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2022年07月14日22:18:39 歷史 1643

作者:季風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德意志或者說德國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在德意志的範圍之內,存在諸多獨立的邦國。雖然也有過神聖羅馬帝國,但這個所謂的帝國只是一個空頭。可就連這個虛名也在拿破崙戰爭的硝煙中灰飛煙滅了。


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德意志統一依然遙不可及,而是塑造一個所謂的德意志邦聯。這個邦聯類似於後來蘇聯解體後的獨聯體,所有參與者都是獨立的政治實體。不過這個德意志邦聯要更鬆散一些,34個君主專制的國家和4個自由市。還有丹麥控制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以及荷蘭控制的盧森堡也包括在其中。邦聯對各邦沒有真正的統治權,各邦事實上都是獨立的,法律、貨幣、度量衡都不相同。


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 天天要聞

19世紀的哈布斯堡領地

在國際上,歐洲幾大國都不希望德國統一。對於攪屎棍英國來說,任何歐陸強國崛起都是無法容忍的。俄國、法國兩個歐洲霸權也不希望中歐出現統一的強權。尤其是沙俄!歷代沙皇都致力於保持德國的分裂。拿破崙戰爭後,沙皇一直在德意志兩個最強邦國——普魯士奧地利之間搞平衡,還支持其他小邦國反對普奧……其目的只有一個,保持德意志的分裂。


德意志內部也有很多人不想統一。如果德國統一,那些邦國的統治者就失去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對於已近稱孤道寡數百年的這些邦國王室家族,這是無法忍受的。而且統一最大的旗幟是民族主義,這是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無法接受一種存在。因為哈布斯堡家族控制廣大區域存在諸多民族。民族主義的盛行對於哈布斯堡來說,不是福音,更像是催命符。

在民間,資本主義大工業對統一的要求也愈發明顯,然而各種政治實力的反對令統一難以實現。


好在作為德意志最強大的邦國,普魯士對於統一有著很深的執念。19世紀中葉,由於工業革命的推進,普魯士的實力已經十分強勁,西里西亞柏林等地都建立較為強大的工業。除此之外,以普魯士為中心一個包括大多數德意志邦國的關稅同盟成立。在德意志各地資產階級看來,普魯士是他們實現統一夢想最強有力的寄託。


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 天天要聞

鐵血宰相俾斯麥

這時一個人的出現,讓德意志的統一正式啟動。這個人就是後倆被稱為「鐵血宰相」的奧托·馮·俾斯麥。這位出身容克地主家庭的強人被後世認為是19世紀最偉大的外交大師之一,有著不遜於梅特涅的外交智慧,還有堅強的意志和豐富的內政經驗。從1862年成為普魯士的宰相開始,到威廉二世時代被迫卸任,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他一手塑造了德意志統一和強盛的基礎。


在他看來,德意志的統一必須解決兩個難題。一個是曾經最為強大、此時依然實力不俗的奧地利。


哈布斯堡統治下的奧地利等地雖然以德意志人為主,但波西米亞匈牙利等地則是其他民族的地盤。以奧地利為主統一德意志的大德意志方案曾經盛行一時。不過奧地利對此不熱心,因為德意志的分裂更有利於哈布斯堡家族的利益。由於長時間在德意志的優勢,它對許多小邦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不打敗這個曾經的老大哥,想要讓所有小邦國認可普魯士真的很難。


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 天天要聞

1712年的歐洲版圖

另一個周邊如狼似虎的列強,畢竟統一之後的德國國力上升,崛起是不可避免的。這對其他歐洲國家來說不一定是好事。


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俾斯麥做了兩手準備。在國內,他照例打壓議會,強化軍隊。在他看來,軍隊的鐵與血才是德意志統一的不二法門。在國際上,他縱橫捭闔,分化瓦解,最終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結束了德意志分裂的局面。


1863年,圍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一場危機爆發。這兩個公國中,石勒蘇益格是德意志傳統邦國之一,荷爾斯泰因有著過半的德意志人口。1815年維也納會議將這兩個公國和另一個小公國勞恩堡交與丹麥國王。條件是丹麥必須保證兩公國傳統特權,丹麥不得歸併石勒蘇益格。


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 天天要聞

丹麥國王腓特烈七世

1863年,丹麥國王腓特烈七世宣布將兩公國分開,限制了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的特權。後來進一步把石勒蘇益格劃入丹麥。這一系列的操作成功惹翻了德意志。德意志民族主義者強烈要求從丹麥手中解放這些領土。


作為德意志的帶頭大哥,眾望所歸的普魯士和奧地利不能袖手旁觀,必須出手。兩國為此還締結了軍事同盟,組織了聯軍。俾斯麥更是利用這次機會與歐洲諸強達成共識,暗中完成了交易,保證各國不會幹涉對丹麥的戰爭,更為未來收拾奧地利埋下伏筆。


萬事俱備,戰爭開始!小國丹麥擋不住歐陸兩強奧地利和普魯士的聯合打擊,很快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被迫吐出已經吞併的三個小公國。俾斯麥的第一步成功了,接下來該給昔日的大哥挖坑了。

為了以後給收拾奧地利找理由,俾斯麥在與奧地利簽訂的《加斯泰因公約》做了手腳,為下面背刺奧地利做準備。與此同時,俾斯麥也在積極奔走,在外交上孤立奧地利。


沙俄最先被拿下。他們對奧地利人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背叛始終難以釋懷,奧地利聯合英法支持波蘭擺脫俄國統治的起義更讓沙俄憤憤不平。而普魯士因為支持沙俄鎮壓波蘭起義而贏得了沙俄的好感。這不僅讓沙爾在未來德戰爭中保持了中立,更為俾斯麥當政期間,德俄關係的穩定加上了重重的砝碼。


法國要簡單的多,志大才疏的拿破崙三世僅僅因為俾斯麥幾句空頭許諾就表示中立。


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 天天要聞

拿破崙三世

為了最大限度的孤立奧地利,俾斯麥甚至連弱雞的義大利都拉上了。義大利弱歸弱,但是開闢一條新戰線,分散奧利地兵力還是可以做到的。


萬事俱備,俾斯麥開始各種辦法刺激奧地利,普奧戰爭爆發。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戰爭時間持續很短。1866年6月7日,戰爭開始;7月3日薩多瓦戰役中普軍重創奧軍主力,鎖定勝局……表面強大的哈布斯堡僅僅數周就慘敗而歸。


如果發落奧地利成為普魯士決策層必須面對的話題。這是俾斯麥展現了自己的政治智慧,他力排眾議,放過了奧地利。僅僅是把奧地利排除出德意志,確立了普魯士在德意志的霸權。除此之外,在沒有任何過分的要求。


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 天天要聞

薩多瓦戰役

普奧戰爭以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方式結束了,拿破崙三世想干涉都來不來不及了。奧地利退出德意志,承認普魯士建立的北德意志聯邦。對於奧地利的寬大,減少了統一的阻力,同時也確保了奧地利在下一次戰爭中保持中立。


奧地利搞定了,下面該法國佬了。


對於法國,普魯士的火可憋了很長時間了。在耶拿戰役中,普魯士軍隊的赫赫威名被拿破崙碾成了渣渣。這給軍事傳統悠久的普魯士軍官團留下太深的印象了。如何在戰場上找回場子,成為了普魯士軍人長時間思考的唯一問題。後世影響深遠的參謀制度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誕生的。現在終於有機會了,雖然拿破崙已經不在了,找他的侄子拿破崙三世來還賬是個不錯的選擇。


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 天天要聞

耶拿戰役中的拿破崙

為了最後戰勝法國,俾斯麥的準備也可以說是十分充分。他先是拉攏南德意志的幾個邦國,結成以法國為目標的攻守同盟,再把他們拉入關稅同盟。這確保了他們不會與法國達成某種默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接著他開始各種孤立法國。他首先找到老朋友俄國,支持俄國在歐洲的種種要求,換取俄國中立。普俄兩國達成協議:一旦普法戰爭打響,俄國將出兵俄奧邊界,牽制奧地利的注意力;而普魯士則支持俄國在黑海和巴爾幹的要求。奧地利支持法國的可能性因此消失。


一切準備好,俾斯麥斷然否認了之前對法國的承諾,並把法國的要求公諸於世。這激怒了英俄兩國,法國因此陷入空前孤立。


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 天天要聞


不過普魯士不能首先出手,那樣就在國際輿論上處於不利地位了,南德幾個邦也不會支持他,想要主動,就要讓法國先出手。很快機會來了,圍繞西班牙王位繼承的問題,法國和普魯士產生矛盾。法國要求普王承諾霍亨佐倫家族不會染指西班牙王位。威廉一世雖然覺得屈辱,但選擇了委曲求全、俾斯麥卻把普王的回電改動了一下,成功刺激了法國。


1870年7月,法國率先向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爆發。雖然法國信心十足,現實卻實在打臉。9月1日,色當戰役中法國慘敗。拿破崙三世和10萬法軍官兵成為普軍的俘虜。


這次俾斯麥不打算放過法國。普軍直接推到巴黎城下,更誅心的是普魯士在法國人的驕傲凡爾賽宮鏡廳宣告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俾斯麥怎樣統一德國,為何又留下巨大隱患? - 天天要聞

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

經歷三場戰爭,德國統一最終完成。不過這也留下一個巨大隱患,那就是法國無窮的復仇慾望,俾斯麥一直在用各種方法防範這種情況的發生。而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原創 南風無影 走過了河西走廊,再過沙海戈壁,我們進入西域地界,第一個西域小國: 鄯善,它還有個名字叫樓蘭。為了不節外生枝,我丟掉了甲胄和兵器,順便也找人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實在是不習慣留這麼長的頭髮,剪的非常短。等頭髮剃完,我和法顯還有幾個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呂敬榮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開始返攻東方。第一個攻擊對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過程在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軍事案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意為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的很簡單:「漢王用韓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