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2022年07月13日16:53:16 歷史 1112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預計閱讀本文需要10分鐘

說到鴉片,必先說茶。


茶在中國,歷史悠久。陸羽《茶經》說,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歐洲人首次知道「茶」,是在1550年。1606年,第一箱中國茶葉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運抵阿姆斯特丹,也是中國茶第一次到達歐洲。


166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將一份「神秘珍奇大禮」獻給繼位不久的英國國王查理二世。這份大禮是一個小小的圓罐,罐內裝有風乾的綠色葉子,重2磅2盎司,產自遙遠的東方中國。


少頃,綠色細葉被沸水沖泡後,濃香瀰漫,代表雙手奉上,查理二世遲疑著吮吸了一下,頓覺頰齒留芳。據說,這就是英國皇室首次領教中國茶葉。無獨有偶,查理二世迎娶的葡萄牙公主凱瑟琳也對茶情有獨鍾。飲茶之風從此在英國宮廷及許多歐洲國家迅速流行開來。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第三位蘇格蘭國王、復辟後的首位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

一百多年後,中國茶已經成為英國進口產品的一個大項,每年都在1萬磅以上。茶葉帶給英國的稅收平均每年330萬鎊,達到了英國國庫總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和東印度公司的全部利潤,茶葉因此而被譽為「東印度公司商業王冕上最貴重的寶石」。


在對美國的貿易中。茶葉也佔到其全部進口貨物的90%以上。以至於一些歷史學家、經濟史家把十八世紀稱為歐亞貿易的「茶葉世紀」。


對茶葉的巨大需求導致大約2600萬英鎊的白銀流入中國,英國白銀幾乎耗盡,中國對英國保持了長期的貿易順差。歐洲經濟史家承認,十八世紀50年代,歐洲生活水準低於世界其他地區,尤其低於中國。


中國人沒有西方產品可以安度無憂,但西方人卻已無法擺脫對中國產品的依賴,除了傳統的絲綢,又增添了茶葉。這種局面一直到歐洲工業革命成功,機械化規模化生產實現以後才被打破。


巡洋艦挑戰「天朝偏見」


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對外貿易狀態使乾隆皇帝、甚至包括所有中國人都有理由對西方人居高臨下,自我感覺良好,但清政府不可能想到,十八世紀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威廉·約翰·律勞卑是律勞卑勛爵九世,英國皇家海軍職員、政治家和外交官。

1834年7月,英國政府派出的首任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勛爵到達廣州。律先生有著顯赫的皇室血統,是蘇格蘭貴族和勛爵,擔任過英王侍從官,還兼任皇家海軍少校。之前,壟斷英國對外貿易的東印度公司已被取消,英國政府專設商務監督管理海外貿易。


律勞卑被選為首任,可謂重任在肩。英國政府給這個職位規定的任務是:「保護和促進英王陛下臣民對廣州的貿易,並儘力查明把英國貿易擴大到中國領土的其他部分是否可行。同時取得海軍據點,以便英國海軍的活動。」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廣州的貿易」很大一部分是鴉片貿易


律勞卑躊躇滿志,可到達廣州後,就碰上一根硬釘子。


律勞卑按外交大臣巴麥尊勛爵的訓令,用書信通知中國兩廣總督,要求與總督直接對話。兩廣總督盧坤聞之勃然大怒:我封疆大吏豈可與你一個做生意的「夷目」直接溝通,簡直豈有此理!


盧坤同時申斥粵海關監督和公行首腦,要求公行停止與英商的貿易,接著下令「封艙」,所有華人僕役必須從英國商館中撤離,誰都不許把日用品賣給英國人,迫使商館斷水斷糧。盧坤還對一再姑息英商的廣州知府下達了撤職令。


律勞卑終於按捺不住,指令停靠在外海的兩艘英國軍艦進入廣州內河。英國軍艦在清軍炮火下強行駛過虎門,進抵黃埔。律勞卑發表宣言,稱中國廣東當局已開始戰爭前奏曲。


盧坤鐵了心要硬過律勞卑,他逮捕了一名「英商保人」通事和商船掌舵,還以顏色。律勞卑在眾多英商和公行商人的再三請求下,無奈下令英艦撤走,並離開廣州開赴澳門。律勞卑在澳門不久便因「操勞過度、憂慮不安」而病故。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亨利·約翰·坦普爾,第三代帕爾姆斯頓子爵,又譯帕麥爾斯頓、巴麥尊,英國外交大臣和英國首相

律勞卑之死無論在中英貿易史還是中英關係史上都算一件大事。英國政府認為,首任駐華商督在執行對華公務中客死他鄉被內閣視作某種契機。巴麥尊開始考慮對佔領中國島嶼、要求中國賠款以及改變對英國官員的不敬態度等問題。


尤其引起英國外交部注意的是,律勞卑在被困時向英國政府發出的通報中寫道:中國人在「極度的愚蠢思想和道德墮落之中,幻想著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全然不顧國際法的理論和實務。」他要求以高壓手段改變中國的「天朝偏見」。這就是後來英國對華「炮艦外交」政策的發端。


同時中國朝廷派出欽差調查此事,對盧坤的處置未表示異議,並要求盧坤擴大對外商進行《防範外夷貿易章程》的宣傳力度,再三重申「外人信函一律用具稟字樣,並須交洋行代收,否則堅決不予受理」。


林則徐問罪維多利亞女王


工業革命後崛起的英倫三島對東方財富的渴望日益加劇,執著地要打開中華帝國這個大市場,自伊麗莎白一世就開始的通商要求歷經二百多年後終於發酵成可恥的鴉片戰爭。


中英貿易中幾乎一邊倒的貿易逆差,對英國人來說簡直就是殘酷的折磨,他們當然不甘心長期處於劣勢。於是絞盡腦汁要找到一種使中國人也離不開的東西,以佔領這個龐大的市場。他們的選擇就是鴉片。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成為英國女王。1838年6月28日在維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英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女王

鴉片由罌粟果中的白色乳汁凝結而成,它特別含有的生物鹼成分,也就是人所共知的嗎啡,主要作用為鎮痛、提神、止瀉,但服用過量容易引起成癮反應,也稱藥物依賴。這種依賴可以導致人體進入奇妙幻化的境界,成癮後即難以戒除。這是對鴉片藥效學術化的描述,文學家則稱罌粟花是「魔鬼之花」。


一語中的。英國人就是要用這個魔鬼把中國人推入絕境。


鴉片也是中國人熟悉的東西,只不過它僅僅被用作藥物,後來漸變成一種麻醉劑。1729年雍正首次頒布禁煙詔令。但幾十年之後,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了鴉片種植基地,到十九世紀初,針對中國的鴉片貿易再度活躍起來。


十八世紀30年代,鴉片輸入中國為200箱,到了60年代,攀高1000箱之巨,翻了整整5倍。此時,鴉片成為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向中國輸出物品的第一大宗。十九世紀初再升至4000箱以上,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大宗的單項商品貿易。


中國白銀外流佔全部出口總值的五分之一。中英貿易逆差達到250萬英鎊,鴉片貿易佔據英國對華貿易總額的60%以上,鴉片收入提供了英印政府全部財政收入的七分之一。致使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國土大片荒蕪,蒼生蒙難。


一個號稱全球最強盛的「日不落帝國」,竟然無恥到用毒品來打開另一個國家的市場,逆轉自己的貿易不利地位。這是地球上自有貿易以來最卑鄙最陰險的勾當。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夕的1838年,朝廷仍對是否禁絕鴉片貿易莫衷一是,弛禁派代表許乃濟和禁煙派代表林則徐是爭論的主角。


弛禁派認為,弛禁可解決財政危機,防止銀漏。鴉片以藥材納稅,以貨易貨;除官員、士子、兵丁不準吸食外,其他人不論;准令內地栽種罌粟,以減外商之利,不禁自絕。


禁煙派認為,鴉片已使數億白銀流入外洋,國庫存銀日少,嚴重破壞社會經濟。吸食鴉片還致人倫盡喪,士兵萎靡,無法抵禦外敵,危及整個民族。


道光皇帝最終採納了林則徐的意見。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要求

「竭力查辦,以清弊源……販賣吸食,種種弊竇,必應隨地隨時,凈絕根株。」

無論販吸,斬草除根。


林則徐還給維多利亞女王寫了一封信。陳述禁絕鴉片的理由,措辭嚴厲:「英國人在中國販賣鴉片是一種極不道德的行為。你們英國人自己不吸鴉片,卻製造鴉片引誘中國人購買,實在是不管他人死活……我們決心永遠剷除鴉片煙毒,禁止吸食。你的屬國印度必須禁止生產,已經生產的,女王陛下必須立即搜繳,投入大海……中國的禁煙法律非常嚴厲,如果繼續製造鴉片,將找不到買主。未來任何外國船隻攜帶的鴉片都將被燒毀。」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林則徐,福建侯官縣人,中國清代後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則徐對鴉片的憎恨溢於言表。


林則徐到廣州後,先在街市間巷私訪,後又審問鴉片外商和參與鴉片貿易的中國人,嚴厲申斥行商在鴉片貿易中充當中間人的可恥角色。要求立即停止鴉片貿易,並在3天之內把所有鴉片交到他的手裡集中銷毀,否則將面臨死罪。


隨後又迅速出示了一道措辭強硬的欽差令:所有外商必須交出現存全部鴉片,並具結保證以後永不夾帶,如有違反並被查出,則商船沒收,人員就地處決。


英國商務監督查理·義律派人給林則徐送去一封信,表示願意具結保證英國商船絕不再夾帶鴉片。但如違反禁令,應按以下兩點處置:一、鴉片沒收,但需給予補償;二、違者不能就地處決,而應經公開審判才可定罪。但林則徐絲毫不接義律的茬,反而更下狠招:如果不交出鴉片,便斷絕商館的飲食供應。


義律被包圍到第十天,不得不屈服,交出全部鴉片一百四十萬公斤,但拒絕具結。隨後,義律通令所有英國商人撤離廣州,退到澳門。


林則徐給道光皇帝上了一個奏摺,準備將鴉片運到京城銷毀,道光命他在廣州就地銷毀。1839年6月,林則徐就在虎門附近的海灘,把一百四十萬公斤鴉片當眾銷毀,耗時整整二十三天。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生於紫禁城擷芳殿中所。年號道光

「海盜的旗幟保護可恥的貿易」


此時,英商尚有多達5萬箱的鴉片等待投放中國市場,林則徐的焚煙行動讓他們感到了滅頂之災。稍前,林則徐在廣州收繳鴉片的消息傳到印度時,鴉片價格從頂峰時的每箱600美元劇跌至200美元。中英關係處於極度緊張狀態。但英國朝野對鴉片貿易卻各執一詞。


反對的聲音主要來自在野的「托利黨」領袖威廉·格列斯頓勛爵,以他為首的議員們向英國教廷投訴,希望禁止鴉片貿易,認為鴉片貿易是英國的恥辱。他們堅持認為,大英帝國必須維護自己的國際道德和帝國榮譽。


教會團體也反對向中國輸出鴉片,他們向政府請願,要求禁止鴉片貿易,與中國政府合作打擊鴉片貿易。英國議會下院也有部分人反對鴉片貿易和英國對華政策。


但巴麥尊執意要為他所代表的工業資本家打一場對華之戰,他把這視為積累政績的賭注,他蓄意製造「英國產品被中國打壓」的輿論氛圍。


他在議會蠱惑,英國商品在歐洲市場的佔有份額已日漸萎縮,他有責任為強大的英國工業尋找龐大的海外市場,這些市場包括整個亞洲,尤其是印度和中國這兩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國家,這對英國的長遠利益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如果中國不接受我們的要求,就只有用武力強行打開。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羅伯特·皮爾,英國首相。1840年羅伯特·皮爾爵士向國會提交了彈劾議案,強烈譴責輝格黨政府對華開戰。

經過三天的激辯,下院終以29票的微弱多數否決了反對對華動武的議案,通過了「英商在中國的損失須達到滿足的賠償」的決議。


1840年6月,帶給近代中國強烈屈辱印記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終於爆發。英國印度艦隊司令伯麥上校率領由16艘軍艦、4艘武裝汽艇、28艘運輸艦、大小火炮540門和4000名士兵組成的英國東方遠征軍艦隊到達珠江口實施封鎖,大軍壓境中國領海。然後,大部分兵力又開赴浙江。


7月6日,英軍經短時間炮擊後攻佔舟山群島。《泰晤士報》以極其興奮的語調曉喻英國公眾:大不列顛帝國國旗第一次在中華帝國的一部分領土上飄揚。英國政府在遠東又增加了一塊殖民地。


戰事對中國很不利。不利原因莫過於體制、制度、軍事之類,但有一點至為關鍵:那就是所謂對宗藩的國策。第一次鴉片戰爭前乃至上溯到更早的年代,中國的「對藩政策」是以三個自認的高明論據為前提的:中國的國力足以保證自己在任何戰爭中處於優勢地位;中國具有使外來民族「開化」的特殊力量;中國的商品可以輕而易舉地使外國人向中國俯首稱臣。


英國發動戰爭,保護英國在華貿易只是一個借口,鴉片輸出才是其真正需要的卻又羞於講出口的關鍵詞。


威廉·格拉斯頓勛爵曾公開指責:這場戰爭從根本上就是非正義的……我們的國旗成了海盜的旗幟,她所保護的是可恥的鴉片貿易。因為英格蘭對中國的種種惡行,上帝將審判英格蘭。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萬年和約」帶來百年屈辱


高舉禁煙大旗的林則徐被英國視為頭號敵人。


林則徐先是被「交部嚴議,飭即回京」,途中又被奉旨「革職,仍回廣東,備查問差委」,直至被發配新疆充軍。


1841年1月20日,中英雙方代表琦善和義律在早就擬定好的《穿鼻草約》上簽字。如果說《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最典型最深刻的恥辱印記,那麼《穿鼻革約》就是始作俑者。


《穿鼻草約》規定:

一、割讓香港島給英國,但仍向中國繳納所有正當稅捐;二、中國補償因沒收英國商人的鴉片款六百萬兩白銀;三、承認中英兩國地位平等,今後採取對等直接的方式;四、廣州港口在十日內開放,在黃埔進行貿易,至香港港口設備完成之日止。


幾天後,琦善被革職,鎖拿回京,家產查抄歸公。


就在道光皇帝大為光火之際,維多利亞女王也同樣接到巴麥尊的一封告狀信:大英帝國艦隊已使中國完全屈服,義律竟敢置我們的訓令於不顧,簽署了這個極不適當的條約。這些賠款遠在被銷毀的鴉片價格之下,而且戰事的費用、公行的欠款一分未得,還放棄了已佔領的舟山群島。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博爾濟吉特·琦善,博爾濟吉特氏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大臣,鴉片戰爭時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而所謂的割讓香港島,仍需向中國繳納捐稅,如同澳門一樣,根本就不是不列顛女王陛下的屬地。在充滿野心的巴麥尊看來,義律對中國人太客氣了。既然已經交戰了,還有什麼可顧慮的?


英國內閣在琦善被革職的一個月後,同樣革了義律的職,也不批准《穿鼻草約》,改任濮鼎查為「特命全權公使兼對華商務總監」。


濮鼎查在《穿鼻草約》簽署的半年多後到達香港,率2500多名英軍官兵先後攻陷了廈門定海鎮海寧波。隨後宣布香港和定海兩地為「自由港」,准許英國及各國商船來往,不收關稅。


1842年6月上旬,英軍佔領上海,再向鎮江和南京進發。


道光任命耆英為欽差大臣,會同伊裡布、牛鑒與英軍談判求和,為了表示誠意,也為了滿足濮鼎查的虛榮心,耆英等三人一起登上英艦拜見。


1842年8月29日,中國對外關係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這個條約的正式名稱被諷刺性地命名為「萬年和約」。但「和約」根本沒能阻止以英國為首的列強對中國的侵吞和蠶食。


英國人的感覺可以用狂喜來形容。它終於征服了中國,雖然很不光彩。但這無關緊要,對一個崇尚功利的民族來說,號稱「日不落帝國」的一流強國終於可以與這個世界文明古國平起平坐了。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這是幾代英國人的渴望,也是大英帝國在遠東空前的收穫。中國自此陷入將近一個世紀的屈辱泥潭之中。國外一位歷史學家寫道,

鴉片被放在駝背上帶到了中國,而它最終折斷了這個民族的脊樑。


轉載自《決策與信息》,作者:孫建偉

改變英國的中國茶葉,改變中國的英國鴉片,貿易失衡演進歷史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區陸續通過開展上黨課、重溫入黨誓詞、與黨旗合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錘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