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清軍在陸地戰場的表現,其實比海戰更尷尬

2022年07月13日20:51:23 歷史 1028

甲午戰爭中,清軍在陸地戰場的表現,其實比海戰更尷尬 - 天天要聞

清朝入關,其實也得益於陸軍能夠打敗大順、大西農民軍以及南明軍。

而清朝的海軍,其實是洋務運動的產物。所謂「百年海軍」,因此,清朝海軍孱弱,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清朝的陸軍在和日本陸軍交戰後一敗塗地,這無疑是讓人感到難以接受的。

而甲午戰爭中,清朝陸軍的潰敗,更多是清軍指揮層腐朽的緣故。

2、域外交戰

甲午陸戰的第一戰發生在韓半島。

韓半島忠清南道的牙山附近,有個去處,被叫做成歡驛。

當時清軍在成歡驛附近有四千多陸軍。負責指揮這支清軍的將領是葉志超聶士成。話說老葉和老聶都清楚,日軍肯定會進攻牙山。為此,這兩位將領也考慮在這一帶布防,以逸待勞阻擊日軍——其實,在防禦工事裡面,阻擊戰要容易一些。

哪料到這時候,發生一件搞笑事兒:清軍的探子告訴葉、聶兩個主將:日本大約有三萬多人,打算來攻打牙山——當然事後我們了解到,其實日本當時進攻牙山的兵力,和清軍伯仲之間,而清軍以逸待勞,其實多少具備一定的主動地位。

結果,清軍知道日軍有三萬人以後,清軍上下都失去了對戰日軍的信心。因此日本剛開始對清軍發動進攻,葉志超等人就帶著清軍一股腦逃了二百公里。從韓半島中部逃到偏北部。

甲午戰爭中,清軍在陸地戰場的表現,其實比海戰更尷尬 - 天天要聞

葉志超逃到平壤以後一個月,日軍才追殺到。而且,葉志超和其他幾路清軍會師,平壤一共有一萬五千多清軍。不過,在這一個月時間裡,葉志超等人並沒有積極備戰。反倒是日本在不斷調兵遣將,最終,湊夠一萬六千人的日軍,向平壤浩浩蕩蕩進發。

日軍兵臨城下以後,清軍的幾位大佬——包括葉志超等人,還在互相扯皮。而日軍利用這個扯皮機會,包圍了平壤城,而軍心渙散的清軍,則各自為戰。最終,左寶貴將軍英勇殉國,葉志超則再度率領殘兵敗將出逃。而且,這次葉志超跑路功夫比起上次更是更上一層樓——葉志超率領清軍,一股腦逃到鴨綠江西岸——清朝境內,躲避日軍追殺。

就這樣,清朝陸軍和日軍的對戰,從域外,轉向了我們本土。

3、甲午哀歌

日軍攻下平壤後,又在一個月後,浩浩蕩蕩殺過鴨綠江,進攻我遼東半島地區。這可讓光緒朝廷高度重視,於是光緒朝廷派遣不少軍隊到遼東半島,準備攔住日軍。

不過,相信諸位讀者根據之前清軍的表現,也不難猜出,在遼東半島,清軍的戰鬥情況。

話說在遼東半島,清軍部署了三萬軍隊,而日本的軍力差不多也是三萬人。而清軍和日本軍的交戰,也和之前一樣,日軍攻打鴨綠江防線以後,清軍依舊陷入潰敗,鴨綠江防線不攻自破。

此時,甲午海戰,日軍也取得空前勝利:日本陸軍在海軍的協助下,在附屬於庄河的花園口一帶登陸,而後一股腦攻下了庄河。庄河淪陷沒幾天,旅順又被日軍攻陷。

就在日軍奪取庄河、旅順等地的同時,光緒帝急忙指派晚清名臣劉坤一率領三萬清軍,奪取此前已經被日軍攻佔的海城。結果可想而知:所謂攻則有餘,守則不足。清軍具備防守優勢的時候尚且不敵日軍,更何況主動對日本佔據的海城發動進攻?因此清軍損失極大,也依舊沒能奪回海城。

甲午戰爭中,清軍在陸地戰場的表現,其實比海戰更尷尬 - 天天要聞

之後沒多久,日軍陸續掃平了遼東半島其他清軍。潰敗的清軍逃到了遼西地區。

與此同時,日軍又在膠東半島登陸,攻佔威海衛等地。

遼東、膠東陸軍的大潰敗,讓清朝朝廷不得不主動向日軍求和。最終,有了馬關條約的簽訂。

4、結語

清朝作為一個陸權主義帝國,如果甲午戰爭僅僅是海戰潰敗,那麼,清朝朝廷也未必會願意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而陸軍的潰敗,讓清朝朝廷失去了最後的主心骨。最終,失去戰鬥信心的清朝,不得不簽訂了馬關條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