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2022年07月08日00:52:36 歷史 1576

1966年,來自中央的一封信驚動了整個河北行唐縣,這封信是由鄧小平所寫,要求當地重新調查「村民淹死驢」事件。

但這起事件說大不大,按常理來看,根本不可能引起上級領導的注意,但如今不僅重視了,還親自下達了指令,這讓當地人紛紛好奇。

這個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普通村民,究竟是什麼人,竟然能引起中央領導的如此重視。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村民

高如意的英雄往事

高如意1919年出生在河北行唐,在那個戰火硝煙的年代,高如意早早便有了強烈的愛國意識。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剛滿18歲的高如意便迅速加入了當地組織的抗日民兵團,為抵抗日本的侵略做出自己的貢獻。

而事實證明,高如意的確是一名猛將,即便第一次上戰場,他也絲毫不畏懼,敢於戰鬥,甚至用繳獲的刺刀殺死了兩名日本的侵略者。

而不久之後,高如意所在的抗日民兵團與八路軍合併在了一起,自此,高如意便穿上了八路軍的軍裝,跟著八路軍的隊伍南征北戰,並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了不少功勞。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原本高如意想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便回到家鄉,但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抗日戰爭剛塵埃落定,解放戰爭又爆發了,高如意又加入了劉鄧大軍中,並且擔任了隊長,不僅參與了挺進大別山等艱巨的任務,而且在渡江戰役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正式打響。

21日傍晚,解放軍們分成一組一組的渡江突擊隊伍,乘坐戰船準備渡江,而高如意與6名戰士組成的突擊隊也在其中,他們都準備在濃密炮火的掩護之下,快速渡江,完成任務。

但因為長江是國民黨的重要陣地,國民黨向來十分重視,不僅修建了大量的暗堡,而且全部都配置了頂級的武器裝備,因此國民黨的攻勢非常猛烈,江上水柱不斷迭起,許多戰船燃起了熊熊火焰,甚至被擊入江底,一時間慘烈無比。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渡江戰役

但解放軍們絲毫沒有退意,依舊不斷劃著木船,向著江對岸衝去,即便有不少戰士被打入水中,他們依舊靠著簡單救生圈不斷向對岸的方向游去。

而高如意七人組成的突擊隊,一路猛衝在突擊隊伍的最前頭,很快就到了江心的位置,這無疑引起了國軍們的注意,集中火力對這支小分隊進行轟炸,瞬間造成了一人死亡兩人重傷的局面,就連船夫也被轟炸的餘波震暈過去。

此時高如意的左臂也被炸彈皮擊中,血流不止,但他身為此分隊的主心骨,一旦急了亂了必然動搖其他戰士的鬥志。

於是他迅速救起昏迷的戰友,並跑到船頭進行指揮,告訴戰友們不要慌。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而此時的船體因為受到敵人的轟炸,已經無法控制方向,船夫也昏迷過去,高如意便直接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身體先穩住船隻,號召戰士們來划船,並且高喊道:我們一定要打過長江,為犧牲的同志們報仇。

清醒的戰士在他的帶領下,冒著敵人的炮火繼續前行,在距離岸邊不到40米的地方,帶領著小隊成員,面對面向敵人發起了衝鋒。

在到達岸邊之後,高如意沒有給敵人半分反應的機會,直接衝上前去,一把奪過敵人手中的機槍,將其擊斃,隨後扛起機槍,高喊著「殺入敵人的地堡」,繼續突進,短短几分鐘的額時間,便將這一陣地拿了下來。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面對這種情況,敵人十分惱火,當看到高如意一行人的人數非常少時,想趁著混亂之際,進行反撲。

高如意敏銳地察覺到敵人的動機,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高如意號召戰友嚴守陣地,拉開一個個手榴彈向敵方扔去,這成功拖延了時間,並在七連排長前來增援的時候,一起將想要反撲的敵人打退。

毫無疑問,渡江戰役之所以勝利,正是因為有一個個像高如意這樣不懼困難、勇於奮進的戰士。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而在戰役結束之後,高如意所在的部隊,榮獲了集體一等功,高如意也憑藉自己的表現獲得了「渡江特等戰鬥英雄」的稱號,並且還得到了首長鄧小平的親自接見。

1950年9月25日,在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上,高如意還被授予了「全國特等戰鬥英雄」的殊榮,以表彰他為全國解放所作出的貢獻。

而在之後的抗美援朝中,高如意依舊勇於戰鬥,頻頻立下戰功。

但是在渡江戰役中,一塊彈片被留在了他的左胳膊中,並給他造成了永久性的傷害,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慢慢不如從前,戰鬥力也開始後退,因此在抗美援朝戰役之後,高如意便提出了復原回家的請求。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復原做農民

當高如意的請求送到了組織那裡時,組織非常捨不得他。並提出了讓他留下來在部隊多待幾年的建議,即使上不了戰場,也可以做教導員。

但高如意表示,他本來就是農民出身,並不喜愛打仗,如今天下太平了,他還是想回家做個普通農民,為家鄉出力,其次,他離開家的時間太久了,也該回家侍奉老娘了。

於是高如意放棄了組織給他安排的鐵飯碗,收拾行囊回了老家。但當高如意回到家鄉時,他的檔案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注意,當地政府想要為他安置工作,並主動詢問高如意想要從事哪一塊的工作。

誰料高如意搖搖頭,說他的文化不足以干行政類的工作,只想簡單當個搬運工,為建設新中國奉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農民

於是從1956年到1963年期間,高如意便一直干著搬運工的工作,雖然他的身體不如從前好,一家人的日子過得也並不富裕,但是他幾乎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自己是特等戰鬥英雄這件事。

那些曾經的榮耀與功勳章,都被他珍藏在家中,珍藏在心裡。

但由於長期的搬運勞動,讓高如意舊傷複發,幸好在縣領導的關心之下,去了醫院將曾經留在左胳膊中的彈片取了出來,但由於這次病情嚴重,手術加上休息的時間,足有半年。

當他再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中時,卻發現那個單位已經被解散了,於是他便和妻子一起回家務農,雖然日子清貧,但全家人都樂在其中,如果不是後來蒙受冤枉,他的身份將會一直被隱藏下去。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不白之冤

1963年,與妻子回鄉務農的高如意被安排到村公社中,與大家一起參與勞動。

有一天,輪到高如意牽驢抽水,但誰也沒料到,原本溫順的毛驢卻突然鬧騰了起來,不僅將繩子掙脫開來,而且還腳底打滑,一下子掉進了機井裡面,那時候的機井也沒有什麼防護的措施,沉入井底的毛驢直接死掉。

但當時一頭驢的價值是比較珍貴的,而且可以算是一個村中的主要勞動力,高如意心裡非常內疚,但是畢竟不是高如意有意為之,因此大隊里並沒有追究他的責任。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毛驢

原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但是到了1966年,高如意卻因為這件事情被別人舉報了,舉報的理由為,毛驢掉進機井中是高如意推下去的,高如意當年是故意破壞公家財產!

而村裡有不少人聽風就是雨,也加入了污衊高如意的隊伍中,紛紛要求高如意對當年死去的毛驢進行賠償。

但對於高如意來說,平白無故地攤上了一起官司,需要賠償大量的損失費不是最嚴重的,更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人品受到了質疑與污衊。

在極度的壓力之下,高如意只好向當年的上級請求幫助,將當年事情的經過與如今的情況寫信寄給了在北京的鄧小平。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而鄧小平在接到信件之後,便想起了這位曾經英勇的戰士,並迅速給了回信,為高如意保住了財產與名聲。

但如此一來,高如意的身份也就相當於暴露了,越來越多的人特意趕到他的家中來看望他,但是面對這樣的熱情,高如意反而有了很多不自在。

他一直認為當年打仗是他心甘情願為國家盡的一份力,不應該有什麼額外的好處,但如今他的身份被大家知道了,大家將他視為大英雄,他便覺得給國家添了麻煩,而當組織提出要給高如意提高待遇時,也被高如意直接拒絕了。

退伍老兵回鄉務農,因淹死一頭驢被村民冤枉,無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聞

鄧小平

高如意前半生在戰爭風雨中走過,英勇善戰,屢屢為國家做出貢獻,但當和平來到之時,他不邀功,不自傲,也從不將自己的功勞掛在嘴上。

他就像一顆飽經風霜的大樹,默默經歷世間的種種考驗,為他心中的信仰做出貢獻。而他不慕名利的人生態度,不僅讓他知足常樂的過完此生,也讓身邊的村民由衷的欽佩。

2007年1月26日,88歲的高如意病逝,出殯當天,村民們自發地來為他送行,隊伍從村裡一路延伸至村外,大家都在盡自己的一份心意,陪伴著這位老英雄走完這最後一程。


參考資料

《百年記憶——石家莊100個紅色檔案故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基輔羅斯:東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廣東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為鄰國,俄羅斯經常被提及,國人並不陌生;若從革命史看,蘇聯與中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問俄國的歷史,恐怕大多數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詞,缺乏整體性概觀。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 天天要聞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26日消息,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許志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許志勛(資料圖)官方簡歷顯示,許志勛曾任資陽市副市長、市政府二級巡視員,2022年7月轉任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許志勛曾被降級處理。據介紹,許志勛,男,漢族,...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