
3、《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4、《中國古代服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